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以雾霾为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

高二地理选修DL一2014-04-07-026《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编写人:万天云审核人:邹晓波易向兵编写时间:2014.4班级:组别:组名:姓名自评等级互评等级:教师评定:【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主要表现。

2. 掌握酸雨的概念及危害。

3.以某次大气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重点难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由于自然或①________的原因,大气圈中的②____________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③____________的物质,致使大气④____________,影响了原有的⑤____________,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⑥__________,并对⑦__________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PM10)a.空气中悬浮着无数⑧____________,统称“总悬浮颗粒物”。

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剩下的就是⑨________________,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b.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⑩________________障碍,危害健康。

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⑪__________;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⑫__________”;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c.我国北方⑬__________较少,植被⑭________较低,有些地区土地⑮__________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⑯________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2)酸雨a.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⑰______的降水称为酸雨(雪、雹、雾)。

大气污染及防治学案

大气污染及防治学案

选修6 环境污染及防治专题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考纲要求:1.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命题题型:与四川卷不同的是全国卷以选做题(综合题)单独出现,分值10分。

难点:1.结合气候等知识分析污染的自然原因。

2.对实际具体一次大气污染事件的分析,首先提取图文信息,包括统计图、表格、文字等信息,然后调动知识点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大气污染的时空特点、成因。

解题方法:1.记忆一般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措施从哪些方面分析(答题方向)。

2.结合题中区域(区域性),结合图文信息(具体化、特殊的新的方向)分析。

知识结构一、了解基本概念1.大气污染的含义: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2.可吸入颗粒: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技术上表为PM10。

(PM2.5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3.酸雨: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生成硫酸、硝酸、盐酸,随雨雪降落到地面)二、自主学习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美国多诺拉事件多诺拉是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的小镇。

镇上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第 2 页第 3 页合理活动对大气污染形成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保护大气环境刻不容缓。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P68相关内容,总结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三、十面“霾”伏材料一:据19日的最新消息显示,重度空气污染影响范围已进一步扩大至17省区市。

截至目前,北京市、天津市等24个城市已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相应措施,启动橙色以上预警措施的城市则超过50个。

气象专家表示,这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霾天气过程。

材料二:高陵一中高二年级关于重污染天气一级应急响应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措施根据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关于重污染天气一级应急响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停课的通告》文件精神,为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高陵一中自2019年12月18日晚起实施“停课不停学”措施,并通过现代化手段,做好学生停课期间的安全教育、学习规划、学业指导等工作,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管理……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深受雾霾之害,那么有关雾霾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呢,请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表格:大气污污危害措施污染染源染物雾霾【合作探究】墨西哥城位于19°N、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19多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

据此完成1~2题。

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原因有(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B.受温室效应影响第 4 页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2.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C.禁止使用私家车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

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

【配套K1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

【配套K1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

3.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学会分析一般大气污染事件的原因和制定防治措施的方法。

一、大气污染概述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概念.概念: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①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②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状污染物,如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如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污染天然: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人为:人类的④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形成的污染源。

酸雨.概念:指pH小于5.6的降水。

.污染物: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过程中排放的⑤二氧化硫和⑥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形成:酸性气体在大气中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转化为硫酸或⑦亚硫酸以及硝酸,混入雨水或雪水。

思维活动.陈先生去年买了一辆白色的桑塔纳,一次出差前车子淋了一场雨后便被锁进了车库,半个月后陈先生回家,发现白色车漆上出现了黄色的斑点。

你认为这些黄色的斑点是怎样形成的?答案这些黄色斑点是汽车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生锈的表现,它是在“淋了一场雨后”才出现的,可以推测是受酸雨的影响。

.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南方酸雨重于北方?答案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烧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因此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我国南方酸雨重于北方的原因:①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②南方地区空气湿润,降水多;③北方地区虽然燃煤多,但降水少,且多集中于夏季;北方空气干燥,多沙尘且沙尘中含有大量碱性离子。

光化学烟雾.概念:排入大气的⑧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气象条件:⑨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天气。

.污染物: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⑩铅烟。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前言大气污染影响人类生活。

学生们需要积极了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并参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了解大气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方法,以切实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和影响。

2.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

3.学习珍惜环境、保护环境。

学习步骤第一步:了解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有害物质,且这些物质浓度达到了污染的程度。

大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类健康,还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加剧气候变化等。

学习小组可以搜索相关资料,对大气污染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步: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人人参与,从点滴开始做起。

以下是一些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我们也可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开始做起:•垃圾分类,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使用塑料袋、饮料瓶等一次性物品。

•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减少汽车使用。

•合理使用空调、电器等家居设备,在不用的时候关掉开关。

•种植植物,增加空气氧气含量。

•参与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

第三步:综合实践活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将分为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观察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用鼻子闻,看是否有刺激性气味。

•使用空气净化器,看是否有过多的污染物。

•观察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等。

学生会通过观察得出自己身处的空气环境是否存在大气污染,并且了解大气污染成因。

第二阶段:行动在学习过大气污染防治方法后,学生需要行动起来,自行选择或集体找到一个问题,从小做起,进行环保行动,比如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

只有通过亲身行动,才能真正积极投身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方法,也能够通过行动参与环保行动,学会爱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导学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导学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2、掌握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4、培养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的责任感。

二、知识梳理(一)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二)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1、颗粒物来源: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建筑施工、农业活动(如秸秆焚烧)等。

2、二氧化硫(SO₂)来源:主要来自含硫燃料(如煤、石油)的燃烧,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硫酸制造等工业过程。

3、氮氧化物(NOₓ)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等高温燃烧过程,以及硝酸生产、氮肥制造等工业活动。

4、一氧化碳(CO)来源:主要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如汽车发动机、家庭炉灶等。

5、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工业生产中的有机溶剂挥发、石油化工、汽车喷漆、印刷等行业。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影响免疫系统,降低人体抵抗力。

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2、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损害植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

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破坏臭氧层,增加紫外线辐射。

3、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等是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分布,改变气候模式。

(四)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提高燃油质量,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交通管理,减少拥堵。

2、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安装废气净化设备,如脱硫装置、脱硝装置、颗粒物去除设备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设计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设计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掌握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展示实际的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其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大气污染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城市雾霾天气的视频,展示大气污染的直观景象。

提问学生对这种天气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知识讲解(20 分钟)大气污染的概念简单介绍大气污染的定义,即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和时间,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或影响大气物理化学性质的现象。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详细讲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

分别介绍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燃烧、农业活动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致癌。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损害植物生长、影响生态平衡、导致土壤酸化等。

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加剧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第1课时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第1课时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掌握大气污染现象、污染源及危害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读图2.18归纳我国酸雨分布状况秦岭-淮河以北,以南。

二、对应练习2009年4月13日,北京狂风大作,沙尘暴突然来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据此回答下题1、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形成的()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2、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它是形成什么污染的重要原因()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3、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紧密联系的是西北地区()A.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B.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野生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D.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三、知识要点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2、酸雨四、小结: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了解大气污染现象、污染源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掌握大气污染现象的时空尺度。

五、作业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最大,约占 %,因此我国的酸雨类型以为主,讨论能源消费及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与酸雨形成的关系。

2、在英国各城市中,伦敦原有“雾都”之称,其曾一度成为“雾都”的关键原因是()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C.工矿企业、家庭灶炉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多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以雾霾为例》导学

<课堂演练>
1、读我国某特大城市2019年10月30日~11月4日气温及天气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题。

(1)该市一周内连日出现“霾”天气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风力较大,风向不稳定B.风力微弱,无持续风向
C.高楼林立,阻挡了风速D.交通阻塞,尾气排放集中
(2)该特大城市极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西部B.东北平原北部
C.华北平原东部D.珠江三角洲南部
2、2019年1月11日开始,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

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4分)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

(6分)
<课后检测>
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 (μg/m
3
)

学校。

东、北、西约1 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

140 乙
老城改建区。

南、西南面约1千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
较大的公路
160 丙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
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
响?如何影响?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