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实验法ppt课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

二、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 和社会现象,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
社会研究是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态 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 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科学求知的局限性
A 从其方法来看,主要用于检验已有知识,而很少用于发 现新知识,科学发现常常是依靠直觉、猜想或偶然的机 遇,但科学尚未将科学发现的过程纳入科学方法的体系 中。
B 从其程序来看,科学依靠对抽象概念的操作话来精确 测量研究对象,但在实际研究中往往很难做到完美的操 作化,因为人们对抽象概念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2、传统:每个社会和文化都有其传统,其中不乏正确反 映客观事实的认识,但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不一定是事 物所具有的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3、权威:古代——圣贤、智者、巫师、宗教领袖;现 代——专家学者、教授、政府首脑、媒介。权威知识可 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但要注意其中也存在错误的成份。
4、经验: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经验来自于现实,但有较 大的局限性,会出现以偏概全、主观武断等推理错误。
(二)社会研究的特点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女人比男人更愿意从事家务劳动)
(三)社会研究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 研究的干扰性.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研究受特定的制约.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所谓科学方法,就是系统地消除个人经验 观察中有可能出现的主观偏差、或观测误 差,以便得到共同接受的、可靠的知识。
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法

提高效度考虑的因素
有关实验对象方面的问题
• 对象选择 • 对象丧失 • 实验和控制组的竞争
有关实验程序的问题
• 测量的影响 • 器械操作 • 实验处理的模仿
第一次 第二次 比较
重复测量设计
形象思维测验 男生(10人) 女生(10人) (总、男女)平均分
逻辑思维测验 女生(10人) 男生(10人) (总、男女)平均分
优点:不用随机抽取实验组和控制组,而只需选取几组实验对象让他们参加各种项目 的测验,因此不必担心组间特征值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参与人数,并且同 时可以检验多个假设。它特别适用于无法进行随机抽样的情况下使用。
变量的测量
• 采用问卷、量表和仪器等工具对变量进行测量,尽量不使研究对 象观察到实验的真正目的
随机法
配对法
• 采取随机原 则将受试者 非配到实验 组和控制组, 适合于受试 者数量较大 的实验。理 论上最有效 的控制影响 变量的方法。
• 找出两个各 种条件都相 同的人,其 中一人分派 到实验组, 另一人分派 到控制组, 适合于受试 者数量不多 的实验。通 常和随机法 结合使用。
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法
本讲主要内容
1.实验法的原理与程序 2.简单实验设计 3.多组实验设计 4.现场实验设计 5.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6.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实验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 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因此,它更适于解释而不是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7第七章 实验法

三、实验的构成
所有实验的构成是相同的,即都由三个要素所组成: 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
实
实 验 P(X xi ) Pi
实实 验验
验
手
对对
者
段
象象
‹#
图7.1 实验的构成
›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在社会现象的实验研究中,实地实验之所以相对重 要,是因为实验室实验有如下两个缺点:其一,实验内 容受限,即许多社会研究关注的内容在实验室中无法人 工制造出来;其二,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往往外在效度差 强人意,即缺少推广性、代表性或普遍性。但实验的看 家本领毕竟是控制。实地实验与实验室实验不同,无法 实现所谓的“高度控制”,而只能做到所谓的“一定控 制”。换言之,由于实验背景和变量都较难控制,实验 环境也不能被很好地“封闭”。这样一来,对实地实验来 说,如何剔除各种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就成了大问题。
‹# ›
二、实验研究的步骤
• 建立因果假设 • 按可比性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 • 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 • 对因变量制定一个合适的测量 • 就因变量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前测 • 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刺激(即让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 • 就因变量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后测 • 运用统计分析检定假设,从而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第七章 实验法
作为现场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在于:观察法 是在自然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的,而 实验法则在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 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现象 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 系。因而当我们能假使现象X和现象Y相关,并且可以 假使现象X的作用是引起现象Y变化的原因的话,我们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就可以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中广泛使 用的实验研究的方式来探索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 系。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讲义

官方统计资料 他人原始数据 文字声像文献 历史文献
资料分析 方法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分析
研究的 性质
定量
定量
定性 定量/ 定性
-
25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
选择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实验法 调查法 文献法 实地法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得出研究结果
-
26
宗教归属
偏见
-
22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技术
-
哲学基础 逻辑 范式 价值 客观性
调查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实验研究 问卷法 访谈法 观察法 量表法 抽样方法 测量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2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所探讨的问题
• ⑴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原理 • ⑵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 ⑶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 ⑷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 ⑸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 ⑹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
华夏出版社
4、《实用社会调查方法》 李莉 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5、《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徐经泽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社会调查教程》 水延凯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
绪论
-
3
•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 方法体系、研究的主要阶段、理论层次 与建构等知识。
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 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调查 调查调查
社会调查方法ppt

报告撰写技巧与规范
方法描述
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采集 和分析方法。
讨论与结论
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并给出建议或对策。
研究目的与问题陈述
明确报告研究目的,清晰陈述 研究问题。
结果呈现
客观、准确、图表结合地呈现 数据分析结果。
社会调查中需要保护被调查者 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遵守相关 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实用性原则
社会调查的结果需要具有实际 应用价值,能够为政策制定、 社会服务、学术研究等提供有
意义的参考。
02
社会调查方法分类
定量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向目标人群发放并收集数据,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
通过控制一定条件下的变量,观察和记录实验对象的 变化,从而得出因果关系。
三角互证法
通过不同方法的相互验证,提高调查 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3
抽样技术
随机抽样
定义
01
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定数量样本的方法。
特点
02
每个样本被选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
常用方法
03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等。
系统抽样
定义
01
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抽取一
参考文献
列出所引用的文献,确保遵循 相应的引用格式要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目标对象的行为、态度等,收集第一手 资料。
定性调查方法
访谈法
通过与目标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观点、态度和感受。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 实验法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代码:03350讲师:欣欣老师第三节 实验的基本类型03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01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02第十章 实验法04第四节 实验法的优缺点一、实验法的相关概念(单选)P214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例子】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
因此抽取了一批孩子做了一个实验,孩子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都相同,并且在实验调查前测量到的“犯罪倾向”也相同。
先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然后在4年时间,对实验组的少年进行一对一的忠告,而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
控制组——没有一对一忠告的孩子实验组——有一对一忠告的孩子实验刺激(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忠告控制变量(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因变量(随自身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犯罪倾向1.实验者:即实验研究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2.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1)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
(2)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身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3)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实验刺激。
3.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
(1)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
(2)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4.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二、实验法的特点P216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法PPT课件

❖ 1、实地研究:自然实际的环境下衡量自变数与 应变数,但却不操弄变数的一种研究方法。
❖ 特性:(1)自然环境中从事现象的研究
❖
(2)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
(3)对象一个或多个实体
❖
(4)有实验设计无实验控制
❖
(5)要了解所要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 本例研究者所操弄的变数为“称赞”、“批评”,此变 数成为实验变数,通常有成为自变数(自变量),因这 个变数的操弄而发生改变的变数(创造力)则成为应变 数(应变量)。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实验研究法的特性
❖ 1、研究工作者是在人为设定的环境中进行 ❖ 2、将受试者分成实验组及控制组 ❖ 3、研究者操弄自变数,并观察它对应变数
实验法的分类
❖ 2、实地测验、实地实验研究:自然现实的环境 下,研究者尽可能控制其他变数,且对变数予以 清楚定义,以观察其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 是一种将实验室实验延伸到组织社会的真实世 界,架构一个比人造的实验室更实际的环境的研 究。
❖ 特性:除有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外,与实地研究 相同。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 6、统计资料的回归现象:当挑选某些极端 的受试者参加研究调查(实验)。会发生 所得资料有回归现象(倾向中立)
❖ 7、实验者退出或流失:在长期性纵向的研 究时,各组成员的退出、流失将会降低研 究的内部效度
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
实验法之范例
❖ 《教师称赞行为与学生创造力之关系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PPT课件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 料的方法。访谈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 行口头交谈,以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的 过程实际上是访问者与被访问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访谈法的特点
1、可以双向沟通。2、控制性强。 3、实用性广。 4、成功率高。 5、受调查员的影响大。 6、匿名性差。 7、调查成本大。
反馈调查、补充调查、追溯调查、追踪调查 5、按收集资料手段分类:统计表格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5/40
五、社会调查的实践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①选题、计划阶段
初次社会调查,选题应注意(题目适中、调查可行、有成熟的思考, 即比较熟悉的领域。选题适中,小题大做、细做做深入,需要的精力和资 源相对较少;没有条件问卷调查,可以典型调查,这类调查生动真实,如 果所选典型很有代表性,结论是有价值的)。 ②调查阶段
14/40
实地观察法
六、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观察误差的因素
1、在观察主体方面的因素
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
2、在观察客体方面的因素
客观事物发展不成熟;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 人为制造的假象。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对策
1、提高观察人员的素质、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
2、尽可能避免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如何结合,文献资料是面,实地考察是点;前者 系统、全面,有统计规律;后者有特点,有轨迹变化,可供深度分析;两 者结合能有力解释。 ③研究阶段
注意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料中的信息并为后续深入研究寻找路径。 一般应进行相关度检验,抽样样本的代表性,误差在5-10%效果较好 ④总结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6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要素
经典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做前测 及后测,来检验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效 果。
三对主要成分:
(1)自变量与因变量; (2)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
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改变研究对象特质的展现。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9
3.1.3 实验组与控制组
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控制组。 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 研究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的启示和控制组在 方法论中的意义。
第十章 实验法
4
1 导言
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卓越工具。 实验:行动——后果 选择受试者——刺激——观察他们的反应 实验的普遍性——做菜、骑自行车、学电
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5
2 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解释性研究:验证范围有限、界定明确 的假设
青少年暴力倾向与媒体宣传,对日本人的态 度与电影
第十讲 实验法
1
Hale Waihona Puke 讲的位置调查研究:最常用,通过询问问题收集资料。 实验法:对控制的要求最严格,让我们更完整地了
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逻辑。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历
史档案 实地研究:参与到研究对象当中,进行更密切的观
察和更全面的理解。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2
医学用药。
控制组的另一个作用:排除实验过程中外在事 件的影响。
一个以上的控制组的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0
3.2 实验法基本结构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1
3.3 双盲实验
实验过程中先验偏见的存在。实验对象 的偏见与实验人员的倾向。
排除偏见——不论受试者或实验主持者 都不知道谁属于实验组或控制组。
本讲目的
一种特定的观察方式 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观察的研究逻辑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3
本讲主要内容
1.导言 2.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基本要素 4.如何选择受试者 5.误区和实验设计的变体 6.实验法举例 7.实验法的优缺点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6
4.2.3 配对方式
制作一个由所有最相关特征组成的配额矩阵完 成全部配对过程。
西 北 是 个 好地 方,人 杰地灵 ,尤其 是在陇 东高原 平凉的 华亭小 城,那 里风清 , 云 白 , 山 清,水 秀不但 有悠久 的诗歌 传统文 化,地 域独特 的韵味 ,还有 人们特 有 的 纯 朴 善 良都会 让那方 神秘的 土地上 常常诞 生性灵 ,田园 的诗人 。 ?就 像谢 冕 老 师 所 说 的“诗 歌是名 族的心 灵,是 时代的 脉搏, 当我们 的身边 充斥着 物欲的 诱 惑 , 当 精 神、思 想的价 值受到 普遍的 质疑时 ,诗歌 就是一 种拯救 。”再 次捧着 张 彩 虹 的 诗 集《细 数花开 》心里 顿时浮 现出一 个女子 妙曼的 身影, 她就是 我的老 乡 文 友 , 是 在我魂 牵梦萦 的陇东 平凉华 亭生活 的女诗 人张彩 虹。这 本诗集 是由《 团 结 出 版 社 》出刊 的,里 面收录 着彩虹 对诗歌 的热爱 ,痴情 ,对亲 情友情 爱情的 精 美 绝 伦 的 描摹。 轻轻翻 开,就 感觉是 她在给 你诉说 。虽然 同她只 有短暂 的一面 之 缘 , 但 是 她却永 远的留 在记忆 里,也 将同她 美丽的 诗歌一 起住扎 进我的 心田里 。 我 们 知 道诗 是从诗 人内心 里流出 来的情 感,是 血与泪 融合的 结晶。 这也是 我 写 作 这 么 多年以 来一点 小小的 体会。 对于好 的诗歌 ,我除 了欣赏 ,感受 其中的 韵 味 美 , 更 多的是 走进作 者的心 里,感 受她创 作时的 思想内 涵。 再 一 次 轻轻 捧 读 着 《 细 数花开 》我被 诗人美 妙的字 句和睿 智的灵 感所吸 引。诗 人彩虹 的每一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8
3.1.2 前测与后测
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 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 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
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 响力。
测量态度问题时面临的效度问题:
测量,受试者猜测实验者的目的,“清理”答案。
概念,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 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参观人员来说都是 未知的。
罗森塔尔实验。
匿名评审制度。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2
4 如何选择受试者
实验主持人请学生选修他或她的课程以 参与实验,或者在大学报纸上刊登广告 来招募受试者。
受试者参与实验,可能有报酬,也可能 没有。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7
3.1.1 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量。因变量往 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二者具有相对性。 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它或有或无,通 常,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即通常只有 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 实验刺激。 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3
4.1 关于推论的难题及探讨
对象一般是大学生,如何推论到一般民 众的行为与态度?
描述与解释——与一些具体特征相比,社会 过程与因果关系模式似乎更容易展开推论, 而且更加稳定。
一般而言,一组受试者是否能代表更大的总 体并不比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相似更加重 要。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4
4.2.1 概率抽样
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形成两组。 因为样本量的要求,对于比较大的人群,
实验法很少采用概率抽样。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15
4.2.2 随机化
要使实验组与控制组具有可比性,随机 化是最一般的方法。
随机数表?系统抽样?不管用哪种方法, 招募到全部受试者之后,实验主持人可 以随机地把受试者分派到实验组或控制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