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牙周组织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问答题(1)

口腔组织病理学问答题(1)

第一章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 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4.口腔颌面部发育的调控机制。

5.口腔颌面部还有哪些发育畸形?第二章牙的发育1. 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 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 钟状期成釉器的中间层细胞有哪些功能?高的磷碱性酸酶活性,与釉质形成有关。

4. 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双生牙、融合牙、结合牙、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尖、巨牙、小牙;少牙或无牙、多生牙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

6.总结牙发育各阶段的基因调控特点第三章牙体组织1. 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 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 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釉牙本质线、釉板、釉丛、釉梭、生长线4.釉质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意义。

3. 解释下列名词:球间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管间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罩牙本质、透明牙本质、(牙本质)透明层、托姆斯粒层、死区。

4. 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Raschkow层/神经壁层,靠近多细胞层5. 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6. 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第四章四、牙周组织1. 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牙龈:胶原纤维(龈牙组,牵引牙龈和牙紧密结合)牙周膜:胶原纤维、弹力纤维(邻近牙骨质最多,承受力大)2. 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临床意义如何?半桥粒3.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 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成纤维细胞——最多,合成、分解胶原蛋白牙周膜干细胞——牙周组织的再生成牙骨质细胞上皮剩余——颌骨囊肿、牙源性肿瘤的来源成骨细胞5. 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细菌、菌斑聚集地,容易牙龈炎第五章五、口腔粘膜1.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1.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组成2.牙龈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组成3.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4.龈乳头:亦称牙间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5.游离龈又称边缘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6.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与游离龈合称角化龈7.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8.生物学宽度: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结缔组织,共约2mm。

9.更新:牙龈上皮10-12天,腭舌和颊部5-6天,结合上皮1-6天10.牙周膜:又称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11.牙周膜宽度:随年龄及功能状态而异,一般为0.15-038mm,以牙根中部支点附近最窄,牙槽嵴顶及根尖孔附近较宽。

12.根据牙周膜主纤维素的位置和排列方向分为以下5组: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13.牙骨质在近牙颈部最薄,16-50µm有三种形式:约60%-65%的牙为牙骨质覆盖釉质,约30%为二者端端相接,另5%-10%为二者不相连续,期间牙本质暴露14.如果牙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舌侧,则该侧的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至牙根面的一部分直接与骨膜和牙龈结缔组织相连,称为开窗;如果呈V形缺口直达牙槽嵴顶,则为牙骨裂15.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造成牙周病破坏的必须因素,证据为:1实验性龈炎观察2流行病学调查3机械除菌或抗菌的治疗效果4动物实验研究5宿主免疫反应16.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称为龈上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

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称为龈下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17.红色复合体:福赛坦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18.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损区,长可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它们具有显著的独立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

第4章牙周组织

第4章牙周组织

(二)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1.概念——在游离龈的根方,紧 密附着牙槽嵴表面的牙龈。 2 .特点——色粉红,质坚韧,表 面呈桔皮状,有许多点状凹陷, 称为点彩

点彩
3.游离龈沟(free gingival groove )
4.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 (龈乳头)
• 二、生物学特性 • 高度可塑性 • 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增生 • 牙生理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 • 废用时萎缩 •
牙槽骨增龄变化
• 牙槽嵴高度减少。 • 生理性的骨质疏松。 • 吸收活动大于骨的形成。 • 红骨髓变为黄骨髓。
• 细胞数量减少,成骨能力明显降低, 埋入的穿通纤维不均匀。 •
5.龈谷(gingival col):在后牙, 颊舌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临 面接触点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像 山谷故称龈谷。
1.龈谷的低倍观 col:龈谷 e:龈谷上皮 a:牙槽骨 2. 龈谷上皮无角化,乳头层有大量o为细胞浸润
二 、组织结构
(一)上皮层 1.上皮 (1)牙龈上皮:表面为不全角化,上皮钉 突多而细长,使上皮与深层组织牢固地连 接。偶见黑色素细胞。 (2)龈沟上皮: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 结缔组织内常有细胞浸润。 ( 3)结合上皮:表面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但受到刺激时可产生上皮钉突。
活跃
1.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它是一层多孔的骨板,又称筛状板。 由于在X线片上表现为围绕牙周膜 外侧一的条白色阻射线,称硬骨板。
邻近牙周膜侧:平行骨板和穿通纤维 构成。 邻近骨髓侧:骨板由哈佛氏系统构成。
2 密质骨:表面为平行骨板、深部有 哈佛氏系统。 3 松质骨:由骨小梁和骨髓构成。骨 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 结构:骨小梁呈板层排列伴哈弗系统 分布:前牙区松质骨含量少,后牙多 排列:与所承担的咀嚼力密切相关

口腔组织病理学2-6章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2-6章重点

第二章牙的发育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牙板的发生:在胚胎第5周,原口腔上皮局部增生形成原发性上皮带。

上皮带继续增生分裂,在唇(颊)侧形成前庭板,在舌侧形成牙板。

一、成釉器的发育(一)蕾状期:(二)帽状期:此时的成釉器分化成三层细胞: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和星网状层。

(三)钟状期:此期的成釉器分化为四层: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星网状层;中间层。

1.外釉上皮层:是一层立方上皮,借牙板与口腔上皮相连。

外釉上皮与内釉上皮相连处称为颈环。

2.内釉上皮层: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在成釉器的凹面的基底膜上,与牙乳头相邻。

3.星网状层:位于内外釉上皮之间。

细胞呈星形,有较长的突起。

细胞间充满富含蛋白的粘液样液体,有营养保护作用。

4.中间层:在内釉上皮与星网状层之间的2~3层扁平细胞。

与釉质形成有关。

二、牙乳头牙乳头是决定牙形态的重要因素。

并形成牙髓和牙本质,也形成成牙本质细胞三、牙囊牙囊发育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第二节牙体组织的形成一、牙本质的形成在成釉细胞的诱导下,牙乳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二、釉质的形成釉质矿化分四期:I:基质含达矿化总量30%的矿物盐。

II:矿化从釉质表面开始,向深层扩散。

III:由最内层向表层矿化。

IV:外层釉质很快矿化,且矿化度最高。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矿物盐沉积在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从釉质中被吸收。

最后使釉质达到96%的矿化程度。

三、牙髓的形成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牙髓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牙髓细胞。

四、牙根的形成五、牙周组织的形成(一)牙骨质的形成: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覆盖在牙根冠方2/3处。

继发性牙骨质是细胞牙骨质,覆盖在根尖侧的2/3区域。

(二)牙周膜的发育(三)牙槽骨的形成随牙周膜的形成,在骨隐窝壁上的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新骨。

第三章牙体组织第一节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在切牙的切缘处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

2牙周组织4

2牙周组织4

牙龈
概述
牙龈是包围和覆盖在牙 颈部和牙槽嵴的口腔粘 膜,呈浅粉红色,坚硬 而不活动。可分为游离 龈、附着龈和龈乳头。
表面解剖

1.游离龈:游离龈是指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 的部分。它游离可动,呈连续的半月形弯曲, 其色泽较附着龈稍红。

与牙面之间有一环状狭小的空隙,称为龈沟,其正常 深度约1~2.5mm,平均深度1.8 mm。龈沟深超过 2.5mm时,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称为牙周袋。
牙周膜基质

基质主要由粘蛋白和糖蛋白组成,充满 在细胞、纤维、血管和神经之间。基质 在维持牙周膜的代谢、保持细胞的形态、 运动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在牙受咀 嚼力时,也具有明显的支持作用。
牙周膜的血液供应

牙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
– .来自牙龈的血管; – .来自上下牙槽动脉分支进入牙槽骨,再通过筛状板进入牙周膜; – .来自上、下牙槽动脉在进入根尖孔前的分支。

牙龈结缔组织的基质
来源: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肥大细 胞也产生,还有一些来自血液 构成成分: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 蛋白多糖
基质的主要成分,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 调节基质中水分子的扩散和流动,维持液体成
分和组织渗透压
– 糖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和骨粘连蛋白
牙龈的血液供应
牙槽骨间隔的血管 牙槽骨骨膜表面的血管 牙周膜的血管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 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组织的组成
1
牙龈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骨质
2
3
4
学习要点
掌握:
牙龈表面解剖 组织学结构 牙龈纤维束的分布及功能 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布、 方向及功能 牙周上皮剩余的形态分布 及意义 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 及破骨细胞的形态及分布 固有牙槽骨的分布、结构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或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面部发育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的第几周()A.6-7周;B.4-8周;C.4-7周;D.3-8周。

E.以上都不是。

2.面部发育开始于第几周:()A.第2周;B.第3周;C.第4周;D. 第5周;E.第5周3.在胚胎的那一周神经嵴细胞发生了广泛的迁移()A.第2周;B.第3周;C.第4周;D. 第5周;E.第5周4.上颌突来自()A.额鼻突;B.中鼻突;C.侧鼻突;D.下颌突。

E.前脑5.舌体主要来自()A.侧舌隆突;B.奇结节;C.鳃下隆起;D.联合突;E.以上都有。

6.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第几周()A.6-7周;B.4-8周;C.4-7周;D.3-8周。

E.5-8周7.上唇裂是由于下列那两个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A.两侧球状突;B.球状突和上颌突;C.两侧下颌突;D.上颌突与下颌突。

E.前腭突与上颌突。

8.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受下列那种信号分子和基因的调控()A.维甲酸;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内皮素;D.HOX基因;E.以上全有。

9.球状突可形成()A.颧骨;B.上唇;C. 面颊;D.人中;E.鼻翼10.舌的发育始于第几周:()A.第2周;B.第3周;C.第4周;D.第5周;E. 第6周。

11.面部的发育来自: ()A.第一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B.第二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C.第三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D.第四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E.第五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12.形成附有上颌切牙的上颌骨的面突是:()A.球状突;B.侧鼻突;C.上颌突;D.中鼻突;E.下颌突。

13. 在口腔颌面部的发育中,侧腭突出现于:()A.第3周B.第4周C.第5周D.第6周E.第8周。

14. 神经嵴细胞分化成的组织和细胞不包括:()A.面神经的膝状节;B.甲状腺的降钙素细胞C.牙釉质;D.牙本质E.牙骨质15.两侧侧腭突融合处上皮—间充质转化和下列那种基因或信号分子有关()A. Hoxa1;B. Hoxa2;C.TGFβ3;D.EGFE.以上全是二、多项选择题1.中鼻突可形成()A. 前颌骨;B.人中;C.上颌切牙;D.鼻骨。

口腔组织病理学 名词解释 问答(详细)

口腔组织病理学 名词解释 问答(详细)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一、名词解释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咽囊: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

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结节: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

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 软骨:也称第1鳃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1鳃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二、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答案要点:唇裂和面裂。

唇裂的形成背景:在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后练习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后练习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后练习1.绞釉是指釉柱A 近表面1/2较直,而1/2弯曲B 近表面1/3较直,而2/3弯曲C 近表面2/3较直,而1/3弯曲D 近表面1/4较直,而3/4弯曲E 近表面3/4较直,而1/4弯曲2.无釉柱釉质是指:A.近釉质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B.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C.多数乳牙和恒牙表层约30微米厚的釉质D.近釉质牙骨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E.规则性的釉柱排列方向改变产生的折光现象3.成牙本质细胞浆突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是:A 釉丛B 釉板C 釉梭D 釉柱E 施雷格线4.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不正确者为:A 劈裂釉质时,应和釉柱走行一致B 矫正牙齿,带环粘固前应酸蚀釉质C 氟可使釉质晶体更稳定,防龋D 制备洞型时,应保留失去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E 乳牙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酸蚀时间5.从组织来源的角度,釉质是属于特化的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骨组织E.结缔组织6.关于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牙本质小管明显弯曲B.牙本质小管数目较少C.牙本质小管钙化程度高D.可形成骨样牙本质E.仅沉积在受刺激牙本质小管的髓腔侧7.生理情况下,牙齿发育完成以后形成的牙本质是:A.原发性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C.修复性牙本质D.球间牙本质E.透明牙本质8.罩牙本质中的胶原:A.属于III型胶原B.形成的胶原纤维比较少C.所构成的纤维与牙本质小管垂直D.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E.由牙乳头细胞分泌9.矿化程度最高的牙本质是A.管周牙本质B.管间牙本质C.球间牙本质D.前期牙本质E.托姆斯颗粒层10.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A.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B.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C.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D.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E.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11.牙周膜中,数量最多,最强大的纤维是A 牙槽嵴组B 水平组C 斜行组D 根尖组E 根间组12.关于牙骨质组织学描述,错误的是A.含牙骨质细胞B.生理情况下只有新生C.牙骨质有增生沉积线D.牙骨质有哈弗管E.牙骨质无血管神经A 施雷格线B 雷丘斯线C 新生线D 欧文线E .埃布纳线13.釉质周期性生长所形成的间歇线14.牙本质周期性生长所形成的间歇线15.落射光角度改变所形成的明暗带16.成釉细胞来自于A.釉上皮B.外釉上皮C.釉小皮D.缩余釉上皮E.星网状层17.关于成釉细胞形态学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为高柱状B.细胞核靠近基底膜C.高尔基体体积增大,向细胞远端移动D.粗面质网数目显著增多E.线粒体集中在细胞近中端18.釉上皮和外釉上皮连接处为A.釉结B.釉龛C.釉梭D.上皮隔E.颈环19.釉质形成后,其表面的成釉器演变成A.牙龈结合上皮B.缩余釉上皮C.釉小皮D.上皮珠E.Serre's上皮剩余20.决定牙齿形状的是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成釉细胞E.星网状层细胞21.牙齿发育过程中首先形成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22.Malassez上皮剩余是指A.牙板上皮剩余B.缩余釉上皮C.上皮根鞘的残余D.上皮隔残余E.釉小皮23.成釉细胞膜临近釉质一侧A.形成皱褶,可吸收蛋白和水分B.形成皱褶,可吸收无机离子C.呈平滑面,可分泌蛋白和水分D.呈平滑面,可分泌无机离子E.形成皱褶,可分泌无机离子A.牙板B.缩余釉上皮C.上皮根鞘D.釉小皮E.星网状层24.形成牙龈结合上皮的是25.形成Serre's腺的是26.形成Malassez上皮剩余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周膜E.牙槽骨27.对成釉器有营养作用的是28.牙乳头形成29.成釉器形成30.牙齿萌出后,不再具有生长和修复能力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31.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的标志不正确的是A.角化程度B.细胞的多形性C.细胞分裂活性D.细胞核的多形性E.糜烂和溃疡形成32.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的病理特点A.由黑色素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构成B.由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构成C.由黑色素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D.核分裂像常见E.细胞异形性明显33.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A.扁平苔藓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白斑D.天疱疮E.念珠菌病34.可形成棘层疱的疾病是:A.良性粘膜类天疱疮B.天疱疮C.扁平苔藓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白斑A.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B.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C.大量B淋巴细胞浸润D.破骨细胞活跃E.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增生35.属牙周炎始发期的病理变化36.属牙周炎修复期的病理变化37.属牙周炎进展期的病理变化38.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疾病是A.白斑B.扁平苔藓C.天疱疮D.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E.肉芽肿性唇炎39.构成牙齿组织主体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40.不属于釉质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是A.胶原蛋白B.成釉蛋白C.釉丛蛋白D.金属蛋白酶E.丝氨酸蛋白酶41.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A.氟使釉质晶体结构变的更稳定B.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加釉质的抗剪切强度C.乳牙酸蚀处理时应延长时间D.牙合面部点隙裂沟常成为龋的始发部位E.釉质中无细胞和血液循环,牙髓坏死对釉质代无影响42.不属于牙本质中的有机物是A. III型胶原蛋白B. I型胶原蛋白C.牙本质涎磷蛋白D.牙本质基质蛋白E.胺基多糖43.关于四环素牙不正确的是A.四环素在牙本质中沉积的量比釉质多B.四环素在牙本质中沿生长线沉积C.四环素在釉质中沿生长线沉积D.牙变色程度与服用四环素时间和剂量有关E.四环素可导致釉质发育不全44.釉质发育不全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釉梭数目增多B.柱间质增宽C.釉柱横纹及生长线明显D.釉丛数目增多E. 釉板数目增多45.成釉细胞瘤可来源于下列结构,除了A.口腔粘膜上皮B. Malassez上皮剩余C. Serres上皮剩余D.缩余釉上皮E.釉小皮A. Serres上皮剩余B.缩余釉上皮C.口腔粘膜上皮D. Malassez上皮剩余E.成釉器46.根尖囊肿来源于47.含牙囊肿来源于48.牙源性角化囊肿来源于49.可见到淀粉样物质的牙源性肿瘤是A.成釉细胞瘤B.牙源性钙化囊肿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牙瘤E.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50.患者,男性,20岁,左上颌前牙区颌骨膨大,X线片示一边界清楚的囊肿透明阴影,其中有一切牙的牙冠,手术见1.5×1.0×1.0厘米肿瘤,包膜完整,实质,灰白色,含一枚牙齿,光镜观察肿瘤细胞呈花瓣样排列,细胞间见有嗜伊红均质性物质,诊断为A.成釉细胞瘤B.牙源性腺样瘤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牙源性钙化囊肿E.成釉细胞纤维瘤51.牙源性癌不包括A.恶性成釉细胞瘤B.原发性骨癌C.牙源性囊肿恶变D.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恶变E.成釉细胞肉瘤52.成釉细胞肉瘤是指A.上皮成分是恶性,外间充质和肿瘤间质成分是良性B.外间充质成分是恶性,上皮和肿瘤间质成分是良性C.上皮和外间充质成分均是恶性,肿瘤间质成分是良性D.肿瘤间质成分是恶性,上皮和外间充质成分是良性E.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A.细胞常见清晰的细胞间桥B.组织中可见影上皮细胞C.由各种牙体组织成分构成D.组织中有牙乳头样组织E.细胞排列成花瓣样结构53.成釉细胞纤维瘤54.牙源性钙化上皮瘤55.牙源性钙化囊肿A.细胞排列成花瓣样结构,并见淀粉样物质B.组织中可见影上皮细胞C.肿瘤细胞排列成成釉器样结构D.由各种牙体组织成分构成E.细胞常见清晰的细胞间桥,并见淀粉样物质56.牙源性腺样瘤57.牙瘤58.牙源性钙化上皮瘤59.颜面部发育初具人形的时间A.胚胎第3-4周B.胚胎第5-6周C.胚胎第7-8周D.胚胎第9-10周E.胚胎第11-12周A.胚胎第三周B.胚胎第四周C.胚胎第五周D.胚胎第六周E.胚胎第七周60.上颌突开始生长发育61.球状突开始生长发育62.面部突起开始联合63.面突的融合发生于A.两侧的下颌突B.上颌突和下颌突C.侧鼻突与上颌突D.两个球状突E.两侧侧腭突与鼻中隔64.唇裂是由于A.球状突和下颌突未联合B.球状突和侧鼻突未联合C.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D.中鼻突突和侧鼻突未联合E.上颌突和侧鼻突未联合65.由神经嵴细胞形成的硬组织,不包括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颌骨E.面部软骨66.腭裂是A.两侧侧腭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B.两侧侧腭突未融合或部分联合C.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联合或部分联合D.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E.一侧侧腭突与鼻中隔未联合或部分联合A.胚胎第5周B.胚胎第6周C.胚胎第7周D.胚胎第8周E.胚胎第9周66.胚胎初具人形的时间67.面部突起开始联合的时间68.左右侧腭突与鼻中隔开始融合的时间A.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B.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C.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过少D.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E.侧鼻突与中鼻突之间发育不全69.大口畸形是由于70.上唇正中裂是由于71.侧鼻裂是由于72.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构成细胞,除了A.朗汉斯巨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组织细胞E.泡沫细胞7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病理学改变错误的是A.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B.骨小梁粗细不等,排列紊乱C.纤维组织直接化骨D.包膜完整,界限清楚E.可见新生的骨小梁、软骨岛和破骨细胞74.不来源于Serres 上皮剩余的囊肿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B.含牙囊肿C.牙龈囊肿D.发育性根尖囊肿E.以上均不是75.牙源性角化囊肿术后易复发的原因,除了A.囊壁薄且易碎B.囊壁含子囊C.来源于牙板上皮剩余D.沿抗性小的骨小梁间生长E.囊肿易继发感染76.牙源性角化囊肿典型的病理改变,错误的为A.囊壁上皮角化B.棘层细胞水肿C.可含产黏液细胞D.基底细胞核呈栅栏样排列E.衬里上皮呈波状或皱褶状A.鼻唇囊肿B.牙源性角化囊肿C.含牙囊肿D.鳃裂囊肿E.萌出囊肿77.来源于Serres上皮剩余的是78.来源于Malasstz上皮剩余的是79.属于非牙源性发育性囊肿是80.龈沟上皮的组织学特点是A.单层柱状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B.假复层柱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C.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D.复层鳞状上皮,有角化,无上皮钉突E.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82.牙龈上皮的组织学特点A.复层鳞状上皮,多为不全角化,无上皮钉突B.复层鳞状上皮,多为正角化,无上皮钉突C.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D.复层鳞状上皮,多为不全角化,有上皮钉突E.复层鳞状上皮,多为正角化,有上皮钉突83.结合上皮组织学特点A.无角化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B.无角化鳞状上皮,有上皮钉突C.角化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D.角化鳞状上皮,有上皮钉突E.细胞呈扁平状,长轴与牙面长轴垂直84.不属于牙周膜主纤维的是A.牙槽嵴组B.牙槽龈组C.水平组D.根尖组E.斜行组85.oxytalan纤维是牙周膜中的A.主纤维B.穿通纤维C.沙比纤维D.弹性纤维E.网状纤维86.牙周膜中不含A.成纤维细胞B.牙骨质细胞C.上皮剩余D.破骨细胞E.成骨细胞87.不是固有牙槽骨的组织学特点的是A.包埋有穿通纤维B.是一层多孔的骨板C.含有骨髓D.有哈弗系统E.很薄,无骨小梁88.髁突软骨由表层至深层的结构依次为A.关节表面带、肥大带、增殖带、钙化软骨带B.关节表面带、增殖带、肥大带、钙化软骨带C.钙化软骨带、关节表面带、肥大带、增殖带D.钙化软骨带、肥大带、关节表面带、增殖带E.增殖带、关节表面带、肥大带、钙化软骨带89.不是根尖肉芽肿上皮团及上皮条索来源的是A.牙周袋袋壁上皮B.经瘘道长入的上皮C. Malassez上皮剩余D.呼吸道上皮E.牙板上皮剩余90.根尖囊肿的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囊壁有炎细胞浸润B.囊壁可见胆固醇结晶C.囊壁中有多核巨细胞反应D.衬里上皮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E.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可见透明小体91.舌背粘膜的组织学特点,错误的是A.有许多乳头B.含有味蕾C.无粘膜下层D.味腺为纯黏液腺E.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92.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组织学基础,除外A.腮腺组织经常出现小的淋巴结B.腮腺淋巴结出现导管和腺泡样结构C.涎腺经常发生慢性炎症D.颌下腺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淋巴组织E.颈上区淋巴结髓质可含有涎腺组织A.0.1%B.1%C.2-4%D.5%E.25%93.正常釉质中孔隙容积占94.早期釉质龋透明层孔隙所占容积95.早期釉质龋表层孔隙所占容积96.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由病损深部向表面依次为A.透明层、细菌侵入层、脱矿层、坏死崩解层B.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C.细菌侵入层、脱矿层、透明层、坏死崩解层D.细菌侵入层、透明层、脱矿层、坏死崩解层E.脱矿层、透明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97.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为A.血管扩充血、组织水肿B.炎性肉芽组织形成C.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渗出D.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E.牙髓坏死液化,脓肿形成98.不表现为上皮异常增生的疾病是(X型题)A.白斑B.红斑C.肉芽肿性唇炎D.天疱疮E.口腔粘膜下纤维化99.上皮常形成微小脓肿的疾病是A.白斑B.扁平苔藓C.念珠菌病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良性粘膜类天疱疮100.爱滋病在口腔不出现的表现是A.念珠菌病B.毛状白斑C. Kaposi肉瘤D.坏死性龈炎E.扁平苔藓101.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病理变化错误的是A.死骨形成B.溃疡形成C.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D.腺泡壁溶解消失,黏液外溢E.腺上皮被鳞状细胞团取代102.舍格伦综合征区别于慢性炎症的涎腺病理改变是A.腺体淋巴细胞浸润B.淋巴滤泡形成C.腺小叶缺乏纤维组织修复D.导管上皮增生E.导管增生扩103.患者,女性,4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组织判断题1.【判断题】(1分)牙龈是包围和覆盖在牙颈部和牙槽嵴的口腔黏膜,呈浅粉红色,坚韧而不活动。

正确错误2.【判断题】(1分)游离龈是指牙龈边缘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正确错误3.【判断题】(1分)附着龈在游离龈的根方,紧密附着在牙槽嵴表面,与游离龈相连处常有一浅的凹沟称为游离龈沟。

正确错误4.【判断题】(1分)正常附着龈的表面是光亮、平滑的。

正确错误5.【判断题】(1分)龈谷处不易清洁,易形成菌斑和牙石,易受到炎症刺激,牙间区牙龈炎的发生率高。

正确错误6.【判断题】(1分)牙龈是日腔黏膜的一部分,由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构成。

正确错误7.【判断题】(1分)牙龈上皮的上皮层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无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较深地插入固有层中,使上皮而深层组织牢固地连接。

正确错误8.【判断题】(1分)龈沟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与结合上皮无明显分界。

正确错误9.【判断题】(1分)结合上皮是有角化的鳞状上皮,在龈沟底部含15~30层细胞。

正确错误10.【判断题】(1分)结合上皮是未成熟的分化低的上皮,由于这种不成熟性,结合上皮细胞可以形成许多桥粒,使细胞与牙面紧密附着。

正确错误11.【判断题】(1分)龈谷上皮为薄的有角化上皮,有上皮钉突伸入结缔组织中,乳头层中常有炎症细胞浸润。

正确错误12.【判断题】(1分)牙龈固有层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并直接附着于牙槽骨和牙颈部,使牙龈与深部组织稳固贴附。

正确错误13.【判断题】(1分)牙周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环绕牙根,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

正确错误14.【判断题】(1分)牙周膜中的胶原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在细胞外聚合成纤维,汇聚成粗大的纤维束,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称为间隙纤维。

正确错误15.【判断题】(1分)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有发育很好的细胞骨架,主要是肌动蛋白,能使细胞移动和形状发生变化,以适应功能的需要。

正确错误16.【判断题】(1分)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垂直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

正确错误17.【判断题】(1分)上皮剩余是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来的上皮细胞。

在光镜下细胞较大,立方或卵圆形,胞质少,嗜碱染色。

正确错误18.【判断题】(1分)固有牙槽骨衬于牙槽窝内壁,很薄,但骨小梁结构清楚。

正确错误19.【判断题】(1分)牙槽骨可以随着牙的生长发育、脱落替换和咀嚼压力而变动,也可以随着牙的移动而不断地改建。

正确错误20.【判断题】(1分)一般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与新生保持动态平衡。

正确错误21. 【问答题】(1分)简述附着龈表面解剖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22. 【问答题】(1分)简述牙龈胶原纤维分组及其功能。

23. 【问答题】(1分)简述龈沟上皮的组织学特点及龈沟的组成。

24. 【问答题】(1分)简述牙生理性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

25. 【问答题】(1分)简述上皮剩余的分布、来源意义。

26. 【问答题】(1分)简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27. 【问答题】(1分)简述结合上皮的组织学结构以及临床意义。

28. 【问答题】(1分)简述牙周膜主纤维的分组及其功能。

29.【单选题】(1分)正常牙周膜中看不到的结构是A.上皮剩余B.破骨细胞C.成骨细胞D.成纤维细胞E.成牙骨质细胞30.【单选题】(1分)牙周膜纤维中保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是A.斜行组B.水平组C.根尖组D.牙槽嵴组E.根间组31.【单选题】(1分)正常龈沟的生理深度是A.0.5~3mmB.2.5~3mmC.3.5~4mmD.4.5~5mmE.3~4mm32.【单选题】(1分)牙正畸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是牙槽骨A.受压侧吸收B.受压侧新生C受牵拉侧吸收D受牵位侧不变E.受压侧不变33.【单选题】(1分)牙槽骨吸收处的Howship陷窝内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成牙骨质细胞C.成骨细胞D.破骨细胞E.牙周膜干细胞34.【单选题】(1分)牙龈中牙龈纤维最多的一组是A.龈牙组B.牙槽龈组C.环形组D.牙骨膜组E.越隔组35.【单选题】(1分)牙周膜内基质的作用不包括A.维持牙周膜的代谢B.保持细胞形态C.对细胞运动和分化起重要作用D.是牙周纤维的合成成分E.促进牙周组织愈合36.【单选题】(1分)牙周膜所具有的神经末梢种类是A.游离末梢B.Ruffini末梢C.环状末梢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37.【单选题】(1分)结合上皮是A.有角化的鳞状上皮B.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C.有上皮钉突D.在龈沟底部含15—30层细胞E.结合上皮细胞长轴与牙面垂直38.【单选题】(1分)牙周膜中可成为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来源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Malasses上皮剩余C.成骨细胞D.成牙骨质细胞E.破骨细胞39.【单选题】(1分)结合上皮在牙面的附着方式为A.半桥粒B.缝隙连接C.紧密连接D.中间连接E.桥粒40.【单选题】(1分)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止于根分叉区的牙骨质的牙周纤维是A.牙槽嵴组B.根间组C.斜行组D.根尖组E.平行组41.【单选题】(1分)与牙槽骨垂直吸收有关的是A.龈袋B.骨内袋C.骨上袋D.龈沟E.牙周袋42.【单选题】(1分)关于牙龈上皮,错误的是A.牙龈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组成B.口腔龈上皮为牙龈上皮暴露于口腔的部分C.覆盖于龈沟壁的上皮称为龈沟上皮D.有上皮钉突形成E.上皮基底细胞生长活跃43.【单选题】(1分)Oxytalan纤维A.是一种耐碱纤维B.邻近牙骨质处数量多C.与牙体长轴垂直排列D.不附着于血管壁E.常规HE染色可以显示44.【单选题】(1分)固有牙槽骨又称A网状板B.束状板C.硬骨板D.基板E.密板45.【单选题】(1分)牙龈固有层胶原纤维束,位于牙颈部周围的游离龈中,环形排列的是A.龈牙组B.牙槽龈组C.环形组D.牙骨膜组E.越隔组46.【单选题】(1分)结合上皮是A.无角化鳞状上皮B.正角化鳞状上皮C.不全角化鳞状上皮D.不全角化、正角化并存的鳞状上皮E.非鳞状上皮47.【单选题】(1分)牙周膜基质包括A.氨基葡聚糖B.糖蛋白C.水D.A+B+CE.都不是48.【单选题】(1分)牙周膜主纤维分布在整个牙周间隙内,其一端埋人牙槽骨,另一端埋入A.牙本质B.牙骨质C.牙髓D.釉质E.A+B49.【单选题】(1分)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是指埋在牙槽骨和()中的纤维A.牙本质B.牙骨质C.牙髓D.釉质E.A+B50.【单选题】(1分)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对抗侧方力,保持牙直立的牙周膜纤维是A.根间组B.牙槽嵴组C.斜行组D.根尖组E.平行组51.【单选题】(1分)限制牙的转动的牙周膜纤维是A.水平组B.牙槽嵴组C.斜行组D.根尖组E.根间组52.【单选题】(1分)固定牙根尖的作用,保护进出根尖孔的血管和神经的牙周膜纤维是A.水平组B.牙槽嵴组C.斜行组D.根尖组E.根间组53.【单选题】(1分)关于牙槽骨骨密质,表述错误的是A.骨密质是牙槽骨的外表部分B.颌骨内、外骨板延伸的部分C.骨密质的厚度一致D.骨密质表面为平行骨板,深部有致密的不同厚度的哈弗系统骨E.骨密质包括哈弗系统骨54.【多选题】(1分)在正常牙周膜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是A.上皮剩余B.破骨细胞C.成骨细胞D.成纤维细胞E.成牙本质细胞55.【多选题】(1分)对于上皮剩余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上皮细胞B.细胞呈高柱状C.与牙根发育有关D.可能为囊肿的来源E.邻近牙槽骨的牙周膜中56.【多选题】(1分)牙正畸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是牙槽骨A.受压侧吸收B.受压侧新生C.受牵拉侧增生D受牵位侧不变E.受力后无改变57.【多选题】(1分)牙周膜内基质的作用包括A.维持牙周膜的代谢B.保持细胞形态C.对细胞运动和分化起重要作用D.是牙周纤维的合成成分E.牙周受伤后组织液减少58.【多选题】(1分)牙周膜所具有的神经末梢种类有A.游离末梢B.Ruffini末梢C.环状末梢D.梭形末梢E以上都不存在59.【多选题】(1分)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是A.属于高度可塑性组织B.随牙的生长、发育而改建C.随牙的移动而改建D.受到压力时会增生E.随面部发育牙不断向舌侧移动60.【多选题】(1分)固有牙槽骨的特点包括A.一层多孔的骨板B.很薄,有骨小梁结构C.X线片显示为围绕牙周膜外侧的一条白色的阻射线D.组织学上由粗大纤维的编织骨构成,其中包埋大量的穿通纤维E.衬于牙槽窝外侧壁61.【多选题】(1分)结合上皮是A.无角化的鳞状上皮B.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C.有上皮钉突D.在龈沟底部含15~30层细胞E.结合上皮在牙面上以桥粒方式附着62.【多选题】(1分)牙龈上皮组织学结构特点有A.牙龈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组成B.口腔龈上皮为牙龈上皮暴露于口腔的部分C.覆盖于龈沟壁的上皮称为龈沟上皮D.龈沟上皮有上皮钉突E.上皮基底细胞生长缓慢63.【多选题】(1分)关于Oxytalan纤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耐酸纤维B.邻近牙骨质处数量多C.与牙体长轴垂直排列D.不附着于血管壁E.在颈部牙周膜中分布稀疏64.【多选题】(1分)龈谷好发牙龈炎的原因包括A.不易清洁B.易形成菌斑C.位置暴露D.易形成牙石E.不易受到炎症刺激65.【多选题】(1分)牙槽骨增龄性变化包括A.牙槽嵴高度减少B.骨密度逐渐降低C.骨吸收活动大于骨的形成D.骨髓仍为红骨髓E.牙槽窝骨壁细胞数量不变66.【多选题】(1分)牙周膜增龄变化包括A.胶原纤维增多,直径增大,细胞成分减少B.基质中硫酸软骨素减少C.牙周膜厚度增加D.牙龈逐渐退缩E.结合上皮附着水平不变67.【多选题】(1分)关于牙周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周膜的纤维主要为胶原纤维B牙周膜内无上皮结构C.牙周膜内成纤维细胞最多D.牙周膜内同时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E.牙周膜是连接牙槽骨和牙本质的纤维组织68. 【名词解释】(1分)牙槽突69. 【名词解释】(1分)牙槽窝70. 【名词解释】(1分)牙槽嵴71. 【名词解释】(1分)牙槽中隔72. 【名词解释】(1分)点彩73. 【名词解释】(1分)主纤维74. 【名词解释】(1分) 结合上皮75. 【名词解释】(1分) 游离龈76. 【名词解释】(1分) 龈沟77. 【名词解释】(1分) 龈谷78. 【名词解释】(1分) 穿通纤维(沙比纤维)79. 【名词解释】(1分) 上皮剩余80. 【名词解释】(1分)牙骨质小体81. 【名词解释】(1分)固有牙槽骨(筛状板,硬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