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期末考试整理
试验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试验设计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化试验的目的是什么?A. 减少试验误差B. 增加试验误差C. 保持试验的一致性D. 增加试验的复杂性2. 以下哪项不是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A. 重复性B. 随机性C. 唯一性D. 控制性3. 在农业试验中,田间试验的试验误差通常来源于:A. 种子质量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4. 试验设计中,方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试验结果的显著性B. 计算试验的总方差C. 比较不同处理的均值D. 预测未来的试验结果5. 以下哪项不是试验设计的类型?A. 完全随机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因子设计D. 描述性设计6. 试验设计中,对试验误差的控制不包括:A. 减少试验误差B. 消除试验误差C. 估计试验误差D. 分析试验误差7. 试验设计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遵循:A. 随机性原则B. 重复性原则C. 一致性原则D. 以上全部8. 在试验设计中,处理效应的显著性检验通常使用: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相关性分析9. 试验设计中,样本量的大小通常与以下哪项有关?A. 试验成本B. 试验误差C. 试验的重复次数D. 试验的复杂性10. 在试验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试验误差的来源?A. 测量误差B. 试验材料的变异C. 试验环境的变异D. 试验处理的差异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试验设计中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区别。
2. 描述试验设计中因子设计的基本步骤。
3. 阐述方差分析在试验设计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个关于肥料效果的试验,试验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有三种不同的肥料处理,每种处理有5个重复。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编号 | 重复1 | 重复2 | 重复3 | 重复4 | 重复5 ||-|--|--|--|--|--|| A | 120 | 125 | 115 | 120 | 130 | | B | 110 | 105 | 100 | 110 | 115 | | C | 130 | 135 | 140 | 130 | 125 |请计算总平均值、各处理的平均值、方差以及处理效应的显著性。
力学实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力学实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什么状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变速运动状态2. 以下哪个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力D. 能量3.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性力与弹簧的形变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A. 重力加速度B. 弹性系数C. 摩擦系数D. 惯性系数4.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9.8 m/s²B. 10 m/s²C. 11 m/s²D. 12 m/s²5.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A. 只有重力作用的系统B. 只有摩擦力作用的系统C. 只有外力作用的系统D.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作用的系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
2. 根据动量定理,力与时间的乘积等于物体动量的_________。
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
4. 物体的转动惯量与_________有关。
5. 角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请解释什么是简谐振动,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和位移。
五、实验题(共4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说明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0分)2.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写出实验原理、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30分)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D二、填空题1. \( F = ma \)2. 变化量3. 物体的重力4. 物体的质量分布和旋转轴的位置5. 没有外力矩作用的系统三、简答题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抽样的目的是:答案: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2.关于定量资料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定量资料的观察值不一定是整数,它们之间的变异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不连续的。
3.在t检验中,当其他因素确定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答案:Ⅰ型错误α的降低必然伴随Ⅱ型错误β的升高,减少犯I型错误的概率,将会增加犯II型错误的概率。
4.在显著性检验中,任何一个观察值可以剖分为两部分,即:答案:总体平均数和试验误差5.正态分布曲线与横轴之间所夹的面积等于:答案:1.006.下面特征数中全部属于统计量的是:答案:S、SS、SPxy7.在t检验中,若t0.05≤|t|<t0.01,则说明试验的表面效应属于试验误差的概率P:答案:0.01<P≤0.058.在单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当F检验后P<0.05时,可以认为:答案: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9.在t检验中,显著水平的高低表示下结论的可靠程度的高低,在0.01水平否定无效假设的可靠程度为:答案:99%10.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中除独立性、等方差性外,尚有:答案:正态性11.当df=15时,查附表3得两尾概率等于0.01的临界t值为t0.01(15)=2.947,其意义是:答案:P(-∞<t<-2.947)+ (2.947<t<+∞)=0.0112.7个不同地区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是6500(X1)、6200(X2)、6123(X3)、6089(X4)、5821(X5)、5668(X6)、5218(X7)千克,在进行多重比较时X2与X7的秩次距K等于:答案:613.在单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是指:答案:各组均数与总均数之间的差异14.关于两类错误描述正确的是:答案:Ⅰ型错误是把非真实差异错判为真实差异,即无效假设为真,却接受了备择假设。
15.下面关于精确性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在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16.在方差分析中,用标记字母法表示多重比较的结果时,若两均数所标注的字母中,小写字母相同,但大写字母不同,下列关于两均数差异显著性说法中最确切的是:答案: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17.当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样时,如果增大样本含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样本均数标准误会变小18.在实际分析当中,x2检验应用于:答案:次数资料19.在A、B两地进行奶牛产奶量调查,根据产奶量高低分为优、良、中、劣四个等级。
实验设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实验设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 验证理论B. 收集数据C. 获得知识D. 提高技能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随机性C. 单一变量D. 随意性答案:D3. 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成本C. 减少误差D. 增加实验趣味性答案:C4. 实验设计中的对照组是指:A. 接受实验处理的组B. 不接受实验处理的组C. 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组D. 接受标准实验处理的组答案:D5. 实验设计中,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各组的目的是:A.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的难度D. 降低实验成本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答案: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 什么是双盲实验?双盲实验的优点是什么?答案:双盲实验是指实验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实验对象接受的是实验处理还是对照处理。
双盲实验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实验者的主观偏见和受试者的期望效应,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3. 请解释“统计显著性”和“实际显著性”的区别。
答案:统计显著性是指实验结果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是否显著,通常通过p值来判断。
实际显著性则是指实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考虑统计学上的差异,还要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大小。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你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个样本,实验组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10,对照组的平均分为75,标准差为12。
请计算两组间的平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并给出p值。
答案:[此处应提供具体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由于篇幅限制,这里省略具体计算步骤,答案为:p值小于0.05,两组间的平均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近代物理实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要点

近代物理实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要点1.(实验名称:核衰变的统计规律)(1)测量G-M 计数管的坪曲线目的是什么?(2)某学生用G-M 计数管探测到某一放射源放射的粒子,每次测量的时间为30秒,共测量100次,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用χ2检验方法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服从泊松分布(219.49αχ-=)。
已知泊松分布的概率函数式为: ()P n =!nm m e n - 。
【答题要点】(1) 检验G-M 管是否正常和确定工作电压。
(2) m=2.51,选用皮尔逊统计量作X 2检验,考虑到计算X 2值时每个区间的频数不能太少,于是把5i k >以上的数据合为一个区间,其余数据均可单独作为一个区间。
因,100i i E NP N ==则 02.511 2.51(0)1008.1!0!m k m E k N e e k --===⨯= 12.512 2.51(1)10020.41!E k e -==⨯= 同理可得3(2)25.5E k ==;4(3)21.3E k ==;5(4)13.4E k ==;6(5)11.3E k >=可求得:2621() 2.12i i i i N E E χ=-==∑ 选定显著水平 a=0.05,查X 2分布表得219.49αχ-=。
由于221αχχ-<,故可判断观测结果与泊松分布无显著差异。
2.(实验名称: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1)真空的基本特点:1) 2) 3) 。
(2)衡量真空泵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和 。
(3)某一真空系统当用机械泵抽到1.2×10-1Pa 后打开扩散泵,几分钟后真空度开始下降,直到几十Pa ,后又开始上升直到小于1×10-2Pa 。
请解释这一现象。
【答题要点】(1)真空空间气体分子密度极小,仅为大气压下分子密度的万亿分之一;气体分子或带电粒子的平均自由程极长;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碰撞的频率极低。
(2)极限压强; 抽气速率(3)首先是油受热体积膨胀致使压强增大,真空度下降;当油蒸气遇到冷却水冷凝后,压强变小,真空度变大,随着油不断的蒸发和冷凝,上下形成一定的压强差,直到真空度小于1×10-2Pa 。
试验设计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试验设计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试验设计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试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原则主要解决以下哪个问题?A. 减少试验误差B. 避免系统误差C. 消除主观偏见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A. 重复性B. 随机性C. 唯一性D. 代表性3. 方差分析(ANOVA)主要用于检验以下哪类问题?A. 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B. 三个或三个以上总体均值是否存在差异C.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是否相互独立D. 一个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4. 在试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试验的复杂性B. 减少试验误差C. 增加试验的可重复性D. 以上都不是5. 以下哪个不是试验设计的类型?A. 完全随机设计B. 配对设计C. 因子设计D. 非参数设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试验设计中“区组设计”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2. 解释“方差分析”中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区别。
3. 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如何确定试验的样本量?##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不同肥料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试验。
试验设计如下:三种不同的肥料(A、B、C),每种肥料在三个不同的地块上进行试验,每个地块的作物产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使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不同肥料对作物产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 肥料 | 地块1 | 地块2 | 地块3 | 平均值 || - | - | - | - | - || A | 100 | 105 | 95 | 100 || B | 110 | 115 | 105 | 110 || C | 90 | 95 | 100 | 95 |2. 某工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决定进行一项试验以确定不同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析不同温度下产品性能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温度(°C) | 产品性能 || | -- || 20 | 85 || 30 | 88 || 40 | 92 || 50 | 87 |## 四、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试验设计中“正交试验设计”的优势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ps的期末实验总结

ps的期末实验总结一、引言期末实验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在本次期末实验中,我们小组共进行了几个实验项目,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目的与方法本次期末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
实验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验要求和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测量生长曲线实验目的是测量植物的生长曲线,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记录,来了解生物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是选取一种常见的植物,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温度、光照和水分等。
然后定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和根系生长等。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高温和充足的光照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低温和光照不足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水分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过度的水分会导致根系腐烂,而缺水则会导致植物的枯萎和死亡。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是测量物体的密度,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验方法是选取几种常见的物体,如铁块、木块和塑料块等,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的密度是不同的,铁块的密度最大,木块的密度较大,而塑料块的密度较小。
这是由于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同所致。
3. 实验三:化学反应实验实验目的是通过化学反应的实验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并观察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现象。
实验方法是选取几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酸、碱和盐等,进行反应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晶体生长等。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例如酸碱中和反应会产生温度变化和气体释放等,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颜色变化和气体释放等,晶体生长则会产生晶体的形成和生长等。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

实验⼼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第⼀章引论1、1879年,冯特在莱⽐锡⼤学建⽴了第⼀个正式的⼼理实验室,标志着实验⼼理学的建⽴。
2、实验⼼理学的重要性:是各门⼼理学的基础3、观察法与实验法:观察法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观察,实验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实验法的特点:①可控性②可重复性(结果可检验)③可以进⾏因果的推理(实验法最重要的特点)4、实验范式:以范式是指按照某⼀⽐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向或研究步骤【例】①斯楚普实验②加⼯⽔平效应③补笔④记忆研究中对偶联合范式(已经停⽤)5、⼼理学规律的性质定量研究:将数据定量表⽰,并将结果从样本推⼴到所研究的总体定性研究:依据⼀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6、实验⼼理学研究的⼀般伦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作作风7、研究⼈类被试的伦理原则:①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②保障被试退出的⾃由③保护被试免遭伤害④保密原则8、实验⼼理学研究的⼀般程序(每个标题后⾯要再写⼀句话解释)(1)确定课题、形成假设(怎么来确定课题,课题的来源:有些实际需要、⽂献综述、理论综述)(2)选择被试:选择有代表性的被试,采⽤随机化原则,再写⼏条随机化的⽅法(3)实验实施:确定实验控制,⾃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都要进⾏控制,对随机变量尤其是额外变量进⾏控制(4)数据处理: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应不同的实验处理⽅式,把对应的实验处理⽅式写⼀下(5)报告撰写:⾃由发挥第⼆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试和被试(对结果产⽣影响的情况:①主试对被试的影响②主试的态度③被试的态度)(⼀)主试对被试的影响1、主试通过指导语对被试产⽣影响2、实验者效应(1)定义: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式有意⽆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期望(2)包括:①罗森塔尔效应②实验者的性别、种族、肤⾊等(3)实验者效应的消除:①双盲:实验者与被试都不知道实验处理类型和实验预期结果②实验的⾃动化:被试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做实验(⼆)被试的动机和态度对实验的影响1、要求特征(需要特征):(1)定义:被试会⾃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的产⽣⼀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种⾃以为能满⾜这⼀假想的实验⽬的的⽅式进⾏反应(2)包括:①霍桑效应:因为被试知道⾃⼰处于实验中,是被观察者,所以他们会尽⼒去做,提⾼效率②安慰剂效应:指病⼈虽然获得⽆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3)要求特征的消除①单盲:被试不知道⾃⼰正在参与实验或不知道⾃⼰所处的实验处理组②掩饰情节:不告诉被试真正实验的假设(掩饰情节并不常⽤)⼆、变量(⼀)⾃变量1、⾃变量的分类:①刺激特点⾃变量②环境特点⾃变量③被试特点⾃变量④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由于不同的指导语/实验任务造成的差别)被试特点有⼀些可以操纵,有些则不能操纵2、操作定义(1)定义:⽤可以感知到的事件、现象或指标来对研究变量进⾏数量化或定性的界定和说明【例】挫折感抽象定义:当达到⽬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的情绪感觉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元线性回归数据分析
1.简答题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 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是否为0的t 检验?
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F 检验是检验模型中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影响是否显著。
通过了此F 检验,就可以说模型中的全部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但却不能就此判定模型中的每一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因此还需要就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进行检验,即进行t 检验。
2.选择题
以Y 表示实际观测值,∧
Y
表示回归估计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使 D 。
A 0Y Y =⎪⎭⎫ ⎝⎛-∑∧ B 02
=⎪⎭⎫ ⎝⎛-∑∧Y Y C 最小=⎪⎭
⎫ ⎝⎛-∑∧Y Y D 最小=⎪⎭
⎫ ⎝⎛-∑∧2Y Y 3.计算题
为研究某合成物的转化率T(%)与实验中的压强p(atm,1atm=101.325kPa)的关系,得到如下实验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转户率与压强的经验公式。
p(atm):2、4、5、8、9
T(%):2.01、2.98、3.50、5.02、5.07
解: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在普通直角坐标系中画出T-p 散点图
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点近似于直线分布,故可以设T-p 经验式为:
T=a+bp,上述经验式可以有多种组合:
⎩⎨⎧=+=+98.2401.22a b a b ⎩
⎨⎧=+=+02.5850.35b a b a 由第一个方程组解得a=1.040,b=0.485,由第二个方程组解得a=0.900,b=0.520,不同的组合会解出不同的a,b 值,这一矛盾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a,b 值,拟得最好的T=a+bp 。
根据最小二乘法有:
⎝⎛∑=515i i x ⎪⎪⎪⎪⎪⎭⎫∑∑==51251i i i i x x ⎪⎪⎭⎫ ⎝⎛b a ⎪⎪⎪⎪⎪⎭
⎫ ⎝⎛=∑∑==5151i i i i i y x y
分别求得 ⎩⎨⎧=+=+23.1191902858.18285b a b a
解得a=1.155,b=0.4573 T=1.155+0.4753p
求得的经验式显著性检验(α=0.05)
所以当α=0.05,n=5时,查得相关系数临界值rmin=0.8783。
r>rmin 经验式有意义 F 检验:
(1) 离差平方和
()xx n i i T L y y
SS =-=∑=21
回归平方和
21∑=∧⎪⎭⎫ ⎝
⎛-=n i R y y SS 残差 21∑=∧⎪⎭⎫ ⎝
⎛-=n i i e y y SS 推导结果为:
xy R bL SS =
F 检验实际上就是方差分析,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 自由度
总离差平方和SST 的自由度为:dfT=n-1
回归平方和SSR 的自由度为:dfR=1
残差平方和SSe 的自由度为:dfe=n-2
显然,三种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为:dfT=dfR+dfe
(3) 均方
(4) F 检验
F 服从自由度为(1,n-2)的F 分布。
在给定的显著水平α下,从F 分布表中查得F α(1,
R R R df SS MS =e e e df SS MS =e R SS SS F =()
033
.7716.35076.762512=⨯-=-=∑=y n y L i i yy 182
.15716.36.5523.1191=⨯⨯-=-=∑=y x n y x L n i i i xy ()2.336.551902212=⨯-=-=∑=x n x L n i xx 994.0033.72.33182.15=⨯==yy xx xy L L L r ∑=51i i x ∑=51i i y ∑=512i i x i
i i y x ∑=5
1
从表中可以看出F>F0.01(1,4),所以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