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理综生物(word版)

合集下载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juémì)★启封(qǐ fēnɡ)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gāoděngxuéxiào)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lǐkē)综合能力测试(北京(běi jīnɡ)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fēnbié)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jiē guǒ)如图。

(完整word版)2018北京高考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完整word版)2018北京高考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2018 年北京高考生物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 . Na+B.二氧化碳C. RNA D .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 .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 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 .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 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 .需要 ATP 提供能量B. DCIP 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 .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 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 Xho I 和 Sal I 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 1 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 2 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 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 片段是单链DNA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 页(共 5 页)29.( 17 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 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悬液,连续 4 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的缓冲液,连续 4 周。

最新-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理综二模考试(生物) 精品

最新-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理综二模考试(生物) 精品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1至6页,非选择题7至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Ca 40 Fe 56 Cu 64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个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图1示溶酶体的发生及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②的主要功能是对④合成的物质进行加工和分拣B .③的主要功能是为①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水解酶C .图中吞噬损伤细胞器的结构与①是同一种细胞器D .①生物膜的完整性对其它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2.图2是某些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产生的①进入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要穿过5层磷脂分子B .碳反应(暗反应)的主要产物淀粉是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中合成的C .CO 2浓度只影响④的合成速率,不影响①②③的合成速率D .分布于⑤上的色素可用有机溶剂提取,用纸层析法分离3.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3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

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 、bbOOB .F 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 ,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 .让F 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D .让F 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B .生长素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 .植物组培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D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可获得四倍体无籽番茄5.图4是探究温度对水螅种群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 .在培养过程中,水螅的种群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B .在30℃时水螅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增长速率在15天左右最大C .在10℃、20℃时水螅种群呈“J”型增长,且20℃时种群增长速率较大D .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水螅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9.(18分)RNA 具有多种功能,请回答下列与RNA 有关的问题:(1)在细胞生物中,DNA 是遗传物质,RNA 帮助其实现功能。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A.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B.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C.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2.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笫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3.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

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4.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

为研究牧草间的袁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B和蛞蝓5种生物B.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C.没有括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显著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取食5.研究者使用稳定同位素180标记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氧,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180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0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由HCO3-和CO32-提供B.HCO3-和CO32-中180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C.释放的02中180的比例不受光合作用反应时间影响D.释放的02和水中180的比例接近,推测氣气来自于水6.平昌冬奥会“北京8 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了-20C能发热4 h 的智能服饰; 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制作了高2.35m、重量仅为10kg 的熊猫木偶,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品

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品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2018.5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o 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分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变化D.细胞凋亡不会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2.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

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

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3.科研人员在同一温带草原上选择放牧、割草、围封三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样地,测定湿润年和干旱年的土壤呼吸总量(样地内植被和微生物的呼吸总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之一是研究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B.土壤呼吸是草原群落中碳输出的重要途径C.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D.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对降水状况反应最不敏感4.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

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

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D.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5.下列实验材料、用具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A.用二苯胺试剂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B.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C.0.14mol / L NaCl代替溶解2mol / L NaCl溶解DNAD.蒸馏水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29.(16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的β-淀粉样蛋白(Aβ)会引起神经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某些物质,导致病情加重。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理综生物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生物:1-5、29、30、31化学:6-12、25、26、27、28物理:13-20、21、22、23、24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下)期末练习
理综
2018.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国槐、月季是北京的市树和市花。

在国槐和月季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不会发生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裂时形成纺锤体
B.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C.花瓣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分解葡萄糖
D.叶肉细胞叶绿体外膜上合成ATP
2.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期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

下列与之想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子结合
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3.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末被剥离,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
B.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之前,两个娃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
C.娃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
D.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
4.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发酵初期乳酸菌建立了明显的菌种优势
C.前6 天PH 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
D.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增殖
5.下列实验中,补鞥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用H 2O 2 酶探究PH 对酶活性影响
B.用Taq DNA 聚合酶构建表达载体
C.用胰蛋白酶制备动物细胞悬液
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备植物原生质体
29.(16分)
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卫反应(植物免疫反应)。

为探究 水杨酸(SA )对植物免疫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科研人员将特定基因转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经过 过程后发育成 SA 积累缺 陷突变体植株。

用烟草花叶病毒(TMV )分别侵染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得到图 1 所示结果。

据图分析,SA 能 植物的抗病性。

(2)研究发现,细胞内存在两种与 SA 结合的受体,分别是受体 a 和 b ,SA 优先与受体 b 结合。

结合态的受体 a 和游离态的受体 b 都能抑制抗病单摆基因的表达。

病原体侵染时,若 抗病蛋白基因不能表达,则会导致细胞凋亡。

依据上述机理分析,SA 含量适中时,植物抗 病性强的原因是 ,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未被抑制,抗病性强;SA 含量过高会导致 细胞凋亡,原因是 抑制抗病蛋白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3)研究发现,植物一定不为被病原体侵染,一段时间后未感染不为对病原体的抗性增强。

为探究机理,科研人员在图 2 所示烟草的 3 号叶片上接种 TMV ,得到图 3 所示结果。

①实验结果显示,接种后 96 小时,3 号叶片中 SA 含量明显提升,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 SA
含量略有升高,随着时间延长,。

②科研人员测定各叶片中SA合成酶的活性,发现该酶活性仅在3号叶片中明显增加,据此
推测,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的SA的来源是。

③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3号叶片接种TMV,用透明袋罩住,透明袋内充入18O以掺入新合成的SA中,密封袋口。

处理一段时间后,提取叶片中的SA,2
测定。

结果证明该推测成立。

(4)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植物通过调控不同部位SA的量来抵御病原体的侵染,其原理是。

30.(18分)
日节律是动物普遍存在的节律性活动,通常以24h为周期。

研究者从果蝇的羽化节律开会,逐渐揭示出日节律的分子机制。

(1)羽化节律是果蝇的一种日节律行为,由机体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控。

(2)研究者通过诱变得到羽化节律紊乱的雄蝇,推测雄蝇的羽化节律紊乱与野生型基因per
的突变有关。

将羽化节律紊乱的雄蝇与两条X染色体融合在一起的雌蝇杂交,由于雌蝇经减
数分裂产生X染色体的卵细胞,导致杂交子代中出现性染色体只有一条正常X染
色体的个体(表现型为雄性),这些子代雄性个体羽化节律,判断pe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per的突变基因per s、per l、per o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变为短节律(羽化周期缩短)、长节律(羽化周期变长)和无节律。

研究者利用棒眼(伴X显性遗传)正常节律雌蝇进行图1所示杂交实验,对per基因及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者观察F2中个体的羽化节律,可以判断per s、per l间的显隐性关系,这是由于该个体的X染色体。

利用上述杂交方法,可判断per基因及突变基因间的
显隐性关系。

(4)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动物中以24h为周期的日节律形成机理有了基本了解,如图
2所示。

据图分析,P单摆和T单摆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会在细胞质内结合形成P-T蛋白聚体,二聚体通过进入细胞核,抑制相关基因的,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动物表现出日节律现象。

(5)地球上很多生物都有日节律现象,但参与调控的基因和分子机制高度相似且在进化上
比较保守,这是由于基因一旦发生改变,。

31.(16分)
草本植物报春花多数为二型花柱,少数为同型花柱(如图1所示)。

花药的位置明显低于柱
头的为长柱型花,柱头位置明显低于花药的为短柱型花。

同型花柱的花中,花药与柱头高度
相近。

(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们的喙细长,在吸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长期的结果。

(2)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高山上环境温度降低,传粉昆虫减少,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

为研究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进行模拟实验,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①本实验中,套袋处理可以防止,模拟了高山上的条件。

②据图可知,套袋处理后,推测同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3)结合图1和图2分析,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这种传粉方式虽然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多样性,但,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

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理综生物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