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电池的组成、种类及材料;2.通过理解走出寻常路的“废旧电池”可称为资源的精神,明确废旧电池的回收价值;3.通过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方式;4.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废电池回收计划;5.扩展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勇于行动,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重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方式;•废电池回收计划的制定。

3. 教学难点•制定合理的废电池回收计划;•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良好习惯。

4. 教学过程4.1 活动开始•回收废电池现状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废电池?废电池可否回收利用?有哪些回收利用方式?”4.2 废电池形成与组成•通过图片和短视频,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形成及主要组成部分。

4.3 废电池种类及材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外包装,拆开电池,让学生感受电池的不同种类,对不同种类、材料的电池进行分类;•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呈现电池中常见的有毒和有用材料,并让学生理解电池中有毒材料所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4.4 废电池回收利用方式•教师简单介绍家庭上的废电池回收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回收利用废电池对环境的重要意义;•学生们通过网络,调查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方式,列出相关数据,为下一步的实验做好准备。

4.5 废电池回收实验•实验环节中,学生将不同类别的废电池按材料分类,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流电压测量;•学生使用 Digital Multimeter 翻译软件或者翻译工具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所需的国际单位,如milliampere、ohm、volt等。

4.6 制定废电池回收计划•根据实验内容和结果,让学生制定合理的废电池回收计划,包括回收流程、回收区域、回收方式等内容;•让学生组成小组展示废电池回收计划,让大家互相评价。

5. 思考题1.电池回收的意义是什么?2.废电池应该如何回收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3.你身边的废电池应该如何处理?6. 总结通过上述学习和实践,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废旧电池可称为资源”的思想,认识到废电池回收的重要性,探究了废电池可回收利用的方式,制定了合理的废电池回收计划,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电池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2. 能够识别废弃电池,并知道废弃电池的妥善处置方法;3. 能够了解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和分类储存;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电池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2. 能够识别废弃电池,并知道废弃电池的妥善处置方法;3. 能够了解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和分类储存。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次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了解废弃电池的相关知识、妥善处置方法及回收的重要性。

2. 教师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电池,并问学生是否了解过这些电池。

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电池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1)干电池:指一次性使用,无法二次充电的电池,常见的有5号电池、7号电池、9号电池等;(2)充电电池:可以多次使用,可以通过充电器进行充电,例如手机电池等;(3)纽扣电池:主要用于手表、计算器等小型电子产品。

2. 废弃电池的妥善处置方法(1)不要将废弃电池随意丢弃在垃圾桶中,以免污染环境;(2)要妥善分类、储存和回收利用废弃电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废弃电池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果直接丢弃在垃圾桶中,将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将其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三、教学活动(2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讨论废弃电池的数量及种类,并思考如何妥善处置和回收利用废弃电池。

(10分钟)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出示一些废弃电池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并说出妥善处置方式。

(10分钟)3.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相关回收废电池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电池回收处理方式。

(5分钟)四、教学总结(5分钟)1. 教师对上节课和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案-回收废电池

回收废电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渐养成验算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教师出示口算卡(2)学生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2、说一说课件显题3、看计数器填数(二)探索新知1、提出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环保教育(2)提出数学问题A、你从图中的统计表中得到什么信息?B、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1)列出算式(2)展示算法多样化3、练习:课件演示,下面算式正确吗?错的请改正。

1 2 5 7 6 4 3 13 2 3 + 1 0 6 + 2 1 34 8 8 X 8 6 2 X 8 4 4 X(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P52试一试练习题2、用竖式计算430+57 125+371 36+511 75—27(四)小结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百位与百位对齐。

(五)探索新知(二)1、课本显出P53回收废电池图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3、你认为这节课与刚刚所学内容有什么不同?4、三位数(进位加)应注意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学生答:哪一位相加满10就向前进“1”5、练习(下列题正确吗?不对的请改正)5 56 4 2 5 3 1 6+ 3 0 7 + 2 9 + 2 1 48 5 3 7 1 5 5 3 0(六)巩固练习1、完成P53试一试练习题(1)全班练习后指名板书(2)发现问题,及时订正2、夺红旗125+→□+64→□+111→□+45→□+66→□学生独立尝试做,集体订正(七)全课总结作业设计;完成P53试一试练习题板书设计:回收废电池(一)5 56 4 2 5 3 1 6+ 3 0 7 + 2 9 + 2 1 48 5 3 7 1 5 5 3 0教学反思;回收废电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继续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估算,判断结果的对错,掌握调换加数再算一遍的验算方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回收废电池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回收废电池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回收废电池1本篇教案为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用分数表达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教案。

教案以回收废电池为主题,通过分配废电池的比例关系,学生学习并掌握用分数表达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

以下为详细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1.认识比例关系,理解分数表达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

2.通过绘制表格、图片等形式,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数量。

3.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够计算两个比例的和与差。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配物品。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板书:用分数表示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

2.教学实物:废电池若干。

3.教学PPT:包括教学案例、练习题等。

4.分组小黑板:宣布小组分组名单,配备分组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教学实物废电池,以废电池的回收为引子,让学生了解废电池的有害性,认识废电池的必要性,并与学生展开讨论。

2.学习新课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关系,传达用分数表示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的思想。

学习目标:本节课让大家学习用分数来表示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把 20 只废电池按照 4:6:10 进行分配,我们应该怎样计算?通过“20只废电池按照4:6:10分配”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

最终呈现出下面两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一:“用分数表示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思维导图二:“20只废电池按照4:6:10分配”1)引导学生关注思维导图一:用分数表示分配物品的比例关系。

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分数的竖式:分子在分数的上方,分母在分数的下方。

2)引导学生认识分数通过描述分子和分母的含义,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3)学习用分数表示物品数量通过废电池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数量,以及如何计算分配的比例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推理思维,并逐步掌握分数的使用方法。

4)学习比例的相等通过废电池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相等。

要求学生通过绘制表格或图片等形式,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数量。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探索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
教具:ppt、小黑板。
學具:計數器。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嗎?指名回答。
教師講解:廢電池中含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一顆鈕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第2課時回收廢電池
教學內容:
回收廢電池
教學目的:
1.探索並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三位數加法是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本班的數學情況,讓學生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麼算的?還有其他的演算法嗎?
完成第54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3.想一想。師生共同總結出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三位數的筆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數的筆算加法和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有什麼不同點和相同點?
誰能對照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說說三位數的筆算加法應該怎樣做?
讓學生獨立計算,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指正,予以輔導。
(2)解決“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方法同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
學生要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
還可以採用湊整十、整百的方法進行計算。
完成第45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3)解決“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
2)、你能從圖中發現什麼?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方法;2.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特点;3.学会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4.学会规范使用和回收电池。

二、教学重点1.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方法;2.学会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废旧电池的危害认识不足;2.学生对分类回收电池的意义缺乏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 热身通过展示一些带有电池的玩具、手表、电子设备等,询问学生电池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B. 引入介绍电池的分类和废弃电池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强调废弃电池的分类回收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环节A. 认识电池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特点,包括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的区别、电池的电量和寿命等。

B. 知晓回收电池的方法介绍废旧电池的回收方法,如投放到回收站、邮寄到回收站等。

C. 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电池表面的特征(如有漏液的电池等),让学生能够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

3. 拓展环节A. 采访环节教师请一些回收废电池的人进行采访,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回收废电池对环境的保护。

B. 回收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到周边社区回收站进行实践,让学生体验回收废电池的过程。

4.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实践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回收废电池意义、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运用问答、口头描述、实践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实践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实践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和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你们所学的回收废电池的方法和意义,字数在200字以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废电池的分类、回收方法和特点等综合知识。

让学生了解到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关键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力。

教学运用了多种方式和手段,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和体验的锻炼,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一、教材参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回收电池的重要性;
2.能够使用数学知识进行废电池的计数、分类、比较;
3.能够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环境保护教育
1.通过图片展示废电池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废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2.引导学生了解回收电池的意义和重要性;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废电池的计数与比较
1.引导学生辨认废电池的种类;
2.小组合作进行废电池的计数和分类,并记录在报告纸上;
3.比较各小组收集的废电池数量和种类,分析比较结果。

3. 废电池的回收和妥善处理
1.向家长和社区发出号召,呼吁大家积极回收废弃电池;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回收电池箱,并在班级、学校及社区宣传回收电池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了解废电池应该如何妥善处理,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计算、分类、比较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废电池回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收集、计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技能。

五、教学方式
1.直接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班级、学校及社区宣传。

六、教学评价
1.学习态度评价;
2.学习能力评价;
3.考试评价: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考察。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2《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2《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2《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回收废电池》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2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一些简单的统计任务。

但是,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还比较弱,对于如何通过统计来发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有待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难点: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统计的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废电池,作为教学道具。

2.准备一些统计图表的模板,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3.准备一些关于废电池回收的知识资料,以便进行环保教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废电池,提问:“你们知道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废电池需要回收,但是我们要知道回收废电池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用到统计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废电池回收的数据,让学生尝试用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的模板,来进行数据的呈现。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电池回收的数据,用统计图表来表示。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来分析废电池回收的情况,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过电池吗?什么时候用到电池呢?(学生自由说)师:对呀,电池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可是用过后的废电池却有很大的危害。

(课件出示)看看以下这段文字: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教师讲解)
师: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揭示课题:对,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

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板书:回收废电池)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1)师:同学们,希望小学从本学期开展了回收废电池的环保活动。

这是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课件出示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指名说)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三个问题。

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和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

(课件出示估算过程,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
师:那么到底你们估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就来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算法。

(课件演示拨数,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的计算方法) 全班试着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刚才现在我们与估算的结果比较,得出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很接近。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

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①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②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③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来源:学科网]
相同点:
1)都是加法运算;
2)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呢?(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是真的吗?马上做一做第三题试试看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①请一个学生板演,并饰演小老师说说算法。

②原来是真的,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如果百位相加满十呢?(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
师:能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吗?(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③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
三、课堂练习:
1.估算
2.小小神算手:
3.指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