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和原则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和原则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和原则(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

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

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

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

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

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

(6)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

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

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

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7)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

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8)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

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

(10)过街楼处的梁上筋应通长,按偏拉构件设计。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形成管井。

电线管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

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

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暖沟应做防水。

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

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

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一、引言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实现方式。

好的框架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确定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要求的过程,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客户沟通,明确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三、模块划分在完成需求分析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

模块划分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或相关功能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

在进行模块划分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复杂度、可维护性等因素。

四、框架选择在完成模块划分之后,需要选择适合该系统的框架。

框架是一种软件开发工具,它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功能和特性,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软件系统。

在选择框架时,需要考虑到框架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性能等因素。

五、框架设计在选择适合该系统的框架之后,需要进行框架设计。

框架设计是将系统模块和选择的框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

在进行框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等因素。

六、代码实现在完成框架设计之后,需要进行代码实现。

代码实现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的代码,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进行代码实现时,需要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和标准,保证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七、测试与调试在完成代码实现之后,需要进行测试与调试。

测试与调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在测试与调试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八、部署与维护在完成测试与调试之后,需要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部署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循良好的运维规范,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九、总结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实现方式。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网站的建设离不开框架结构的支持。

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架构,它提供了一种组织和管理代码的方式,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网站。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如何进行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一、框架结构的概念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架构,它是一种组织和管理代码的方式。

框架结构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开发网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网站。

框架结构通常包括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

模型是用来处理数据的部分,视图是用来展示数据的部分,控制器是用来控制数据流的部分。

二、框架结构的特点1. 模块化:框架结构将整个网站分成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职责,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模块,提高了开发效率。

2. 可扩展性:框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添加新的模块或者修改已有的模块,使得网站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3. 可维护性:框架结构使得代码更加规范化,易于维护和修改。

4. 安全性:框架结构可以提供一些安全措施,如防止SQL注入、XSS攻击等。

三、框架结构的优势1. 提高开发效率:框架结构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开发网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网站。

2. 提高代码质量:框架结构使得代码更加规范化,易于维护和修改,提高了代码的质量。

3. 提高网站的可扩展性:框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添加新的模块或者修改已有的模块,使得网站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4. 提高网站的安全性:框架结构可以提供一些安全措施,如防止SQL注入、XSS攻击等,提高了网站的安全性。

四、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是一种针对框架结构的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确定网站的需求,包括网站的功能、用户需求等。

2. 选择框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框架,如Laravel、Yii、CodeIgniter等。

3. 设计模块:根据需求设计网站的模块,包括模型、视图和控制器。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框架结构设计》课件课程目标:1. 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能够应用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进行实际项目的框架设计。

第一部分: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1.1.1 框架的定义1.1.2 框架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的区别1.1.3 框架结构的分类1.2 框架结构的特点1.2.1 空间刚度大1.2.2 抗震性能好1.2.3 框架结构自身的重量轻1.2.4 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第二部分: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1 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2.1.1 安全性原则2.1.2 经济性原则2.1.3 适用性原则2.2 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2.2.1 框架结构的平面设计2.2.2 框架结构的立面设计2.2.3 框架结构的剖面设计第三部分:框架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3.1 项目背景及设计要求3.1.1 项目背景3.1.2 设计要求3.2 框架结构设计流程3.2.1 初步设计阶段3.2.2 详细设计阶段3.2.3 设计评审阶段3.3 框架结构设计案例分析3.3.1 案例一:多层框架结构设计3.3.2 案例二:高层框架结构设计第四部分: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析4.1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4.1.1 合理选择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4.1.2 注意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4.1.3 考虑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4.2 常见问题解析4.2.1 问题一: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锚固问题4.2.2 问题二:框架结构柱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4.2.3 问题三:框架结构柱的偏心加载问题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5.1 总结5.2 展望科学性:1. 内容基于结构工程领域的公认原理和标准,如国际建筑规范和工程实践。

2. 使用最新研究和industry best practices 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课件中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析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和解决方案。

4. 引用权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以支持课件中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
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形式,它通过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框架结构具有以下应用:
1.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通常由纵向的柱子和横向的梁构成,柱子负责承重,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梁则起到连接和稳定的作用。

框架结构能够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建筑群体:框架结构也可以用于建筑群体中,例如商业综合体、办公楼、住宅小区等。

通过采用框架结构,可以将各个建筑之间进行连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群体。

框架结构还可以为群体中的建筑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

3. 桥梁:框架结构在桥梁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承载车辆和行人的重量并跨越水体、河谷等障碍物。

桥梁的框架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连接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大跨度结构:框架结构还常被用于大跨度结构的设计中,例如体育馆、展览馆、机场候机楼等。

大跨度结构需要能够承担较大的荷载和提供较大的空间,而框架结构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充分利用空间。

5. 工业建筑:框架结构在工业建筑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厂、仓库等。

工业建筑通常需要具备较大的空间,能够容纳大型设备和储存物品。

框架结构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以满足工业建筑的需求。

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形式,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连接,框架结构能够提供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一、明确需求。

要设计框架结构呢,第一步肯定得先搞清楚需求呀。

就像你要盖房子,得知道这房子是用来住人呀,还是做仓库啥的。

是要盖个小别墅,还是高楼大厦呢?这需求不同,那框架结构的设计方向可就差远喽。

得和客户或者相关人员好好聊一聊,把功能需求、空间要求、预算之类的都摸个透。

二、确定结构体系。

知道需求了,就该琢磨用啥样的结构体系啦。

这就好比给房子选骨架呢。

是用纯框架结构呀,还是框架 - 剪力墙结构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要考虑建筑的高度、抗震要求、使用功能等好多因素。

如果是比较矮的建筑,纯框架可能就够啦,简单又实用。

要是高楼呢,可能就得加上剪力墙来增加稳定性,就像给房子的骨架加上一些加固的支撑一样。

三、初步布局。

好啦,结构体系定了,就可以开始初步布局啦。

这就像给房子的框架搭个大概的样子。

柱子放哪儿呢?梁又该怎么连呢?要根据建筑的平面形状、功能分区来安排。

比如说客厅的地方,柱子不能太影响空间的使用,要巧妙地布局,让空间看起来既宽敞又合理。

而且柱子和梁的布置也要考虑传力的合理性,就像接力赛一样,力要能顺利地从板传到梁,再传到柱子,最后到基础。

四、荷载计算。

接下来就是算荷载啦。

这就像知道房子要承受多少重量一样。

这里面有恒载,就是房子本身的重量,像楼板、墙这些的重量。

还有活载,就是人呀、家具呀这些可能变动的重量。

这可得算仔细喽,要是算少了,房子可能就会有危险;算多了呢,又可能会造成浪费。

就像给人做饭,不能做太多也不能做太少。

五、内力分析。

荷载算好了,就该分析内力啦。

这内力就像是房子框架内部的力量分配。

哪些地方受力大,哪些地方受力小,得搞清楚。

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些计算软件或者手算的方法来分析。

就像给房子做个体检,看看它的骨架哪里压力大,哪里压力小,这样才能合理地设计构件的尺寸呢。

六、构件设计。

内力分析完了,就到构件设计啦。

根据内力的大小来确定柱子、梁、板的尺寸和配筋。

柱子要足够粗,梁要足够结实,板也要能承受住上面的重量。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框架结构专业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稳定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外部负载和荷载,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2. 结构安全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倒塌、坍塌等事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强措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3. 结构优化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追求结构的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材料选型,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结构的自重,降低成本,并且使结构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达到最优化。

4. 结构的美观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美观性,使结构在外观上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通过设计和装饰结构表面,使之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5. 结构的可维护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考虑结构的可维护性,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检查、维护和修复,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6. 结构的环境友好性:框架结构专业设计注重结构的环境友好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

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一、什么是框架结构设计1.1 框架的定义1.2 框架结构的意义二、框架结构设计原则2.1 单一责任原则2.2 开闭原则2.3 依赖倒置原则2.4 接口隔离原则2.5 迪米特法则三、框架结构设计步骤3.1 确定系统架构目标3.2 分析需求和问题3.3 划分功能模块3.4 设计模块之间的关系3.5 定义数据结构和接口3.6 确定流程设计和业务逻辑3.7 设计模块的组织结构3.8 制定开发规范和标准四、典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4.1 分层结构4.2 MVC模式4.3 插件化结构4.4 微服务架构五、框架结构设计的实践与总结5.1 优点5.2 风险与挑战5.3 实践案例分析5.4 总结和展望一、什么是框架结构设计1.1 框架的定义框架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提供了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规范和工具的体系。

它是一种能够被复用的软件架构模板,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常见问题。

1.2 框架结构的意义框架结构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框架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二、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框架的质量和稳定性。

2.1 单一责任原则单一责任原则要求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避免将多个职责耦合在一个类中。

2.2 开闭原则开闭原则要求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即应该通过扩展来实现系统的新功能,而不是直接修改已有代码。

2.3 依赖倒置原则依赖倒置原则要求高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而是通过抽象来实现对底层模块的依赖。

这样可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4 接口隔离原则接口隔离原则要求尽量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总接口。

客户端应该仅依赖于其实际使用的接口。

2.5 迪米特法则迪米特法则要求模块之间的通信要尽量通过少数几个接口进行。

模块之间应该是松耦合的,不直接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三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1. 设计资料(1)基本资料南方某高校拟建一四层教学楼,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楼板厚均按100㎜设计,屋面板按120㎜设计。

建筑总高19.0m,每层层高3.9m,室内外高差0.45m。

基础顶面标高定位-1.0m。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土,特征周期分区为第三组。

基本风压w0=0.35kN/㎡,地面粗糙度为B类。

基本雪压s0=0.25 kN/㎡。

活荷载:内走道及卫生间:2.5 kN/㎡,其余房间:2.0 kN/㎡。

楼梯间荷载:10 kN/㎡(恒+活),一般取恒荷载为7.5 kN/㎡,活荷载为2.5 kN/㎡。

上人屋面活荷载:2.0 kN/㎡;不上人屋面活荷载:0.5 kN/㎡。

(2)建筑构造楼面面层做法:水磨石楼面(0.76 kN/㎡);顶棚抹灰:20㎜厚混合砂浆刷乳胶漆(γ=17 kN/㎥);内墙做法:190厚小型空心砌块(2.09 kN/㎡);外墙做法:240厚小型空心砌块(2.64 kN/㎡);内外墙装修一律采用20㎜厚混合砂浆找平后刷外墙漆。

(3)材料选用混凝土:底层采用C30;二层以上采用C30。

钢筋:梁、柱中受力纵筋均采用HRB335,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PB235。

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抗震等级确定:框架结构,高度H=19m<30m,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

(2)框架结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①横向框架梁截面尺寸确定边跨:取h b=600㎜,取b b=250㎜,l0/h b=6600/600=11>4。

中间跨:取h b=400㎜,取b b=250㎜,l0/h0=3000/400=7.5>4。

次梁:取h b1=400㎜,取b b₂=200㎜,l0/h b₂=6000/400=15>4。

②纵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主梁600mm×250mm第二次梁取h b₁=300㎜,b b₁=h b₁/2=400/2=200㎜,l0/h b₁=3600/300=12>4。

③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底层:b c=H₁/12=4900/12=408㎜,取b c=h c=450㎜其他层:H i/12=3900/12=325㎜,取b c=h c=400㎜。

3.重力荷载计算(1)恒荷载标准值计算:屋面:不上人屋面卷材防水屋面 2.23 kN/㎡结构层0.12×25=3 kN/㎡抹灰层0.02×17=0.34 kN/㎡合计 5.57 kN/㎡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76 kN/㎡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25=2.5 kN/㎡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刷乳胶漆0.02×17=0.34 kN/㎡合计 3.6 kN/㎡标准层梁自重(顶层):b×h=600×250:自重25×0.25×(0.6-0.1)=3.13 kN/m抹灰0.02×(0.6-0.1)×17×2=0.34 kN/m合计 3.47 kN/m(3.33 kN/m)b×h=400×200:自重25×0.2×(0.4-0.1)=1.5 kN/m抹灰0.02×0.4-0.1)×17×2=0.2 kN/m合计 1.7 kN/m(1.59 kN/m) b×h=450×200:自重25×0.2×(0.45-0.1)=1.75 kN/m抹灰0.02×(0.45-0.1)×17×2=0.24 kN/m合计 1.94 kN/m(1.87 kN/m) b×h=600×250:自重25×0.25×(0.6-0.1)=3.13 kN/m抹灰0.02×(0.6-0.1)×17×2=0.34kN/m合计 3.47kN/m(3.33 kN/m) b×h=400×250: 自重25×0.25×(0.4-0.1)=1.88KN/m抹灰0.02×0.4-0.1)×17×2=0.2 kN/m合计 2.08KN/m(1.94 kN/m)基础梁:b×h=450×250: 自重25×0.25×0.45=2.81 kN/m柱自重:b×h=450×450:自重25×0.45×0.45=5.06 kN/m抹灰0.02×0.45×17×4=0.61 kN/m合计 5.67 kN/m外墙自重:墙体:240厚小型空心砌块 2.88 kN/㎡混合砂浆刷外墙漆0.02×17×2=0.68 kN/㎡合计 3.56 kN/㎡内墙自重:墙体:190厚小型空心砌块 2.28 kN/㎡混合砂浆刷外墙漆0.02×17×2=0.68 kN/㎡合计 2.96 kN/㎡女儿墙:墙体0.9×0.24×18=3.89 kN/m 抹灰0.02×17×2×0.9=0.41 kN/m窗:0.4 kN/㎡(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屋面:不上人屋面:0.5 kN/㎡楼面:内走道及卫生间: 2.5 kN/㎡其余房间: 2.0 kN/㎡楼梯间:恒+活=7.5+2.5=10 kN/㎡雪荷载:0.25 kN/㎡(3)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G ₄=屋面板重+顶层梁重+女儿墙重+0.5(标准层墙重+标准层柱重)+雪活载=5.57×36×15+(3.33×36×2+1.59×7.2×1.87×15×4+3.33×6×14+1.94×3×7)+396.58+2×0.34×0.9×(36+15) ×2+0.5 [23.85×10×2+0.34×(3.9×3.6-20×2.4^2) ×0.34×23.9×12×0.34×2+2×320.11+3.9×36×0.34×2×2+5×106.7+3.9×12×0.34×2×5+2.81×21+5.67×3.9×28]+0.5×0.25×36×15=5908kNG ₂=G ₃=楼板重+标准层梁重+标准层墙重+标准层柱重)+楼面活活载=3.6×36×15+(33.47×36×2+1.7×7.2+1.99×15×4+3.47×6×4+2.08×3×7)+0.5×[23.85×10×2+0.34×(3.9×3.6-20×2.4^2) ×0.34×2+3.9×12×0.34×2+2×320.11+3.9×36×0.34×2×2+5×106.7+3.9×12×0.34×2×5+2.81×21+5.67×3.9×28]+0.5×[2.5×(3×36+10.8×6)+2×3.6×6×17]=6462kNG ₁=楼板重+标准层梁重+0.5(标准层和底层墙重+标准层和底层柱重)+0.5*基础梁重+楼面活活载=3.6×36×15+(3.47×36×2+1.7×7.2+1.99×15×4+3.47×6×4+2.08×3×7)+0.5×[2548.38+34.21×10×2+0.34×(4.9×3.6-20×2.4^2)+195.09+169.34+(4.9×12﹣2.4^2) ×0.34×2+4.9×12×0.34×2+2×402.19+4.9×36×0.34×2×2+5×134.06+4.9×12×0.34×2×5+2.28×21+5.67×4.9×2.8+5.67×3.9×28 ]+0.5×2.81×(4×36+7×15)+0.5×[2.5×(3×36+10.8×6)+2×3.6×6×17]=7154kN4.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1)框架梁线刚度计算(3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0T ₁=s T 65.02974.07.07.17.10=⨯⨯=μα(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设防烈度7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αmax =0.08,T g =0.45s 0575.008.0)65.045.0()(9.0max 9.011=⨯==ααT T g由于,63.04.165.01=>=g T s T 故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 取062.001.065.008.0=+⨯=n δ 结构底部剪力KN GT T F ni ig EK 1269085.0)(1max 9.01=⨯⨯=∑=α顶点附加地震作用为ΔKN F F EK n n 791269062.0=⨯==δ )1(1n EK ni iiii i F H GH G F δ-=∑=多遇地震下楼层剪力和楼层弹性位移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nj ii DijV 1μ ∑=∆=nk k1μμ(3)各层梁端剪力计算[]5501=≤e e θθ(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框架柱的剪力按侧移刚度分配,柱端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计算公式∑∑=jjkjkjk FD D V柱下端弯矩: h y V M i i bij = 柱上端弯矩:h y h V M i i i uij )(-=注:各柱轴力为相应层及以上层梁端剪力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