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气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气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电气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电气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方法,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能,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工作状态,确保无损坏和故障。

2. 配备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耐热手套、防护服等。

3. 检查焊接环境,确保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

三、操作要点1. 焊接设备操作1.1. 焊接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查维护后方可使用。

1.2. 在使用过程中,禁止随意改变设备参数,不得擅自拆卸设备零件。

1.3. 在高温下操作时,焊机周围必须设置防火措施。

禁止将易燃物品放在焊接区域附近。

1.4. 焊接设备接地必须可靠,并定期检查。

2. 焊接电缆操作2.1. 使用绝缘良好的电缆,不得使用破损、老化的电缆。

2.2. 确保电缆的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导致火花飞溅导致意外。

2.3. 禁止将电缆放置在通道中间或人员行走区域,防止绊倒和磨损。

3. 焊接电源线操作3.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源线,不得使用易燃的、老化的线缆。

3.2. 确保电源线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导致电流过大或断电。

3.3. 禁止将电源线穿越人员行走区域,使用保护套管进行覆盖。

4. 焊接面罩操作4.1. 使用标准的焊接面罩,确保视野清晰,防护效果良好。

4.2. 确保面罩上的玻璃片干净清晰,不得有裂纹和污渍。

4.3. 脱离焊接区域时,必须将面罩摘下,以免视线受阻。

5. 作业环境操作5.1. 焊接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禁止在密闭空间中操作。

5.2. 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他人靠近作业区域。

5.3. 作业区域内不得存放可燃、易爆物品,以防导致意外事故。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时,切勿惊慌,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如果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并撤离人员。

2.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人员救援和心肺复苏。

3. 发生意外伤害时,应及时为伤员止血、包扎,并进行急救处理。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第1篇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拆装应由电工进行。

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好手套侧向操作。

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哈哦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板或木板上。

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气孔、口打开。

6.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7.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8.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9.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0.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测许可后,方可施焊。

11.工作结束,应切断电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2篇电焊工操作规程5电焊工操作规程(五)1.1 电焊机电源线性长度不得超过3米,线路跨越弯道路应架空或加保护盖。

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焊钳绝缘必须良好。

1.2 电焊机的电源接线,应由电工执行。

1.3 焊接电缆与焊接电源接线端子要保持良好接触。

2. 操作步骤:2.1 合上电源闸刀,即可工作。

2.2 根据焊件材质,选择合适的焊条型号和大小。

2.3根据焊缝要求,选择适当的电流。

2.4停机时,先停电焊机负荷,方可切断电源开关。

3. 操作注意事项:3.1 电焊机应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

3.2 焊机额定电压必须与网路电源相等,可靠接线。

电源或调节焊接电流时必须在空载下运行。

3.3 要经常保持焊机清洁,定期用压缩空气排除灰尘。

3.4 焊机应按额定暂载率正确使用,不能过载或长时间短路。

3.5 焊接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炸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电焊工岗位操作规程(三篇)

电焊工岗位操作规程(三篇)

电焊工岗位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焊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质量,规范电焊工的操作行为,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所有从事电焊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并按规定进行操作。

第三条电焊工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第四条电焊工必须掌握基本的电焊知识,熟悉相关电焊设备的操作方法,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电焊工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关操作前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二章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第六条电焊工在操作设备前,必须确保设备地面平整、稳定,周围没有易燃和易爆物品存在。

第七条电焊工在工作时,必须站立在稳固的平台上,保持身体平衡,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稳定。

第八条电焊工操作电焊设备时,必须戴好相应的防护手套、防护面具、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九条电焊工操作电焊设备时,必须正确认识电焊材料的特性,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相应的电流值、电压值等。

第十条电焊工操作电焊设备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确保不会对他人和设备造成伤害。

第十一条电焊工操作电焊设备时,应注意电焊光弧的辐射,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防护,避免眼睛受伤。

第十二条电焊工在操作电焊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连接是否牢固,电源是否接地,以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三条电焊工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负责人。

第三章电焊工技术操作规程第十四条电焊工操作电焊设备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保证焊接质量。

第十五条电焊工焊接前必须对焊缝进行清理,确保无杂质和污物,以确保焊接质量。

第十六条电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焊接速度、焊接温度和焊接压力,保证焊接质量。

第十七条电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必须注意焊接信号,确保焊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十八条电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保证最佳的焊接效果。

第十九条电焊工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烟雾产生,确保焊接环境的安全。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一)电焊工1、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3、现场周围10m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4、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

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5、作业前应检查焊机、线路、焊机外壳保护接零等,确认安全后方作业.6、严禁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运行中的压力管道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以及受力构件上焊接和切割。

7、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应根据介质性质进行多次置换及清洗,并打开所有孔口,经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8、在密封容器内施焊时,应采取通风措施。

间歇作业时焊工应到外面休息。

容器时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焊件隔离.焊接时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抢救方法。

9、焊接铜、铝、铅、锌等合金金属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作业。

在有害介质场所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防毒措施,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10、施焊地点潮湿,焊工应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

应定期检查绝缘鞋的绝缘情况.11、焊接时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

12、工作中遇下列情况应切断电源,改变电焊机接头;移动二次线,转移工作地点;检修电焊机;暂停接作业。

13、高处作业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与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

5m;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架上;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5m外设置护栏,并设专人值守。

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使用盔式面罩。

焊接电缆应绑紧在固定处,严禁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作业;必须在稳固的平台上作业。

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

14、焊接时二次线时必须双线到位,严禁用其他金属物作二次线回路。

15、焊接电缆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焊接是一项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但焊接作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焊接作业的安全性,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制定了以下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作业前的准备1. 确认焊接区域的安全环境:检查焊接区域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或有害气体的情况,如有必要,进行通风处理。

2.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的电源接地良好,电缆无损坏或暴露情况。

检查焊接电缆的电流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防护设备:确保焊工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防护装备,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洗。

4. 安装焊接保护设施:在焊接区域设置焊接隔离帘,确保周围人员和其他设备不受到辐射。

三、焊接作业操作规程1. 确保焊工个人安全:焊工应佩戴防护设备,不得穿戴宽松衣物、长发或披肩发,以防被火花或飞溅物伤害。

焊工不得将手放在作业物件附近,以免被灼伤。

2.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种类,确定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以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

严禁超过设备额定参数进行焊接作业。

3. 焊接材料的预处理:焊接前应对焊接材料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包括除锈、清洁、去除油污等。

不使用含有易燃物质的溶剂清洗焊接件。

4. 确保焊接区域的安全:焊接时应保持焊接区域的干燥,不得有雨水、积水或其他液体存在,以免产生危险。

禁止在焊接区域内安放易燃物品。

5. 预防火花和飞溅物引发火灾: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和飞溅物可能引发火灾,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譬如在焊接点周围铺设防火布,安放灭火器材。

6. 控制焊接区域的温度: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从而导致周围物体熔化或变形。

应在焊接点周围铺设隔热材料,以防止周围材料受热引发事故。

7. 确保焊接设备的安全: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电源线路短路或漏电。

使用遇水自动断电功能的设备,确保焊接安全。

8. 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焊接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负荷不能超出规定范围,严禁将电焊机用作其他用途。

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穿着个人防护装备
1.1 每位焊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穿着防护服、焊帽、焊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1.2 在进行高温焊接作业时,必须穿戴防火服和防火靴。

二、操作环境安全
2.1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有
害气体累积。

2.2 确保焊接作业地点周围无易燃和易爆物品,保持作业环境
整洁。

三、焊接设备安全
3.1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2 确保焊接设备接地良好,避免发生电击等意外事故。

四、焊接作业操作规定
4.1 在进行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产生
火花飞溅。

焊枪应该在正常工作温度下使用,不得超负荷使用。

4.2 焊工在进行镍、铬、铝等有害金属焊接时,必须佩戴呼吸
面具等防护装备。

4.3 禁止在无专门设施的情况下进行铅焊接。

五、急救准备
5.1 工作现场应配备急救箱,遇到意外情况及时进行急救。

5.2 确保工作现场与医疗救护车道畅通无阻。

5.3 对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及时记录,并报告公司领导。

六、应急预案
6.1 制定焊工作业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包括火灾、电击、意外伤害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

以上规程是保证焊工在工作中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措施,每位焊工都应严格遵守,确保工作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1【第1篇】电焊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电焊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合格证和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工操作证。

(2)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需要遮盖,脚面应有鞋罩并戴电焊手套。

(3)不准在带有液体压力、气体压力或带电设备上进行焊接。

(4)禁止在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内焊接,室外焊接时,与易燃易爆物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m,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5)禁止在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或在油漆未干的物体上焊接。

(6)在风力超过3级或雨雪天气时,禁止露天焊接。

(7)清理焊渣时必须戴上白光护目镜,并避免对着自己和他人的方向敲打焊渣。

(8)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电焊机和工具。

(9)固定或移动的电焊机外壳和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10)电焊机所用的导线必须是良好的绝缘软导线,接头应包有可靠的绝缘。

(11)电焊机应带有保险的电源刀闸,并装在密封的箱内。

(12)电焊钳应能夹牢焊条,并与焊条接触良好,握柄用绝缘耐热材料制成并且无缺陷。

(13)电焊机的裸露、导线和转动部分应装有防护罩。

(14)在合上和拉开电源刀闸时,应戴干燥的手套,另一只手不准按在电焊机上,当电焊设备通电时,不准触摸导电部分,更换焊条时必须戴电焊手套,焊工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把电源断开。

(15)在潮湿地方进行焊接时,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

(16)电焊工所坐的椅子必须用木材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

(17)禁止将带电的绝缘导线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防止重物、车辆砸、压,以防漏电。

(18)接电源时应从开关的负荷侧接出,严禁带电接电源。

【第2篇】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电焊机应设单独开关,焊钳和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

(2)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的容器和管道时,应先清洗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完整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完整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完整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一、总则1. 本规程旨在指导焊工进行安全操作,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人身安全。

2. 所有焊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并配合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

二、安全准备1. 焊工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应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确认焊接设备完好无损,严禁使用损坏的设备。

- 检查焊接区域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良好。

- 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焊接面罩、手套和防护服。

三、焊接操作1.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焊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焊接区域没有易燃物品和易爆物。

-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周围的工作人员和设备,避免对其造成伤害。

- 使用正确的焊接电流和电压,避免因过大电流引发安全事故。

- 当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关闭焊接设备,并进行周围区域的清理工作。

四、应急措施1. 在发生焊接安全事故时,焊工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停止焊接操作,并向周围人员发出警告。

- 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和安全人员。

- 若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或按照现场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 在紧急情况下,焊工应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

五、日常维护1. 焊工应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 若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损坏,应立即上报给相关负责人,并停止使用该设备。

六、附则1. 对于违反本规程的焊工,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2. 本规程的任何修改或变更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向焊工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说明。

以上为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的完整版,旨在指导焊工进行安全操作。

请各位焊工严格遵守规程,共同努力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是规范焊工的安全操作行为,控制人、机、环的不安全因素,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凡本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CO2气体保护焊、气焊(割)、手工电弧焊、氩弧焊、自动、半自动焊等各类焊工岗位。

3.危险因素及伤害方式
3.1电焊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伤害
3.1.1电焊机设置在潮湿环境中造成触电事故。

3.1.2电焊机的机壳无接地措施。

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更换熔丝等可造成触电事故。

3.1.3焊接清根、清除焊接缺陷时所用角向砂轮机的磨头、砂轮片等。

3.1.4焊接过程中电焊飞溅,焊后用手锤、扁铲清理焊渣、电焊药皮等易伤己、害人。

3.1.5用碳弧气刨进行清根、清除焊接缺陷时,提醒周围操作人员,避免火花烧伤。

3.1.6焊接清根、清除焊接缺陷时所用角向砂轮机的磨头、砂轮片等安装紧固,可发生飞出伤人。

3.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伤害
3.2.1距地面2米以上的高度进行焊接,为高空焊接作业。

在高空焊接作业中没系安全带或安全带系在活动的物件上,造成的伤害。

3.2.2在高空作业时没有可靠的登高梯台,没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导致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3.2.3工件没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便进行作业,工件易倾倒伤人。

3.2.4违章使用吊车牵拽工件作业,脱钩或钢丝绳断裂造成重大事故。

3.2.5操作者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引起伤害。

3.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伤害
3.3.1在焊接操作场地10米内,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产生的器皿管线)造成火灾。

3.3.2转胎地坑无护栏,可造成坠落伤害。

3.3.3现场混乱,工件占道或没有定置管理,造成伤害。

3.3.4地面不平,地面湿滑造成人的伤害。

3.3.5弧光辐射、焊接尘毒伤害。

4.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4.1焊接操作前,要求焊工必须戴好白光眼镜、皮手套、面罩、安全帽;穿好绝缘鞋、脚盖、帆布作业服。

仰脸焊时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护帽。

4.2凡是从事焊接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
合格后领取特殊工种操作合格证,方可独立操作。

4.3焊接操作前,应先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如焊钳和电缆的绝缘有无损坏,焊机外壳的接地是否良好等。

4.4送电前仔细检查电焊机是否有引起短路的金属物质,导线接头是否牢固,导线有否短路之处,以防送电后引起短路,烧坏电机。

4.5拉导线时,要注意周围,不要刮倒或刮掉高空物品,以免伤人。

4.6焊接场所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备有消防器材。

动焊时,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焊手续。

4.7使用梯台时,必须检查梯台是否放稳,确保其可靠。

4.8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采取防护措施,不准将工作线缠在身上,地面应有人监护。

4.9没有可靠防工件倾倒措施不能作业,严禁用吊车牵拽工件施焊。

4.10对存有残余油脂可燃气体和溶液的设备和容器焊接时,必须首先进行检查,并冲洗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严禁在受压容器管道上进行焊接。

4.12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容器工作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有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设施。

照明电压采用12伏,禁止在油漆、喷漆、涂漆、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4.13电焊机接地零线及电焊工件都不准把线搭接在管道和机床
设备上。

工作地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4.14露天焊接必须设置挡风装置,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火灾,在风力五级以上不宜露天焊接。

4.15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或煤气管附近焊接时,必须取得消防部门的同意与煤气站联系好。

工作时应采取严密措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

4.16助手必须懂得电焊、气焊的安全知识,操作者必须注意助手的安全。

4.17焊接工作场地尽可能使用屏风板,避免其他人受弧光伤害。

4.18工作完毕应检查焊接工作场地情况,(包括相关的二次回路部分)无异常状况,清理地面,灭绝火种,切断电源才能离开。

4.19更换焊条时一定要戴皮手套,不得赤手操作。

敲打清理焊渣、药皮时,要带白光眼镜。

4.20在带电情况下,不要将焊钳夹在腋下而去搬弄焊件或将电缆软线绕挂在脖颈上。

4.21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切勿靠在带电的钢板或焊件上。

4.22作业面积较窄,多组焊工集中在一起焊接时,特别是机壳焊工在高空作业时,必须设人监护。

4.23机壳焊接完时,要放在指定摆放位置,并摆放整齐、平稳,严禁将部件落得过高(在垛底与垛高之高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过2米)或摆放在交通道以及不安全的地方。

4.24使用吊车时,要根据机壳的重量选好钢丝绳,捆绑要牢固,
指挥时要看清方向,手势清楚,严禁使用非标吊具和报废绳索。

4.25先关闭电焊机,再断开电源。

清理电焊工具,并向下班交清安全事项。

5.应急措施
5.1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源,如有人员伤害,立即将被伤害人员撤离危害区域,应就近送往医院或拨打120请求救助。

5.2发现火情,及时向公司保卫处报警,电话:57120482(内线8012),或直接拨119报火警。

5.3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向车间领导和公司生产部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附加说明:
本规程由生产安全部部提出
本规程由生产安全部负责起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