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

《认识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2.过程与方法:在交流有关太阳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搜集及交流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教学内容:认识太阳,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师: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

关于太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关于太阳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三个问题,把问题记下来,回家查找资料,进行小的专题研究。

老师发给每位同学几张资料卡,将你搜集到的信息记录在上面。

(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各自研究。

)二、导入新课:师: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如果你想认识他们,那就请小朋友们坐好,认真听、认真看,好吗?2.播放视频动画。

多媒体播放儿歌《淘气的太阳》(板书课题:认识太阳)【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播放视频《淘气的太阳》,把本节课的“主人公”太阳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儿歌形式的视频动画可以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儿歌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比传统的教师口头叙述有更大的优势,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强人文科学的教育。

于此同时再加以言语引导,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讲习惯,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

三、问题回顾。

师:我们先来一起回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3单元《宇宙的奥秘》中的第1章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理解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

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观察太阳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结构模型,太阳能板,幻灯片。

学具:放大镜,手电筒,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幻灯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提出问题:“太阳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利用太阳结构模型,讲解太阳的构成、大小、温度等基本特征。

3. 观察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如: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地球如何围绕太阳转动?4. 太阳能的利用介绍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如太阳能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并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太阳能的转化过程。

5. 例题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观察太阳,如何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放大镜、手电筒、纸张等学具,进行观察太阳、计算太阳与地球距离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3. 太阳能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太阳,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

答案: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是由东升西落。

2. 作业题目:简述太阳能的利用方法。

答案: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热水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太阳能的利用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太阳能的其他应用,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等,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教案2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教案2

《认识太阳》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了解到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2)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师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从生活中了解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

(3)培养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亲历搜集、观察、测量的事实和调查了解认识太阳能,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测量、调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ppt课件教学方法定量观察法、对比实验法教学过程(1)导语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

太阳在人类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人们一直对它顶礼膜拜。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

而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

他是天神宙斯的儿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认识太阳。

(2)学习新知,探究奥秘师:同学们你对太阳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课前资料收集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课件总结: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特别强调学生在观察“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时,要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

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太阳的基本资料:(教师投影出示)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133万倍。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

教师讲解:(1)太阳的年龄组成银河系的有大约两千亿颗恒星,而太阳只是其中中等大小的一颗。

太阳已的年龄有五十亿岁,正处在它一生中的中年时期,据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呢!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热。

(2)太阳的温度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的气球体,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认识太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章《宇宙探索》,第3节《太阳,我们最近的恒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知道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学会观察太阳,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模型、地球仪。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太阳模型,了解太阳的结构。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太阳,记录太阳活动,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加深对太阳活动的理解。

7. 课堂拓展:介绍太阳能源的利用,激发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直径:约109倍地球直径温度:约5,500℃距离:约1.5亿公里2.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光照:提供光和热能,促进生物生长温室效应:维持地球温度,有利于生物生存潮汐力:影响地球海洋潮汐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影响地球气候太阳风:产生极光,影响通讯设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太阳活动,记录一周内的太阳黑子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太阳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太阳能源的利用,探讨太阳能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和第三条。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10《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10《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10《认识太阳》教学设计《认识太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

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

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

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C,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C”。

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

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分析太阳的特征及结构,建立太阳实际与视觉大小的联系。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三章《宇宙的奥秘》中的第2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大小、温度、光度等。

2. 认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理解太阳对地球生命及气候的影响。

3. 了解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难点: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如何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模型、地球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和地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细节:让学生观察太阳和地球的图片,提出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关系?” “太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a. 太阳的大小、温度、光度等。

b.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以及这对地球的影响。

3. 讲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a. 太阳是地球生命的主要能源。

b. 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4. 讲解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a. 太阳的内部结构:核心、辐射带、对流层等。

b.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太阳风等。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制作太阳和地球模型,加深对太阳的认识。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大小、温度、光度距离地球2.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生命能源气候影响3. 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内部结构太阳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太阳的结构和活动。

2. 拓展题目:请谈谈太阳对地球的其它影响,例如太阳对地球生物钟的影响。

答案:太阳对地球生物钟有一定影响,生物根据太阳光照的变化调整作息。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10 认识太阳(之一)一、教材: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0课。

二、课题:认识太阳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2、知道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目标:1、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论。

3、能与同学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

情感目标:1、通过认识太阳,了解太阳,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能对太阳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与同学合作愉快。

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知道太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能让学生了解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五、教学准备:(1)资料准备: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多媒体或图片资料;学生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

(2)教具准备:篮球一个、黄豆数粒、投影仪、微机、大屏幕。

六、学情分析:太阳是万物之源,我们天天与太阳为伴,学生也几乎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耳闻了许多以太阳为背景的动人的神话故事,学生心目中的太阳形形色色。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看:猜一猜:下面的谜语说的是什么?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

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给出老师答案,从而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太阳。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强人文科学的教育。

)2、教师出示有关太阳的图片:包括各个时间、各种情景下的太阳。

教师在展示图片的时候要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看到的景象,或者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来赞美一下美丽的太阳。

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3章《宇宙探索》,第2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理解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太阳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活动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太阳模型、太阳能电池板、幻灯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太阳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太阳的构造和性质。

3. 实践活动:观察太阳能电池板,探讨太阳能的利用和优点。

4. 例题讲解:分析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解释太阳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太阳能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质量、体积、温度光谱分析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距离、引力、光照3. 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光合作用温度调节4. 太阳能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太阳能的应用,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2. 答案: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照明:利用太阳能为灯具供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以及如何利用太阳能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太阳能发电站的运行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2. 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3.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太阳与地球的关系1. 距离: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公里,这个距离决定了地球上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认识太阳(逻辑推理课)
一、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

2、尊重关于太阳的科学证据,不迷信权威;能大胆想象太阳的概况;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
生:想。

老师出示谜语:
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谜底:(太阳)
学生动脑猜谜语,并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到了。

关于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内容?学生汇报。

师:你们真棒,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太阳、研究太阳。

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探讨新知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了有关太阳的资料,都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

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既丰富又全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告诉大家,你们所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同学说的不全面,待同学回答完毕后,再进行补充。

学生进行汇报,并相互进行补充资料。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太阳的资料,你们想看吗?
生:想看。

老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太阳的资料(PPT)。

1 太阳在银河系里的位置图。

2 太阳的结构图。

3太阳黑子。

4 耀斑
5 日珥
6 太阳与地球的比较及彼此的距离。

学生认知观看老师的资料,并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进行知识储备。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太阳的了解又更进一步,哪些内容让你记忆深刻呢?
学生汇报。

师生一起对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师:我们刚才研究了太阳,谁知道太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汇报。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是太阳给了地球生命。

假如没有了太阳,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我们人类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汇报。

师: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的秘密。

课下,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逐步
的揭开太阳神秘的面纱;同时,也创作一篇关于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

老师宣布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