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总结
高中高二物理选修3-1详细公式

选修3-1的详细公式一、关于求库仑力、静电力、电场力的公式 ① 2rQq=kF 库(求两点电荷Q 、q 之间的库仑力) ②F =Eq (适用于任何电场) 公式①符号意义:F 库:库仑力;k :静电力常量,大小为9×109N·m 2/C 2 r :两点电荷Q 、q 之间的距离;公式②符号意义F :静电力/电场力;E :电场强度;q :检验电荷/试探电荷 二、关于求电场强度E 的公式 ①q F E =(适用于任何电场)②2rQk E =(适用于求点电荷Q 在距其r 处的电场强度) ③dUE =(适用于匀强电场) 公式③符号意义:U :某两点(如A 、B 两点)的电势差;d :沿电场线的距离/两点(如A 、B 两点)所在等势面的垂直距离 三、关于求某两点(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的公式 ①qW =U ABAB ②U AB =Ed 或U AB =-Ed (当φA <φB ,即U AB 为负时) ③U AB =φA -φB公式符号意义:W AB :电荷q 从A 运动到B 静电力/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d :沿电场线的距离/A 、B 两点所在等势面的垂直距离; φA 、φB :A 、B 两点的电势 四、关于求静电力做功的公式和方法①AB AB qU W = ②B A P P AB E E W -= ③利用动能定理222121A B AB mv mv W -=或222121A B AB mv mv W W -=+其 五、带电粒子在加速电场及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常用公式①由20121=mv qU 得飞入偏转电场的初速度m qU v 102=②在偏转电场中受到的加速度md qUm qE a 2==③由l =v 0t 得穿越偏转电场的时间0v lt =④由上得出偏移量d U l U v l ·md qU ·at y 122202242121或===⎪⎪⎭⎫ ⎝⎛ ⑤02=tan v v l yθy 或= 六、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判别C 、Q 、U 、E 、F 变化情况) ①连接电源电势差U 不变,πkd S εC r 4= Q =CU ;dUE =(E 与d 有关)F =Eq ②切断电源电荷量Q 不变,πkd S εC r 4=C QU = S επkQ =Cd Q =d U E r4=(E 与d 无关) F =EqC :电容;S :正对面积;d :极板距离;Q :电容器电荷量;εr :介电常数;U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θv 0vU 2 d··ql七、电路相关公式 ①电流定义式:t q I =(q :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②欧姆定律RU I = ③串联电路特点: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 总=I 1=I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 总=U 1+U 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 总=R 1+R 2+… ④并联电路特点:干路电流(总电流)I 总=I 1+I 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即U 总=U 1=U 2=…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总21111R R R ⑤纯电阻电路(W 电=Q ,欧姆定律适用)电功Q Rt I t R U UIt =W ===电22tQ P R I R U UI P t W ======热电电22 ⑥非纯电阻电路(W 电=Q +E 其,欧姆定律不再适用,如电动机,电风扇) UIt W =电 Rt I Q 2= UI t W P ==电电 R I tQP 2==热 电入=P P r 2I UI P P P-=-=热电出 %100⨯入出=P P η 符号意义:Q :热量或焦耳热;P 电:电功率;P 热:热功率;P 入:输入功率;P 出:输出功率 r :电动机或电风扇的内阻;η:电动机的效率 ⑦电阻的决定式 Sl R ρ= 符号意义:ρ:电阻率;l :导体的长度;S :导体的横截面积 ⑧闭合欧姆定律 rR EI +=内外+=U U E Ir U E +=外 Ir IR E += 符号意义:I :干路电流;E :电源电动势;U 外:路端电压;U 内:电源内阻分得的电压 R :电源外部总电阻;r :电源内阻 八、关于磁场的公式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IBL F =安(导体与磁感线垂直)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qvB F =洛(电荷以速度v 垂直飞入磁场) 符号意义:L :导体两端连线长度;B :磁感应强度;q :带电粒子所带电荷量。
(完整word版)选修3-1公式(word文档良心出品)

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1、元电荷电量:1.6×10-19C ,是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量2、库仑定律:221rQ Q kF =,k =9.0×109N ·m 2/C 23、三个自由点电荷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右左中Q Q Q =24、电场强度: ①E =qF,(定义式,普遍适用) ②2r QkE =,(适用于点电荷电场,其中Q 是场源电荷) ③dU E =,(匀强电场,其中d 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5、电势差:①U AB =W AB /q ,(定义式);②U AB =φA -φB ;③U AB = Ed (匀强电场)6、电势ϕ,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通常选无穷远或大地作为零电势 电势能E=ϕq ,通常选地面或∞远为电势能零点电场力做功:W=qEd=qU=-△E (d 为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U 为电势差,q 为电量);电场力做功跟路径无关,是由初末位置的电势差与电量决定 7、电容:UQ C =(定义式);C=d k Sπε4(决定式)①始终与电源相连U 不变:当d ↑⇒C ↓⇒Q=CU ↓⇒E=U/d ↓;仅变s 时,E 不变。
②断开电源Q 不变:当d ↑⇒c ↓⇒u=q/c ↑⇒E=u/d=skq4d q/c επ=不变;仅变d 时,E 不变; 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①加速电场:2021qEd qu W mv ===加 ②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运动:①沿初速度方向做速度为v 0的匀速直线运动;②沿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9、电流:tqI =(定义式);nqSv I =(微观式) 10、电阻定律:SLR ρ=,电阻率ρ,与导体材料和温度有关,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一般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阻率却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串联电路① 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I=I 1=I 2=I 3=……②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 1+U 2+U 3…… ③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即R=R 1+R 2+…+R n ④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1212nnU U U I R R R === ⑤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21212nnP P P I R R R === 12、并联电路①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U=U 1=U 2=U 3……② 并联电路总电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 1+I 2+I 3=…… ③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121111nR R R R =++ ④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即I 1R 1=I 2R 2=…=I n R n = U ⑤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即P 1R 1=P 2R 2=…=P n R n =U 2. 1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rR EI +=, 电动势:外内U U E +=路端电压的表达式Ir E U -=外,①外电路断开时,R →∞,电流为0,路端电压U=E ;②外电路短路时,R=0,rEI =,外U =0. 14、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和电源的效率(1)电源的总功率:P =EI =I (U +U ′)=I 2(R +r )=rR E +2(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I 2r(3)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P 总-P 内=EI -I 2r =UI =I 2R (4)电源的效率:rRREU P P E +===η15、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a 为电源的U-I 图象;b 为外电阻的U-I 图象;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入电路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该点和原点之间的矩形的面积表示输出功率;a 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大小; b 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当两个斜率相等时(即内、外电阻相等时图中矩形面积最大,即输出功率最大(可以看出当时路端电压是电动势的一半,电流是最大电流的一半)。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总结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总结选修3-1 公式第一章电场1.电荷中和后均分公式:q=q1/2 (带正负号)2.库仑定律:F=kq1q2/r^2 (不带正负号) (k=9.0×10^9 N·m^2/C^2.r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3.电场强度定义式:E=F/q,场强的方向为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场强:EA=kQ/r (Q为场源电量)5.电场力做功:WAB=qUAB (带正负号)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电=-ΔEP7.电势差的定义式:XXX (带正负号)8.电势的定义式:φWA=WAP/q (带正负号) (P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XXXφA-φB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U/d (d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v=√(2qU/m)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加速度a=qU/md,偏转量y=qUl^2/2mdv^2,偏转角tanθ=qUl/mdv^2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y=U^2l^2/2md14.电容的定义:C=Q/U,单位:法拉F15.平行板电的电容:C=εS/4πkd第二章电路1.电阻定律:R=ρl/S (l叫电阻率)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U1/U= R1/R2,U2/U= R2/R1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I1/I= R2/R1,I2/I= R1/R2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串= R1+R2 (等于nR)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并= 1/(1/R1+1/R2) (等于R/n)6.I-U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k=tanθ=1/R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U=E-Ir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电动势E等于U轴上的截距,内阻r为直线的斜率r=tanθ=E/I11.多用电表: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倍,则电流表的内阻需串联(n-1)倍。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大全

一.电场公式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电容:二.电流公式122(kQ Q F r F qE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到的力)AB AB AB pA pB P W qU W E E E q ϕ⎧=⎪=-⎨⎪=⎩212qU mv=v =F a m =qE m =qU md=l t v =2202qUl mv d=212y at =0qUlmv d=y v at =0tan yv v θ=2qUlmv d =(QC U =定义式)4r S C kd επ=(决定式)I q I tU I R⎧=⎪⎪⎨⎪=⎪⎩(定义式,宏观式) =snvq(微观式)(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不含电动机)Q (W UIt Rt =⎧⎪⎨⎪⎩电2电功 (用于计算电流做的总功,适用于所有电路)电热 =I 用于计算产生的焦耳热,适用于所有电路)2P (P (UI I R =⎧⎪⎨=⎪⎩电热电功率,总功率)热功率)22W Q Q W >Q ,W =W +Q U tUIt I Rt R====电热电热电热机械功注:当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 ,即 当电路为非纯电阻电路时即2(E ((U E d FE q kQ r d ⎧=⎪⎪⎪=⎨⎪⎪=⎪⎩适用于所有电场)点电荷的电场强度)适用于匀强电场,是在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电场强度 U qAB ABAB A B W U U Ed ϕϕ⎧=⎪⎪⎪=-⎨⎪=⎪⎪⎩电势差。
物理选修三的公式总结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即公式总结第一章电场一、电场基本规律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电荷自然界中两种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使物质带电的过程,就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如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或者是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静电感应),不管何种方式,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掠夺式、接触起电-均分式、感应起电-本能式(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自然界任何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1.6×10-19c )的整数倍,电子、质子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但电性不同,前者为负,后者为正。
2、库伦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221rQ kQ F = k=9.0×109N ·m 2/C 2——静电力常量F 是电场力(N ) k 是静电力常量(=9.0×109N •m ²/C ²)q 1、q 2是电荷带电量(C ) r 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二、电场 力的性质: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 与电荷的带电量q 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qF E= E 与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E 是电场强度(N/C 或V/m ²均可,1N/C=1V/m ²)F 是电场力(N ) q 是电荷量(C )(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在数值上为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 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m 1N/C=1V/m (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rkQ E =——Q 场源电荷 E Q 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 或V/m ²均可,1N/C=1V/m ²) k 是静电力常量(=9.0×109N •m ²/C ²) Q 是点电荷带电量(C ) r 是半径(m );○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U E =——d 沿电场方向等势面间距离U AB 是A 、B 两点的电势差(V ) d 是距离(m ) E 是电场强度(N/C 或V/m ²均可,1N/C=1V/m ²)(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电场线:(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 ○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总结即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总结即公式总结物理选修3-1知识点即公式总结第一章电场一.电场基本规律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电荷。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掠夺式、接触起电均分式、感应起电本能式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自然界任何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16×10-19c的整数倍,电子、质子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但电性不同,前者为负,后者为正。
2.库伦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Q1Q2r2=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q1、q2是电荷带电量Cr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二.电场力的性质: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荷的带电量q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E电荷量C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在数值上为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m1N/C=1V/m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①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Qr2Fq.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E是电场强度N/C或V/m均可,1N/C=1V/mF是电场力Nq是Q场源电荷;E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或V/m均可,1N/C=1V/m;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C;Q是点电荷带电量Cr是半径m;②匀强电场场强公式:EUdd沿电场方向等势面间距离;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d是距离m;E是电场强度N/C或V/m均可,1N/C=1V/m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电场线: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②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
物理选修3-1所有公式

十、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
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
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
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
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 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高中物理电路实验A 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14。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公式总结

选修3-1知识点记忆【第一章 静电场】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字母Q 或q 表示。
(元电荷常用符号e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2、点电荷:当本身线度比电荷间的距离小很多,研究相互作用时,该带电体的形状可忽略,相当于一个带电的点,叫点电荷。
3、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9109⨯=k N ﹒m 2/C 2。
45、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一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跟电荷量的比值。
67、电场线的性质:a .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b .任何两条电场线不会相交; c. 静电场中,电场线不形成闭合线; d 8、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场叫匀强电场。
电场线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时表明是匀强电场。
9q E P ϕ= 10、等势面特点:①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②沿等势面移动电荷,静电力不做功。
11A B BA U ϕϕ-=( 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间电势的高低)12、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q WU =qU W =⇒表示A 、B 两点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1314、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距离的Ed=15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是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两极板的距离以及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1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平衡。
(二力平衡)②.带电粒子的加速:动力学分析及功能关系分析:经常用2022121qU mv mv -= ③.带电粒子的偏转:动力学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带电平行板产生的匀强电场中,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900角的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类平抛运动)。
t v L 0= ,U dmv qL L md Uq y 202202)v (21=⋅=【第二章 恒定电流】1、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t q =(元电荷e =⨯-161019.C ) 电流强度的定义:2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特点:① ② ③并联电路特点:① ② ③ ( 两个电阻并联:由21111R R R +=得:2121+=R R R R R ) 4、(1)欧姆定律:R U I = (2)电功率: R U R I UI P 22=== (3R =R 1+R 2) 路端电压:Ir E IR U -==5、 电源热功率:P I r r =2 电源效率: EU PP =⨯=%100总出η 电功:IUt W = :IU P =(1)对于纯电阻电路: t R U Rt I IUt W 22=== R U R I IU P 22=== (2Rt I UIt W 2>= r I IU P 2>=6 ρ为导体的电阻率,R 与导体材料性质、、导体横截面积、长度有关)【第三章 磁场】n I I I I ==== 21n U U U U +++= 21n R R R R +++= 21n U UU U ==== 21nI I I I +++= 21n R R R R 111121+++=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1公式
第一章、电场
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2
2
1q q q += (带正负号)
2、库仑定律:2
21r
q q k
F = (不带正负号)
(k=9.0×109 N·m 2/C 2,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定义式:q
F E =
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场强:2A
A r Q
k
E = (Q 为场源电
量)
5、电场力做功:AB AB qU W = (带正负号)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P E W ∆-=电
7、电势差的定义式:q
W U AB
AB =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q
W AP
A =
ϕ (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B A AB U ϕϕ-= 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d
U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m
qU
v 2=
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md
qU
a =
偏转量——2
2
2v md l qU y ⋅⋅=
偏转角——2
tan v md l
qU ⋅⋅=
θ
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1
2
2122422dU l U m
qU md l qU y =
⋅
⋅= 14、电容的定义:U
Q
C =
单位:法拉 F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
S C ⋅⋅=πε4
第二章、电路
1、电阻定律:S
l R ρ= (l 叫电阻率)
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121R R U U =,总U R R R U 211
1+= 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221R R I I =,干I R R R I 212
1+=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1nR R R R =+=串
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2
1n
R R R R R R =+=
并 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R
k 1tan ==θ
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E I +=
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r I E U ⋅-=
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电动势E :等于U 轴上的截距
内阻r :直线的斜率短
I E r ==θtan
11、多用电表:
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 倍,需
g R n R )(串1-=
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n 倍,需1
-=n R R g 并
欧姆表:调零内
R E
I g =,测量
Rx
R E I x +=
内
12、电功(电能):Pt UIt W ==
对于纯电阻t R
U Rt I UIt Pt W 2
2====
13、电功率:UI t
W P ==
对于纯电阻R U R I UI t W P 2
2====
14、电热:Rt I Q 2
=
15、热功率:R I P 2
=热
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I U I U EI 内外+=
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当r R =时,输出功率最大,r
E P 42出= 18、电源的效率:r
R R E U
EI UI P P +====
总出η
第三章、磁场
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
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方向。
3、磁感应强度:l
I F B ⋅= 单位:特斯拉T
4、安培力:θsin BIL F = (θ为B 和L 的夹角)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5、磁通量:θsin BS =Φ 单位:韦伯Wb (θ为B 和S 的夹角,即线和面的夹角) ﹡
6、力矩:FL M = (L 为力F 的力臂) ﹡
7、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
磁场的轴旋转的磁力矩:
θsin nBIS M =(θ为B 和S 法线的夹角)
最大磁力矩:nBIS M =
8、洛伦兹力:θsin qvB f = (θ为B 和v 的夹角)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qB
mv r =
周期:qB
m T ⋅=π2 (与v 无关)
10、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B
E v =
11、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Bvd E =
(d 为极板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