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 中医辩证治疗

合集下载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治体会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治体会

•820 •光明中医2021 年 3 月第36 卷第5 期CJGMCM March 2021. Vol 36.5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治体会任玉兰卢卫强摘要:慢性糜烂性胃炎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辨证突出一个“痛”字。

用药忌过度“消炎”,过用清热解毒药物而伤胃气。

临证所见,由于心理抑郁或者情绪急躁,而引起胆汁反流表现者屡见不鲜,每用疏肝解郁配合心理疏导调理好转。

临证三焦兼顾,整体治疗;轻清发散,通降并施。

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doi:10.3969/j. issn. 1003-8914.2021.05.052 文章编号:1003-8914(2021)-05-0820-03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Erosive Gastriti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REN Yulan LU Weiqiang(Departm 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the Second P e o p le's Hospital of Qidong,Jiangsu Province,Qidong 226241 ,C hina) Abstract:Objective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stomach.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r and spleen.The word “pain”is highlighted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It should avoid excessive “anti-inflammatory”m edication,excessive use of antipyretic and detoxification drugs and hurt stomach qi.Clinical findings,because of depression or irritability,bile reflux is not uncommon,every use Shugan Jieyu wit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nditioning to improve.Triple energizer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reatm ent,holistic treatm ent;light and clear divergence,pass and descend simultaneously.Key w ords: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慢性糜烂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指在慢 性胃炎的病变基础上胃镜下可见单个或者多个糜烂 灶,或者胃黏膜上可见疣状隆起,其顶端可见黏膜缺 损,中央有糜烂m。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ppt课件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8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专家提醒: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 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咖啡、酒类等所 有会刺激食道引起胃酸的食物,你最好尽 量避免。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 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 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注 意饮食方式对治疗各种胃病会有很大的帮 助.
【中药】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 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 槐花、甘草等。
完整版课件
3
热伤胃络
【病因】恣食肥甘,偏嗜辛辣,运化失职, 日久化热而致。治宜清热泻火。
【症状】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 大便黑干,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脉象洪 数。
【中药】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 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 甘草等。
易怒。舌质红,脉象弦数。 【中药】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
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 萸、仙鹤草、甘草等。
完整版课件
2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脾气虚损
【病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内伤生 冷,虚寒内生而致。治宜健脾益气,摄血 宁神。
【症状】胃脘隐痛,呕吐清水,神疲乏力, 大便色黑。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完整版课件
1
中医治糜烂性胃炎?中医认为糜烂性胃炎的发生 多由胃热、肝火、脾虚、瘀血引起。治疗时多以 清肝泻火、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方向,中 药辨证治疗常见以下几种:
肝火犯胃 【病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日久化火,失于
和降而致。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症状】吐血鲜红,或呈褐色,嗳气恶心,烦躁
完整版课件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

1332018.01临床经验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安默莲 刘彦晶 益明辉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摘 要】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中国常见的疾病,发作时胃脘部疼痛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刘彦晶教授结合慢性糜烂性胃炎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从脾胃论辨治,以清化湿热、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患者李缘经此方治疗后,诸症好转明显改善。

【关键词】脾胃论;慢性糜烂性胃炎;刘彦晶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erosivegastritis, CE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破坏、缺损为病理特征的临床多见病,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1],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隐痛、腹胀、反酸、腹泻等,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不然会有转化成胃癌的风险。

西医认为CEG 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密切想关,治疗上一般采用抑制胃酸药、黏膜保护剂合并进行治疗,据统计慢性糜烂性胃炎多发50~60岁及20~30岁年龄组,男女发病之比为6:l ~3:1[2],近年来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原因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1 从脾胃论辨证要点1.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人体正气充足,则百病不侵, 人体一旦正气虚弱,则百病生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 “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此外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提出了“内伤脾胃,中气不足” 是导致胃脘痛的内在病因。

正气的充足有赖于脾胃运化。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纳运相得,共同将水谷化为精微,化生气血,为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物质基础。

脾胃健运则生化之源充足,精气充盛、腠理固密、抗病能力则强; 反之,就会出现气血不充正气耗损,气虚无力,病邪则容易入侵而致病。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中脘、足三里、 内关等
针灸方法:针刺、艾灸、 拔罐等
治疗原理: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针灸需在专业 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
行操作导致伤害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采 用轻柔、柔和 的手法,以促 进胃部血液循 环,缓解胃部 不适
0 1
推拿穴位:选 取中脘、足三 里、内关等穴 位进行推拿, 以达到调理脾 胃、和胃止痛 的效果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辛辣、油腻等 刺激性食物
0
0
0
0
1
2
3
4
预防调护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
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 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04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注意 事项
饮食调护
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素
保持饮食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饮用温开水 ,保持胃部舒适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学会放松,适 当进行体育锻 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 累等
实验室检查:胃酸分泌、胃 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
内镜检查:糜烂性胃炎的愈 合情况
症状改善:胃痛、胃胀、反 酸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患者饮食、睡眠、 工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
复发率:治疗后糜烂性胃炎 的复发情况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1 卷 第 1 08 1 期
广西 中医学院学报
・6 ・ 9
慢性糜烂 性 胃炎 的中医药治疗概 述
邓 天好
( 广西中医学院 20 级研 究生, 05 广西 南宁 5 0 0 ) 30 1
关键 词 : 慢性糜 烂性 胃炎 ; 中医药治疗 ; 综述 中图分 类号 : 5 3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4 6 20 ) 1 0 9 3 R 7 .9 A 10 —7 8 (0 8 0 —0 6 —0
荣海龙等 J 用槐 地 四君汤加味治疗慢性 糜烂 性 胃炎 7 8
会) 分类中它属于特 殊 型 胃炎 , 内镜 分 型为 隆起 糜 烂型 胃炎
和扁平糜烂 型 胃炎 。据统计 C G 多发 5 ~6 E O O岁及 2 ~3 O O
岁年龄组 , 男女发病之 比为 61 31 :- :。临床表 现多 以慢性 上
慢性糜烂 性 胃炎 ( E 是 临床 消化 系统疾 病 中的常见 C G)
病、 多发病 , 慢性 胃炎悉尼会议 ( 9 0 在 19 年第九届 世界 胃肠大
为久 病 胃腑失温煦 或濡养而发病 。
2 中医治 疗
C G的治疗 , E 大多医家采取辨证论 治的方法治疗 。潘勇 中L J l将此病患者 3 O例分为 脾虚 湿阻 型 ( )脾 虚 肝郁瘀 8例 、 阻型(6例 )脾 胃阴虚 型 ( ) 分 别用黄 芪建 中汤合 乌 贝 1 、 6例 , 散加减 , 黄芪建 中汤 、 乌贝散合小柴 胡汤加减 , 芪建 中汤合 黄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 治愈 2 3例 , 好转 5例 , 效 2例 , 无 总有 效率 9 3 3. %。沈 清华 等【 l 用散 瘀 清热 法治 疗慢 性糜 烂性 3 J 胃炎 3 , 物组成 : O例 药 当归 、 黄 、 蒲 五灵脂 、 生地 黄 、 牡丹 皮、 川黄连 、 炙甘草 。结果 : 显效 1 , 转 1 , 7例 好 O例 无效 3 , 例 总 有效率 9 %。魏 守建 t 把 慢性 糜烂性 胃炎分为 3个证型论 0 4 ] 治: 肝胃不和 以四逆散加郁 金 、 参 、 丹 蒲公英 、 白花 蛇舌 草 , 泛 酸者加左金丸 ; 虚肝郁 以行气健脾汤 ( 脾 茯苓 、 白术 、 陈皮 、 山 药、 香橼 、 佛手、f ,J 、 I楝子 蒲公英 、 白花蛇 舌草 )脾 胃郁热 以黄 ; 连温胆汤加柴胡 、 郁金 、 合欢 花、 白花蛇舌 草 、 蒲公 英 ; 辨证论 治 4 , 果: 7例 结 经过 6 ~8周 治疗 , 痊愈 2 9例 ( 17 , 6 . %)有效 1 (5 5 , 2例 2 .%)无效 6例 (2.%)总有效率 为 8 . %。 1 8 , 72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9 4 c a s e s wi t h c h r o n i c e r o s i v e g a s t r i t i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4 7 c a s e s i n e a c h ro g u p , t h e c o n ro t l g r o u p wa s re t a t e d b y r o u t i n e mo d e m me d i c i n e . Ba s e d o n t h e c o n r t o l ro g u p ,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ro g u p wa s g i v e n TCM s n d y ro me d i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 T o c o m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t wo ro g u p s . Re s u l t s : Th e t o t a l e ic f i n e n c y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o b s e va r t i o n ro g u p wa s
李 婷
温 岭 ,3 1 7 5 0 0)
( 浙 江省 温 岭 市 中 医 院 ,浙 江
中图分类 号:1 t , 5 7 3 . 3 【 摘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1 4 . 0 0 7 2 — 0 2

【推荐】糜烂性胃炎 中医辩证治疗

【推荐】糜烂性胃炎 中医辩证治疗

【推荐】糜烂性胃炎中医辩证治疗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出血为特征的病症,一般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程中均可出现。

急性期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慢性期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病因可分为两类:外源性为药物和酒精;内源性为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肝肾肺功能不全及应激性溃疡等。

病理可见胃及十二指肠和食管的黏膜发生糜烂或急性溃疡,并伴有点、片状出血。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有烧灼胀痛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呕血、黑便。

可根据服药、饮酒史及胃镜检查诊断。

本病属于中医学呕吐、胃痛、呕血、便血等证范畴。

历代医家论述较多,《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李东垣、朱丹溪则认为与饮食劳倦,中气不足,寒邪袭胃有关,这对于认识本病有一定帮助。

总之,本证之发生多由胃热、肝火、脾虚、瘀血引起。

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火犯胃由于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

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脾气虚损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

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热伤胃络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日久化热而致。

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

糜烂性胃炎〔国医大师裘沛然医案〕

糜烂性胃炎〔国医大师裘沛然医案〕

糜烂性胃炎〔国医大师裘沛然医案〕
男,43岁,1990年因见柏油样大便,拟诊“上消化道出血”,后作X光钡餐摄片示“胃小弯浅表性糜烂”,服西药后效不显。

近1年来胃脘作胀,频频嗳气,劳累后胃痛隐隐,进食后稍缓解,舌苔薄腻,脉弦滑。

此肝胃不和,升降失调,治拟疏肝和胃,辛开苦降。

药用高良姜12g 制香附12g 党参30g 生甘草24g 制半夏12g 川黄连12g 牡蛎30g 当归15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8g 小茴香各12g 佛手4.5g。

上方加减,连续服用4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偶在疲劳后稍有嗳气之类,后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善后。

同年12月经X光钡餐复查,胃小弯糜烂点消失,胃窦部轻度充血,余均正常。

[评析]裘氏治疗胃病,惯用辛开苦降法消息。

盖脾胃居中焦,为升降出入之枢纽。

“六府以通为补”,胃以通降为用。

辛开苦降法具有开结、散郁、降逆、和中功效,正合胃府之生理。

本案胃脘痛、胀兼作,伴有嗳气,乃肝胃失和,升降不调。

方取良附丸、半夏泻心汤、金铃子散意,令症情迅速改善,继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善后,和理脾胃,不仅症状消失,而且胃镜复查局部病理变化明显改善。

本案治验可提示两点:一是应用古方,有时可迳用全方,有时当取其意,所谓“圆机活法”,神明之妙,存乎一心;二是治疗经西医病理诊断的疾病,当不为其概念所囿,本案前医见“糜烂性胃炎”,屡用清热解毒方药,苦寒之品戕伐胃阳,使胃气益滞,竟无寸效,经裘氏辨证拟方,迅速取效。

对此,裘氏深有感触地说,用中药治病,就应该用中医的理论作指导,否则难免因循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糜烂性胃炎中医辩证治疗
*导读: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

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

舌质绛红,苔黄燥,脉象洪数。

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
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出血为特征的病症,一般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程中均可出现。

急性期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慢性期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病因可分为两类:外源性为药物和酒精;内源性为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肝肾肺功能不全及应激性溃疡等。

病理可见胃及十二指肠和食管的黏膜发生糜烂或急性溃疡,并伴有点、片状出血。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有烧灼胀痛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呕血、黑便。

可根据服药、饮酒史及胃镜检查诊断。

本病属于中医学“呕吐”、“胃痛”、“呕血”、“便血”等证范畴。

历代医家论述较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李东垣、朱丹溪则认为与饮食劳倦,中气不足,寒邪袭胃有关,这对于认识本病有一定帮助。

总之,本
证之发生多由胃热、肝火、脾虚、瘀血引起。

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火犯胃
由于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

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

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脾气虚损
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

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热伤胃络
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

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

舌质绛红,苔黄燥,脉象洪数。

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选三黄泻心汤化裁,药用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甘草等。

瘀血阻络
由于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

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呕血便血。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