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知识点:中

合集下载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5 第五节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广东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海南省一、广东省1.旅游资源广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世界遗产2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

世界遗产2处:丹霞山、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剪纸、陆丰皮影戏。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个: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广州白云山、梅州雁南飞茶田、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区、清远连州地下河、韶关丹霞山、佛山西樵山、惠州罗浮山、佛山市长鹿旅游休博园、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孙中山故里、惠州西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

1.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东部华侨城、河源巴伐利亚庄园。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丹霞山。

广东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等山峦风光;飞沙滩、大梅沙、小梅沙等滨海沙滩;惠州西湖、肇庆星湖、湛江湖光岩等湖泊水库;九泷十八滩、三榕峡、大鼎峡等川峡险滩;七星岩、宝晶宫、古佛岩等岩溶奇景;从化温泉、银盏温泉、金山温泉等温泉。

光孝寺、开元寺、佛山祖庙等宗教寺庙;佗城、珠玑巷、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文物古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心纪念堂、孙中山故里等近现代史迹;六榕塔等古塔;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古园林及仿古园林;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游乐园和主题公园;观澜湖高尔夫球场等高尔夫球场。

2.文化艺术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它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

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分支。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潮剧、广东汉剧、粤北采茶戏、粤西白戏等,以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

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03 第三节华东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四、安徽省1.旅游资源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9处、国家地质公园1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9个。

安徽江河湖泉兼有。

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皖北第一大湖泊是龙子湖,被称为“东方日内瓦”的太平湖。

宿州的黄河故道是安徽的湿地旅游资源。

安徽的名泉极多,有江南第一泉圣泉,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

1.旅游资源世界遗产3处: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新汴河)。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天堂寨、绩溪龙川景区、颖上八里河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三河古镇景区、芜湖方特旅游区、万佛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亳州、歙县、寿县、安庆、绩溪。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黄山。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巢湖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

2.文化艺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

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

桐城派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是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安徽是名人辈出的省份。

其中近现代有陈独秀、胡适、吴作人、李鸿章、丁汝昌、詹天佑等。

2.文化艺术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4 第四节华中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河南省二、湖北省三、湖南省一、河南省1.旅游资源河南省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有世界遗产5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国家地质公园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

世界遗产5项: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嵩山少林寺、云台山、白云山、清明上河园、老君山、伏牛山、红旗渠、尧山—中原大佛、龙潭大峡谷、嵖岈山、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

1.旅游资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洛阳、开封、商丘、安阳、南阳、郑州、浚县、濮阳。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尧山温泉。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云台山、尧山•中原大佛。

河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山岳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

沿省界分布着太行山、秦岭山系、大别山。

水体旅游资源主要有南阳的丹江水库、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宿鸭湖水库、包公湖等。

花卉旅游,如洛阳国际牡丹花文化节、开封菊展。

1.旅游资源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4座(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文物储备量极高,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130万余件。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著名景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古墓博物馆等。

开封古称汴梁,为七朝古都,形成“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的特殊景观。

著名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大相国寺等。

安阳是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有殷商文化,著名景点有殷墟、岳飞庙、袁林等。

2.文化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河南文学曾长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负载着我国最早的散文,其中已有诗歌的萌芽。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精讲第2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精讲第2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链接知识
( 1881年-1976年),中国银行家、中国近代旅 游业创始人。原名辉祖,字光甫,江苏镇江人。留学 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
1914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 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
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 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 “中国旅行社”。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三大市场
考点 中国旅游业的三大市场(熟悉)
(一)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旅游市场三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中介。 ✓ 旅游市场主体——指参与旅游产品交换的买者和卖者,即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和旅游产品的供应者; (旅游者和经营者) ✓ 旅游市场客体——是指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线路) ✓ 旅游市场中介——指介于旅游产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游 中 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等。(旅游公司)
第二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考点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了解) (一)新中国成立前
上世纪 20 年代,英美旅游公司先后进入,启发了当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 光甫,于是他1923年在该银行下设立了旅行部,并于 1927 年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在15个 城市设立分社。作为一个行业开始出现。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 华侨服务社——适应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归国探亲访友的需要,1949 年至 1956 年,福
建、广东率先组建了华侨服务社; 1957 年成立了华侨服务总社。1974 年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服务社合署办公。 ✓ 国旅——适应国际交往,国际友好协会的人员来华,1954 年4 月 15 日成立了中国国际 旅行社,在12个城市有分社。为事业单位,差额由国家补贴。 ✓ 总局——1964 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并与中国国际旅 行社合署办公。(总局)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2 第二节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辽宁省二、吉林省三、黑龙江省一、辽宁省1.旅游资源辽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地质公园7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

世界文化遗产4项:沈阳故宫、盛京三陵、长城(辽宁段)和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沈阳植物园、大连老虎滩、大连金石滩、本溪水洞、鞍山千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沈阳市。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大连西郊森林公园。

1.旅游资源辽宁历来不乏名山大川的沟壑纵横和雄伟之姿,也有风光旖旎的江海湖泊,更有山珍遍地的森林景观。

千山以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于世,著名的千山弥勒大佛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

青山沟被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与朝鲜隔江相望,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盘锦红海滩有世界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

2.文化艺术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

它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

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跷秧歌等。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属走唱类曲艺。

辽剧,又称辽南戏,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分,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东部山地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①大河下游,经济开发早 ②海拔高度适中,古代就是避暑 游览胜地, 留下许多古迹和传说 ③多为宗教胜地
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按照地貌形成的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 可以把地貌旅游资源分成不同的景观类 型。每一种景观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 和魅力。地貌不同,适宜开展的旅游项 目也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 地貌景观特点及分布规律,在旅游规划 与开发等实践中,既做到突出特色,又 做到因地制宜。

1、东西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列五条: 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和秦 岭;南列是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 列七条:西列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 山和雪峰山;中列是长白山和武夷山; 东列是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两 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 4、南北走向的山脉 主要也有两条:贺 兰山和横断山。 5、弧形山系 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 弧形山脉,绵延于我国西南边境,并和 横断山脉等相连接,构成巨大的弧形山 系。

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形区,成为“世界屋 脊”。在青藏高原以东以北,到大兴安岭、 太 行山、 巫山、 雪峰山一线以西,是地势的二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主要 是一些高原和盆地。此线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 为地势的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以平原地形为主,并有低山丘陵地形分布。


(4)、丘陵 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 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 形称为丘陵。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 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 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丘 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 光农业条件最好。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旅游三大市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旅游三大市场

(2)入境游客的主要目的以了解中国特色文 化和游览观光为主,即集中在山水风光、文 化艺术和美食烹调等方面。
二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
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3)我国的外国人旅游市场基本 稳定,除美国一直是我国旅游的 主要客源国外,其他主要集中在 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
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 洲国家和地区为主。
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 展速度快,消费水平 2
高。
四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1 市场主体
2 市场客体
3 市场中介
旅游市场中介是指介于旅游产 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 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 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以及 旅游价格、旅游竞争、旅游网 站、旅游信息与旅游问询中心 等。
二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
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是指我国 境外的客源市场。
2.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消费总额都远远 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一直在增加,从 1984年的2亿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0亿人 次,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旅游形式以散客 为主。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 ,发展潜力足。
旅游消费增长快,但 消费水平仍较低。
三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范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夏大禹治水,启推翻禅让制建立夏朝,统治500年商(殷)定都殷(河南安阳),完整国家组织,开始有: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主要以农业为主,冶铸水平高超,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周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奴隶制瓦解,战国七雄:韩赵魏齐秦燕楚,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实力最强。

百家争鸣。

孔子、老子、墨子??屈原,出现《四书五经》,兵法家孙武孙膑,科技史墨子,建筑史鲁班发明瓦当,奠定中国建筑技术基础。

这一时期为中国文化源头。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嬴政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郡县制。

1974年发现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刘邦建立西汉,他在位期间为鼎盛时期。

司马迁《史记》。

张骞出使,开辟丝绸之路。

王莽改国号为新。

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蔡伦造纸。

三国魏(公元220——265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丕建立魏国蜀(公元221——263年)刘备吴(公元222——279年)孙权西晋公元265——316年东晋十六国(东晋:公元317——420年,十六国:公元304——439年)。

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

晋朝南迁建康(江苏南京)隋公元581年——618年。

杨坚建立。

隋炀帝修筑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唐公元618——907年。

李渊建立。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武则天改国号周。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五代:公元907——960年。

十国:公元902——979年。

唐到宋的过渡时期宋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赵匡胤建立。

资本主义萌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文字与书法艺术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是分不开的。

文字是为了应用,书法则是为了欣赏。

人们在写字的时候,刻意将文字加以美化,于是产生了书法。

(一)书法艺术的发展
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虽然已有美感,但有意识将文字作为一种艺术来对待则是春秋战国时期。

如唐代发现的战国时期的《石鼓文》浑厚挺拔,被认为是我国早期书法艺术的代表。

秦始皇时,命李斯整理各地文字,创立小篆,通行全国。

使汉字的字形、字意复归统一,为今天的方块字奠定了基础。

李斯的书法“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代表了秦代书法艺术的水平。

由于小篆的笔画圆转,书写较为困难,所以人们将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因为这种书写方式多出自下层“隶人”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故称其为“隶书”,隶书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在汉代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走向定型化。

魏时的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行书源于后汉的刘德升;草书则始于汉代。

楷书因规整、大气,从唐代到明清始终作为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

从汉到魏,书法艺术主要被应用于碑文的书写。

魏晋之际,由于国家禁止写碑,中国的书法开始由写碑转入写帖。

这一转折,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

东晋的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后人尊其为“书圣”。

唐代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虞世南、褚遂良等。

宋代书法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人称“宋四家”。

元代的赵盂頫书画成就均高,影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

(二)xx书法的字体
(1)隶书:起源于秦代,东汉时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说。

隶书结构扁平、工整、精巧,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讲究“蚕头雁尾”。

(2)草书:始于汉初。

又分有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便捷,彰显个性。

如唐代张旭的《千字文》、怀素的《自叙帖》都是草书中的杰出代表,有“张癫素狂”之说,张旭更有“草圣”之誉。

(3)楷书:又称正书、真书。

特点是规整、严谨、大气。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方块化已经定型,汉字的字体演变已经成熟。

东汉末年的钟繇堪称楷书之祖。

唐代的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頫被誉为“楷书四大家
”。

(4)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

行书介于草、楷之间。

它既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也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

行书的杰出代表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的主要成就也体现在行书上。

(5)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因北魏立国时间最长,作品为最精,遂以魏碑统称之。

魏碑书法上承汉隶。

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

二、中国画
中国画又称“国画”,古称丹青。

中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与西方流行的油画相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中国画使用的主要工具盒材料有:毛笔、水墨、颜料、丝帛、纸张等。

中国画重视装裱,人们常以装裱后的款式分为立轴、手卷、扇面、斗方、册页等。

(一)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

当时人们在陶器上就刻画出了简单的人物、花鸟、虫鱼等图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帛画。

汉代时人物画发展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则出现了大量佛教壁画,同期文入画也发展起来。

唐宋时期 山水画、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蓬勃发展起来。

元代更出现了水墨山水画。

明清 时期中国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曾出现过许多优秀人才。

三国时期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 佛像的画家。

东晋时期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有 “才绝”画“绝 ”痴“绝”之称,代 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唐代则以阎立本、吴道子最为。

阎立本 擅长政治人物画,笔法圆劲,气韵生动,特别善于刻画人物的神态,代表作有 《步辇图》《太宗真容》《历代帝王图》等。

吴道子被人们称为 “百代画圣 ”。

因其画中人物衣带飘拂若定,被人们称为 “吴带当风 ”,代表作有《送子天王 图》等。

王维倡导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形成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独特风 格,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始祖。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不朽 的作品。

宋徽宗不仅书法漂亮,创 “瘦金
体 ”, 塘晚秋》等画作。

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 韵。

另外,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是画家。

(二)中国画的分类
中国画按绘画的方法可分为:工笔画 (又称细笔)、写意画 (又称粗笔)及半工 笔半写意画。

按题材划分,则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三)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形神兼备,以形写神。

即画品创作中,不仅外形要画得像,更要通 过外形表现其内在神韵。

“神似”是中国古代画家们追求的意境。

古人云 “以形写 神,得意忘形 ”。

第二,立意在先,构图灵活。

中国画强调意境和主题,一般作画之前要 “立 意”,即作品希望达到的意境和情调。

第三,虚实结合,浓淡相宜。

中国画创作中重视笔墨的运用。

因为一幅好
的国画正是通过虚实结合、浓淡对比来增加其感染力的。

中国画历来有 “墨分五 色”浓(淡干湿黑 )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的说法,也就是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物 体色彩的明暗。

更有传世佳作《芙蓉锦鸡》《池 倪瓒的《雨后空林》都极具神 清代的朱耷、石涛、郑板桥都
第四,诗、书、画、印相结合,一幅完整的国画不仅有画家自题的画题、姓名及作画的时间,还包括了诗人、书法家题写的诗文,用以补充画的主题和意境,即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