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附答案整理)(1)(1)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期末试题(一)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A、人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武松答案:D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赤壁赋》答案:C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7.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的作品?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答案:D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文天祥B. 辛弃疾C. 陆游D. 岳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诗经》中的《关雎》篇,开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答案:窈窕淑女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5.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B2. 《庐山谣》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B3.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宋词?A. 《滕王阁序》B. 《桃花扇》C. 《青玉案·元夕》D. 《兰亭序》答案:C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敬梓C. 沈从文答案:A5. 下列哪句诗出自《出塞》?A. 秦时明月汉时关B. 独在异乡为异客C. 春风得意马蹄疾D. 落红不是无情物答案:A6. 下列哪篇散文属于朱自清的作品?A. 《背影》B. 《荷塘月色》C. 《背影》D. 《荷塘月色》答案:A7. 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登高》D. 《春望》答案:A8.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D. 白居易答案:A9. 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A. 《西游记》B. 《水浒传》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A10. 下列哪篇散文是鲁迅的作品?A. 《阿Q正传》B. 《故乡》C. 《狂人日记》D. 《背影》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被誉为千古绝唱。
答案:王勃2.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
答案:李白3. 《青玉案·元夕》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句描绘了热闹的元宵节。
答案:辛弃疾4.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_,该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曹雪芹5.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该作品通过描写父子之间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怀念。
答案:朱自清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水浒传》D. 《西游记》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祭祀用歌B. 民间歌谣C. 宫廷音乐D. 历史记载答案:B4. 以下哪个成语与“破釜沉舟”意思相近?A. 背水一战B. 望洋兴叹C. 临渊羡鱼D. 画饼充饥答案:A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形容哪种花?A. 牡丹B. 荷花C. 菊花D. 梅花答案:B二、填空题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王勃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答案:静夜思8.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个字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珍惜眼前人,勿忘初心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这句话用来形容______。
答案:品德高尚的人,自然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三、简答题11. 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内心会感到喜悦和满足。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答案:武松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因误杀了人而逃亡。
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只猛虎,武松凭借勇气和智慧,最终打死了猛虎,这个故事展现了武松的英勇和力量。
四、论述题13.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多愁善感,同时又具有超凡脱俗的才情。
最新2019《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500题(含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C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2.《论语》书名中“论”字的意思是( B )。
A.议论B.论纂.编辑C.论说D.通假“轮”3.丁肇中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是( C )A.1957B.1959C.1976D.19774.《科学的责任》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B )A.举例式B.对话式C.铺陈式D.推理式5.下列不全属于“四书”的一项是(B )A.《论语》《孟子》B.《诗经》《论语》C.《大学》《中庸》D.《孟子》《大学》6.“格物致知”一词出自( D )A.《中庸》B.《论语》C.《孟子》D.《大学》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D )A.犹自然之成形B.阴阳之无穷C.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D.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8.按时代先后排列以下作家,正确的一组是(B )A.晁错.李斯.班固.司马迁B.李斯.晁错.司马迁.班固C.班固.李斯.晁错.司马迁D.司马迁.班固.李斯.晁错9.《马钧传》提到了马钧的多项发明,但不包括下面的(C )。
A.翻车B.十二蹑的织机C.地动仪D.灵活的木偶10.班固有一部词赋作品备受人们称颂,它是(D )。
A.《过秦论》B.《上林赋》C.《西京赋》D.《两都赋》11.马克斯•韦伯是(B)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A.意大利B.德国C.美国D.法国12.《汉书》的作者班固是(B )时期人。
A.西汉B.东汉C.春秋D.战国13.“被你踩死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
由于你无意的罪过,美好的生命之歌也出现了痛苦和死亡的旋律。
”这种对人类之外自然生命的敬畏是( B )伦理学的观点。
A.人类B.生态C.自然D.社会14.阿尔贝尔•史怀泽是( C )国神学家.哲学博士和医生A.英B.美C.法D.德15.爱因斯坦的政治理想是:( B )。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大学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2、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A. 《左传》 B。
《汉书》 C.《三国志》 D。
《清史稿》3、被后人称之为“诗圣"的人是( )A.李白 B。
杜甫 C.孟浩然 D。
白居易4、下列作家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A。
司马相如 B.杨雄 C。
左思 D.张衡5、下列词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有( )A。
、张孝祥 B。
朱敦儒 C. 陈亮 D。
周邦彦6、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A.孔尚任 B.张可久 C.睢景臣 D.关汉卿7、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李白 B 王勃 C白居易 D柳宗元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 B.排比 C.博喻 D.比喻9、下列书名不是《红楼梦》曾用过的是()A.《石头记》 B.《情僧录》 C.《情海恨史》 D.《风月宝鉴》10、“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中采用的是()修辞手法A.借代 B.对比 C.夸张 D.衬托二、填空(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有被誉为“诗仙”的﹍﹍﹍﹍、被誉为“诗圣”的﹍﹍﹍﹍、还有“诗佛”﹍﹍﹍﹍、“诗鬼”﹍﹍﹍﹍等,他们共同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限光彩。
2、采莲南塘秋,-—-—-----——-—--————----—。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性质分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
4、张若虚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劳:3.户内洒然洒然:4.跻入人丛跻: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6.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7.居有顷,复弹其铗居有顷: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正襟危坐: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苒苒:10.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冗长:四、简答(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 《离骚》B. 《关雎》C. 《滕王阁序》D. 《水调歌头》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C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作品?A. 《西厢记》B. 《牡丹亭》C. 《长生殿》D. 《聊斋志异》答案:D5.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添砖加瓦答案:C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文学家的笔下?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答案:A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答案:C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陆游C. 李白D. 杜甫答案:B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 乐观B. 悲观C. 淡泊D. 消极答案:C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答案:忧国忧民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左传》,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桃李树不言语,但人们会因为它们的美丽而自然地在树下形成小路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诗句。
答案:水调歌头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________》。
《大学语文》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袁枚2.《诗经》3.柳宗元4.近体诗二、词语释义(每词2分,共10分)5.“赵盾弑其君”中“弑”是什么意思?6.“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固”是什么意思?8.“‘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我之谓”的是什么意思?9.“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见”是什么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10.默写李密《陈情表》之中一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结束)四、分析题【15分)11.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
引文: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一.单选题1.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鲁迅)2.关于“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自由职业者)3.拟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论语》)4.老舍著《断魂枪》中的主人公是(沙子龙)5.《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表达(积极旷达的心境)6.《前赤壁赋》一文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其中“客”所起的作用(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7.契诃夫《苦恼》中能听车夫姚纳诉说苦恼的是(小母马)8.《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9.《苦恼》中车夫姚纳的苦恼是(没人听他诉说)10.《前赤壁赋》中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自然景物是(江水、清风、明月)11.下列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写“绝对之事”用的原引事例主角是(陈独秀)13.顾城最著名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哪一部诗集?(《一代人》)二.填空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5.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孔子创始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7.《史记》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8.《边城》作者(沈从文),七中的少女主人公(翠翠)9.写出老舍的三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个体14.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仁”是(爱人),“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崇尚克己复礼。
三.翻译题1.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孔子说:“出门在外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尊敬谨慎,役使老百姓要像承当重大祭典一样严肃小心。
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诸侯国里做官不会招致怨恨,在大夫的采邑里做官也不会招致怨恨。
”2.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四.论述题1.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并赏析。
可能会考的材料(不一定哈)赏析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赏析:祥子为了“买车”而牺牲了许多许多,它用三年时间才买到它,当然激动不已,从他的语言、动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情。
至于“祥子买车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虽说这只是个巧合,但可见老天爷在暗中帮祥子呢。
读到这段话,谁都会为祥子的成功而高兴,给他庆祝。
这就是老舍这个“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
[赏析二:外面的黑暗渐渐习惯了,心中似乎停止了活动,他的眼不由的闭上了。
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
忽然心中一动,象想起一些什么,又似乎是听见了一些声响,说不清;可是又睁开了眼。
他确是还往前走呢,忘了刚才是想起什么来,四外也并没有什么动静。
心跳了一阵,渐渐又平静下来。
他嘱咐自己不要再闭上眼,也不要再乱想;快快的到城里是第一件要紧的事。
可是心中不想事,眼睛就很容易再闭上,他必须想念着点儿什么,必须醒着。
他知道一旦倒下,他可以一气睡三天。
想什么呢?他的头有些发晕,身上潮渌渌的难过,头发里发痒,两脚发酸,口中又干又涩。
他想不起别的,只想可怜自己。
可是,连自己的事也不大能详细的想了,他的头是那么虚空昏胀,仿佛刚想起自己,就又把自己忘记了,象将要灭的蜡烛,连自己也不能照明白了似的。
再加上四围的黑暗,使他觉得象在一团黑气里浮荡,虽然知道自己还存在着,还往前迈步,可是没有别的东西来证明他准是在哪里走,就很象独自在荒海里浮着那样不敢相信自己。
他永远没尝受过这种惊疑不定的难过,与绝对的寂闷。
平日,他虽不大喜欢交朋友,可是一个人在日光下,有太阳照着他的四肢,有各样东西呈现在目前,他不至于害怕。
现在,他还不害怕,只是不能确定一切,使他受不了。
设若骆驼们要是象骡马那样不老实,也许倒能教他打起精神去注意它们,而骆驼偏偏是这么驯顺,驯顺得使他不耐烦;在心神最恍惚的时候,他忽然怀疑骆驼是否还在他的背后,教他吓一跳;他似乎很相信这几个大牲口会轻轻的钻入黑暗的岔路中去,而他一点也不晓得,象拉着块冰那样能渐渐的化尽。
赏析:累他很累就是心里疲倦感到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在黑暗中彳亍,他寂寞他无奈他有点害怕其实老舍就是想说祥子像行尸走肉一样在行走罢了,他的周围没有任何东西他没有未来。
凸显了祥子的可怜啊,感慨的文字啊。
赏析三:结合原文分析]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
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貌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
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
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给主人作为赔偿,表现出作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小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充饥,又倾注着对于苦难的伙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同情。
这些段落,用朴实无华的笔墨,描写了祥子好的品质。
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这个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
”然而在这个地狱里都会是个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间却没有能够始终成为一个好人。
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为了几个钱出卖人命。
拉车曾经是他唯一的指望,后来却憎恨拉车,厌倦拉车。
连他的外貌,也变得肮脏了。
小说结束时他已经沦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而在祥子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态度的改变。
他从来不是一个有觉悟的劳动者,更不是什么英雄,但买辆车做个独立劳动者的愿望,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于命运的反抗,和改变低贱处境的努力,他不向命运低头,他要强,他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后却完全安于命运的安排,“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着一切侮辱与损害,而没有任何怨尤。
祥子被剥夺掉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
在这里,美好的东西的毁坏不是表现为一个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体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丧失殆尽,即精神上的毁灭。
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
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
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
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最使祥子苦恼的,是无法摆脱虎妞的纠缠。
他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想方设法避开她。
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
在这件事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
”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
在这里,阶级对阶级的压迫,不是表现为政治上的迫害或者经济上的剥削,而是表现为深入人物身心的摧残和折磨。
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
这些都充分地刻画出生活的复杂内容和祥子的卑微处境,是全书最能表现出老舍特长的部分。
2.谈谈孔子“仁爱之道”在当今世界如何践行?(结合事例分析得分高)答: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
但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的道理。
民间有个说法,单立人一个二,叫二人成仁。
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的自我状态。
在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
要践行仁爱首先应身处其中,在当今世界,仁爱应是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弱者时,应怀揣着一份同情,但更多的应是尊敬;面对错者时,应以宽广的心去包容,但更重要的是去感化。
陶行知用“四颗糖”教育感化学生体现了宽容和尊重的魅力;李斯特为假冒他学生的女孩捧场亦展现其旷达的心境。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真正拥有仁爱之心的人,不需要人为地设立许许多多的难题去考验他,生活就是一个大考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能透彻而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本性。
大学生杀死同学事件频发是仁爱教育的缺失,从马加爵、到林森浩,高智商的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做出毁了几个家庭的事,仁爱中的宽容尊重得不到一点体现。
反观被害人,若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多一点尊重,保护一下他们的自尊或许事情也不会发生。
简言之,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当然不需要许多的条条框框约束仁爱的践行,但是深入社会时对别人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可以让社会更和谐。
(528字)3.简述“天人合一”境界在《边城》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小说通过湘西茶峒的山水美、人性美、风情美来表现那时那地的“人间天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峒拥有着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生态环境,高山溪水美丽纯净,建筑布局古朴自然,构成这个环境的所有因素都是那么灵动和富有诗意,即表现了山水,此乃为天;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祖孙之间的亲情之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即表现了人性,此乃为人;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倾吐爱意。
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活动。
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
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在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即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融洽,此乃为“天人合一”。
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