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讲义 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概述: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的信息。

2.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实例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生长素起着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和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3.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举例(1)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可培育无子番茄等无子果实;可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里的双子叶杂草;烟草“打顶”后于伤口处施用生长素类物质,使腋芽积累生长素而抑制其生长,以保证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2)乙烯及其类似物:可用于瓜果的催熟。

(3)细胞分裂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瓜果、蔬菜和鲜花的保鲜;促进种子的萌发。

(4)赤霉素及其类似物:使芦苇、莴苣等植株增高,产量增加;促进种子、马铃薯块茎等的萌发。

(5)脱落酸及其类似物: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脱落酸随水流走而含量减少,可让水稻种子早发芽。

(6)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调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用量比可以调控芽的分化和根的形成,这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5 易错点分析(1)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生长素生长激素归类植物激素动物激素本质吲哚乙酸蛋白质产生植物体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分泌腺:垂体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等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注意: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并不是一个概念。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体液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体液调节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体液调节教学目的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C:理解)。

2.激素分泌的调节(C:理解)。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理解)。

4.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A:知道)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激素分泌的调节。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教学难点(1)激素分泌的调节。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教学过程【板书】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注解】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一、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性质激素体内来源主要生理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肽和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影响代谢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加速肝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垂体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垂体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下丘脑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和血压上升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控制糖类和无机盐等的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醛固酮肾上腺皮质促进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对K+的排出,有保Na+排K+的作用性激素雄性激素主要是睾丸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性激素还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雌性激素主要是卵巢孕激素卵巢促使卵植入和乳腺成熟,为泌乳准备条件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它受下丘脑支配,所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温的调节
体温的调节是通过体表和内脏器官的相互作用,使体温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稳定。
体表散热
通过皮肤的散热、出汗等方式将体内热量散发 到外界环境。
内脏器官的调节
如下丘脑、甲状腺等通过调节生命活动的方方 面面,对体温进行调节。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构成
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组成,是 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要部分。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十分重要,本课件将系统详细地呈现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及 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调节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前提。
3 调节与健康的关系
合理调节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2 调节的范围与内容
包括神经、内分泌、营养、水分、气 体交换、呼吸和体温等方面。
神经调节
1
构成
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等,是生命活
传导方式
2
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神经冲动传导实现信息的传递和
调节。
3
神经调节与运动
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保证了身体
神经调节与感觉
4
的运动和协调。
神经系统对感官的调节,使身体能够 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渗透压维持血液的渗透 压稳定。
饮食中营养的摄入与代谢
营养成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气体交换和呼吸调节
1
肺部结构和呼吸
肺泡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实现了生命活动中的气体交换。
2
呼吸道的结构
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神经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呼吸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对呼吸进行调节。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1讲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大纲人教版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1讲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大纲人教版
①现象:
②结论:_胚__芽__鞘__的__尖__端__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这种物质从_尖__端___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进 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3)郭葛实验(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 一些植物中分离出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 它是_吲__哚__乙__酸___。由于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 功能,因此取名为生长素。

浓度高,_抑__制__生长

(3)解除措施:切除顶芽
根的近地侧_生__长__素__浓__度__高__,抑
根的向重 制根生长;远地侧_生__长__素__浓__度__
力生长 _低__,促进根生长,表现为_根__向_
_重__力__生__长__。
思考感悟 垂柳枝条中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也大于顶 芽吗? 【提示】 顶端优势现象在垂直向下生长的 垂柳枝条中也具有,其生长素浓度仍是侧芽 部位大于顶芽部位,离顶芽越近,生长素浓 度越低。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培 育无子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
顶端优势 抑制植物生长 抑制植物发芽
①果树整枝修剪,棉 花摘心 ②除草剂田间除草 ③根的向地性生长
【名师点拨】 不同植物体对同一浓度的生长 素的敏感性不同。如农业生产中用以杀死单子 叶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田间的杂草(一般为双 子叶植物)的除草剂,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对 生长素的敏感性比单子叶植物强的特点。该除 草剂即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溶液。
则抑制其生长(根对生长素浓度比茎敏感得多); 背地侧分布少(约占1/3),则促进生长,结果表 现为根的向地性。而茎正好相反,近地侧生长 素分布多,生长快;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则 生长慢,结果表现出茎的背地性(负向地性)。
(3)实践应用
浓度 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掌握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2. 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实例。

4.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及方式。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2. 实际生活中生命活动调节实例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和作用。

3.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及方式。

2) 神经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3) 体液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实例,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身边的生命活动调节实例,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调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概念、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实例,评估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分享和交流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或补充。

2.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0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之生命活动的调节上部分

2020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之生命活动的调节上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植物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3.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应用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生长素发现 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的种子产生 大多集中在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及发育的种子和子房 分布 (略)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运输10-10 10-8 10-6 10-4 10-21浓度/mol ·L -1促进生长抑制生长根 芽 茎两重性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促进生长存在于分裂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分化 促进叶片脱落 促进果实成熟其他激素植物激素调节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 既能保花保果,又能疏花疏果促进生长抑制生长取决于生长素浓度植物的器官的种类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插枝下端 促进插枝生根促进果实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无籽番茄 涂抹未受粉柱头 喷洒植株(棉花) 保蕾保铃 涂抹未受粉柱头发根增多 抑制促进抑制顶端优势疏花疏果除草3.3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由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概念感受器分类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生活中学习获得的后天性反射激素调节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主要生理功能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减少排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和调节其合成与分泌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生长发育和调节其合成与分泌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催乳素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及嗉囊分泌鸽乳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升血糖(促进肝元糖分解) 醛固酮 促进肾小管吸Na +泌K +胰 岛A 细胞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强烈促进肝元糖分解和非糖转化) B 细胞胰岛素性 腺睾丸性激 素雄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生成, 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卵巢雌激素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子生成, 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 激发并维持正常性周期卵巢孕激素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生长发育,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调节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反馈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如CO 2对呼吸频率的调节等相关激素间的作用协同作用增强效应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对抗效应寒冷紧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增加去路促进肝(肌)糖元合成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转变成脂肪 减少来源 抑制肝糖抑制元分解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降血糖3.4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激素调节与行为求偶行为照顾幼仔行为催乳素性激素影响活动、食欲等甲状腺激素趋性对环境刺激的定向反应动物行为产3.5内环境与物质交换3.6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H 2O来源(mL )去向(mL )来自饮水 来自食物 来自代谢1300 900300由肾排出 由皮肤排出 由肺排出 由大肠排出1500 500 400 100共计 2500共计 2500稳 态概念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pH 、参透压、温度、血糖浓度等等)体液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物质交换废物、CO 2养料、O 2细胞液组织液内环境与物质交换NaHCO 3H 2CO 3乳酸+Na 2CO 3 +缓冲物质缓冲物质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多时血浆中碱性物质增多时 多余的NaHCO 3由肾脏排出体外多余的H 2CO 3生成CO 2和H 2OpH的相对稳定H 2CO 3增高时 NaHCO 3增高时3.7水盐平衡的调节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饮水增加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释放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肾上腺直接刺激血钾升高血钠降低醛固酮重吸收Na +分泌K + +++水盐平衡的调节咏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有种激素抗利尿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了。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学习内容:本周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了解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运输、生理功能和应用,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关系;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道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间差异和联系,神经元兴奋的产生,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神经调节的过程,以及激素调节对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三. 学习重点:1.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2. 生长素的生产应用3.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传递4. 体液调节的内容和过程四. 学习难点:1.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和生理作用2. 兴奋的产生过程,传导、传递和意义3. 体液调节的重要意义五. 学习过程:细胞外液间的关系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都起到增强作用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发挥相反作用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方式:反馈调节CO)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激素、2的调节内环境稳态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方式,由各组织、器官共同完成PH:正常人血浆的PH值7.35~7.45之间温度:人的体液温度(核温)37.5℃渗透压:血浆渗透压37℃时约为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基本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突出小体)兴奋:传导同一个神经元内部的兴奋的传导(双向、局部电流、静息态内负外正、兴奋态外负内正)传递突触出的传递过程(单向、突触、递质、突触小体,递质受体)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出后膜(树突膜、胞体膜)高级神经中枢调节:高级中枢神经: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区、内脏活动区)激素名称产生器官功能生长激素(蛋白质)垂体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促(1)生理完整性要求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激素的作用
探讨激素在调节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代谢 调节和生殖调节方面。
其他调节方式
1
免疫调节
探索免疫系统如何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
机械调节
2
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介绍机械调节的概念,包括骨骼和肌肉 系统在维持姿势和运动方面的作用。
调节的重要性和应用
生物医学
探索生命活动调节对研究和治疗各种疾病的重 要性。
生态环境
讨论调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生物适应 和生态平衡的关系。
解释什么是调节,为什么调节是生命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
2 调节的目的
探讨调节的目标,如维持内环境稳定、适应 外部环境变化等。
神经调节
神经元
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传递神经信号 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
讨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释其在整个调节过 程中的重要性。

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腺
介绍主要的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重要激素。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 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神经和内分 泌调节以及其他调节方式的作用和重要性。
概述
1 课件目的
深入探讨生命活动的调节,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2 课件内容
介绍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以及其他调节方式,并探讨调节在生物医 学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探究生命活动调节的必要性,包括维持体内稳定的原因和重要性。
体内稳定性的定义
解释什么是体内稳定性,为为什 么调节是必要的。
维持平衡的重要性
讨论为什么稳定的内环境对生物 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类比于恒温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第一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毕诗秀一、体液与内环境 ㈠体液机体内所有的液体总称 ㈡内环境1.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之间的关系3.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 二、内环境稳态1.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化学 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 它却总是轻微波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 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 又靠所有细胞共建细胞代谢或其他因素导致内环境发生变化的实例细胞代谢释放热量:长期过度消耗或摄入不足: 细胞代谢产生尿素: 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 摄盐过多、失水过多等: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pH 发生变化 血糖浓度降低 尿素含量增加 体温升高渗透压发生变化内环境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增加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第二讲:神经调节一毕诗秀一、神经系统的组成㈠脑及脑神经㈡脊髓及脊神经腹部背部脊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功能周围神经系统营养摄取食物 直接交换通过内环境间接交换气体交换 O 2 排泄 废物CO 23.在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内稳态内环境淋巴 血 浆 组织液 细胞O 2 营养CO 2 废物循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 …感觉神经元 (传入)运动神经元 (传出)中间神经元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体内外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叫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中间(联络)神经元2.神经元的种类感觉(传入)神经元长树轴突胞体运动(传出)神经元轴突神经末梢树突胞体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神经末稍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1.神经元的结构运动神经元 神经元四、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静息膜电位:外正内负(极化状态)2.兴奋时的神经细胞膜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神经调节二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四、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原因。

2.兴奋时膜动作点位:,原因。

看右图说明:兴奋是如何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如何传导?⑴刺激使K+通道关闭,Na+通道打开Na+迅速流入膜内,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去极化)⑵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迅速流出膜外,膜电位恢复外正内负(复极化)⑶Na+ 泵出和K+泵入的增强重建静息电位(极化)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将兴奋传入中枢分析、整合兴奋将兴奋从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①②③④⑤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1)引发突触小体内的释放神经递质。

(2)神经递质作用于受体,突触后膜产生或。

(3)突触传递呈。

(方向性)5.神经-肌肉之间兴奋的传递⑴神经肌肉接头(突触)之间的递质是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瞬间水解成乙酸和胆碱,这种机制的生理意义?⑵有机磷农药及一些神经毒剂如扁豆碱,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样的化学物质会对兴奋的传递有何影响?⑶箭毒能和乙酰胆碱竞争突触后膜的受体,临床上可以利用一定浓度的箭毒作为局部麻醉剂,其原理是什么?电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⑷吸食毒品成瘾的原因五、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节㈠大脑皮层运动区控制躯体运动1.某部位受刺激引起侧躯体运动2.运动区位置于躯体部位呈关系3.皮层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程度有关㈡大脑皮层有各种感觉代表区W区V区S区 H区人类大脑皮层上有语言中枢(通常位于侧大脑半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一、植物生长素(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⒊1914~1919年匈牙利 A.Paal在条件下的实验研究间接证明:。

⒌1931 ~ 1934年F.Kogl等人从首先人尿中分离和提取出促进生长的物质,经鉴定是 (C10H9O2N),简称。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1)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3)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二)植物生长素的基本理论1.产生部位:(如根尖)、顶芽、侧芽、幼叶(胚)、萌发的花粉等2.合成原料:。

3.分布部位:。

4.运输(1)方向: 。

(2)方式:。

(三)长素的生理作用敏感程度: > > ; > 。

不同器官、不同细胞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生长素作用特点是具有;即高浓度,低浓度。

植物激素调节二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一、植物生长素(四)生长素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应用1.对植物的某些生理现象进行理论解释⑴解释植物向光性⑵解释植物的向地性和背地性2.生长素理论在实践应用⑴。

⑵。

⑶。

⑷。

二、其它植物激素种类生理作用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应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有什么作用?四、植物激素的概念及其综合作用 1.概念: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 。

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

有显著调节作用微量有机物—— 。

2.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激素调节一主讲教师:毕诗秀 整理:类成岩一、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 二、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器官)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细胞伸长水分充足时种子萌发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高浓度生长素三、人体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⑴(下丘脑产生,神经垂体释放)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⑵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垂体分泌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⑶激素作用于腺垂体,抑制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⒉垂体分泌的激素(1)生长激素功能:;。

幼年分泌不足患,分泌过多患;成年分泌过多患。

(2)促××激素功能:;。

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功能:、、。

幼年分泌不足患;成年分泌不足患,成年分泌过多患。

4.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1)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促进,减少。

(3)能够升高血糖促进。

正常血糖浓度。

总之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具有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

激素调节二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三、人体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5.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醛固酮(1)肾上腺素(髓质分泌)功能:,,。

(2)醛固酮(皮质分泌)功能:。

6.性腺分泌的性激素(1)雄(性)激素(分泌)和雌(性)激素(分泌)功能:,,。

(2)孕激素(分泌)功能:。

激素调节的基本生理作用:(1)。

(2)。

(3)。

(4)。

四、激素的特点1. ;2. ;3. ;4. 。

五、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 :对同一生理效应均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的结果。

例如:。

2. :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作用相反。

例如:。

六、血液中激素含量的稳态调节1.写出人体在紧张、寒冷时的反应全过程。

2.如何利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机理解释缺碘造成的大脖子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1);(2)。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免疫调节北京四中毕诗秀1.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作用方式联系四、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3.器官移植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⒈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自身免疫病⒊免疫缺陷病⑴天性免疫缺陷病:SCID________________.⑵得性免疫缺陷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动调节专题免疫调节北京四中毕诗秀一、免疫概念和三道防线1.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道防线⑴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⑵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免疫⑶第三道防线——体内特异性免疫二、免疫系统㈠免疫器官㈡免疫细胞1.巨噬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淋巴细胞及其起源、发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1.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特异性免疫1.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神经—体液共同维持内稳态一、血糖平衡及其调节2.血糖平衡的调节3.糖尿病二、体温及其调节⑴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测定体温的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体温的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体温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人体产热和散热的途径三、水盐平衡及其调节⑴水平衡及其调节⑵盐平衡及其调节第21 页共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