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对照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

1 说明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以“细菌性痢疾”“痢疾”“诊断”“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5年2月,以“bacterial dysentery”“diagn osis”“Chinese medicine”“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等作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 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 house,NGC)等,检索年限近25年内,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手工检索:主要检索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以及相关中西医儿科教材、专著,同时注意搜集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

在形成草案前,基于文献研究确定调查问卷,调查获得最终结果后,以问卷结果确定的方剂、中成药及其他疗法名称,再进行一次检索,以防止漏检,并获得高质量的证据。

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1篇作为目标文献。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病相关的文献632篇。

1.2 文献评价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1]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4 指南工作组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儿科专家指导组成员名单如下。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_0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_0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黄连素灌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9例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104例,在给予患儿低蛋白、低脂饮食,补充缺乏营养元素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黄连素灌肠与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

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退热、止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黄连素灌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细菌性痢疾;小儿;黄连素;灌肠;头孢曲松钠小儿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主要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1]。

小儿细菌性痢疾可通过传染的水、食物、手经消化道途径传播。

该病主要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感染性休克,更有甚者,出现中毒性脑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临床上常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等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2],但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泛滥,细菌耐药性不断升高,使得临床治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当致病菌菌种不明确时,难以选择恰当的西药进行治疗,影响疗效。

本院对部分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采用了黄连素灌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儿科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9例细菌性痢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已确诊。

排除标准:呕吐不能口服药物的患儿;腹泻前2周到过异地的患儿。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抢救治疗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抢救治疗

碱 、可拉 明等抢 救 呼吸 障碍 ,必 要时 给予气 管插 管 ,人工 呼 吸机
维持 呼吸 。可选 用 山莨菪 碱 、阿托 品 、多 巴胺等 抢救 循环 衰竭 , 维护水 电解质 酸碱 平 衡 ,如 发生 D C,采 用肝 素抗 凝 。如 中毒 型 I 加 用 生理 盐 水灌 肠 治疗 ,疗程 5 d —7 ,用 药 前后 每 天检 查粪 常 规
( 生部 兰州生 物制 品研 究所 产 品 ) 行玻 片凝 聚分 型 。大便 培 卫 进
养均 为福 氏志贺 氏痢疾 杆 菌 。
1 抢 救治 疗方 法 :给予 等渗 液稀 释头 孢唑 肟钠 6 / k ・ . 3 0mg ( g d)
后 ,分 2 次静 脉 滴 注 ,疗 程 1 。根 据 不 同 的病 情 同时 给予 物 理 周 和药 物退 热 、持续 吸氧 、2%甘 露 酵 陕速静 脉注 射 ,地塞 米松 静 0
凝等 抢救 措施 的实 施 ,3例 患儿 通过 抢救 ,治 愈3 例 ,治愈率 为 6 2
1例 、嗜睡7 、低血压休克6 、昏迷4 。直肠试子或大便镜 1 例 例 例
检有 大量脓 细胞 、红 细 胞和 巨噬 细胞 ,大便 培养 均 为福 氏志 贺氏 痢疾 杆菌 。
1 实 验 室 检 查 :大 便 常 规 白 细 胞 > 1 个 / 或 有 脓 细 胞 . 2 O Hp ( +) ~ ( ),伴 有不 同数 量 的 红细 胞 。治 疗 前 大 便 细 菌 培 卅 养 ,根据 临床检 验操 作 规程 按常 规方法 进行 ,痢疾杆 菌 分型 血清
[ 收稿 日 :2 1—93 编校 :朱建 梅】 期 0 00—0
60 6 5
吉林 医学2 1年 1月第3 卷第 3期 00 1 1 3

云南白药、山莨菪碱、氯丙嗪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云南白药、山莨菪碱、氯丙嗪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云南白药、山莨菪碱、氯丙嗪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林秀珍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3(019)006
【总页数】1页(P39)
【作者】林秀珍
【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J], 李灵芝
2.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J], 耿其臻;窦雯秀
3.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J], 李冠军;杨静
4.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59例疗效观察 [J], 姬宇
5.云南白药合麝香追风膏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J], 高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59例疗效观察

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59例疗效观察

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59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

方法取159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0例,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2%。

结论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云南白药;山莨菪碱;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又称轮状病毒肠炎,每年9~11月份为好发季节,多见于3周岁以内小儿。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和较重的胃肠道症状。

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低下,患儿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所以,对此病应有足够的重视[1]。

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79例作比较,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9例均为我院2010-2011年急诊确诊的秋季腹泻的住院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提出的诊断标准。

病程9 h至4 d,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次数每日大于5次,大便呈水样,无粘液及脓血,大便常规示阴性。

部分患儿伴有发热,脱水程度轻、中、重度。

其中男98例,女61例,年龄6月~3.2岁。

1.2方法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0例,对照组79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2组均给予合理的饮食及补液等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

方法:先将肚脐处皮肤擦洗干净,将云南白药粉置于干净的小器皿内,加入山莨菪碱1 ml,调成糊状,敷与神阙穴上,敷满即可,用纱布覆盖后再用胶布固定,24 h换药一次。

2结果2.1疗效标准根据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讨会对腹泻病的疗效判断的补充建议评定: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云南白药治34种病新儿脐炎腹泻褥...

云南白药治34种病新儿脐炎腹泻褥...

云南白药治34种病新儿脐炎腹泻褥...云南白药是人们熟悉的特效止血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刀伤外伤效果显著。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云南白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能取得较好疗效。

1.新生儿脐炎用双氧水洗去患处的分泌物,然后将1克云南白药填入脐中,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换药两次。

先用生理盐水或0.1%新洁尔灭溶液洗去患处的分泌物,然后撒上云南白药粉1克,用消毒纱布敷盖后包扎,隔日换1次。

新生儿头皮血肿将云南白药散剂瓶内的保险子研碎,与药粉混匀,称取4克,用75%酒精10毫升调匀,直接涂敷于患处,并超过血肿边缘0.5厘米,再行包扎,一日换药两次。

2.婴幼儿秋季腹泻取云南白药粉1克,用70%的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并用白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两次至痊愈。

3.褥疮将云南白药粉溶于75%酒精中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糊状药液,涂抹患处,每天3~4次。

或用紫草油涂搽褥疮创面,再外敷云南白药,用无菌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

4.口腔溃疡取少许云南白药涂在黏膜溃疡面上,或用湿棉签蘸云南白药后搽敷溃疡面,每日3~6次。

一般患者在用药当日即可见效。

治疗复发性口疮此病临床特点是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有遗传倾向等,临床治疗颇感困难。

用法: 云南白药直接涂敷于溃疡部位,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愈后很少复发。

5.带状疱疹取云南白药适量,用菜油或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每日2次,一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云南白药有止痛止血及改善微循环之功效,能促使疱疹吸收,使疼痛缓解。

一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带状疱疹取云南白药粉,用适量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5次,同时内服。

6.血栓性外痔云南白药用酒或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5次,一周左右可愈。

尤其适用于初发外痔。

合痔用云南白药加冰片治愈来源:《中国家庭自疗神效千方经典(史书达)》痔疮是中老年人多发病。

我30岁时就患有混合痔,前后经过3次手术治疗,但没过多久又复发。

云南白药治百病(儿科)【转载】

云南白药治百病(儿科)【转载】

云南白药治百病(儿科)【转载】2009-11-04 展开全文云南白药治百病(儿科)由于小儿服药困难和易致呕吐,所以云南白药治疗儿科疾病时,口服法的应用受到局限,而外敷法则应用较多,脐部外敷法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较为实用。

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等病时,口服后如有呕吐,可改为鼻饲。

一、新生儿头颅血肿新生儿头颅血肿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急产、滞产或使用胎头吸引器及产钳助产等,使胎儿头颅过度挤压、磨擦,而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所引起。

常见于初产妇的婴儿。

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头颅出现肿物,迅速增大,以一侧多见, 患处皮肤正常,血肿开始之时饱满, 在吸收过程中逐渐变软而有波动感。

血肿吸收时间以肿物大小而定,约需1~4个月。

(一) 云南白药加保险子[治法]采用云南白药加保险子外敷法。

①先将1粒红色保险子研末,然后混于4克云南白药粉内,再加75%酒精10毫升,调和均匀。

根据血肿大小及具体情况而加减药量。

②将云南白药直接敷于患儿血肿处,要超过血肿边缘约0.5厘米,然后进行加压包扎。

③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1~3次, 有的患儿用药6次。

[功效]使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收到良好效果。

采用75%酒精调剂云南白药外敷新生儿头皮下血肿,可以促进血肿消退,有止血、化瘀清热等作用。

云南白药外敷时加压包扎,可以使药物直接紧贴敷于血肿处,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

新生儿头皮血肿100例,经用本法治疗后痊愈70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为96%。

疗效与出生后用药的时间有关系,出生后半小时内用药者20例,用药1次,全部治愈;而出生后48小时用药者80例,则用药1~6次,50例治愈,26例好转,尚有4例未愈。

[宜忌]发现患儿头皮下血肿时,宜及早应用云南白药外敷,使用越早,收效越快。

[参考资料]刘勋桂,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100例疗效观察,中华护理杂志,1985(二) 云南白药合654-2[治法]使用云南白药合654-2外敷法。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89例药物疗效对比观察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89例药物疗效对比观察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89例药物疗效对比观察作者:吉荣环马香涛李书丽王梅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维持体内水分、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盐分,口服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调节剂,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头孢哌酮静脉滴注;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辅助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两周为宜,观察并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80.00%,且P【关键词】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本文将对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89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儿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共选取89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进行本次研究,男性47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年龄(3.44±0.45)岁。

按照抽签方式将89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 2 方法对照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维持体内水分、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盐分,口服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调节剂,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给予头孢哌酮静脉滴注, 1次/d,每次剂量为100 mg/kg;研究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哈尔滨制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辅助治疗,根据患儿年龄确定给药剂量, 6月龄及以下患儿10 mg/d, 6月龄以上患儿20mg/d。

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两周为宜,观察并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白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对照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11T16:24:41.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何卫飞
[导读] 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何卫飞(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河头中心卫生院浙江临海 317000)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227-01
我科2009年5月-2010年8月运用云南白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46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对照45例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与对照组共91例患者均有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年龄为1-12岁,病程17-49小时。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多为夏秋季节发病。

常有饮食不洁史,大便每日达10余次,多见黏液脓血样大便,体温一般在39°C以上,里急后重,腹痛,恶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0-20.0)×109/L,嗜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粪便镜下可见有较多的白红细胞,并可见巨噬细胞。

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全部9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

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隔离,静卧,于易消化饮食,并酌情选用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

治疗组在采用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口服5mg/k g体重,每日3次,4日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46例中治愈41例(89.1%),好转5例(10.9%),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45例中治愈26例(57.8%),好转6例(13.3%),无效13例(28.9%),总有效率为71.1%对照组无效的13例改口服云南白药后也均治愈。

2 讨论
云南白药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該药通过对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减轻肠黏膜炎症,加快毒素排泄,促进溃疡面愈合及出血等因素有关。

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