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祖国领土不可分割》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教学设计(3课时)及教学反思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但是,这些认识相对零散,更多的是具体、微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明确,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多样,气候差异很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东部和西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辽阔的国土与壮丽的山河,初步建立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意识。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三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祖国自然环境,认识祖国的区域特征,感受祖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了解与认识这些内容,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自己的旅游照片、描绘祖国辽阔的文艺作品,以及有关祖国疆域的数据;课上,学生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对祖国辽阔的感受。
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疆域》,找到我国的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找到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我国的台湾岛。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例认识地图:黄色代表陆上邻国,绿色代表海上邻国。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读图,谈谈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前,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出生地是哪里;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在疆域图上查找自己家乡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然后再查找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初步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可请去过台湾旅游的同学准备相关照片、旅游纪念品等;课上,学生分享搜集的资料,一起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台湾的民风民情以及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
2.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能力目标:1.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课前预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
(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打一国家名称)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员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板书课题)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研究,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世界各大国面积比较。
②中国与欧洲面积比较。
③小结: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活动二:了解我国的邻国1.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岛屿。
2.阅读《中国的疆域》图,一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并在图中圈出。
3.交流汇报。
4.小结: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3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第2课时)

二、了解中国的屈辱史
1、过渡语:澳门曾经被葡萄牙奴役,这说明那时中国的政府腐败无能,使中国经历了外国人侵占的屈辱历史,不仅是澳门,还有香港也曾遭此恶运。
2、问:你了解这段历史吗?(学生讲或老师介绍)
3、台湾也如此,简介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前夕,国民党残余逃到台湾并统治至今,一直与共产党的政治观点相对立,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积极努力与国民党沟通,争取两岸的统一。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批注
当堂
习题
设计
了解中国的屈辱史
(有关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网上阅读)
板书
设计
中国人民盼统一
中国地图
课后
反思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批注
自检查
学生小结
4、小结:港澳台自古与大陆根脉相连,人民渴望着祖国的统一。
三、中国人民盼统一
1、看香港回归录像。
2、看国共谈判、交流的录像(连战访大陆等)。
3、了解港澳台与内陆的各方交流活动。
4、谈谈你的感想。
四、总结:
相信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一定会统一的,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吧。
教学
难点
理解祖国人民盼望港澳台回归的迫切愿望。
学情
分析
或
知识
铺垫
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现象二形成的,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的了解。因此,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感受祖国的辽阔,认识祖国壮丽的山河。
学生虽对港澳台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对中国人民盼望统一的心情不了解。港澳台回归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也不大清楚。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下册《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教案、教学设计

- “最北端的疆域四至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领土知识。
2.利用地图、地理图册等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我国领土的整体认识。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国家意识,树立正确的领土观念,认识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价值观,认识到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疆域四至点,激发学生对我国领土的兴趣。
4.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交流:
-我国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作为青少年,我们如何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做出贡献?
5.观看一部关于国家领土问题的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
要求:观后感不少于300字,内容真实,感悟深刻。
1.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地图、地理图册等工具,帮助学生形成对我国领土的整体认识。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1《3祖国领土不可分割》∣首师大版

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根脉相连,有着同样 的祖先和历史,有着相同的中华传统习俗,共 同创造了中华灿烂文明。
同样的食物
同样的文字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1 《3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首师大版
2020/9/6
统一货 币和文
字
文字的统一:方便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万学子,公
文的发布和影响更加深远,更好的传 播文化。
货币的统一:给商人和百姓带来了
生活的方便,不用再次倒换货币,对 于货物的流通给予了方便,同时朝廷 对于地方的税收得到了加强,对于天 下财富的管理得到了加强,促进了金 融的发展。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一国”就是指 一个中国,香港、澳门是中 国的一部分;“两制”是指 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而香港、澳门则继续 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七子之歌-澳门
你会 唱这首歌 吗?这首 歌表达了 什么样的 感情?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1987年以来,来祖 国内地探亲、旅游、就学和从事 商务交流的台湾同胞达几千万人 次,内地赴台人数也不少。两岸 民众盼望能进一步扩大交流,进 一步密切干亲联络。
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一国两制”的含义
1.一个国家: 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 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2.两种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 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台 湾 卫 星 云 图
高 山 族 姑 娘
日月潭
阴阳山
三.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 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坚持一 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 的基础 • 2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 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 史潮流.
秦 始 皇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燕 赵 齐
秦
魏
楚
燕 齐
秦
魏
楚
燕 齐
秦
楚
燕 齐
秦
齐
秦
辽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
临洮
政 治
皇 帝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文字
郡
县
秦 统 一 后 的 措 施
经 济 文 化 军 事
焚书坑儒
抗击匈奴
修建万里长城
苗 族
朝 鲜 族
侗 族
白 族
我国有56个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 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 为“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党和政府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一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 制”.
1-3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第1课时)

当堂
习题
设计
受统一文字、货币的重要意义。
(小组讨论,查资料找出答案)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秦始皇七国鼎立
汉武帝↓
唐太宗……
成吉思汗↓
毛泽东56个民族
……↓
团结友爱共建家园
课后
反思
(2)周恩来视察傣族地区与人民过泼水节照片。
(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若干成果图片。
四、总结:
从古至今,我国各族人民通过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建设着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
: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三周
课题
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历史上许多人为国家的统一做出过贡献。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国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建我们的国家。
教学
重点
使学生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建我们的国家。
激发学习动机
一、引入新课,明确本课主要内容。
1、出示秦始皇图片。
2、问: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秦始皇
3、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称为秦始皇。这个“秦”是什么意思?
师简介(可作课件展示):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板书:七国鼎立
4、学生感受统一文字、货币的重要意义。(可作体验活动)
初中地理中国的领土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领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领土特点。
2. 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2. 中国的疆域范围3. 中国的领土特点4. 中国的地理分区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中国的领土特点。
教学难点:1. 对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的理解。
2.对中国领土特点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地图和图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学生分享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领土特点。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领土特点。
2. 教师通过地图和图表,展示中国的地理分区。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领土特点。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对中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领土特点的认识。
2.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中国地理考察,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2. 学生撰写考察报告,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和图表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领土特点。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信息素养。
同时,通过教学延伸,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祖国领土不可分割》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我国自国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只有一个中国的信念,热爱祖国。
2、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是密不可分的。
教学难重点:
通过利用收集的信息,分析出祖国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中国中,只有中国地俄历史渊源流长,从未间断过,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明。
1、你知道我国古代对中国统一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故事?
学生将自己搜集有关祖国统一和发展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对这些故事都是我国人民为了统一的中国做出的不懈努力。
2、介绍书中秦始皇统一的货币和文字。
3、学生分析,统一这些文字和货币有什么好处?
小结:对我国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影片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5、了解历史,让学生感悟到香港和澳门始终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听七子之歌,感受歌曲表达祖国人民的一种什么心情?
为了实现统一我国对台湾和澳门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政策,什么叫做一国两制?
7、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对我国有什么好处?
小结:港澳回归后,中国内地与港澳之间平凡密切的经贸交流、联谊活动、文艺交往,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双方整修受共同走向繁荣富强。
课后反思:学生懂得了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我国自国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只有一个中国的信念,热爱祖国。
第二课时
1、看中国地形图,找到台湾;
2、介绍台湾是我国东南辽阔海域上的一座宝岛,它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隔着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望。
3、台湾岛的形成。
4、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5、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感受根脉相连,祖国与台湾的共同之处。
7、阅读材料:感受祖国对台的政策及情感。
8、学生交流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故事、诗歌、散文等,感受其中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