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生物全册教案集整套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生物全册教案集整套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生物全册教案集整套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集包含了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的优秀教案,涵盖了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

教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案内容1.课题:人体的激素调节(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激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难点:激素作用的具体机制。

(3)教学过程①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②讲解激素的概念简要介绍激素的定义、来源及作用。

③介绍激素的作用以胰岛素为例,讲解激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④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激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⑤课堂小结⑥作业布置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激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2.课题: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的模型,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难点: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3)教学过程①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②讲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③讲解神经系统的结构详细讲解大脑、脊髓、神经等结构的功能。

④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神经系统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理解。

⑤课堂小结⑥作业布置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3.课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态系统模型,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篇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1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四.课时分配 2课时五. 教学过程(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新课第一网认真听题,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

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课本P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巡视,指导学生查阅关于表格。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1.1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

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

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交流,评价。

(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2.1明确提出问题看课本P23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组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

2. 掌握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组织2. 上皮组织及其功能3. 肌肉组织及其功能4. 神经组织及其功能5. 结缔组织及其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

2. 难点: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引出人体的基本组织。

2. 讲解人体的基本组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组织的名称和功能。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2. 细胞膜及其功能3. 细胞质及其功能4. 细胞核及其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难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细胞的发现,引出细胞的基本结构。

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名称和功能。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和作用。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人体的营养与消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列举一些常见植物的无性生殖。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知识回顾、导入新课】:你还记得花的结构及植物受精的过程吗?请思考下列问题:1、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2、受精卵是由哪两种细胞结合而来的?这两种细胞分别是由花的什么结构产生的?任务一:有性生殖指导学生填写课本第2页花的知识框架,并总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任务二:无性生殖(一)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发现椒草靠_____来繁殖后代,马铃薯靠_______来繁殖后代;2、与有性生殖比较,你知道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吗?3、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二)组织小组内交流:统一组内答案,准备展示。

1、根据生活经验,还能举出哪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的例子?2、讨论总结无性生殖的特点有什么?(三)组织全班展示、交流小结:1、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

既有通过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又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无性生殖方式。

如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而且经常用根、茎、叶这三种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

2、有性生殖通过果实和种子,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3、无性生殖产生新个体的速度快(有性生殖所需时间一般较长),有利于在环境适宜条件下短时间繁殖出大量新个体,而且后代性状较为一致,能很好的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4、多种生殖方式的形成,体现了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任务三:无性生殖的应用(一)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究1、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

教学活动:1. 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3. 开展实验,探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作业与评价:1. 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写一篇小论文,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

第二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食物来源、氧气供应、能量转化。

教学活动:1. 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探究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3. 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操作。

作业与评价:1. 绘制光合作用的过程图。

2. 写一篇小论文,介绍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第三章:植物的生殖与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长特点。

2. 掌握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 植物的生长特点: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组织分化。

3. 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

教学活动:1. 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长特点。

2. 探索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3. 进行植物的繁殖和栽培实践操作。

作业与评价:1. 绘制植物的生殖方式图。

2. 写一篇小论文,介绍植物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掌握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规律:遗传规律、环境规律、营养规律。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全册一、教案内容:第1章:生物的细胞1.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1.3 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第2章:生物的器官和系统2.1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2.2 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器官和系统2.3 器官和系统的协调配合第3章:生物的生长发育3.1 生长发育的概念和过程3.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3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第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4.1 生殖的概念和方式4.2 动物的发育过程4.3 人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第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5.1 遗传的概念和规律5.2 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5.3 生物的变异和适应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2. 了解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能够识别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器官和系统,理解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

3. 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和过程,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能够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

4. 理解生殖的概念和方式,掌握动物的发育过程,了解人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5. 掌握遗传的概念和规律,了解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理解生物的变异和适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和应用生物的知识。

3. 利用图表和图片等视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物的结构和过程。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布置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进行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2. 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和展示生物的知识。

3. 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生物实验和实践操作。

4. 网络资源和学术期刊,获取最新的生物研究成果和信息。

第6章:生物的分类和进化6.1 生物的分类系统6.2 生物的进化证据和过程6.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7章:生物的环境和生态7.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2 生物对环境的选择和适应7.3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8章:生物的能源和物质循环8.1 生物的能源来源和利用8.2 生物的物质循环过程8.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9章:生物的遗传技术9.1 遗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9.2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产品9.3 遗传技术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第10章:生物与人类的生活10.1 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0.2 生物与人类食物的关系10.3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影响七、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章:人体的营养1.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了解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1.3 营养失调与健康了解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对健康的影响。

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2.1 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呼吸系统的器官和功能。

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

2.2 空气质量与健康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

学会保护呼吸系统,预防呼吸道疾病。

2.3 呼吸与运动了解运动时呼吸的变化。

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第三章:人体的排泄3.1 排泄系统的组成了解排泄系统的器官和功能。

掌握排泄过程和排泄物的排出途径。

3.2 排泄与健康了解排泄的重要性。

学会保持排泄系统的健康。

3.3 尿的形成与排出了解尿的成分和形成过程。

掌握排尿的意义和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

第四章:人体内的水循环4.1 水的来源和分布了解人体水的来源和分布。

掌握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4.2 水平衡与健康了解水平衡的重要性。

学会保持水平衡的方法。

4.3 出汗与体温调节了解出汗的意义和体温调节原理。

掌握科学的防暑降温方法。

第五章:人体生长与发育5.1 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了解生长和发育的含义。

掌握生长发育的阶段和特点。

5.2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的问题。

5.3 人体发育的调控了解人体发育的调控因素。

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发育的影响。

第六章:生殖与遗传6.1 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组成。

掌握生殖器官的功能和生殖过程。

6.2 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理解遗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6.3 遗传病与优生优育了解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

学会预防遗传病的措施和优生优育的方法。

第七章:人体的免疫与健康7.1 免疫的概念与功能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免疫器官的功能。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细胞的概念和种类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1.2 细胞的组成物质掌握细胞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种类及功能。

学习细胞内物质的组织和分布。

1.3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学习细胞膜的功能,如物质交换、细胞识别等。

第二章:细胞分裂与生长2.1 细胞分裂的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学习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

2.2 细胞生长的规律理解细胞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学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对物质交换的影响。

2.3 细胞生长的调控了解细胞生长过程中基因的作用。

学习细胞生长调节机制,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等。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3.1 DNA的结构和功能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基因的概念。

学习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3.2 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理解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和蛋白质的功能。

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机制,如转录因子等。

3.3 遗传变异的原因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学习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第四章:生物的进化和分类4.1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等。

学习生物进化的基本机制,如自然选择、基因流等。

4.2 生物的分类系统理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学习生物分类的单位,如种、属、科、门等。

4.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威胁因素。

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如自然保护区、基因库等。

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1 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如生物群落、生物种间关系等。

学习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

5.2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维持机制。

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恢复力、抵抗力等的关系。

5.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课题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重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2、学生做预习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板书设计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概念2、举例二、发酵技术1、概念2、应用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酿制酒酿(发酵技术)述:刚刚过完春节,在春节期间肯定吃了不少好东西述:我们先一起来聊一聊春节大家吃了什么好不好啊?交流(将学生提供食物与酒,醋等相联系)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会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酒、醋、酱油、馒头等)述:日常食品中,酸奶、泡菜、酸菜、奶酪、酱豆腐、豆豉、酱油、醋、馒头、酒糟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你可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述: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问: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究竟什么是发酵呢?(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回答P3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述:发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情况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

述:通过这种呼吸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产物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使酒变酸。

述:而水果中的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

述:以上这两种情况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大家可以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这两种发酵产物我们可以如何加以利用呢?交流(酸奶、泡菜、酿酒等)鸡鸭鱼肉……(酒、醋、酱油、馒头等)(通过发酵制得)回答阅读、回答甜面酱、奶酪、……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述:我们利用某些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手段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地生产一些发酵产品,这种技术就是发酵技术。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酒酿的酿制过程。

(课本P3实验指导)课课练P7课外探究:酸奶的制作思考:问:我们蒸馒头时,要在面里放上一些酵母,这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什么产物?(CO2)问:有些馒头发酵过头会有酸味,请你想想酵母菌发酵还会产生什么?(乳酸)述:刚才我们谈了这么多,全部都在说发酵和吃的关系,其实发酵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述:请大家阅读课本第4页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交流(食品、饲料、医药、化工产品)课后思维拓展1.有一篇科学幻想小说,描述了一位愚蠢的国王下令消灭了所有的微生物,随后便产生了种种问题。

你能从发酵及发酵产品的角度,推断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吗?如果消灭了所有的微生物,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

如面包、馒头、酒类、饮料、酱制品……医药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化工产品中的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都是发酵产品。

利用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单细胞蛋白、氨基酸、甜味剂、抗菌素,以及治疗侏儒症的生长激素、治疗肝炎的疫苗、净化环境的超级微生物,还可以开发绿色石油和微生物探矿等。

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各种困难,健康将得不到保证。

课堂巩固:填空题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主动地改造了一些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从而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判断题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2.制作馒头中的发面过程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

3.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酵现象是微生物引起的,如利用微生物酿酒、制酱、制醋、制腐乳等。

人们现在能利用改造过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去生产更加广泛的发酵制品。

教学后记:第二节食品保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演示、实验用具四、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实验准备。

2、学生搜集食物保存的常见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剩余。

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教师:食物为何要保存?学生:因为不保存会腐败变质。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食物变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是微生物。

(学生纷纷发言,猜测原因)教师:真的是微生物吗?学生一回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斑,并有酸臭味。

用显微镜观察,如果有微生物的存在,就可以证明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学生二反对:不好,我们组认为他们做的不是很确切。

如果把它放在冰箱里就不会有霉斑,所以我们组认为应该具体地说将新鲜猪肉放置于空气中。

学生三提出:猪肉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长出各种霉斑,只是腐败延缓了。

下面请看实验:(1)敞口于空气中的肉汤。

(2)煮沸后封口了3天的肉汤。

让学生观察并对比。

建议学生从颜色、浑浊程度、气味等方面比较,小组讨论并总结。

学生总结:敞口于空气中的肉汤颜色更深,浑浊度更高,酸臭味更浓,所以在空气中的确比封闭的更容易腐败。

教师: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是敞口的,微生物更容易侵入。

学生提问:为什么家里用盐腌过的肉就不容易腐败呢?教师:用盐腌过的肉水分已脱干,一般干燥的食物比潮湿的食物不易腐败,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必须要有水的存在。

下面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食物腐败的原因与食物保存的原理。

学生: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

食物保存的原理是要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保存食物,课前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与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并发言学生:腌渍、放冰箱、晒干、风干,能够帮助我们延长食物储存时间,正是由于采用了适当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吃到新鲜的食品。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食品保存的图片,播放几种保存方法的动画。

教师总结: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保存方法外,还有一些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

传统的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介绍酶的运用。

布置课后探究活动:收获大批蔬菜时,一般要采用储藏或加工称食品的方法来保存,探究当地的一种蔬菜的保存方法。

教学后记: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课题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重点:1、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及资料2、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板书设计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一、基因工程1、概念2、转基因技术二、细胞工程1、概念2、克隆技术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视频: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技术也在发生着迅猛的发展。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述:现代生物技术包括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我们在上一章学习过的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

述:这节课我们就要重点学习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述:基因工程是现在生物学界给予相当关注的一项技术问:什么是基因工程呢?(P11)⎪⎪⎩⎪⎪⎨⎧表达引入将重组连接与载体将目的取得目的基因④ceuDNA③DNAgene②①*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曾经介绍过的实验(转基因鼠实验)述:这种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述:转基因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实验述:请大家认真看图21-2,描述一下实验过程看图交流述:这就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述: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细胞工程问:什么叫细胞工程呢?(P12)回答述:克隆羊的诞生是细胞工程的重大进展。

述:克隆技术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不仅我们以前在生物课上提过,在语文课上大家也学习过一篇说明文。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什么是克隆?述:现在再请大家对照课本图21-4说一说克隆羊的克隆过程讲解问:大家来思考一下克隆还可以有哪些应用?交流思维拓展:1.我国已经培育出“青虫不吃的青菜”。

你能利用所学阅读、寻找答案到的知识设计这种青菜的培育过程吗?参照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方法进行设计。

2.为什么“巨型小鼠”本身没有经济价值,却能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如果要培育出有经济价值的“巨型猪”或“巨型羊”,你能从“巨型小鼠”的实验得到启发,设计出培育的方案吗?参照巨型小鼠和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方案设计。

选择题1、下列生物均是在现代生物技术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利用的技术与其他不同的是()A.巨型小鼠B.抗虫烟草C.抗虫棉D. 多利羊2、下列关于多利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任何一个体细胞生产出与这一动物完全相同的个体B.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基因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C.克隆羊多利在性状上主要和提供卵细胞的羊相似D.克隆技术对人类只有益处填空题1.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________,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___________的改造。

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等方面。

2.___________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_________,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1.参照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设计并采用绘图的方法表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教学后记: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物技术在多方领域应用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