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自传》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松下幸之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名于其所创松下品牌。
长时间以来,松下电器以其优良的专业电器品质渗透在中国家庭的方方面面。
最早了解松下幸之助是由于其管理理论,松下幸之助是日本“经营之神”,东方企业界的骄子。
管理学知识份子苦苦追寻的理论创意者。
他领导松下公司从一家小作坊发展到着名跨国企业,首创“事业部”、“终身雇用制”等日本企业管理制度。
读过松下的自传,才见识到其经营理论,“自来水哲学”、“玻璃式经营”、“水坝式经营”等企业经营哲学。
这是一位令人敬重的企业家,不仅是将企业当做宗教事业来经营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将贡献社会、国家作为经营第一理想的实业家;他不只是一位经营者,更是一位最尊重商业精神的社会精神领袖。
通读全书,从松下先生身上看到三字对我印象最深:坚持、上进、奉献。
松下出生于甲午战争后,高速发展却也是日本战后一切尚不安稳的年代,他只念了几年小学,9岁开始做学徒。
又像是一个典型的日本性格,无论做上面都是极其认真,这也是他一直从自行车店学徒做到日本企业经营之神的原因之一。
松下的坚持体现在他对自己要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充满信心,从不怀疑事情会有办法解决,带着极大的热忱,总会找到思路。
这从他小时候便可看出,他因为年纪小,做临时工搬运时只有15岁,刚开始特别吃不消,还换了份轻松工作做灰尘满天的工厂看守,但最后种种原因还是退回了搬运工的工作,他说“习惯成自然是很可怕的”,他“慢慢也就勉强能担任搬运水泥的工作。
”若是现在的孩子,八成早已经放弃了,毕竟在姐夫在不做临时工作兼职,由于年纪还好,也并没有万分说不过去。
后来的工作当中,他做电灯公司的技工,芦边剧场改成西式剧院,唯有六个月的工期,第一次被客户指定了做电器工程负责人,没有迟疑,果断执行,连续三天不睡到最后成功。
都是他所拥有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为达成目标奋进开拓。
后来,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信心也是他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很明显,松下又是一个上进的人,而且这样的上进并非没有目的的,他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要从事怎样的工作才是自己想要的。
2024年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

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1阅读《松下幸之助自传》,通过一张张书页,看到和学习松下的经商战略和心得,那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这本书开头有总结的松下经商战略30条,语句简短,却意义深厚,从理论层面为经商和销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作为一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很多地方涉及到相关内容,因此熟读《松下幸之助自传》,并且将书中松下总结的那一套经商方案与理念学到手,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这本书通过小说自传体的形式,从松下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说起,到后来踏上经商发展之路,每一次的经历都充满了励志的意义。
《松下幸之助自传》这本书在如今企业市场上,更成了一本必读的经典书目。
这本书除了叫自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自来水哲学”。
水的性质我们都知道,以柔克刚,上善若水,而自来水哲学更是从商业领域说明了更深层次的道理,从松下电器、松下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有别具一格的表现。
松下电器早就成了闻名世界的品牌,而它的经营成功与发展离不开松下的一套经营理念。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案例很多人都已耳闻,可是那只是表面的,真正通过现象看本质,松下幸之助在本书中所总结的经商理念与经营策略,似乎才是更吸引人、更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思考的。
在关于市场的日常工作中,我认为无论是在策略、文案的计划和把控方面,还是针对于市场销售与项目开发方面的工作,我都应该从宏观角度上着眼去看。
正如同松下幸之助在书中提出的那样,“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的小店常有顾客上门”,又如“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等,这些最通俗易懂的道理倒是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比如在进行新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之前,应该对市场调查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把握好关键点,是销售,还是售后,经商虽有策略,但是脚踏实地为顾客服务,才是经商发展的硬道理。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或许商业的形式千变万化,商业项目层出不穷。
但是我们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东西——明白!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2《松下幸之助自传》谁是松下幸之助?我很不以为然。
【读书笔记大全】松下掌门人松下幸之助《自来水哲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松下掌门人松下幸之助《自来水哲学》读书笔记有人认为做生意就是在有赔有赚中取得成功,这是不对的,做生意就和白刃相搏决胜负一样,尚处于比试过程中,是没有“成功”可言的,只有竞争之后才会有胜负之分,不顺利不是什么命运的问题,而是经营方法不当。
所以那些信念坚定的人越是在不景气时越是能获利。
能够用自己的技术生产出松下碳酸干电池,来和这样的一流生产商堂堂正正地竞争,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不单来自于战胜对方的心理,还来自于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全体员工的热情和认真??愿意通过且切磋比试,为社会作出哪怕一点点贡献。
我深感学习时没有自主意识而依赖他人的力量和金钱是弱者的表现,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劳动得到的也不是真正的成果。
我想通过自己的设计研究,做一些真正出成果的工作,因此设计了专门的机械制造工厂。
过度竞争是能够完全消灭的,前提是大家都认为过度竞争是罪恶的,并下定决心消灭它,就一定能够消灭。
我认为,无论经营公司还是做别的事情,坦诚的看待事物是极为重要的。
这样才能正确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说身处其中的自己很难看清楚自己。
如果意气用事,或者思想僵化,就会不知不觉地作出错误的判断。
我观照也很重要,特别是作为经营者,在作出判断时,这种心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我所说的堤坝经营,从一开始就应该具有后备设备,有多少是多少。
这样的话,即使经济发生一些变化或者需求有变化还能够保证商品供应,读书笔记不会导致涨价,因为这时只要运转后备设备即可。
相反,如果商品过多,就可以让设备暂停运转,这个道理就和根据需要来调整堤坝里的蓄水量一样。
资金,库存和人才也同样需要“堤坝。
”座右铭:青春青春,是心的跃动是信念与希望的憧憬是勇气的勃发是每一天,都有最新的实现青春,永远属于这样的人。
如果我们的心不受束缚,那么不论是阴雨还是晴天,我们都能自由自在的找到出路。
如果画地为牢,那么天晴时也许还过得去,一旦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话,事业决不会获得成功。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有感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有感松下是平凡的,他与普通人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待人生;松下又是伟大的,他非凡的经营才能、卓越的经营艺术和坚韧的拼搏精神令每一个青年为之神往、为之敬仰。
松下说:“没有一个人生来就完美,也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比别人差。
”松下的例子说明,家庭、学历这些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成功除了极少数外在因素,大多都来源于自己的拼搏!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有感近日来有幸拜读松下先生的自传,觉得甚有裨益。
松下先生不论为人还是做事,都可为我等志在行商者之辈的楷模,今天就略略聊聊在他身上吸收的养分。
松下先生最了不起的,自然是其为人。
虽然出身贫寒,但松下先生,从不曾自暴自弃或自我怜悯的怨天尤人。
与之相反,松下先生一生态度积极,勇于进取。
不然日本国学徒成千上万,比他出身好的更是难以计数,怎么轮到他出人头地。
另外,松下先生虽然收得正式教育不多,但为人智勇双全。
无大智,则其不能识天下之道而弃自行车而选电气;无大勇,则其不会放弃待遇优厚的小白领下海创业。
这种见识上的卓越还体现在他的历史观上,如对传统日本文化的尊重。
另外,松下先生韧劲十足,颇有劲松之意,即使创业初、二战后最艰难的时期也坚持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
而最难得的是,虽然身价亿万,但松下先生从不曾得鱼忘荃,一直记得“饮水思源,可赛矿泉”之理,努力回馈社会,颇有卡耐基等人的古风,可谓德輶如羽。
松下先生的做事充分的体现了其为人。
他做事并无邪门歪道,苞苴公行一事亦不曾见。
松下先生之所以成功,完全在于其做事的态度。
虽然松下先生不喜自诩,对自己的成就笔墨不多,从他年轻时候的经历就知道他做事态度认真,不怕麻烦。
不管是年纪轻轻就成为电气公司的管理人还是从自行车行跳槽或离开电气公司创业,都能看出此人做事甚为努力。
松下公司能够成功非咄嗟之功,能够数十年于一日的努力工作,实在让人钦佩。
而能够使得松下先生如此独树一帜的,要数其理想和哲学体系。
松下先生虽然正式教育受得不多,但一生孜孜不倦,虚怀如谷,即使功成名就后亦是如此,可以算是“读书”无用论的楷模。
自来水哲学

自来水哲学书名:《自来水哲学》作者:(日)松下幸之助出版社:南海出版社摘要:《自来水哲学》是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自传,讲述了松下先生从学徒到创立松下公司的传奇人生。
“自来水哲学”,是松下幸之助对企业使命的比喻。
对于这一使命,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消除世界贫困,使人类走向繁荣和富裕。
松下幸之助自己说:“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只是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我们对社会的义务。
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
”经营,就是从“无”当中制造“有”,通过生产活动给所有人类带来富足丰裕的生活。
以优良的品质,用消费者能购买的价格,把商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出来。
使顾客常受益,乃是企业获益的最大源泉。
松下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为松下公司挣钱的商人,但事实上,从公司创立开始他一直遵循着自己心目中的信念,那就是自来水的哲学——“加工过的自来水是有价值的,今天偷取有价值的品,必会遭受到处罚,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尽管自来水是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如果有一个乞丐打开水笼头,痛痛快快地畅饮一番,大概不会有人去处罚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自来水很丰富,只要它的量丰富,偷取少许,可以被原谅。
”没错,在松下先生看来,真正的神圣经营法就是“自来水”,也就是说生产业者的使命,就是要把生活物质变成如自来水一般的无限丰富。
无论多么贵重的东西,只要把量增多,价格便会低到几平等于是免费。
做到这样的地步,贫穷才可以消除,因贫穷而产生的烦恼,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活的苦闷,更会减少到零。
所以,松下先生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为松下公司积累了多少的财富和为日本经济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而是在于他为自己的信。
念而做出的一切,应为他的在企业界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那就是消灭贫穷。
他一生都在为自己身为企业家的使命而奋斗。
老人与生俱来的乐观与忧国忧民的心态,着实令我折服。
自来水哲学读后感

自来水哲学读后感这几天国庆没什么事买了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自传【自来水哲学】一书来看看,感慨良多。
写来与诸位分享。
松下老先生生不逢时,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金融危机,一次石油危机。
但是它能把公司从3个人的小作坊变成世人景仰的跨国公司,而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做事风格,实在是不容易。
尤其令人感叹的是他在3个人的时候就已经把目标定为做全国最优秀企业了。
这个目标我想中国现在这一代企业家还没有人想到过。
现在我们只是看到了顺风情况下企业家浮躁的躁动和逆境情况下的畏缩不前与自暴自弃。
有哪个人想过我的企业250年后是什么样子,我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估计没有。
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家的目光短浅,但是在这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比如说按现在经济成分来分析我们分为国有、外资和民营。
国有公司说白了总经理董事长就是一个任命,今天你在上面明天可能就换人,政策一性一公司的领导可能就想着怎么增加自己的收益了。
回头把子女老婆往国外一转移自己舒舒服服也逃出去做寓公去了。
或者是把公司整垮,再自己搞个民企或者直接改制,然后出一售。
真正想做百年企业的有几个呢?民企就不用说了,受制于诸多国企和外企的包围之中,要关系没关系,要技术没技术,还不思进取不想研发。
松下老先生60年前的话现在还有指导意义。
那就是靠钱靠市场绝对换不来技术,也绝对换不来最新最好的生产线设备。
醒醒吧,那些寄希望于一切靠买的政一府官员和企业家们。
买设备不过是你们中饱私囊的借口。
其次就是社会环境,为什么我们国人出国后,也没有人投诉我们在国外乱插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呢?为什么在国外绝对称得上是谦谦君子的人回来后就变得粗言粗语呢?日本50年代时候也是很差但是他们为什么就能很快把公共礼仪,公共卫生学这么快?难道真是有什么国民劣根一性一吗?我们国家立志要在本世纪30年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觉得在物质和一精一神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说食品安全,比如说环境污染等等。
再次,日本可以有私企老板主动降低劳动时间,主动提高工人工资,我们的亲一爱一的国企倒是有,可一爱一的公务员们也有,民企有吗?有哪家公司敢喊出工资超欧洲这句话吗?没有。
读《自来水哲学》有感

《自来水哲学》读后感《自来水哲学》是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自传,讲述了松下先生从学徒到创立松下公司的传奇人生。
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的和歌山县,小学没毕业便到火盘店当学徒,因为他爸爸跟他说读书不如及早出到社会拿工作经验好,而且对将来创业也很有帮助,于是松下幸之助也很赞同他的话。
之后松下先生又到了脚踏车店当学徒,接着又到士阪电灯公司做见习生。
在他结婚后,松下先生有了独立自营的决心,于是便和几个朋友合办了一家电器用具公司,踏入了自主创业的阶段。
凭借着松下先生的出色经营和过人的胆色,松下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且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的稳健。
当然,在松下公司面向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对过很多的危机。
例如,在日本的经济萎缩阶段,同行的各个企业都纷纷倒闭,唯独是松下公司在逆流而上,并且生产还不断地增加,这完全是由于松下公司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以至于在住友银行在经济困难时期能毫不犹豫地贷款给松下公司。
随着松下电器公司的不断发展,松下先生不断扩大生产,兴建和收购了不少的工厂和公司(不少的公司是请求加盟到松下公司旗下去又松下先生管理的)。
到了1952年,松下公司和荷兰飞利浦公司合作,成立了"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之后又建立了松下中央研究所,全面加强技术研究,把产品的质量上升到国际水平。
之后,松下先生又不断的调整经销组织,让松下电器公司进入了一个飞跃的时期。
到了1960年之后,松下先生提出了员工福利和上班五日制,并加强了员工的培训,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继续把松下公司推向全世界。
与此同时,松下先生也逐渐地从社长退到最高顾问的位置,从另一角度去观看松下公司的发展和繁荣。
松下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为松下公司挣钱的商人,但事实上,从公司创立开始他一直遵循着自己心目中的信念,那就是自来水的哲学——“加工过的自来水是有价值的,今天偷取有价值的物品,部会遭受到处罚,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

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企业家,他的自传《松下幸之助自传》是一部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
在这本书中,松下幸之助讲述了他创办松下电器公司的经历,以及他对生活和商业的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生活和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松下幸之助的自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他对于创业的执着和坚持。
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创办公司的艰辛历程,以及在面临困难时如何坚持不懈地努力。
他不仅展现了作为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勇气和决心,更让我明白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其次,松下幸之助的自传也让我对于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在书中,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生的意义。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更取决于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互动。
他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以及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重要,以及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关注他人的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最后,松下幸之助的自传也让我对于商业有了新的认识。
在书中,他强调了企业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他认为,企业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应该承担起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他提倡企业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福祉,以及对于环境的保护。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商业的真正意义,以及企业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才能造福社会,取得长久的成功。
总的来说,松下幸之助的自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于创业有了新的认识,更对于生活和商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这本书将对于我的未来生活和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感谢松下幸之助的自传,让我受益良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自传》,谈性格的学问
国庆放长假,和同学去了一次成都,感触颇为深刻,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出去,思维与眼界受到局限,出去走走,放松心情,顺便也能感悟和学习到很多东西,感悟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旅程中顺便也读完了《松下幸之助自传》书籍,走之前已经读了一半,又把剩余一半读完,感触颇深,我觉得他属于传奇的人生。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无疑离不开好的性格的培养,他说:“每一个天才曾经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可能是一个天才。
”他自己就是这句话的一个典型论据。
松下生在一个籍籍无名的农家,因家庭贫困九岁辍学,独自一人前往大阪,开始在火盆店当学徒。
10岁时进入脚踏车店当学徒。
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时期,他一面学习关于脚踏车的修理技术,一面学习做生意,这为他日后开创松下电器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3岁做了第一笔生意后,松下定决心辞掉了脚踏车的工作,到大阪电灯公司做见习生,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器人生”。
进入大阪电灯公司后,他在努力学习、工作的同时,对电灯插头进行钻研,最终带着创业的梦想离开大阪电灯公司。
自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创业过程,再到后来扩建工厂、成立公司、发展其它产品、走向世界。
松下一路走来直至最终收获成功,过程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他的性格可以说是这么几句话,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性格一:优秀是一种习惯。
松下幸之助是优秀者的代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
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
记得俞老师以前给老师们讲,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曰积月累养成的习惯。
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注解:要会“装”,要持续的、不间断的“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比如准时到会,每次都按时到会,
你装装看,你装30年看看,装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
松下幸之助的优秀就是我们典型的学习表现。
性格二:生命是一种过程。
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是个艰难的过程,虽然非常坎坷与艰难,但是他把握好了人生的每一个过程,没有跳跃。
事情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
松下电器的成功就是结果,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
注解: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
性格四: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
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
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
大家想一想,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
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注解:如果你在考数学试题,一定要答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如果你在走路,从A到B,明明可以直接过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别走,因为有陷阱。
在中国办事情,直线性思维在很多地方要碰壁,这是中国特色的中国处事方式。
性格四: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
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
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
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
松下电器凭借着松下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他的经营理念和商业精神才取得举世目睹的成功,他的经营管理哲学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借鉴。
松下是平凡的,他与普通人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待人生;松下又是伟大的,他非凡的经营才能、卓越的经营艺术和坚韧的拼搏精神令每一个青年为之神往、为之敬仰。
我自己可能是比较不像松下的人,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但还是希望能学到他比较好的性格,也许那就是一辈子的财富。
松下说:“没有一个人生来就完美,也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比别人差。
”松下的例子说明,家庭、学历这些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成功除了极少数外在因素,大多都来源于自己的拼搏!
——廖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