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1、《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_0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一单元《《我们的食物》》 青岛版

《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有哪些食物的过程中,体会食物的丰富多样;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
2.过程与方法。
独立记录自己了解的食物名称,根据记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食物的分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食物,我们也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了解美食文化,乐于分享。
同时了解潍坊的特色美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给食物进行分类,懂得爱护、保护大自然。
难点学会给食物进行分类,懂得爱护、保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你喜欢的美食是什么?了解它的主要材料和制作过程。
潍坊的特色美食有哪些?)2.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记录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目标1.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视频中的主要内容。
(播放视频)你想到的词语是?(学生根据对视频的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和鼓励。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我们的食物”,出示课题“我们的食物”,并板书。
2.对于食物,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主回答,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3.总结课堂目标:(1)了解有哪些食物。
(2)对食物进行分类。
(3)食物的来源。
(4)舌尖上的四年级八班。
二、初步探究,食物的丰富多样现在进入我们的第一个活动,列举食物,越丰富越好。
1.大家想用什么方法来列举。
(说一说、写一写)找学生说自己了解的食物名称。
2.教师举例“土豆炖排骨”,分析它用到的具体食物。
(让学生明白记录的是单一的食物名称)3.把自己喜欢吃的或者经常吃的食物名称记录到卡片上。
记录时间3分钟。
温馨提示:(1)一张卡片只写一个。
(2)书写认真,重复的名称只写一次。
4.同学分享自己的记录情况。
同学们记录下这么多的食物。
照这样说下去的话,我们这节课能说完吗?(不能),这说明我们的食物丰富多样。
那这么多的食物,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进入我们这节课的第二个活动,食物的分类。
四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食物表格式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食物青岛版教学内容:《我们的食物》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来源,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知道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作用。
2. 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教学准备:1. 食物卡片2. 食物模型3.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食物卡片,引导学生说出食物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二、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学生通过观察食物模型,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什么作用?三、了解食物来源(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食物,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的来源。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食物来源。
四、学习合理膳食(5分钟)1. 教师介绍什么是合理膳食,为什么要做到合理膳食。
2. 学生讨论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学生能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食物来源。
3. 学生能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六、探索食物的消化过程(10分钟)教学内容:1.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2. 知道消化系统对食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消化系统模型。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消化系统模型,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2. 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消化系统对食物有什么作用?七、食物的吸收与营养物质的利用(5分钟)教学内容:1. 了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吸收过程。
2. 知道营养物质在身体内的利用。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我们的食物.docx

1我们的食物教学目标:1.能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食物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有关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做出正确评价。
2.想知道有关食物的更多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了解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描述:一、交流、认识丰富多彩的食物1.提出问题。
平常你是不是只吃你喜欢吃的食物?为什么?(学生说各自的看法)看来,最喜欢吃的食物也不能天天吃,顿顿吃。
除了最喜欢吃的食物,你还吃哪些食物?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材料从哪儿来?味道如何?请同学们把它填在统计表中。
出示统计表:食物名称材料材料来源味道2.全班交流。
哪位同学先来展示你的记录表,介绍你平常吃的食物?(学生在物投影上展示、介。
)教适当板:有代表性的食物名称。
我的食物可真是丰富多彩,在以上的表中你了什么共同点?(学生并)3.小。
大自然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原料,人又把它加工成了各种各的美食。
我感大自然。
【学生平常所吃食物行、展示、交流,达到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在交流中共同特点:食物都直接或接来自大自然;有多食物是同一的,并生食物分的愿望。
】二、探究食物分的方法1.提出。
才我一起了么多的食物,如果我都下来,会怎?(学生回答)我怎比?(学生想法)【在以上的、交流中,学生已其中的同食物有了初步的感受,学生能有自己的:同学所的食物很多是同一的;么多的食物是不完的、不完的⋯⋯,食物分是水到渠成的事。
】2.分的方法。
怎食物分?食物分,要注意什么?(学生)小:要确定分的准,于同一的食物只写两、三种就可以,并用省略号代替。
3.学生自由食物分。
你是按什么准分的?把食物分成了几?(学生自由、展示。
四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食物表格式教案 青岛版

一、教案主题: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食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饮食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食物的营养价值。
三、教学内容:1. 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米、面、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食物样本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一章:食物的营养成分1.1 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1.2 分析每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1.3 举例说明常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米和面2.1 让学生了解米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2.2 讲解米的烹饪方法及其对营养的影响。
2.3 分析不同种类的米和面的营养价值。
第三章:蔬菜和水果3.1 引导学生了解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3.2 讲解蔬菜和水果的食用方法及其对营养的影响。
3.3 分析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第四章:肉类和奶制品4.1 让学生了解肉类和奶制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等。
4.2 讲解肉类和奶制品的食用方法及其对营养的影响。
4.3 分析不同种类的肉类和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第五章:科学饮食与健康5.1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饮食的含义及其对健康的重要性。
5.2 讲解如何做到科学饮食,如合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等。
5.3 分析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六、教案主题: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食物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饮食的认识。
四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食物表格式教案 青岛版

一、教案内容【章节】第一章:我们的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1. 了解常见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
2. 掌握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1. 食物种类的识别。
2. 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食物,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食物与健康的话题。
【教学准备】1. 各种食物样品。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
2. 展示各种食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3. 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健康。
5. 总结: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案内容【章节】第二章:食物的消化与营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其营养吸收。
【教学重点】1.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2. 掌握营养吸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消化过程的讲解。
2. 营养吸收的原理。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营养吸收。
2. 互动法:让学生参与消化过程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1. 消化过程的PPT课件。
2. 消化过程的模拟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饮食习惯。
2. 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营养吸收。
3. 进行消化过程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消化过程。
三、教案内容【章节】第三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关注营养物质摄入,保持健康饮食。
【教学重点】1. 了解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 掌握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搭配。
【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作用的讲解。
2. 食物搭配的原则。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搭配原则。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教案、实录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教案、实录《我们的食物》课题 1.1 我们的食物课时 1 课题 1.1 我们的食物课时 1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本书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食物的丰富多样性。
并通过对事物的学习来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调动多种感官认识食物,并能用语言和图画描述食物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品的比较,找出原料的不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给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关于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的探究最初正确的评价。
能调动多种感官认识食物,并能用语言和图画描述食物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品的比较,找出原料的不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给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关于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的探究最初正确的评价。
2 .知道食物是丰富多样的,能按不同标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知道食物是丰富多样的,能按不同标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3 .想知道关于食物的知识,爱提问,积极参加活动,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劳动成果,1 / 23意识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食物,我们也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
想知道关于食物的知识,爱提问,积极参加活动,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劳动成果,意识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食物,我们也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
课前准课前准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及各地美食的资料,教学课件。
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最近有一部关于食物纪录片非常的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你能说说它的主要内容吗?学生个别介绍师:其实在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自己看,你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吗?老师播放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小学科学_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们的食物》一、教材分析:《我们的食物》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的第一课。
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食物的多样性,知道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
教科书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认识常见的食物名称、给食物分类等活动。
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食物种类是多样的,体会自然界食物种类的纷繁多样。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生活学习环境、心理特点等,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了解食物的多样化及其主要来源。
(2)知道食物是丰富多样的,能按不同标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3)意识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食物,我们也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节约粮食。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能按不同标准给食物分类。
四、教法与学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资料、文字、图片,让学生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食物,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显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主人。
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和图片(或自带一些食物)。
2、教师准备:实物、PPT六、教学过程: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的考虑,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真正突出活动的实效性、层次性、有效性,我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第一,交流我们的食物有哪些,探究其原料;第二,分析了解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第三,给我们吃的食物分类。
第四,节约粮食的熏陶,了解美食文化。
(一)、第一个环节中,因为学生对食物都比较感兴趣,我就直接了当的提出问题:平常生活中,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呢?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我们的食物|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我们的食物|青岛版教学目标1、能调动多种感官观看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看食物的特点;能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猎取有关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做出正确评判。
2、想明白有关食物的更多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情愿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了解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树立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3、明白食物的丰富多彩;明白食物要紧来源于自然界;明白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明白食物的丰富多彩;能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明白食物要紧来源于自然界;明白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预备:搜集常见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以各种美食的图片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看几组图片,请同学认真看,同时想一想,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观赏美食图片)学生汇报。
看来,同学们对食物都专门感爱好,那么关于食物,还有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的食物”(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同学们,平常在家里你常吃哪些食物呢?(学生回忆找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大伙儿还明白哪些不常见的食物?(学生简单汇报)从同学们的汇报中,老师看出大伙儿专门喜爱美食啊!你们最喜爱吃什么呢?什么缘故喜爱吃这种食物?(学生回忆并汇报)是啊,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
2、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谈话:同学们,当你在尽情地品尝美味的时候,可曾想过制作它们的原料都来自于哪里吗?请大伙儿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的,我们的食物,不论是肉食、素食,依旧一些新型食品,都直截了当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
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
3、我们来给食物分类。
谈话:同学们,来自大自然的食物如此丰富,大伙儿能把这么多丰富的食物分类吗?(学生依照方法简单汇报)谁还有其他分类的方法?(生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1、《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教材】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能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 并用语言描述食物的特征, 认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2、能运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3、知道食物的来源,对美食有正确的认识,自觉产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提出了本课要探究的问题及主要的探究任务: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研究一下吧。
同时指出学生要准备的材料。
搜集的资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平常吃的食物图片,它的名称、外形特点、口味特点;二是关于当地的地方特产、名小吃、其他地区的名吃等。
本课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是学生通过交流认识我们吃的食物,并对昨天所吃的食物进行统计。
活动二是学生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知道食物归根到底都来自大自然,并能按食物的来源给食物分类。
自由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能,当一名美食小导游,向1 / 8大家介绍、推荐一种美食。
拓展活动只有一句话:调查当地的饮食习惯,目的是把学生的课内探究活动继续下去,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描述:课前交流:同学们,平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吃?(学生自由向大家说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介绍原因。
)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食物非常丰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
怎样才能让我们从食物中吃出健康?现在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也是很多人都在研究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的食物中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
【食物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的,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这天天都要做的事里面却蕴涵着很深的学问。
通过谈话,能使学生体会、明白这一点;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也是学生非常乐于做的事情,在介绍的同时,体会生活中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环节也可以作为导课用。
】一、交流、认识丰富多彩的食物 1、提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那平常你是不---------------------------------------------------------------最新资料推荐------------------------------------------------------ 是只吃你喜欢吃的食物?为什么?(学生说各自的看法)看来,最喜欢吃的食物也不能天天吃,顿顿吃。
那除了最喜欢吃的食物,你还吃哪些食物?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材料从哪儿来?味道如何?请同学们把它填在统计表中。
出示统计表:食物名称材料材料来源味道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展示你的记录表,介绍你平常吃的食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介绍。
)教师适当板书:有代表性的食物名称。
我们的食物可真是丰富多彩,在以上的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并汇报) 3、小结。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采的食物原料,人们又把它们加工成了各种各样的美食。
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
【让学生对平常所吃食物进行统计、展示、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特点: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大自然;有许多食物是同一类的,并产生给食物分类的愿望。
】二、探究给食物分类的方法 1、提出问题。
3 / 8刚才我们一起说了这么多的食物,如果让我们都记录下来,会怎样?(学生回答)我们该怎样记录比较简单?(学生汇报想法)【在以上的统计、交流中,学生已经对其中的同类食物有了初步的感受,学生能有自己的发现:同学们所说的食物很多是同一类的;这么多的食物是说不完的、记不完的,给食物分类是水到渠成的事。
】 2、讨论分类的方法。
怎样给食物分类?给食物分类,要注意什么?(学生汇报)小结:要确定分类的标准,对于同一类的食物只写两、三种就可以,并用省略号代替。
3、学生自由给食物分类。
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把食物分成了几类?(学生自由汇报、展示。
)【学生的分类结果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可能按食物的来源分:动物类、植物类、动植物加工类;也可能按营养分:肉类、蛋类、鱼类、奶类、蔬菜类、水果类、谷类;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加以肯定。
】同样是给我们的食物分类,为什么大家分的结果不同?(学生汇报)【认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 4、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
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学生汇报)现在有一些人喜---------------------------------------------------------------最新资料推荐------------------------------------------------------ 欢吃野生动物,把穿野生动物皮毛做的衣服当成一种荣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播放关于吃野生动物的危害的片断)【此环节是对教材的补充。
学生先对吃野生动物的肉,穿野生动物的皮毛的现象进行交流,再播放关于吃吃野生动物的肉、穿野生动物的皮毛的危害,使学生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能自觉抵制。
】三、了解生活中的美食其实,食物的美味关键在于做的手艺。
在全国各地都有用普通的材料做出来的名吃。
你知道哪些?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自由介绍课前搜集的名吃)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名吃,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是很有名的,除了同学们介绍的之外,还有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同学们来欣赏。
(播放关于当地名吃和全国各地的名吃录像资料。
)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还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不同地区的人,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调查我们当地、其他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并做好记录。
【此环节教材中是让学生做美食小导游,介绍当地的名吃。
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实施教学,但又不想把这一环节省略,于5 / 8是,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改进:让学生课前搜集当地及全国各地的名吃,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同时在录像中播放一部分,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当地及全国各地的名吃,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发现生活的地区不同,人们吃的食物也有差别,即饮食习惯不一样,从而产生想调查、了解当地、及其他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的愿望。
】体会与反思:本课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课,是看起来没得可上的一课。
但细细研究,却觉得很有内涵。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入手,体会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食物每个人每天都吃,但最喜欢吃的食物并不是每天都吃的,却是学生记忆最深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
从此话题开始,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所研究的问题中,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中却蕴涵着在学问,并产生积极研究的愿望。
在学生介绍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后,老师接着提问:我们平常只吃最喜欢的食物吗?为什么?学生在交流中自觉地认识倒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灵活运用教材,丰富课堂教材中的我是美食小导游这一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可能大部分教---------------------------------------------------------------最新资料推荐------------------------------------------------------ 师在实际教学中,直接就不上了。
但我觉得此环节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怎样才能便于课堂上进行?我想了很久,又进行了尝试,结果采用了:先由学生在课前搜集关于本地的全国的名吃,在课堂上由学生自由介绍。
学生的介绍肯定是不完善的,后来,我又进行了搜集,并在课件中展示给大家,结果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有的学生甚至很想尝一尝。
教材中记录昨天吃了什么?这一环节,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如果再要上这一环节,显得有点多余,而不要也并不影响全课,因此,我把此环节删除了。
当然,也可以把它用于导入新课。
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教材中是放在了给食物分类这一环节中的,我把它和活动一融合在了一起,为学生设计了有实用价值的表格进行填写,学生在统计交流平常吃的食物过程中,自主发现食物的来源,产生给食物分类的愿望。
在交流中体会、认识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三、恰当补充教材,使学生正确选择美食,保护大自然本7 / 8课在学生分类这一环节中,教材中只提示了: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肯定能说出:保护大自然,学生虽然说出来了,但认识是肤浅的,缺少说服力。
这时,我想到了现在的很多人吃野生动物、穿野生动物的皮毛。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发表看法,并在网上找了一些野生动物身体里有很多病毒、细菌,有人因为吃而生怪病的例子;因为有人想穿用珍稀动物的皮毛做的衣服,使一些人在大量捕杀珍稀动物,造成这些动物正濒临灭绝的例子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必要性。
并在生活中能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侵蚀。
通过本课的设计与教学,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任何一课,只要你认真、潜心地去研究、体会,都是一节好上、有意思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