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要求: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最新整理)

【一年级科学教案1-2】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今天学习什么课?指定学生回答。
2、什么是科学?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一、活动过程。
1、科学课上做什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3)教师做第4页中的水溶实验。
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二、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3《做纸蜻蜓》教学设计

剪角
折扇形
粘翅膀
画花纹
剪尾巴
粘尾巴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尝试制作一个新的纸蜻蜓,让他飞的时间更长。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 ;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例如,他们在认识图形和数概念时,需要借助实物和图片等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他们具有强烈的源自奇心和求知欲,也有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
3.目标确定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制作纸蜻蜓。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环节四:创新设计,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
师:现在,大家已经掌握了制作纸蜻蜓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一个挑战:请你们尝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比如改变翅膀的形状、大小或颜色等,看看会不会对纸蜻蜓的飞行产生影响。
教师活动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蜻蜓吗?它们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是不是很美丽?今天,我们不用去户外,就能在家里制作一只会飞的“纸蜻蜓”。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师:(出示PPT,展示纸蜻蜓的图片)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制作的纸蜻蜓。它不仅外形逼真,还能飞起来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学生活动
1.生:(兴奋地)想!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一起学科学第一节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纸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3.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止于实验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学生试着用规范的方法记录科学结果。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白纸、水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科学》教科书上有什么内容。
(学生学习,翻阅教科书,互相交流)二探究活动:(一)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1.:教师提问科学课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如何来学习科学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学生汇报)3.教师总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以后的科学课上会经常用到这些方法。
(二)亲历探究活动。
1.观察植物的叶。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常用的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株植物。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3)学生进行观察叶子的活动(4)学生汇报与交流观察情况。
(5)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所观察的植物叶子。
(6)教师讲观察叶子的方法。
2.再次观察植物的叶子。
(1)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植物的叶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先想一想要观察哪些部位,在认真观察,边观察边将植物的叶子画下来。
(2)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3)学生展示画的叶子,并与第一次画的相比较。
(4)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5)师生共同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注意观察时要仔细。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听一听》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听一听》教学设计课题:《听一听》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青岛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听一听》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通过听觉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自然和生活中的声音,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强对声音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设计多样化的听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基本概念,以及声音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记录和描述声音,进而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听一听》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学会用耳朵去听周围的声音,了解不同声音的特点,感受声音的奇妙,并初步掌握一些听声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到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能够分辨不同声音的特点,如大小、高低、远近等。
学会一些听声音的方法,如安静倾听、集中注意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倾听、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声音的特点,学会听声音的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声音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但他们对声音的认识还比较感性和片面。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引导来保持他们的专注度。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在描述声音特点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五、教学策略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观察和理解的科学内容。
教材包括“走进科学”“动物与植物”“我们的感官”“工具与科学”四个单元,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知道我们的感官包括眼、耳、鼻、舌、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
认识常见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提问、猜想等能力。
2.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和变化。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和观察活动。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想法。
3. 科学态度目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观察和探索。
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
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和工具。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故事、活动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认识科学【学习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科学的概念,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人分享1.2 探究科学方法【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植物的生长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规律【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第二章:我们的地球2.1 认识地球【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教学内容】引入地球的概念,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特征,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2. 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地球的自转现象,并与家人分享2.2 探索地球的秘密【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地球的内部结构2.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并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地球周围的环境,并思考地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六章:我们生活中的物质6.1 认识物质【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物质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6.2 探索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基本性质,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第七章:我们周围的能量7.1 认识能量【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能量的概念,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能量的分类,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并与家人分享7.2 探索能量的转化【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学会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内容】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并与家人分享第八章:我们身边的生命8.1 认识生命【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认识到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生命的概念,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生命的特征,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生命的特征,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并与家人分享8.2 探索生命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并与家人分享第九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实验9.1 认识科学实验【学习目标】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2. 展示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9.2 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目标】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认识科学和探究科学方法: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探究方法。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熟悉科学教室的环境和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安全意识。
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认识新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了解科学教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和图片。
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磁铁等。
制作教学课件。
设计一些互动游戏的道具,如姓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我介绍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科学老师[老师姓名]。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引出主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了解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做很多好玩的科学实验。
大家期待吗?(二)认识科学课播放科学小实验视频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的魅力吧!播放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觉得这些实验神奇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介绍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师: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很多有趣的知识。
比如,我们会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们会学习天气的变化,知道如何预测天气;我们还会做很多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同学们,你们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呢?(三)认识科学教室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下我们的科学教室。
大家要注意观察,看看科学教室里都有哪些有趣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我的小问
号》教案
xx版一年级科学《我的小问号》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开动脑筋,找出问题,有对科学事物询问、探索、求知的兴趣。
2、喜欢当个小问号,会用“为什么”、“什么”等表示疑问的词提出问题。
3、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解答问题,体验一问一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了解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及一休的提问;认识“?”符号。
2、物质准备:布置科学宫场景(动脑筋爷爷画像,有关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科学图片、卡片、图书、实物,地球仪、小实验操作用具,及时贴问号符号,小问号娃娃胸饰);有关神秘的地球录像资料,《聪明的一休》音乐磁带、录音机、白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求知兴趣,争当小问号娃娃
1、介绍动脑筋爷爷和xx。
小朋友看,这里是科学官,动脑筋爷爷是最有学问的人了,今天,他要请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到科学宫来玩,你们高兴吗?
动脑筋爷爷说来这里玩的小朋友发现不懂的总会提出许多的问题,你们如果发现有不懂的该怎么办呢?
2、幼儿争当小问号娃娃,自己佩带小问号胸饰。
动脑筋爷爷叫爱提问题的小朋友是小问号,你们谁愿意当小问号?以前,总是老师提问题,今天,是小问号来提问题了。
请你们赶快戴上小问号娃娃的标志,自己去看一看,你有什么问题。
3、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实物,找出问题。
二、讲解提问方法,学习提出问题
1、引出地球仪,观察其名称及外形特征,学习用表示疑问的词提出问题。
提问:(指出地球仪)你们认识它吗?不知道它的名字该怎样提出问题?
2、幼儿观察周围不认识的事物,提出问题。
引导幼儿对不认识的事物或它的外形特征,就要用“什么”、“为什么”等表示疑问的词提出问题。
3、观察地球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学习对不懂的或不明白的该怎样提出问题。
三、寻找多种途径,共同解答问题(1)看录像和翻阅有关地球的资料,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大胆发表已有的经验,展开对问题的讨论,求得问题的解答。
(2)以动脑筋爷爷的口吻帮助幼儿解答一些不懂的或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小结:只要你肯动脑筋,多提问题,向周围的人请教或看书、看电视,就能知道许多不懂的事情和知识,明白许多道理。
四、认真观察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1、自由观察图片和操作实物,对提出的问题贴上问号。
科学宫里还有许多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和许多不明白的事物,你们再去看一看,找一找,动手试一试,不懂的就贴上一个问号,再来给动脑筋爷爷提出问题。
2、幼儿对“动脑筋爷爷”提出自己的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对有疑问的就在相应的地方贴上一个问号,并依次在录音机前说出自己的问题。
3、互相探讨问题,已求得解答。
小问号提了这么多的问题,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有没有我们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能回答的就请你告诉大家。
五、游戏:“提问——回答”
1、幼儿自由找同伴俩人一起游戏,一人说“提问”,另一人说“回答”,相互进行一问一答的游戏。
2、放音乐《聪明的一休》,边唱歌边体验一问一答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