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合集下载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呐!它就像是一个隐藏在化学世界里的小怪兽,要是不小心应对,可能就会惹出些麻烦来。

先来说说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吧。

它通常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粉末,可别小瞧了这粉末,威力可不小。

它能溶于水,这就像是小怪兽找到了自己的活动场地。

在使用它的时候,那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要注意避免它和一些不相容的物质接触,就好比不能让两个脾气不对付的人碰到一起,不然可能会引发一场“化学大战”。

操作的时候,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不然它散发出来的气味可能会让你不太好受。

这就好像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吃臭豆腐,那味道,啧啧啧。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皮肤,哎呀,那可得赶紧冲洗干净。

这就像有只小虫子爬到了你身上,得赶紧把它弄走呀。

要是不小心进到眼睛里了,那可不得了,得赶紧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赶紧去看医生,可别不当回事儿。

储存它也有讲究呢,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不能让它受潮或者受热。

这就像把宝贝放在一个安全舒适的小窝里。

在处理它的时候,也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程序,不能随意乱来。

就像过马路得看红绿灯一样,要有规矩。

再说说它的危险性吧。

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就像出门要穿好衣服一样,不能马虎。

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泄漏,那可不能慌张,要冷静处理。

就像家里水管漏水了,得赶紧想办法堵住一样。

要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清理泄漏物,不能让它随意扩散。

总的来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虽然是个厉害的角色,但只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它,了解它的脾气和习性,按照规定来操作和处理,就能够安全地和它打交道。

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危险性就害怕它,而要像驯服小怪兽一样,让它为我们所用。

毕竟,在化学的世界里,还有很多这样有趣又有点小危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呢!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可别马虎哟!。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亲水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亲水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亲水基一、引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称CTAB)是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乳化性、分散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CTAB的性质、应用、制备与纯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基本性质1.分子结构CTAB的分子结构由长链烷基和三个甲基组成,其中一个甲基带有溴原子。

其分子式为C19H40BrN,相对分子质量为309.3。

2.亲水基性质CTAB分子中含有季铵盐基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在水溶液中,CTAB分子会离解成阳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3.溶解性CTAB在水、醇等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

此外,CTAB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也有所不同。

三、应用领域1.表面活性剂CTAB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用于制备洗涤剂、清洁剂等日常用品。

2.乳化剂CTAB在油水体系中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可用于制备乳液、涂料等产品。

3.分散剂CTAB能有效分散固体颗粒,提高颗粒在水性体系中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造纸、陶瓷、建材等行业。

四、产品制备与纯化1.制备方法CTAB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烷基化反应,二是季铵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是将长链烷基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TAB;季铵化反应是将长链烷胺与氢氧化钠、溴化钠反应制备CTAB。

2.纯化工艺CTAB的纯化工艺主要包括重结晶、溶剂萃取等。

重结晶是将CTAB溶液加热、冷却、过滤得到纯品;溶剂萃取则是利用CTAB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多次萃取以提高纯度。

五、发展趋势与展望1.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CTAB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技术创新为满足环保、节能等要求,CTAB的制备工艺和应用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创新,包括绿色合成、高效应用等方面。

3.环保要求未来,CTAB的生产和应用将更加注重环保,致力于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钾-水体系浮选分离钛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钾-水体系浮选分离钛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钾-水体系浮选分离钛刘德汞;司学芝;马冬冬;马万山【摘要】The floatation separation behavior of titanium in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MAB)-potassium thiocyanate-water system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water-insoluble ternary complex([Ti(SCN)62- ][CTMAB+ ]2) was formed by Ti (Ⅳ), CTMAB and potassium thiocya-nate in water solution. This complex could float on water phase, generating liquid-solid phases with clear interfac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TMAB and potassium thiocyanate was 2. 0 × 10-3 mol/L and 7. 0×10-2 mol/L, respectively, Ti (Ⅳ)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separated from Cd (Ⅱ), Cr (Ⅲ), Mn (Ⅱ), V (V), Al (Ⅲ), Ni (Ⅱ), Fe (Ⅱ), Mg (Ⅱ) and Ga (Ⅲ).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imple and rapid with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had good practical value in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race titanium.%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硫氰酸钾-水体系浮选分离钛的行为.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Ti(Ⅳ)与CTMAB和硫氰酸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Ti(SCN)62-][CTMAB+]2,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CT-MAB和硫氰酸钾的浓度分别为2.0×10 3mol/L和7.0×10-2 mol/L时,Ti(Ⅳ)可与Cd(Ⅱ)、Cr(Ⅲ)、Mn(Ⅱ)、V(Ⅴ)、Al(Ⅲ)、Ni(Ⅱ)、Fe(Ⅱ)、Mg(Ⅱ)和Ga(Ⅲ)离子定量分离.该方法简便迅速,不污染环境,在微量钛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期刊名称】《冶金分析》【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钾;浮选分离【作者】刘德汞;司学芝;马冬冬;马万山【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2.62用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和甲基异丁基酮等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和富集钛是分析化学领域使用的传统方法[1],但这些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毒性较大,严重污染环境和伤害操作人员的健康。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色谱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色谱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色谱纯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合成方法相对复杂,纯度检测也比较困难。

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更加简便高效的合成方法,开发出更高纯度的产品。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也有助于拓展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字数:204】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色谱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通过对其合成方法的优化和纯度检测的完善,我们希望能够得到高纯度的产物,并明确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我们也将探讨该化合物在色谱分析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溴化铵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重要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抗菌性能,因此在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其色谱纯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合成方法和纯度检测技术,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色谱纯度也可以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只有通过准确地确定其纯度,才能更好地研究其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合成方法关于【合成方法】的内容如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其合成方法一般可以通过烷基溴化合物和三甲胺之间的反应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烷基溴化合物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然后,逐渐加入三甲胺,并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溴离子的生成情况来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当溴离子生成饱和时,反应即可停止。

经过反应后,产物可通过冷冻结晶或溶剂结晶的方式进行提取和纯化。

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所需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以通过色谱纯度检测保证其纯度达到要求。

设计性实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原始) 2资料

设计性实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原始) 2资料

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温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验报告人-------------- 学号 --------------- 班级-----实验日期2013年 5 月21日室温25.2 ℃大气压100.19KPa指导老师评分一.前言凡能显著改变表面(或界面)性质的物质都称为表面活性剂[1]。

这一类分子既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大于10个碳原子)烷基,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离子化的),如肥皂和各种洗涤剂等。

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可分为三类:(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羧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等。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铵盐,如十二烷基二甲酸叔铵。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类[1]。

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Micelle) 是表面活性剂一个重要的性质[2]。

胶束的形成是发生胶束增溶作用的前提条件,而临界胶束浓度(CMC) 则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束的标志之一。

临界胶束浓度(C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简称CMC) 是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 胶团)的最低浓度. CMC是表面活性剂与溶液性剂的重要分界线, 由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一些物理及化学性质, 如表面张力, 摩尔电导率, 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等在临界胶束浓度时都有显著的变化, 所以通过测定发生这些显著变化时的转变点,就可以得知CMC[3]。

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实验原理:电导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在稀溶液中能电离,分别以正、负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稀溶液的性质与正常的强电解质溶液相似,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上升而增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导电性质在CMC 前后有很大不同。

在CMC 之前,浓度增加,电导率成正比的增大;在CMC 之后,溶液中单体浓度达到饱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开始形成胶束,以单体分子和胶束聚集体的形式导电,增加浓度,单体分子数目不再增加,只增加胶束的浓度。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紫外特征峰_概述说明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紫外特征峰_概述说明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紫外特征峰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和消毒性能,在环境污染治理、医药卫生、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特征峰作为分析评价其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准确判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存在和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应用及展望以及结论五个部分。

即将首先从总体上概述引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紫外特征峰的研究范围和意义,并逐步展开对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归纳关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紫外特征峰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其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同时介绍该特征峰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定义和性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特性的溶剂,其化学式为C16H33N(CH3)3Br。

它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生产、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

其主要特点包括卓越的乳化和分散性能、良好的湿润能力以及较强的抗静电作用。

此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还具备微生物抑制作用,在草坪维护、消毒和卫生保洁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2.2 紫外特征峰的概念和意义紫外特征峰是指在紫外光谱中出现的具有明显吸收或透射特征的峰形结构。

根据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不同,溶液或样品在紫外区域会显示出吸收或透射的峰位与强度变化。

这些特征峰对于确定物质组成、浓度以及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紫外特征峰,我们可以获取关于所研究物质的结构信息,进而推断其性质和反应机制。

2.3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紫外特征峰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紫外区域显示出的特征峰主要是由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各种官能团或键所引起的。

其中,长链烷基部分对紫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而氮原子周围的三甲基氧化物对光谱特征也有一定影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摘要:凡能显著改变表面(或界面)性质的物质都称为表面活性剂【1】。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是表面活性溶液性质的重要表征之一【2】。

表面活性剂的一些理化性质,如表面张力, 摩尔电导率, 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等在临界胶束浓度时都有显著的变化,所以通过测定发生这些显著变化时的转变点,就可以得知。

本文采用电导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MC,并研究温度对CMC的影响。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MC;电导率法;温度;紫外分光光度法引言:凡能显著改变表面(或界面)性质的物质都称为表面活性剂。

分子既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大于10个碳原子)烷基,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若按离子的类型分类,可分为三大类: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③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中,在低浓度时呈分子状态,并且三三两两地把亲油基团靠拢而分散在水中。

当溶液浓度加大到一定程度时,许多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立刻结合成很大的集团,形成”胶束”。

以胶束形式存在于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是比较稳定的。

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CMC可看作是表面活性对溶液的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

因为CMC越小,则表示此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达到表面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

也就是说只要很少的表面活性剂就可起到润湿、乳化、加溶、起泡等作用。

在CMC 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如表面张力,电导,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等)同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因此,通过测定溶液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可以测定CMC。

测定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如表面张力法、光散射法、比色法、浊度法、电导率法等,本实验采用电导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CMC影响因素【3】:CMC 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一般主要受分子结构亲水基和疏水基的大小与性质添加物和温度的影响。

硫氰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Fe^(3+)

硫氰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Fe^(3+)

硫氰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Fe^(3+)左国强;牛海云;刘改云;王亚丽;皇聪慧【期刊名称】《有色金属(选矿部分)》【年(卷),期】2024()1【摘要】废水中的Fe^(3+)浓度过高引起水体色相变化,难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色度的相关要求。

实验利用KSCN为络合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浮选剂,采用离子浮选的方式,建立了一种三元离子缔合体系分离富集微痕量Fe^(3+)的新方法。

分别考察了离子价态、KSCN溶液用量、CTMAB溶液用量、酸度、盐、放置时间、干扰离子对浮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mL磨口比色管中,当体系中Fe^(3+)的含量为50μg时,控制体系的酸度为pH=2,加入0.6mL0.2mol/LKSCN溶液,0.6mL0.01mol/LCTMAB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充分震荡,静置2min,体系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Fe^(3+)与KSCN、CTMAB反应生成的离子缔合物定量浮选至溶液上层。

方法成功应用于合成水样中Fe^(3+)的定量分离,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Fe^(3+)的浮选率在93.4%~99.1%,而Zn^(2+)、Co^(2+)、Ni^(2+)、Pb^(2+)、Cd^(2+)等常见金属离子仍留在水相中,从而实现了Fe^(3+)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

该体系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7页(P126-131)【作者】左国强;牛海云;刘改云;王亚丽;皇聪慧【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8.2;O642.5【相关文献】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钾-水体系浮选分离钛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铵-氯化钠体系浮选分离钌(Ⅲ)3.氯化钠-硫氰酸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分离锌4.氯化钠-硫氰酸钾-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分离铂5.硝酸钠-硫氰酸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分离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许贤芳0914020104 给排水1班
摘要:通过可见光谱法研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甲基橙(MO)的显色反应,提出以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水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方法。

由于MO在水体中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的褪色反映,MO与CTAB在20%乙醇-水溶液发生反应形成淡黄色离子缔合物,以MO的最大吸收波长470nm为测定波长,CTAB质量浓度在0-6.0×10-4 mol/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1.404×103 L·mol-1·cm-1。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良好的选择性,操作简捷易行,适用于水样中CTAB的测定,结果满意。

绪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作为柔软剂、浮选剂、杀菌剂和固化剂等,在医药、日用化工、纺织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中部分洗涤液直接排入废水系统,不仅直接对水生坏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难以被微生物迅速降解,导致严重的水质污染,所以准确便捷地测定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对于研究其在水体中的转化及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1][2] 常规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有两相返滴定法、示波极谱法、流动注射在线萃取荧光法、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但上述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过程繁琐等弊端。

而分光光度法操作简捷易行,测量快速准确,甲基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20%乙醇-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褪色反应明显,且无需萃取步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良好的选择性,可适用于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测定,结果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FA-16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甲基橙(M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乙醇、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

1.2 实验方法
分别配置2.5×10-3 mol/L的MO溶液;1.0×10-2 mol/L和5.0×10-3 mol/L的CTAB溶液。

于50mL比色管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1.0×10-2 mol/LCTAB,再加入1.0mL2.5×10-3 mol/L 的MO,用HCl或NaOH调节溶液酸碱度,以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的石英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最大吸收波长下测量缔合物溶液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MO-CTAB吸收光谱与测定波长的选择
按照实验方法,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分析纯),以去离子水为参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0×10-5 mol/LMO对6.0×10-4 mol/LCTAB在乙醇溶液中的吸光度(A)。

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A为纵坐标,作图,见图1。

图1 乙醇溶液中CTAB 对MO 吸收光谱的影响
由图1中可见,以含20%乙醇-水溶液为参比,MO 最大吸收峰位于414nm 处,在含6.0×10-4mol/LCTAB 时,380nm 吸收峰强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强,且在最大吸收时发生红移,在乙醇的体积分数继续增加至20%,会在470nm 处形成一个新的吸收峰,进一步增加乙醇浓度,会使这一吸收带减弱且向短波移动,最后在440nm 形成新的吸收峰。

因此加入20%乙醇会使显色体系红移最大,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排除甲基橙的干扰,最后选定20%乙醇溶液,470nm 为测量波长进行该实验。

2.2实验条件优化 2.2.1 显色剂用量
如图2所示,5.0×10-5mol/L MO 对体系褪色程度的影响实验表明,用量在1.5ml~1.8ml 时,吸光度最大且稳定,用量小时CTAB 作用不完全,且褪色程度随MO 用量的的增大而增大,用量过大则空白值增大,仪器检测误差相应增加。

故本实验CTAB-MO-乙醇体系选择MO 用1.6ml 为工作用量。

2.2.2 显色反应时间与稳定性
在室温条件下,按照实验方法,取最佳MO用量(即1.6mL)和缓冲溶液,每隔2min
测量一次样品于470nm处的吸光值,结果表明,CTAB-MO-乙醇体系混合反应10min后,
图2 显色剂用量
缔合物吸光值稳定且可持续1d。

故本实验选定反应10min后进行测量。

2.2.3 pH值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取不同溶度HCl或NaOH对体系pH值进行调整,于470nm测量乙醇溶液中酸碱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如图3所示。

结果表明,随pH值的增加,CTAB-MO-乙醇体系吸光度逐渐增加,在pH6.8-7.9时达到最大且稳定,故在本实验中体系选择pH6.5~7.5。

图3 pH值影响
2.2.4 试剂加入顺序
按照实验方法,改变CTAB、MO和乙醇的加入顺序,测量不同样品于470nm的吸光值,结果表明试剂加入顺序对吸光值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3 离子缔合物的组成
在水溶液中,MO与CTAB形成的缔合物组成约为1:1.5,根据静电作用该类缔合物的组成应为1:1[3],但因CTAB和MO按照1:1缔合后,缔合分子具有较强疏水性,使形成的CTAB-MO纳米微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能,且CTAB为两亲结构[4],长烷基链为疏水基团,铵-溴部为亲水基团,缔合物对长链烷基仍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形成(MO-CTAB1.5)n 的缔合纳米微粒,在含有乙醇的溶液中MO与CTAB形成的缔合物的组成约为1:1,且吸光度大,这是由于乙醇可将较大微粒的(CTAB-MO)n分解为较小的纳米微粒,直到CTAB-MO分子,即体系吸光分子MO增多,使得吸光度增大。

2.4 标准曲线的制作与检测限
在实验选定的最优条件下,选取不同质量浓度的CTAB与MO-乙醇-水溶液混合,以20%乙醇-水溶液为参比,于470nm处测量吸光值,在CTAB-MO-乙醇体系中,绘制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A=1.417×10-4 c-0.032,回归系数r=0.9981,缔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1.404×103 L·mol-1 ·cm-1 ,由实验可知CTAB的浓度在0~6.0×10-4 mol/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

配置不同质量浓度的CTAB溶液,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重复测量20次,以置信度95%以内的最低质量浓度确定检测限为2.9×10-6 mol/L。

2.5 干扰物质的影响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在CTAB-MO-乙醇体系中,对0.2mg/mL的CTAB进行分光光度
法测定,在吸光值的相对误差≤±5时,下列离子的允许量(mg)为Na+,K+(>400);Fe3+(300);Mg2+,Ca2+,Zn2+(100);Mn2+(30);Cu2+(10)。

由此可知,常见离子均有较高允许量,故一般样品可直接测定。

2.6 样品测定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自来水中CTAB的含量,平行测定6次,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n=6)为97.5%,见表1。

经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切实可行。

表1 自来水中CTAB测量结果(n=6)
参考文献:
[1] 黄传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溴酚红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4(2):252-255
[2] 杨义初,周华方,季铵盐型表型活性剂与镁试剂I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J] 分析化学,1995,23:775- 778
[3] 刘娟,于宏伟,郭祥峰等,酯型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甲基橙的相互作用[J] 日用化学工业,2004,34(1):5-7
[4] 樊静,沈学静,工瑞勇等,光度法测定甲基橙和二甲基黄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离解常数[J] 分析实验室,1998,17(4):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