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册人口素质与环境同步达纲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人口与环境 同步练习 湘教版 必修2

高中地理人人口与环境 同步练习 湘教版 必修2

人口与环境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A.工业化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高度发达的社会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世代更替快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大洋洲、非洲B.欧洲、非洲C.非洲、欧洲D.亚洲、拉丁美洲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9.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10.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⑤1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1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1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5.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6.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①洞庭湖围湖造田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18.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属于A.国内迁移B.国际迁移C.省际迁移D.县际迁移19.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国家政策B.部族战争C.自然灾害D.开发资源20.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22.下列①②③④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23.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24.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黄土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恒河平原25.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思维26.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与环境过关检测(二)湘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练习学案Word版含答案

人口与环境过关检测(二)湘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练习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过关检测 (二)(时间 :45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 ,共 44 分 )读以下图 ,达成第 1~3 题。

1.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A. 甲处B. 乙处C.丙处D. 丁处2.乙点以后曲线发生了显然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 人口减少B. 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添D. 政策改变3.M处可能出现的是()。

A. 生活质量提升B.人口老龄化严重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升答案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丙处环境供应资源量与人口耗费费源量之间的差最大,说明生计环境最好。

第 2 题 ,乙点以后曲线显然上升,说明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显然提升,最有可能是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 3 题 ,M 处表现为人口耗费费源量大于环境供应资源量,这样会致使过分开发资源,可能会惹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读我国某市2016 年迁入人口年纪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组成图,达成第 4~5 题。

2016 年迁入人口年纪及性别统计图2016 年从业人员组成4.以下对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表达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目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徙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构造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目多于女性,这与该市家产构造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①减少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限制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备的压力A. ①②B. ①③C.①④D. ③④答案分析第 4 题 ,从迁入人口年纪及性别组成图剖析,2016 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为主,而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能够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 )影响 ,跟着青壮年女性增加,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

第 5 题 ,人口的大批迁入 ,会增大就业、环境、服务设备等方面的压力。

以下图表示某城市20 世纪 80 年月和 90 年月均匀人口年变化率。

目前,该城市总人口约 1 300 万。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质量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改变曲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2.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D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1题,由图中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可以推断,当地海拔高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高,所以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第2题,由图中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可以推断,地势越平坦,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越多,④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

(2024·云南高一学业考试)读下列三个表中的相关内容。

据此完成3~4题。

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纬度>60°N40°N~60°N20°N~40°N0°~20°N0°~20°S20°S~40°S>40°S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0.4%30.0%49.4%10.4%6.1%3.5%0.2%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世界面积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A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 .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C .大洋洲人口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D .发达地区人口多,欠发达地区人口少4.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6%,但人口却占到了96%,其自然缘由是( C )A .气候干旱,生态脆弱B .医疗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C .地形平坦,降水较多,水源足够D .诞生率高,且大量接收海外移民[解析] 第3题,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可知,人口在纬度20°N~40°N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49.4%,40°N~60°N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30.0%,合计就占到了79.4%。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3.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解析:认识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之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

答案:B4.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C.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答案:C5.环境人口容量()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不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D.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概念的理解。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不是无限扩大。

答案:B(通过以上系列选择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源的有限对人口容量的限制性等,使学生这种科学环境观初步建立)6.为了简便,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主要依据的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能源资源D.生物资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依据。

其中最主要是依据土地资源。

答案:A7.不与环境人口容量正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解析:资源数量越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类社会越发展,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因此这三个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正相关;人口的消费水平越高,一定数量的财富可供消费的人口数就越少,因此,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

高二地理同步测试(1)《人口与环境》

高二地理同步测试(1)《人口与环境》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二地理同步测试(1)—《人口与环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据右图回答1—3题。

1.下列国家或地区不属于已经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国家或()地区的是A.韩国B.新加坡C.香港D.印度2.图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① B.②C.③D.④3.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类似于()A.①B.②C.③D.④据右图回答4—5题。

4.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5.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6.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多通过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B.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动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口对环境没有破坏7.关于生育率和出生率两个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育率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B.出生率水平高,生育率水平也一定高C.生育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的关系D.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全体人口的关系8.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很多。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21世纪,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①自然环境②社会制度③经济形式④文化传统⑤环境污染⑥科技知识⑦伦理道德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④⑥⑦9.近年来,因爱滋病的传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非洲有个别国家的平均年龄下降到37岁,这主要反映了()A.自然灾害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B.科技知识和伦理道德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C.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D.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10.属于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是()①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有多种致病变物质②环境中碘异常,当地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③某些地区环境中自然放射线较高,易造成胎儿畸形④高温多雨季节往往有疟疾的流行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11.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12.下列关于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再生产类型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非洲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13.下列关于人口素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B.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C.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可表示为环境因素人口身体素质遗传因素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越低右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4-15题。

最新地理高二-高二地理同步训练 人口与环境 精品

最新地理高二-高二地理同步训练 人口与环境 精品

人口与环境(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训练指要1.了解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口再生产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地区差异。

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合理容量的概念;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和路线。

4.熟练掌握有关人口的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

一、选择题1.关于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现代型”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过渡型”C.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均属于“现代型”D.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进入“现代型”2.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3.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机械增长快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B.科学技术C.消费水平D.人口素质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后分析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D.老年人口比率,乙国高于甲国6.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及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C.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7.关于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D.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是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之一8.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有()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②国内资源和其他资源③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④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

高二下册地理人口与环境单元练习

高二下册地理人口与环境单元练习

高二下册地理人口与环境单元练习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地理知识的积存,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

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整理的高二下册地理人口与环境单元练习,期望能够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要本缘故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2.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其地区分布的配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原始型B.德国、芬兰传统型C.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现代型D.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国家过渡型3.2021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0.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4.有关人口数量变化的正确叙述是()A.分析世界人口数量由50亿增长到60亿的变化,不必考虑人口迁移的阻碍B.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C.假设所研究地区是封闭的,其人口数量的统计,可忽略人口迁移因素的阻碍D.天津市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的统计,既依据自然增长的变动,又要考虑人口迁移的阻碍5.有关环境对人口数量阻碍的正确叙述是()A.自然环境对生育率的阻碍明显高于对死亡率的阻碍B.环境污染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缘故之一C.伦敦烟雾事件完全是由天气状况造成的D.克山病、大颈项病、大骨节病的发生,均与环境中缺乏碘元素有关6.有关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阻碍,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往往使受灾地区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居民健康水平下降B.土壤对人体健康无不良阻碍C.冰冷季节,人类呼吸系统发病率较高D.地点性氟中毒的要紧缘故是饮水中含氟偏高,严峻危害健康7.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阻碍D.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要紧缘故是人口数量的增长8.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连续供给的人口数量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确实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D.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前提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供给的人口数量9.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量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C.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5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D.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人左右10.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不管生产力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差不多上有限的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C.照目前情形进展下去,以后地球人口可不能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11.下列现象属于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躯体素养造成阻碍的是()A.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和土壤B.噪声加剧对人的听力、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C.某些地区环境中自然放射线较高,易造成胎儿畸形D.水果催熟剂中的某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致癌作用12.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养,能够使资源得到深度开发B.环境质量的改善,能够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C.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养能够降低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D.人口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从全然上阻碍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13.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养的积极作用表现为()A.能够促进人口、环境与进展的良性循环B.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C.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进展完全摆脱自然的束缚D.有利于操纵人口数量,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14.下列现象中,对中西部剩余农业劳动力而言,属于人口迁移的拉车的是()A.东部地区气候优越,降水丰富B.到东部大都市找工作收入多C.东西部语言差异大,日常生活的交流隔阂多D.政府政策不阻碍农民跨省界务工经商15.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紧密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要B.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阻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C.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迁入国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阻碍,一样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16.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B.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广州中山大学,每周返回深圳看望父母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17.关于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安史之乱使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B.我国历史上海一次政治中心转移和朝代更迭,都曾引起过人口的大规模迁移C.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截了当缘故是自然灾难D.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与以百年和千年为尺度的全球气候变迁,有紧密的相关性18.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要紧受国家政策阻碍,多为非自发性迁移B.国际人口迁移也占专门大比例C.东部沿海的大都市多为迁入地区D.人口迁移和流淌的方向要紧是从农村到都市19.三峡工程因水库埋住地区人口密度大,工程需移民达百万之多。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练习随堂练习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练习随堂练习

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练习随堂练习2021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

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练习随堂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填空题1.当今人口的急剧增长,不仅对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使遭到一定的破坏。

因此,必须控制,提高。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左右。

如果人口再无节制增长下去,我国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

3.我国控制人口的具体要求是、、、优生。

优生就是促使出生的后代在上优良些,同时避免生出有的后代。

4.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

其原因是由于过于集中、长期的开发和战争等原因,破坏了,引起了严重的和失调。

二、选择题5.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最重要原因是()A.人口过度增长B.水旱自然灾害C.火山经常爆发D.地震频繁发生6.人口迅速增长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其根本原因是()A.破坏了非生物环境B.破坏了生产者C.破坏了消费者D.破坏了分解者7.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口急剧增长会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B.人口急剧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C.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力量大,会使生产力大大提高D.人口急剧增长会使人类需求与有限的环境资源的矛盾加深8.世界人口增长的加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20世纪初B.1990年C.18世纪后D.17世纪中期9.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

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B.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利用D.人口的急剧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10.我国1951年时人均耕地面积与1981年时耕地面积分别是()A.0.29公顷,0.91公顷B.0.19公顷,0.29公顷C.0.91公顷,0.10公顷D.0.10公顷,0.19公顷11.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口的增长,给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的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人口的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12.关于计划生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是进行多胎生育B.我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C.计划生育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练习随堂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册人口素质与环境同
步达纲练习
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理论、方法和手段。

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下册人口素质与环境同步达纲练习,希望你喜欢。

1.目前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环境因素
B.次生环境因素
C.自然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2.下列属于可致病的原生环境因素是()
A.喀斯特地形
B.环境中碘缺乏
C.交通噪声
D.生物性污染物
3.被动吸烟者因烟雾致病是()
A.原生环境因素影响
B.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影响
C.次生环境因素化学影响
D.次生环境因素生物影响
4.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废墟上戳洞下种,这说明()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
B.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就不会破坏环境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5.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C.尽快提升国民经济实力
D.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婴儿死亡率、出生时预期寿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婴儿死亡率(%)
出生时预期寿命
发达国家
9930
1.6
73
美国
16400
1.05
75
日本
11330
0.55
77
发展中国家
660
9.0
59
印度
250
10.1
55
材料2 据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为:男71岁,女74岁。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这说明人口身体素质在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2)我国到2019年前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__________。

(3)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而________因素也起着很大作用。

高二地理下册人口素质与环境同步达纲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