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林徽因生平简介PPT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 享年51岁。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 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4月3日, 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去 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 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 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 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 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 徽因。
•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 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 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 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 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 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 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 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 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 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他人评价
胡适:“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无疑这是所有对林徽因的评价中最高的一个了, 而且没有人反驳。
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 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 令她们倾倒
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 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 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 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 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
• 丈夫梁思成;公公梁启超
•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 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 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 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 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 《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 传诵。
林徽因素材

林徽因生平简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徽因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林孝恂考中进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其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
而祖母游氏典雅又高贵,是位端庄贤淑的美丽女子。
林徽因身上沿袭了他们儒雅优秀的血统,所以此生拥有斐然才情与绝代容颜。
也许这一切只是偶然不是必然,但林徽因注定会成为那个风云时代的倾城才女。
——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古建考察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
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
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的一生1. 前言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3月1日),原名林徽音,字徽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和女性解放运动领袖。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不仅在建筑界有卓越的成就,也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回顾林徽因的一生,探讨她的生平事迹和影响。
2. 幼年与教育林徽因出生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中。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因此她在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的熏陶下,林徽因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艺术与建筑的结缘在读完高中后,林徽因进入了上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
在学习过程中,她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专注于建筑设计的学习。
她在美术学院期间展示了她的天赋和创作能力,备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4. 婚姻与职业生涯1925年,林徽因嫁给了著名的建筑师梁思成。
这段婚姻对她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的影响,两人合作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作品。
他们共同追求着建筑艺术的卓越,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文学创作与女权主义除了在建筑领域的成就,林徽因还以其诗歌和散文作品而闻名。
她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她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此外,她也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人物,积极倡导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
6. 后期生活与逝世尽管林徽因在事业和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的一生也有许多不幸和挫折。
她的丈夫梁思成在1952年因病去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之后,她的身体健康也逐渐恶化,最终在1955年离世。
7. 影响和遗产林徽因在建筑界和文学界的成就和贡献为后人所推崇和追随。
她以其独立、坚韧和创造力而被人们铭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总结林徽因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魅力和影响力的女性。
她在建筑、文学和女权运动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她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她的勇气和才华使她成为人们敬佩和赞颂的对象,她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林徽因

1931年,林徽因与梁思成辞去东北大学 教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是我 国最早应用现代科技对古建筑资料进行搜集 整理和研究的学术团体,其性质相当于中国 古建筑研究学会。正当事业蓬勃发展之际, 林徽因由于工作繁重加上抚育儿女的辛苦病 倒了,并前往香山养病。在香山养病期间, 林徽因重新开始了她的诗歌创作,一如既往 地受到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头发, 散乱地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我国最古老的一座 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 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 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 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1940年,她随梁思 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 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 使她肺病复发。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 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 。这个时 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 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 调。诗中时时流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北平解放 後,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 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从1949年 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 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呢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最经典的十首诗

林徽因最经典的十首诗1.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哎呀,这诗就像是春天里最温柔的风,轻轻拂过脸庞。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说美不美呢?2. 《那一晚》,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静谧又有些忧伤的夜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是不是很有意境呀?3. 《别丢掉》,真的好有情感啊!“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
”就好像我们心底的那份眷恋。
4. 《仍然》,哇,读起来就感觉有一种坚持的力量。
“你也要忘掉我,曾在这世界里活过。
”是不是很有感触?5. 《深夜里听到乐声》,这就像是深夜里传来的神秘乐章。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难道不会让你沉醉其中吗?6. 《情愿》,那是多么真挚的情感呀!“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像不像我们有时候的固执?7. 《记忆》,像是打开了我们记忆的匣子。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夜,带着一天的星。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很多往事?8. 《笑》,多甜美的感觉呀!“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
”仿佛看到了那灿烂的笑容。
9. 《莲灯》,就如同黑暗中那盏指引的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是不是特别有力量?10. 《九十九度》,哇,这名字就很特别呢!“来往汽车的喇叭,像被打的狗,呜呜叫号。
”这比喻太绝了吧!我觉得林徽因的诗真的是太美太经典了,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她的情感和才华。
林徽因的诗歌

林徽因的诗歌(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林徽因的诗歌林徽因的诗歌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民国四大才女之林

在志摩死后,冰心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志摩的女人,无非说的是陆小曼与林徽因。本来志摩的死就让很多人把罪责推在林徽因身上,冰心的这番话更是让两 家的后代也心存了芥蒂。后来林徽因的儿子提起冰心时,也是怨气溢于言表,在后来柯灵编选民国女作家小说经典时,也 未能得到林徽因的著作,原因是丛书请了冰心做名誉主编,而林徽因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肯授予版权了。 总之,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相处从未友善过。不像苏青和张爱玲,两人文字相当,却相互欣赏。也许是冰心对林徽因 得来的才华到底不能欣赏吧。如果不是志摩相帮,林徽因那么容易就混成诗人和小说家吗?而建筑史上的名气,也多少借 了些梁思成的光。绯闻甚少的冰心,在文字上,也多多少少借助了政治上的力量。两个人之所以会较着劲,也是在才情上 相差无几吧,正是一个比一个高不出太多,才会处处攀比。
• • • • •
• • • •
好戏总是不长,新婚不久的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羽化成仙了。出事的缘由却又是因林徽因而起。 1931年徐志摩本在南京陪陆小曼,他的工作和朋友都在北平,所以徐常常往返两地。11月19日这天 徐志摩急于赶到北平参加当晚林徽因的一场演讲而搭乘邮件运输机,飞至济南一带,遇大雾,坠毁。 噩耗传到北平,文化界哀叹英才早去,林徽因听闻后更是当场晕倒。之后梁思成受同仁之托到失事现 场收拾徐的残骸,他还带去了林徽因亲手赶制的小花圈,算是对这位朋友的纪念。梁思成回去的时候 按照林的嘱托拾了块飞机残骸,林将它挂在她的书房,每日相对,在以后的苦难岁月里,这块残骸始 终没有离开林的身边。
•
徐志摩 正是林去伦敦的那年,徐志摩离开美国克拉克大学渡海赴伦敦剑桥学习,不久就结实了林家父女。作
•
为诗人的徐志摩一见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林徽因立即被迷倒,心痒难耐的徐志摩很快就展开了 他情场多年练就的爱情攻势。当时只有16岁的林徽因情窦初开,面对着徐的才华和感情差点沦陷。估 计是碍于父亲,林也没有做出过多的回应。但当时的林家父女并不知道,此时的徐志摩其实已经是有 妇之夫了,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尚在国内。 第二年,也就是1921年,林家父女回国。在剑桥读书的徐志摩当时虽然发妻已经来到身边,但还是寂 寞难耐,整天满脑子都是林徽因的音容笑貌,他最后的决定是,尽快回国,去见林徽因,一解相思之 苦。第二年他便匆匆结束学业,同时和张幼仪正式离婚,早已受够了冷落的张幼仪尽管已有身孕但还 是立即答应了。同年秋,两人在柏林签字离婚,徐志摩为了爱情抛妻弃子。离婚后的张幼仪投靠二哥 张君劢之后怎样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徐志摩离开伦敦时意气风发,自认为从此再无牵挂可以尽情而为了,留下一首著名的《再别康桥》马 不停蹄的“销魂今日进燕京”。 刚到北京的徐志摩还没来得及去见令他销魂的林徽因就听闻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即将结婚的消息。风流 的诗人遭受打击后多日都没缓过劲来。 但徐志摩毕竟是徐志摩,失去了林徽因的他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一代名媛陆小曼的身上。 陆小曼同样是一代才女兼美女。她遇见徐志摩的时候已经嫁给了西点军校出身的王赓,但王赓毕竟是 军人,哪有徐志摩那样讨女人喜欢,所以陆小曼面对徐的追求毫不犹豫的与王离婚,跟着再和徐闪婚。 抱得美人归的徐志摩在和陆生活的那段时间里创作了不少的诗歌,陆小曼就是他灵感的来源。
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

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林徽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充满了女性独特的柔情和温婉,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感动。
下面是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锁銮亭·题赞》: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摇篮曲》:嗟来之眇,长沟水迢,孤舟欲过留不住,旧时船子听我哭,满头白发对清波。
三、《江南曲》:塞雁高飞莫数,离人重上空碧;蝴蝶纷飞何处,凭梦再寻三味。
四、《飞燕回》:绿魄凝神秀眼似莲,金钗斜挂反照前川;乍来人迹生疑难,非似马蹄声动远山。
五、《梦江南·卧看花开春胜旧时》:绿杨新妆为谁改,黄莺旧几声催;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六、《浪淘沙·北戴河》:海日无光天骄悬,铁网珊瑚水云间;洗尽铅华不须惜,时来风送香莲寒。
七、《浣溪沙·一去二三里》:荒烟漫草的年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九、《浣溪沙·庶几》:庶几无人知,愁肠在万重;云横秦岭家何在,雨沾杏花香欲终。
十、《乌夜啼·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徽因与父亲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林徽因与冰心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感情生活(梁思成)
Tankeesign
•
1924 年 6 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 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 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 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 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 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 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 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 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
特点。
Tankertanker Design
文学作品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你是人间四月天》 • 《九十九度中》(小说) • 《林徽因诗集》(1985年)
Tankertanker Design
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
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内 外——忆林徽因》)
Tankertanker Design
民国才女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 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 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 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
俏美灵秀 林徽因
人物简介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林徽因(1904—1955),福建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
• •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 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
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
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Tankertanker Design
早年经历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 年。
•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
•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
Tankertanker Design
•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 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
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 华女中。 •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 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 萧乾:萧乾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记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 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 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 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
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
Tankertanker Design
他人评价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张幼仪: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 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张邦梅: 《小脚与西服》) • 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
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这是1933年1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萧乾做客林徽因家中吃茶时发表的感慨,同时,这也是林徽因一生做 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Tankertanker Design
他人评价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 徽因“俏”、陆小曼不俏。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 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 (陈钟英:《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采访札记》)
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 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 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
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Tankertanker Design
感情生活(金岳霖)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 家。 1914 年毕业于清华学 校,后留学美国、英国, 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 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 徽因。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感情生活(梁思成)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 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 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 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 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 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 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 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
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
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 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 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 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 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Tankertanker Design
感情生活(徐志摩)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
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 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
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
象。
• •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 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 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 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
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 《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 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Tankertanker Design
感情生活(徐志摩)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林徽因传》 《梁思成与林徽因》 《一代才女林徽因》 《绝代才女林徽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传》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 《三生三世犹忆当时:林徽因的美丽与哀愁》
Tankertanker Design
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 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 基础。
•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 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 等。
Tankertanker Design
早年经历
Tankertanker Design
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 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 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Tankertanker Design
他人评价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Tankertanker Design
早年经历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 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 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
感情生活(金岳霖)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 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 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