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合集下载

《弦振动实验报告》

《弦振动实验报告》

《弦振动实验报告》弦振动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观察固定均匀弦振动共振干涉形成驻波时的波形,加深驻波的认识。

2、了解固定弦振动固有频率与弦线的线密ρ、弦长L和弦的张力Τ的关系,并进行测量。

二、实验仪器弦线,电子天平,滑轮及支架,砝码,电振音叉,米尺三、实验原理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认为波动是从A点发出的,沿弦线朝B端方向传播,称为入射波,再由B端反射沿弦线朝A端传播,称为反射波。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同一条弦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将相互干涉,移动劈尖B到适合位置.弦线上的波就形成驻波。

这时,弦线上的波被分成几段形成波节和波腹。

驻波形成如图(2)所示。

设图中的两列波是沿X轴相向方向传播的振幅相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的简谐波。

向右传播的用细实线表示,向左传播的用细虚线表示,它们的合成驻波用粗实线表示。

由图可见,两个波腹间的距离都是等于半个波长,这可从波动方程推导出来。

下面用简谐波表达式对驻波进行定量描述。

设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为入射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为反射波,取它们振动位相始终相同的点作坐标原点“O”,且在X=0处,振动质点向上达最大位移时开始计时,则它们的波动方程图(2)分别为:Y1=Acos2(ft-x/)Y2=Acos[2(ft+x/λ)+]式中A为简谐波的振幅,f为频率,为波长,X为弦线上质点的坐标位置。

两波叠加后的合成波为驻波,其方程为:Y1+Y2=2Acos[2(x/)+/2]Acos2ft①由此可见,入射波与反射波合成后,弦上各点都在以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为|2Acos[2(x/)+/2]|,与时间无关t,只与质点的位置x有关。

由于波节处振幅为零,即:|cos[2(x/)+/2]|=02(x/)+/2=(2k+1)/2(k=0.2.3.…)可得波节的位置为:x=k/2②而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为:xk+1-xk=(k+1)/2-k/2=/2③又因为波腹处的质点振幅为最大,即|cos[2(x/)+/2]|=12(x/)+/2=k(k=0.1.2.3.)可得波腹的位置为:x=(2k-1)/4④这样相邻的波腹间的距离也是半个波长。

分层推进,有效讲解“测量液体的密度”(黄镇鹏)

分层推进,有效讲解“测量液体的密度”(黄镇鹏)

附件一:广东省佛山市2013年度中小学优秀论文征集登记表(内容注明:□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请在□内打“√”)学科:物理分层推进,有效讲解“测量液体的密度”【摘要】“测量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佛山市物理中考考察的重要知识点。

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方法,更好地理解在测量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会造成什么样的误差,如何更好地选用实验方案,我是这样处理这个知识点的:我设计了三个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分层推进,逐个讲解、比较,最后引导学生找出实验误差最小的一个方案,从而掌握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测量 液体的密度 分层推进 有效讲解【正文】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V m =ρ间接地测量出物质的密度ρ,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有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等多方面。

教材中没有给出现成步骤,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明确本实验目的,如何从公式出发选择测量的物理量,需要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表格,如何选用合理的实验方法尽量减少实验误差,是物理教师课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教材中,设计了“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两个实验,相比较而言,测量不沉于水又不吸水的塑料块的密度方法比较简单,如:用天平测量塑料块的质量m ,用量筒的“排水法+针压法”或者“埋沙法”测出塑料块的体积V ,从而利用公式Vm =ρ求出塑料块的密度ρ。

对于测量固体密度的这个实验,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让学生感觉困惑、不容易理解的是如何选用合适的方法测出液体的密度。

二、设计分层方案,进行有效讲解: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方法,更好地理解在测量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会造成什么样的误差,如何更好地选用实验方案,我是这样处理这个知识点的:我设计了三个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分层推进,逐个讲解、比较,最后引导学生找出实验误差最小的一个方案,从而掌握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

振动式液体密度计 D625 PPT cn

振动式液体密度计 D625 PPT cn

Densitrak®Liquid Density Meter液体密度计中国区授权代理:上海矽科贸易有限公司分析流量技术公司(AFT 公司)•Densitrak ®液体密度计由美国分析流量技术公司设计、制造。

(Analytical Flow Technologies LLC )Made in The U.S.A. 分析流量技术公司(AFT公司)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斯科特斯戴尔地区产品概述•在线密度计在线密度计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体密度的在线连续测量,适用于大宗液体物料贸易交接中的密度测量,与体积流量计配合使用可进行质量流量的在线连续测量。

•在线密度计的种类振动管式密度计、音叉振动式密度计、射线式密度计、浮子式密度计、静压式密度计。

•振动管式密度计由于振动管式密度计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准确度高、测量密度范围宽,以及适应流体介质种类广等特点,已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体密度测量的优选在线密度计产品。

•适用范围振动管式液体密度计可以应用于以密度为基本参数产品的过程控制或者以浓度百分比为参照的质量控制过程。

典型行业包括,石油化工行业、酿酒业、食品行业、制药行业等。

•Densitrak®密度计采用“U”型管和直通管两种设计结构,利用弹性质量原理测量液体的密度。

工作原理基于振动体(振动元件)的振动频率与其密度之间的关系。

•当振动管的几何尺寸、形状和材质一定时,振动频率仅由振动系统的质量决定,而流经振动管内的一定容积的流体质量则是由其密度大小决定,即流体介质密度的变化将改变振动管的固有振动频率。

•液体密度计的振动频率与管内液体密度之间有以下关系:式中:f:液体密度为ρ时的振动频率,Hz;f0:在一个大气压下空气的振动频率,Hz;ρ:被测流体介质密度,kg/m3;ρ0:仪表常数,kg/m3。

•依据相关理论及经验试验数据的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下式描述流体密度与振动频率关系曲线:ρ= K0+ K1T+ K2T²式中:ρ:流体密度,kg/m3;K0、K1、K2:密度计常数;T:振动周期(振动频率的倒数),μs。

大学物理设计性试验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大学物理设计性试验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评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提要实验课题及任务《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课题任务是:研究弦线振动时波长λ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T 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改变弦线受到的张力即可改变波长λ,通过比较同一砝码在空气中与在待测液体中时分别产生的张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波长λ,进一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研究》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⑴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画出实验装置原理图,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 写出浸入待测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可行方法;⑷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

⑸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仪器弦振动实验仪一套、电子天平等主要仪器实验提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V f 液ρ=弦线在振动时频率ν、波长λ、张力T 及弦线的线密度μ有如下关系:μνλT1=当频率ν与线密度μ一定时,上式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式后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νμλlog log 21log 21log --=T 评分参考 (10分)⑴ 正确的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3分;⑵ 正确的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2分; ⑶ 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 ⑷ 电子天平的调零和使用,1分;⑸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3分;(其中实验数据处理,2分、实验结果,0.5分,整体结构,0.5分)学时分配实验验收,4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

液体密度测量方法

液体密度测量方法

液体密度测量方法液体密度是指在常压常温下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通常使用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或克/立方厘米(g/cm3)。

液体密度的测量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液体密度测量方法。

一、摆锤法摆锤法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是通过在液体中浸入一根密度已知的小杆,以该小杆为振子,测量振子在液体中的共振频率和振幅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无需先将样品装入容器中,但要求测量仪器精度高,使用起来被限制在比较小型的样品上。

二、浮力法浮力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液体密度测量方法,通过将一个密度已知的物体浸入待测液体中,测量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从而计算液体的密度值。

可应用于各种不同体积和形状的样品,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稳定的准确性。

缺点是该方法要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而且需要定量地侵入液体表面,有一定的测量难度。

三、震荡管法震荡管法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特性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震荡管放入待测液体中,通过将双频外施声的震荡管内的谐振频率与共振频率相比对液体的致密程度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该方法不需物体侵入液体,可以抵消气泡、悬浮颗粒等不同源的误差,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方法,适用于测试各种密度的液体。

四、折射法折射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光线在液体中折射角来计算液体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专用的光学测量仪器测定液体的折射率,再利用密度与折射率的函数关系获取液体密度。

折射法不需要样品直接入液体,可以避免样品浮力的干扰,并且适用于低粘度透明的样品。

缺点是仪器需要较高的精度和技术实现,对耗时精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五、悬挂法悬挂法是一种直接悬挂待测液体样品和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通过测量物体的下降速率和悬挂液体的体积、温度、大气压力等参数来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该方法测量简单、快速、成本较低,是工业现场快速测量密度的标准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不同测量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方法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决定。

振荡法测量液体密度201110111

振荡法测量液体密度201110111

振荡管法测量物质密度江 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茂名分公司 广东茂名 525011摘要: 该文介绍了利用电磁引发玻璃U 型管产生振荡,管内存在不同物质的振动频率各不相同,物质的振动频率与密度有关,通过对被测物质与参考标准物质之间的频率差异推算出物质的实际密度。

采用振荡管法,样品消耗量少,测量精度高,可达到0.0001 g/cm 3 甚至更高。

同时也对奥地利Anton Paar 公司、瑞士Mettler-Toledo 公司和日本KEM 公司的自动密度仪作了比较。

关键词:物质密度、振荡法、频率前言在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测试中,作为被测物质的物理常数之一,密度主要应用于计量、成本核算。

密度是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 [1],即质量(m)与体积(V)之比。

ρ=Vm(kg/m 3 或g/cm 3) 液体产品的密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密度计法、韦氏天平法、密度瓶法。

对极易挥发的油品和有机溶剂只能使用密度瓶法[2]。

在大多数情况下,液体物质的密度的测量一般都选用密度计法,但用密度计法测量时量筒内样品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且人工目测密度计时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造成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而密度瓶法是准确测量物质密度的唯一方法,它需要与天平连用,测量某一已知的确切体积的样品的质量,样品的密度只需将其质量除以体积便可得出。

但若在空气中测量,由于周围空气造成的质量损失往往会被忽略,而在测量时产生一定的误差。

要精确测量就必须要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这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法实现的[3]。

目前一种新的、更为科学的测量方法正被广泛应用于液体物质和气体的密度测量中,即振荡管法。

自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它由发现至成熟应用后,它以实用、可靠,准确率高、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石油化工、检验检疫、计量校准等各分析领域里。

1 工作原理振荡管法的原理是:利用基于电磁引发的玻璃U 型管的振荡频率(见图1),即利用一块磁铁固定在U 型玻璃测量管上,由振荡器使其产生振动,玻璃管的振动周期将被振动传感器测量得到。

《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相对密 度和 API 比重的试验方法

《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相对密 度和 API 比重的试验方法

间接法 射线法
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可测量多 需要放射性射线源,稳定时间较长,
相液体
分辨率不高
超声法
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响应快、 液体中的杂质使测量不稳定,精密测 精度高、无放射、稳定性好 量时需考虑粘性介质的影响
其中,射线法由于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作用,现在已经基本不用;虽然目前并未见
超声法在液体密度测定方面的相关标准,但由于其可以实现非接触高精度密度动态测
0.82805
0.86418
1.05662
0.82805
0.86420
1.05662
0.82804
0.86419
1.05662
7
实验室 i

空气
1(汽油) 0.72610
水平 j
2(柴油)
3(润滑油)
0.82804
0.86408
4(冷却液) 1.05658
0.72620
1
0.99816 0.00110
在我国的标准中也增加相应的内容,和翻译应注意准确通顺,同时建议进行重复性和再 现性的验证试验。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下一步的工作内容,重点按照试验方案用 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
(四)方法的精密度验证试验,试验样品收集、发放、数据收集及统计处理阶段 (2010 年 4 月~7 月)
征集协同实验室 9 个,参加实验室间精密度试验。发放样品后收集反馈测试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三、主要起草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 资料收集阶段(2010 年 1 月前) 搜集液体密度测定的方法,相关的国际国外标准;搜集 U 型振动管式密度计的主要 技术内容和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搜集国内液体密度测定的方法及相关的方法标准,了解 国家标准的情况,编制形成了标准草案稿初稿,在此期间,因为得知 ASTM D4052 即将 发布实施新标准,编制组推迟了草案稿研讨会的召开,等待 ASTM D4052:2009 新标准的 发布实施,以作相应的更新。 (二)资料分析总结比较形成草案稿(2010 年 1 月~2 月)

弦线振动的实验报告

弦线振动的实验报告

弦线振动的实验报告弦线振动的实验报告引言弦线振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现象,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弦线振动的性质和规律。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研究弦线振动的频率与振幅、长度、张力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理论公式。

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弦线、振动发生器、频率计、定滑轮、质量块、尺子、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弦线固定在两个固定点上,保持水平并适当张紧。

确定弦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实验一:改变振幅。

固定弦线的长度和张力,通过改变振动发生器的振幅,记录下不同振幅下的频率和对应的振动模式。

3. 实验二:改变长度。

固定弦线的张力和振幅,通过改变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记录下不同长度下的频率和对应的振动模式。

4. 实验三:改变张力。

固定弦线的长度和振幅,通过改变质量块的质量,调节张力的大小,记录下不同张力下的频率和对应的振动模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振幅对频率的影响:在固定长度和张力的情况下,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这表明振幅与频率成正比。

2. 长度对频率的影响:在固定振幅和张力的情况下,长度越短,频率越高。

这表明长度与频率成反比。

3. 张力对频率的影响:在固定振幅和长度的情况下,张力越大,频率越高。

这表明张力与频率成正比。

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弦线振动的频率与振幅、长度、张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 = k * √(T/μL),其中f为频率,k为常数,T为张力,μ为线密度,L为长度。

2. 实验结果与理论公式相符合,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3. 实验中观察到的振动模式与理论模型相符合,支持了弦线振动的波动理论。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环境、仪器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65.80 3 43.87 59.21 3 39.47 60.62 3 40.41
3 76.21 3 50.81 64.61 3 43.07 66.80 3 44.53
4 86.40 3 57.60 76.80 3 51.20 78.81 3 52.54
5 96.61 3 64.41 84.81 3 56.54 87.02 3 58.01
波节数 。记录数据。
2、 将盛有密度 液体的烧杯置与重物下方,然后调节弦线长度使砝码与托 盘完全浸没于液体中,且使其表面无气泡附着,此时测出 ,波节数 。
3、 换上盛有待测液体的烧杯,再调节悬线长度使砝码与托盘完全浸没于中,
且使其表面无气泡附着,此时再测出 ,波节数 。
4、 在托盘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来改变同一弦线上的张力,重复 1,2, 3 步骤,测出五组数据并记录。
密度之间的关系为:
1 T
(2)
f
为了用实验证明公式(2)成立,将该式两边取对数,得:
(3)
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 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其所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一维驻波是波干涉中的一种特 殊情形。在弦线上出现许多静止点,称为驻波的波节,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半 个波长。见图。
2 当波源振动时,即在上形成向左传播的横波;当此波传到可动滑轮与弦线相 切点时,由于弦线在该点受滑轮两臂阻挡而不能振动,故波在切点被反射形成了 向右传播的反射波。当振动端点为固定切点的长度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即可 得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振动的端点为近似波节,弦线与滑轮相切点为波节。 他们的间接为 L,侧:
的关系; 3、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4、复习巩固有效数字和学习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估算方法。
实验仪器:
弦振动实验仪一套、烧杯、已知密度 的液体,砝码、待测液体等。
1 23 4
56
7
8
9
10 11
图 1 仪器结构图
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 2.振簧片 3.弦线 4.可动刀口支架 5.可动滑轮支架 6.标尺 7.固定滑轮 8.砝码与砝码盘 9.变压器 10.实验平台 11.实验桌
学时。
提交整体设计方案时间
学生自选题后 2~3 周内完成实验整体设计方案并提交。提交整体设计方案, 要求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里。
参考书籍
《大学物理实验》陆廷济 胡德敬 陈铭南 主编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弦线上驻波的变化,了解并熟悉实验仪器的调整方法。 2、 研究弦线振动时的振动频率与振幅变化对形成驻波的影响。波长与张力
数据记录:
已知水的密度:
数据处理:
同理可得 , 并添入上述表格。 又由公式
得:





同理可得: 第二次测: 第三次测: 第四次测: 第五次测:
平均值:
标准偏差: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做设计性实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也学会了做这个 实验的技巧。首先,实验时,要使波源不发生机械振动,如听到很大的嗡嗡声时, 应减少振幅或改变波源频率;第二,砝码和托盘渗入液体中时不要紧靠烧杯壁或
出波长 。然后放一个盛有密度 液体的大烧杯在重物下方,调节弦线长度,使 重物完全浸没与液体中,此时弦线对应的张力为 ,测出 的值,并算出 。同 理,换上一个盛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测出重物浸没与待测液体中时的 ,算出 , 对应弦线上的张力为 。
侧:重物在密度 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
(5) 重物在待测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
(4) 其中 n 为任意正整数,利用式(3)即可测得弦线上横波波长。
如图(5)实验装置图。
弦线一端通过固定滑轮○7 悬挂一重物,调节一频率,并固定。首先把物体 悬空,此时弦线对应的张力为 ,左右移动可动滑轮○5 的位置,使弦线出现振幅
较大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10 上的标尺○6 测出 值,于是可根据式(4)算
实验原理:
在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其中张力为T ,线密度为 ,则沿弦线传播的横
波应满足下述运动方程:
2 y T2 y
(1)
t 2 x2
式中 x 。将(1)式与
典型的波动方程
2y V 2 2y
t 2
x 2
相比较,即可得到波的传播速度:
V T
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 f ,横波波长为 ,由于V f ,故波长与张力及线
注意事项:
1、 须在弦线上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时,才测量驻波波长。 2、 实验时,发现波源发生机械共振时应减少振幅或改变波源频率,便于调
出振幅大而稳定的驻波, 3、砝码与托盘渗入液体中时表面要无气泡附着,且不要紧靠烧杯壁或杯底
测量 次数
测量值
1 56.51 3 37.67 51.60 3 34.40 52.61 3 35.07
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T 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改变弦线受到的张力
即可改变波长 ,通过比较同一砝码在空气中与在待测液体中时分别产生的张力 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波长 ,进一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物体 在液体中的运动研究》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 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 验报告。
(6) 两式相比得:
(7) 又由(2)式得:


把上面三式代入(7)式得:
(8)
实验步骤:
1、 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弦线一端通过固定滑轮○7 悬挂一托盘并在上放一 个砝码,固定一个波源振动频率,左右移动可动滑轮○5 的位置,使弦线 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10 上的标尺○6 测量 值,目测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班 级:
电信 06--1
姓 名: 裴鸿刚
学号: 28
指导教师:
方运良
茂名学院技术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200 7 年 11 月 22 日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课题任务是:研究弦线振动时波长
实验仪器
弦振动实验仪一套、电子天平等主要仪器
实验提示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 液V
弦线在振动时频率 、波长 、张力T 及弦线的线密度 有如下关系:
1 T
当频率 与线密度 一定时,上式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式后还可以
进一步简化。
log 1 log T 1 log log
设计要求
⑴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 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 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画出实验装置原理图,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 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 写出浸入待测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可行方法; ⑷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 ⑸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2
2
评分参考 (10 分)
⑴ 正确的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3 分; ⑵ 正确的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2 分; ⑶ 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1 分; ⑷ 电子天平的调零和使用,1 分; ⑸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3 分;(其中实验数据处理,2 分、实验结果,0.5 分,整体结构,0.5 分)
学时分配
实验验收,4 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 1
杯底;在测量驻波波长时,应须在弦线上出现振幅最大而稳定的驻波时测量,当 在找振幅最大而稳定的驻波时,调节波节数在 3~6 之间,容易找到稳定而振幅最 大的驻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