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试题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给你留了饭菜。
”B. 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C. 他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D. 这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借的,《红楼梦》确实很好看。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励精图治B. 迫不急待C. 世外桃园D. 竭泽而鱼(答案)A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真可谓巧舌如簧。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畏葸不前,要勇往直前。
C. 他对工作的态度总是敷衍了事,令人不满。
D. 这场比赛,我们队员表现得不负众望,最终获得了胜利。
(注:此题D选项虽无明显错误,但“不负众望”一般用于已发生且结果符合预期的情况,若强调过程表现,B选项“畏葸不前”的反面“勇往直前”更为贴切描述积极态度,故选B作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B(注:基于题目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尽管D也无误,但B更贴合“使用恰当”的要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他平时勤奋努力的结果。
D. 这部电影的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答案)D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且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春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她的歌声,如同夏日的蝉鸣,让人心烦意乱。
(答案)B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B.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这时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身体尚弱。
C. “寒舍”是对自己住所的谦称,而“府上”则是对别人住所的尊称,不可混用。
D. “及笄”是古代女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之后便可许配人家。
(答案)A(注:B项“身体尚弱”非“弱冠”本意,C项描述虽无误但不是本题最佳答案,D项“及笄”后非直接许配,而是表示已到婚嫁年龄)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真是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职业学校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2. 《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吴敬梓C. 孔尚任D. 梁山伯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的是:A. 鸿B. 鹏C. 鹊D. 鹅4.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A. 《西游记》B. 《水浒传》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为人谦虚。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为人谦虚。
C. 他学习成绩优秀,为人谦虚。
D. 他虽然为人谦虚,但是学习成绩优秀。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是:A. 仁爱B. 美丽C. 欢快D. 坚定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像一面明镜,照着大地。
B. 这座山像一只雄狮。
C. 这条河像一条银带。
D. 那朵花像一颗明珠。
8.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杂剧?A. 《窦娥冤》B. 《西厢记》C. 《牡丹亭》D. 《长生殿》9.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背水一战B. 一帆风顺C. 一举两得D. 一箭双雕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他的成绩一向很好,但他总是不骄不躁。
B. 她的文笔十分优美,让人赏心悦目。
C. 他对这个问题一知半解,但仍然自信满满。
D. 她的笑容十分迷人,犹如春花绽放。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2.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这篇作品被誉为“______”。
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对著名的______。
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蹉跎(cuō)B.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ō)C.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D.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方面。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B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结果常常事倍功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C. 她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却还要装模作样。
D. 他工作勤奋,成绩斐然,真是功不可没。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覆盖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好,还乐于助人。
C. 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
D.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领导的指导,个人的奋斗。
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顽固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C. 他工作非常认真,从早忙到晚。
D. 他的知识很广博,无所不知。
答案:A8.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高职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窃窃私语B. 翻箱倒柜C. 眉开眼笑D. 瞎说一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个工厂的工人,不仅生产技术精湛,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不仅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赢得了教练的赞誉。
C. 我对他的批评,并不是因为他的错误,而是因为他对待错误的态度。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片精美。
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不耻下问”相近的是:A. 好为人师B. 勤学好问C. 知错就改D. 知难而退5.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这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B. 他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C. 这座城市的夜景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D. 他的笑声像一阵春风,吹散了所有的忧愁。
6. 下列词语中,属于书面语的是:A. 好玩B. 挺好C. 很好D. 不错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是:A. 这里的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B. 她的歌声像黄莺一样动听。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A. 这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B. 他的笑声响彻云霄。
C. 这座城市的美景让人陶醉。
D. 他的智慧如同海洋。
9. 下列词语中,属于文言文的是:A. 美丽B. 精彩C. 坚强D. 自强不息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手法的是:A. 雨打芭蕉愁煞人,风吹柳絮飞满天。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花前月下,琴瑟和鸣。
D. 山水相连,云雾缭绕。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
高职高考语文_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眉清目秀毕恭毕敬B. 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碧波荡漾C. 呕心沥血雕梁画栋草长莺飞D. 恣意妄为气吞山河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每周增加两节阅读课。
B. 这个公园的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C. 小明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擅长体育,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问您贵姓?B. 您好,我需要一份地图。
C. 你这个做法太自私了,太过分了!D. 您的论文写得真好,我受益匪浅。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伟大巨大B. 优美美丽C. 和谐和气D. 勤奋努力不懈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B. 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自信,让人敬佩。
C. 这个产品的性能非常出色,深受消费者喜爱。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陶醉。
6. 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一项是()A. 我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
B.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需要请教老师。
C. 她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考砸了。
D. 我喜欢旅游,尤其是去海边度假。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那条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D. 他的眼睛犹如一盏明灯。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好看,你一定要读一读。
”B. “你喜欢看电影吗?我喜欢看科幻片。
”C.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
”D. “你为什么不来呢?我等你很久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______。
10. 《庐山谣》中的“______,______”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大学语文高职版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悲凉(bēi liáng)B. 恣意(zì yì)C. 漠视(mò shì)D. 淹没(yān 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这对他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D.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实词的是:A. 名B. 事C. 数D. 日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B. 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
C. 他的言辞锋利,让人难以接受。
D. 她的文笔优美,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6. 下列文章中,不属于议论文的是:A. 《谈骨气》B. 《背影》C. 《拿来主义》D. 《最后一课》7. 下列作家中,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8.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是: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 下列成语中,出自《左传》的是:A. 破釜沉舟B. 完璧归赵C. 纸上谈兵D. 画蛇添足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大学高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suō)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被迫推迟。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荣昌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荫庇众生B. 繁荣昌盛C. 繁荣发达D. 兴盛发达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那个女孩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B. 他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名词”结构的一项是:A. 绿叶B. 红花C. 白云D. 碧水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让人欲罢不能。
B. 那个山峰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
C. 那个女孩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那个电影非常感人,让人热泪盈眶。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A. 那个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B. 那个男孩聪明、勤奋、勇敢。
C. 那个城市美丽、繁华、宜居。
D. 那个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8.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名词”结构的一项是:A. 哭泣B. 喜悦C. 愤怒D. 奋进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棵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B. 那只小鸟在歌唱。
C. 那朵花在微笑。
D. 那片云在跳舞。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形容词”结构的一项是:A. 绿油油B. 白花花C. 红彤彤D. 黑沉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______”。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D.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D2.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作品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C二、填空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________的深刻思考。
答案:范仲淹;忧国忧民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向往。
答案:亲人团聚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机智,同时又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同时也因为身世的不幸和爱情的坎坷而时常感到忧郁和无奈。
2.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意味着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
“思而不学则殆”则指出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新知识,那么思考将变得空洞无物,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在诗中有什么含义?答案:这句话通过黄河水的奔流不息,比喻人生的流逝不可逆转,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
A.追寻对象的飘忽
B.追求时间的漫长
C.追寻空间的广大
D.追寻对象的改变
2.《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3.下列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
A.《文化眼光》
B.《爱尔克的灯光》
C.《香市》
D.《都江堰》
4.作品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5.下列《长恨歌》的诗句中,妙用比喻手法,从而使所喻人物形神兼备的是()
A.太液芙蓉未央柳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在天愿作比翼鸟
D.宛转蛾眉马前死
6.柳永《八声甘州》中,融贯上下片的词语是()
A.残照当楼
B.无语东流
C.登高临远
D.妆楼颙望
7.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
A.风雨交加
B.芳草拦路
C.春天归去
D.画檐蛛网
8.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
A.恋人
B.忧愁
C.革命
D.理想
9.《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与其他篇章所用人物描写方法不同之处是:比较多地运用了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10.《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
A.火车开进香雪的家乡
B.香雪跟旅客和和气气作买卖
C.“北京话”打开香雪的眼界
D.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二、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上片描写.的景象,下片追忆
衬托自己的凄凉痛苦之情。
2.《庄子·秋水》借两个虚构的神话人物和的对话,形象地表达了庄子的思想: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3. 陶渊明《饮酒》(其五) 是一首诗,诗的风格特征是
4.《》是舒婷的代表作,是作者游览所作。
5.《伤逝》以的内心独白为主线,反应了我国五四时期青年
的渴望。
6.培根《论学问》中提到:史鉴使人,诗歌使人,数学使人
三、阅读
(一)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故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请回答:
1.翻译下列句子:
A.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3分)
B.却宾客以业诸侯(2分)
2.本段最主要的说理方法是什么?(3分)
(二)读《石崇与王恺争豪》,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请回答:
1.本文表现了石崇怎样的个性?(3分)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3分)
3.指出本文用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
(2分)
4.解释下列句中词语(4分):
A.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许:
B. 崇视讫。
讫:
C.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悉:
D. 不足恨,今还卿。
足:
(三)读柳永《望海潮》(12):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请回答:1、词的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
2、词的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
3、举例说明这首词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6分)
四、作文(45分)
阅读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
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一1.b 2.a 3.b 4. a 5. b 6.c 7.c 8. d 9.c10.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三、
阅读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1.翻译下列句子:
A.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3分)
泰山不拒绝细小的泥土,所以能成就那样高大
B.却宾客以业诸侯(2分)
拒绝宾客以使诸侯成就功业
2.本段最主要的说理方法是什么?(3分)
对比。
答“类比”、“事实证明”可得1分
阅读《石崇与王恺争豪》,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1.本文表现了石崇怎样的个性?(2分)石崇:自恃豪富,飞扬跋扈骄横暴戾。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2分)
对比反衬的手法。
3.指出本文用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
(2分)细节描写:“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4. 解释下列句中词语(4分):
A.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许:左右
B. 崇视讫。
讫:完
C.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悉:全部
D. 不足恨,今还卿。
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