22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二节)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全解课件

潮州古城
作为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 筑和历史遗迹。
美食特产
01
广东早茶
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点心,以 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味 而闻名。
02
03
潮汕牛肉丸
广东腊味
潮汕地区的特色小吃,以其鲜美 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受到 游客的喜爱。
广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涵盖了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多个 领域。
旅游发展前景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将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旅游业向高
质量发展转型。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东将加强与世界各地的旅游合作与 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 和模式,提升广东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政策
强调旅游安全的重要性,提出旅游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主要任务。
旅游安全监管
对旅游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和措施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游客的 人身和财产安全。
旅游应急救援
建立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 灾害损失。
04
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
服务规范
遵守职业道德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全 解课件
目录
• 广东地理与历史 • 广东旅游资源 • 广东旅游政策与法规 • 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 • 广东旅游发展与前景 • 广东导游考试与培训
01
广东地理与历史
地理环境
01 地理位置
广东位于中国东南部,东临福建,北接江西、湖 南,西邻广西,南临南海,是华南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广东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目的及要点详解(广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第二章广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概述【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广东现代经济社会的概述、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旅游业发展的知识。
【要点详解】第一节地理、民族、人口概况一、广东省的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和面积(掌握)(1)广东省,简称粤,是祖国的南大门,它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依广西,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与香港、澳门接壤,毗邻东南亚诸国。
(2)广东全省土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
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2.气候环境(掌握)(1)气候特征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雨热同季,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
(2)气象灾害广东省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
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3.地形特点(掌握)(1)地貌类型①概况广东省丘陵、山地分布广且比较低矮,平原面积不大。
②具体地貌a.广东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粤西,占全省总面积的62%;b.省内最高峰——韶关市乳源县石坑崆,海拔1902米;c.平原占全省总面积25%;d.省内最大平原——珠江三角洲,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居全国三角洲的第二位;e.潮汕平原位于粤东沿海地区,是省内第二大平原。
(2)山脉广东省山脉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莲花山脉、罗浮山脉、九连山脉、南岭山脉;南岭山脉(即五岭:大庾、都庞、萌渚、越城、骑田)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3)海岸线广东省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有“黄金海岸”之称。
①全省大陆海岸线东起潮州饶平县的大埕湾头,西至湛江市廉江县的英罗港洗米河口,全长3368.1公里,居全国各省第一位;②全省有五个对外国船舶开放的港口——广州港、黄埔港、汕头港、汕尾港、湛江港;③广东省内有我国主要的远洋运输港口——黄埔港、湛江港。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5 第五节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广东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海南省一、广东省1.旅游资源广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世界遗产2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
世界遗产2处:丹霞山、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剪纸、陆丰皮影戏。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个: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广州白云山、梅州雁南飞茶田、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区、清远连州地下河、韶关丹霞山、佛山西樵山、惠州罗浮山、佛山市长鹿旅游休博园、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孙中山故里、惠州西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
1.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东部华侨城、河源巴伐利亚庄园。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丹霞山。
广东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等山峦风光;飞沙滩、大梅沙、小梅沙等滨海沙滩;惠州西湖、肇庆星湖、湛江湖光岩等湖泊水库;九泷十八滩、三榕峡、大鼎峡等川峡险滩;七星岩、宝晶宫、古佛岩等岩溶奇景;从化温泉、银盏温泉、金山温泉等温泉。
光孝寺、开元寺、佛山祖庙等宗教寺庙;佗城、珠玑巷、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文物古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心纪念堂、孙中山故里等近现代史迹;六榕塔等古塔;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古园林及仿古园林;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游乐园和主题公园;观澜湖高尔夫球场等高尔夫球场。
2.文化艺术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它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
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分支。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潮剧、广东汉剧、粤北采茶戏、粤西白戏等,以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导游职业发展
初级导游
通过初级导游考试获得初级导游资格证书, 可从事基础导游工作。
中级导游
通过中级导游考试获得中级导游资格证书, 可从事更高层次的导游工作。
高级导游
通过高级导游考试获得高级导游资格证书, 可从事高端旅游服务和管理。
特级导游
通过特级导游考试获得特级导游资格证书, 是导游行业的最高荣誉。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介绍与旅游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
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概述
介绍旅游安全的概念、特点和意 义。
旅游安全风险
分析旅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 风险,如交通事故、火灾、食物
中毒等。
旅游安全措施
介绍保障旅游安全的措施,包括 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
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
产业规划
02
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区域合作
03
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旅
游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06
导游考试与培训
导游考试流程
报名条件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与证书发放
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身体健 康,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等条件可报名参加导游考试。
导游基础知识
包括历史、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方 面的知识,是导游讲解和服务的基础。
导游业务知识
包括导游服务流程、旅游安全防范措 施、旅游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是
导游实际工作的必备技能。
旅游政策法规
包括国家旅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是导游工作必须遵守的准则。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1、有关文化遗址
文化遗址 封开县渔涝区垌中岩人 时间 三万年前 时期 特色 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 遗存有中国犀华南巨 过渡 貘等九种动物化石
阳春独石仔遗址和封开渔 一 万 六 千 年 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会缝制兽皮或其它东 涝区黄岩洞遗址 至一万年 期 西来蔽体遮羞 英德清塘墟、 始兴玲珑岩遗 七八千年 址 韩江、珠江三角洲“贝丘” 四至六千年 文化遗址 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 广东目前年代最早的 期 陶器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出现了彩绘装饰 期
7、广东设海关的三次经历 • 唐设巿舶使——北宋设巿舶司—— 清设粤海关
8、岭南经济
三国两晋 冶铁业出现 耕作上出现畜力拉耙的新农具和新技术 制瓷业生产釉陶,进入半陶半瓷阶段 农业与手工业生产发展 开始塘鱼生产 棉织业与丝织业发达(蕉布、葛布、麻布、吉贝布) 冶铸业(光孝寺东西铁塔体量最大、技术最精巧) 采珠业(成立媚川都) 引进推广占城稻 荔枝、柑桔经济作物生产大幅度提高 潮州笔架山窑居广南陶瓷生产之冠 端州成为全国两大生产砚区之一 明代农业已后来居上,开始走在全国农业前列。 水翻车使用 一年三熟制 引进番薯、玉米 形成大小不等的经济作物专业区域 明代广州城出现花巿 冶铁业发达、专业性的墟巿出现(如清代的“春哥墟” ) 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
唐
五代十国
宋
明清
9、两个时期的政策
• (秦)南越国:(1)保境安民 • (2)和集百越 • (3)大力促进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经济文 化的联系 • (4)免征税赋 • (唐)对岭南:(1)按户税米、对土著人 实行优惠 • (2)设置“岭南五管” • (3)实行“南选”制度
10、不同时期广州口岸的地位
广东得名: •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 军)、县三级,广东境内包括广南 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 东,广东从此得名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

广东位于南海之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唐代以来,广州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吸引了世界 各地的商人和文化使者前来交流。
近代以来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广州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列强在这里建立了租界和领事馆,也带来了现 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
文化特色
01
岭南建筑
广式点心
以精致、口感多样著称,如小笼包 、蛋酥等都是经典的广式点心。
特产推荐
广东特色水果
如荔枝、龙眼、菠萝等,以新鲜、甜美、口感独 特著称。
广东茶叶
如岭头单丛茶、凤凰单丛茶等,以香气浓郁、口 感醇厚、回味悠长为特点。
广东酒类
如珠江纯生啤酒、广东米酒等,具有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
04
广东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猜灯 谜等,象征着家庭和睦和幸福美满。
中秋节
清明节是广东人纪念祖先的节日,人们会去扫墓、烧 纸钱、献花等,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旅游季节与节日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是广东的旅游旺季之一 ,天气宜人,万物复苏。此 时可以去赏花、踏青、游览 公园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著名景点介绍
广州塔
广州塔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达600多米,是全球第三高的 电视塔。游客可以乘坐电梯到达观景台,欣赏广州城市美景。
丹霞山
丹霞山是广东省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以其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华侨城
华侨城是深圳著名的旅游度假区,集主题公园、文化村、酒店、商业 街等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
赛龙舟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节 广东现代历史的开展
❖ 6、掌握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开展 意义
❖ 7、熟悉广东多层次开放格局的构成 ❖ 8、熟悉邓小平第二次南巡的情况、讲话内容
及其重大意义 ❖ 9、了解广东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果
以及枫溪陶瓷的特点 ❖ 4、熟悉广雕的分类、历史和特色 ❖ 5、了解广东特色器艺的分类和特点
第四节 广东饮食文化
❖ 1、熟悉粤菜的特点、组成局部 ❖ 2、掌握广东小吃的特点、著名小吃 ❖ 3、熟悉广东的特色食俗
第一 广东概说 第一节 广东概貌
❖ 1、了解广东的地理概况、民族和人口 ❖ 2、掌握广东经济开展的特点和现状 ❖ 3、熟悉广东旅游业的开展历史
第二节 珠三角地区
❖ 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历史、名人 ❖ 2、熟悉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市树、市花、
特色旅游资源 ❖ 3、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地位、美誉
❖ 6、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在岭南诸 郡的推广情况
❖ 7、熟悉隋唐时期岭南政治经济的开展情况 ❖ 8、掌握唐代设置“市舶使〞“番坊〞的情况 ❖ 9、熟悉唐代广东文化的开展情况 ❖ 10、熟悉南汉国的历史、遗迹
第二节 广东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 11、了解广州和广东的得名 ❖ 12、掌握宋、元、明、清时期广东经济的开
第五节 粤北地区
❖ 1、了解粤北地区各市的历史、名人 ❖ 2、熟悉粤北地区各市的市树、市花、特色旅
游资源 ❖ 3、掌握粤北地区各市的地位、美誉
第二 广东历史概略 第一节 史前及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历史
❖ 1、掌握广东地区史前社会留下的遗址及当时 人们的生活概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第二章广东历史概略•(P34)•从史前社会的原始群时代起,就有早期古人(马坝人)生活在岭南这块土地上。
•秦朝以前,岭南地区的古越族先民与中原商周王朝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均有直接的交往。
•秦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
•使岭南开始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
•汉朝平定南越后,将岭南划分为九郡、并置交趾刺史部,负责监察岭南九郡、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
•东汉时又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从交州划出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及合浦浦郡北部,另置广州,地域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之大半,州治在番禺(今广州)。
•广州得名自此始,不过此时只是一个行政区域,还不是城市名。
•广东历史逐步显示出海洋性与商业性的特点。
•唐将岭南道划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东道治广州,辖今广东大部。
•宋初置广南路,后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辖今广东大部。
•广东得名自此始。
•南宋后期,两个三角洲的经济、文化地位超过了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粤北。
•明清时期,随着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商品性生产的迅猛发展以及以冶铁、陶瓷、丝织、榨糖、造船等为主的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广东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已跃居全国的先进行列。
•广东人民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最早、最深。
•但同时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也最早、最深。
•在广东产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最早的西医最早的新闻报刊最早的科技人员最早的资产阶级改革家和革命家•广东成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重要基地。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8月,全省解放。
第一节史前及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历史一、广东地区的史前社会(P35)1、原始群时期的“马坝人”和“峒中岩人”•广东发现的最早人类是“马坝人”和“峒中岩人”。
•1958年8月,在粤北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的狮头洞里。
马坝人遗址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称为“马坝人”•和马坝人一起发现的还有大熊猫、剑齿象等17种江南古动物群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概况
(三)商业贸易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广州先后举办过内贸、外贸相 结合的华南物资交流大会、广东省物资展览交流大会和广 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
一、经济概况
(三)商业贸易 1950年,为满足对外贸易的需求,成立了华南对外贸 易管理局,负责广东、广西的对外贸易工作。 1955年,广东省对外贸易局成立。 1957年春,中国国营进出口企业在广州联合举办了第 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自此,每年 均在广州举办春、秋两届交易会。
一、经济概况
(一)农业 广东是著名水果之乡,许多名果历来被列为贡品,自 古就有“岭南之俗,食香衣果”佳话。 广东果园大致上以怀集—英德—莲花山为界,其北之 粤北、兴梅地区多种桃、梨、李、柿、柑桔等亚热带水果, 其南则以热带常绿果品荔枝、龙眼、香蕉、大蕉、菠萝、 木瓜等至为普遍。
一、经济概况
二、社会概况
(三)科技事业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开 展了生物学、园艺学、农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成功进行 了橡胶大面积北移的试验和较为全面的地质普查。
二、社会概况
(三)科技事业 1958年后,广东省科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农 科院等相继成立,组建了地理所等一批省级科研机构,取 得了诸如人工杂交培育的“广场矮”、“珍珠矮”、“广 陆矮”等高产矮种水稻、赤眼蜂用于生物防治、全省土壤 普查等一批成果,一些新兴科学技术的研究也开始起步。
一、经济概况
(一)农业 主要的早作物包括薯、栗、豆、麦等。 番薯是明万年间由海外传进来的,已成为广东农民的 主要杂粮。
一、经济概况
(一)农业 广东气候湿热,妨碍小麦发展,仅作为少种作物栽培, 分布偏于北部。 当地人以小麦酿酒,其色如玉,被赞为“一流仙液”; 磨粉炮制成水面、饼干、油饼、水晶包、卷蒸等,富有地 方风味。
Hale Waihona Puke 二、社会概况(一)文化事业 欧阳山、秦牧、陈残云、吴有恒等是这一时期有代表 性的作家 《三家巷》、《艺海拾贝》、《香飘四季》等是这一 时期脍炙人口的名作。 珠江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及其拍摄的《南海潮》、《羊 城暗哨》等作品,使广东电影在全国争得了一席之地。
二、社会概况
(二)教育事业 新中国诞生成立之初,虽然广东的大、中、小学学校 数和在校学生在全国排位居前,但总体来看,全省教育基 础十分薄弱。 在改革开放前,广东已经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 社会主义教育的过渡,创建社会主义教育,确立了教育要 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服务的 使命,建立了面向工农群众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全省的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第二章 广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第二节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经济 社会概况
一、经济概况
(一)农业 广东农业有2000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地理环境“七 山一水二分田”,农业自然资源独特。 1957年,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发表的 《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论证了华南是中 国水稻发源地,也是世界水稻发源地之一。 水稻是广东省第一大作物,广东省常年水稻播种面积 规模仅次于湘、赣、桂三个省,据中国第四位。
小知识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可将卵产在玉米螟、黏虫、条螟 、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内,孵出 的幼虫在蛾类的卵中寄生,从而使蛾类的卵不能孵化。
一、经济概况
(一)农业 广东是一个适宜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区域。 经济作物种类近百种,主要有蔗、果、桑、茶等。 广东的糖蔗种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主要有珠江三 角洲、潮汕平原、雷州半岛等糖蔗生产基地。其中,湛江 是全国四大糖蔗基地之一。
一、经济概况
(一)农业 被誉为为“葵乡”的广东新会的蒲葵闻名中外,早在 清代道光年间种植面积已达7. 2万亩,是世界上种植面积 最大的区域。 新会葵扇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农业 广东一些地方时兴举办“荔枝节”。以品尝荔枝吸引 四方游客,洽谈贸易,畅叙乡情。
一、经济概况
(二)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的工业迅速发展。三年的国民经 济恢复时期,迅速恢复、发展工业生产。没收官僚资本, 并把他们改造成国营工业。 1956年,广东基本完成了所有制改造,把私营、公私 合营等工业转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手工业者合并在 集体企业中,工业中公有和私有制并存转变为国营和集体 工业并存的基本格局。 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轻重工业比例出现失衡的情 况。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产能极其低下。
一、经济概况
(三)商业贸易 1972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 往来日益增多,广东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 贸易关系。
二、社会概况
(一)文化事业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之前,是广东文化全面布 局,均衡发展的一个时期。 省文联及十余个文艺家协会的成立 文艺团队主要有:华南文工团、华南歌舞团、广州军区 战士歌舞团、广东民族歌舞团、广东话剧团、广州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