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及详解(考古方向)【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中国考古学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考古学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考古学史》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考古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学科。

答案: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学科。

2. 史前考古学:研究人类出现以前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答案:史前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出现以前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3. 古代考古学:研究古代文明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答案:古代考古学是研究古代文明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4. 考古发掘:对地下或水下的文化遗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清理的过程。

答案:考古发掘是对地下或水下的文化遗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清理的过程。

5. 文物保护:对文化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管理的工作。

答案:文物保护是对文化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管理的工作。

二、填空题1. 中国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商代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3. 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是______遗址。

答案:兵马俑4. 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史前考古学,古代考古学,近代考古学5.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各省市考古研究所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考古学的起源时期?A. 商代B. 周代C. 春秋战国D. 秦代答案:D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B3. 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哪一个遗址?A. 兵马俑B. 秦始皇陵C. 故宫D. 颐和园答案:A4. 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不包括哪一个?A. 史前考古学B. 古代考古学C. 近代考古学D. 当代考古学答案:D5.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哪几个?A.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 各省市考古研究所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中国考古学的起源时期包括哪些朝代?A. 商代B. 周代C. 春秋战国D. 秦代E. 汉代答案:A, B, C, D, E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 萌芽期B. 形成期C. 成熟期D. 衰落期E. 复兴期答案:A, B, C, D, E3. 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史前考古学B. 古代考古学C. 近代考古学D. 当代考古学E. 环境考古学答案:A, B, C, D, E4.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哪些?A.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 各省市考古研究所D. 高校考古系E. 博物馆考古部门答案:A, B, C, D, E5.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考古类型学B. 考古地层学C. 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D. 田野发掘技术与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五、判断题1. 判断题: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以彩陶为显著特征。

2011年南京大学633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南京大学633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南京大学633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吕大临答:吕大临(约1040~约1092),字与叔,是宋代金石学家,蓝田(今陕西蓝田)人。

他曾求学于程颢、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

他以萌入仕,官至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通六经,精于礼。

吕大临著有《考古图》十卷,不仅著录铭文,并注明铜、玉器的尺寸、图像、收藏之家和出土地点等。

他还著《易章句》、《大学解》、《中庸说》各一卷,《论语解》十卷、《孟子讲义》十四卷、《礼记传》十六卷、《玉溪先生集》二十八卷等。

2.水洞沟文化答:水洞沟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20年代初发现于宁夏灵武水洞沟附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共发现石制品1万多件。

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并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3.寺墩遗址答:寺墩遗址是指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

1973年该遗址被发现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距今约4500年,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

经常州市博物馆调查,它被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4.上村岭虢国墓地答:上村岭虢国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

1956~1957年共发掘墓葬234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1990年再次发掘。

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车马坑呈长方形,马为杀死后埋入,车子为木构涂漆,部分可以复原。

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部分青铜礼器、漆器、玉石质装饰品等。

墓葬形制的大小及随葬品多寡因墓主人身分之高低而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春秋之际虢国的历史、文化及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5.居延遗址答:居延遗址是指包括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址在内的遗址群,该遗址分布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

2012年各高校考研历史学复试真题

2012年各高校考研历史学复试真题

2012年各高校考研历史学复试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中国古代史真题一、名词解释1、韩非子2、长沙马王堆汉墓3、部曲佃客4、农政全书二、论述1、试论述“寒人掌机要”的历史过程及其意义。

2、试述中国古代漕运及其历史作用。

南京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中国思想史真题1、简论两汉今古文学论争的焦点问题。

2、简述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思想史意义。

南京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对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举出一种观点论述之。

2.评价晚清时期盛宣怀的经济活动。

3.论述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4.论述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高峰,并列举出5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名称。

南京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世界史真题1、希腊化对东西方的影响及与全球化的相似点。

2、举例说明欧洲中世纪城市自治过程及城市文明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及特点。

4、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原因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中国思想史真题一、名词解释1、坐忘2、《易传》 3、白虎观会议 4、三玄5、越名教而任自然6、万法唯识7、禅宗 8、气质之性9、颜李学派 10、师夷长技以制夷二、简答)1、简述孔子与墨子仁爱观的不同之处。

2、简述宋代理学家的理欲观。

三、论述结合宋明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变迁,分析王阳明思想的历史地位。

北京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世界史真题简答题1、简要介绍2部外国古代史著作,并说明其历史学研究价值;2、简要介绍2部外国中世纪史学著作,并说明其历史学研究价值;3、种植园经济对宗主国和殖民地历史发展的影响;4、简要陈述全球化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程。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中国古代史、专门史真题一、名词解释二里头遗址、宗法制度、那可儿、周世宗、绍兴和议、《永乐大典》二、论述1、论述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制度的改革及影响;2、论述唐代租庸调制度的内容;3、论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4、比较元、清两代的异同;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历史地理学真题一、名词解释放马滩地图都江堰蛮书闯关东次生林荆江毛乌素沙地基岩海岸二、简答1.简述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2.解释“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地理学背景3.简述历史气候变迁研究的主要方法4.举例说明黄河下游湖泊变迁类型三、论述1.举例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析隋唐大运河和明清大运河的异同点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历史文献学真题1、给下面两段文字标点断句。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

《考古通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示例: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 2莫维斯线 3兴隆洼文化 4牛河梁5新莽嘉量 6冯素弗墓 7文思院 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 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答案】1、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

归属于人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和牙齿都大,脑容量小,直立行走。

南方古猿生存的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

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 万年。

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亚洲爪哇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

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

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型。

2、参见《“手斧”研究与莫维斯理论》中红字部分。

3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得名,年代公元6200-5400年间。

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和教来河以及大凌河流域。

主要遗址包括白音长汗、查海、北京上垞、北埝头遗址。

兴隆洼文化的房址多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单间建筑,成排分布,窖穴多在房址附近。

聚落外有环濠,有大量的居室葬。

陶器烧成温度低,多手制。

常见压印“之”字纹,基本器类为筒形罐。

石器有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四类,器形以锄形器最有特色。

发现有细石器。

4牛河梁: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宗教祭祀的遗址。

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

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出土大型女神塑像和猪龙等玉器,对中国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史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女神庙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侧平台上,建筑为半地穴式,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组成,庙址内堆满了神像和动物塑像残块;以大墓为中心的积石冢已发现多处,大墓四周用大型石块叠筑成规则的石墙,周围或上部附葬小墓,上部封土积石成坛,出土精美玉器等。

[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

[全]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详解1相对年代[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

这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

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2埋藏学[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是指专门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

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埋藏学被认为是古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的领域,能够帮助考古学更准确地认识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而通过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动态变化的重要细节信息来管窥社会组织动态变化的详细过程。

3洛阳铲[山西大学2014年研]答:洛阳铲,又称探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

一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一端有柄,可以接长木杆或钢管。

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根据这些泥土的土质、土色及包含物来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状况。

传说其为洛阳一带盗墓者发明,后广泛用于田野考古,成为中国考古钻探的主流工具,并传至国外。

4考古学[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研]答: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考古方向)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石璋如答: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

他在河南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即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后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台湾。

他的主要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2.李家沟文化答: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

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

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

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3.石峡文化答:石峡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在广东省的北江、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

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中出土不少稻谷。

农具比较先进,为石锄、有段石锛,劳作效率相对较高。

陶器中也出现了少量的印纹陶,陶器上拍印了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

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人将这两个文化并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

4.何尊答:何尊是西周初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出土于陕西宝鸡。

何尊圆口方体,通高38.8厘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

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器内底有铭文12行119字,是一篇完整的训诰,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史料价值极高,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5.走马楼简牍答:走马楼简牍是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的简牍文书,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

2012年全国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附答案解析)

2012年全国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附答案解析)

2012年全国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附答案解析2012-01-09发布一、单项选择题:l~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A. 大汶口文化B. 河姆渡文化C. 龙山文化D. 良渚文化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的是:A. 晋国B. 宋国C. 楚国D. 郑国3.唐代官方颁行的儒家经书、注书是:A. 经典释文B. 四书集注C. 五经正义D. 十三经注疏4. 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赋税化的赋役改革是:A. 两税法B. 一条鞭法C. 募役法D. 摊丁入亩5. 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台湾发动起义的是:A. 林爽文B. 王聪儿C. 林清D. 蔡牵6.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的新措施是:A。

开设厘金 B. 加征田赋C。

发行“昭信股票” D. 开铸银元7.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传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A. 美国B. 比利时C. 英国D. 日本8.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C.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9. 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中的中国共产党员是:A. 周恩来B. 董必武C. 陈毅D. 张闻天10. 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于: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 扶植个体经济C. 建设经济特区D. 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三朝北盟会编》22.蒲安臣使团23.“五一六”通知24.拉美西斯二世25.后三头政治26. 《沙恭达罗》27. 1905年俄国革命28. 年鉴学派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寻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问题:(1在答题纸上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加以句读。

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适合专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30分1、市民社会2、“第一个历史活动”(《德意志意识形态》)3、拜物教4、帝国主义5、矛盾的过度决定(阿尔都塞)二、辨析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请辨析“实践”与“物质生产”两个概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功能异同。

2、请辨析“经济基础”与“生产方式”概念的异同。

3、请辨析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核心差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1、请阐明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继续关系。

2、请阐明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之看法。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A卷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思想。

2、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局限性?3、你认为痒的发现者是普利斯特里,还是拉瓦锡?为什么?4、如何评价地质学史上的“水火之争”?5、简述科学中心转移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概述李约瑟问题的内涵,并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论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的物理学意义及其哲学意义。

3、论述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宗教学《宗教艺术》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计40分1、莫高窟2、武宗元3、图腾崇拜4、犍陀罗艺术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试述唐代道释画的成就。

2、试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选作2道,每题35分,多做不得分,共计70分1、试论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2、谈谈你对原始雕刻的朴拙意象风格的认识。

3、佛教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

宗教学《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原罪说2、天命说3、信安拉说4、天人感应5、原生型宗教6、人为宗教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论宗教的作用2、论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宗教的多神崇拜?。

(不明确是对应哪门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真题及详解(考古方向)
一、名词解释
1.石璋如
答: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

他在河南中山大学就读期间即参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后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台湾。

他的主要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
2.李家沟文化
答: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

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

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

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3.石峡文化
答:石峡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在广东省的北江、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

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中出土不少稻谷。

农具比
较先进,为石锄、有段石锛,劳作效率相对较高。

陶器中也出现了少量的印纹陶,陶器上拍印了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

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人将这两个文化并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

4.何尊
答:何尊是西周初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1965年出土于陕西宝鸡。

何尊圆口方体,通高38.8厘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

体侧并有四道扉棱。

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器内底有铭文12行119字,是一篇完整的训诰,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史料价值极高,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5.走马楼简牍
答:走马楼简牍是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的简牍文书,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

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六年(公元232~238年)的年号。

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

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120字,竹简每枚30字~40字。

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

经初步统计,数量达10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此简牍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现由湖南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收藏。

6.栖霞山石刻
答:栖霞山石刻是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石刻,位于南京市东北20公里的栖霞山,时代为
公元5世纪后期~7世纪后期。

该石刻包括明徵君碑、舍利塔和千佛岩3处。

7.虞弘墓
答:虞弘墓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是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祆教内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该墓还出土石质人物俑、残陶俑、白瓷碗、石灯台、铜币等随葬品80余件。

其中石质人物俑16件,分为汉白玉和砂石两种石质,有侍从俑、伎乐俑、柱剑俑三类,有男俑有女俑,有的为汉人形象,有的为胡人形象。

8.长沙铜官窑址
答:长沙铜官窑址是唐五代的瓷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从铜官镇至石渚湖约5公里的范围之内。

主要窑区在兰岸嘴、瓦渣坪、兰家坡一带,现尚存窑包13处。

1957~1978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多次进行调查,1965和1978年两次进行试掘。

长沙铜官窑未见于文献记载,但其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题材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为瓷器装饰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对研究中国陶瓷史具有重要价值。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新考古学学派所指出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问题。

答:(1)“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含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其他学科内在联系也愈发明显。

因此,有资深考古学者呼吁不要太多的改变考古学模样,维护考古学的纯洁性;也有学者指出考古学学科意识扩展致使丧失了纯洁性,代价虽高,收货也颇丰。

(2)“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考古学的整体性受到挑战。

考古学被分解,考古学分支学科增加,学科进一步细化为更具朝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领域,整体性受到挑战。

②新研究分析方法的出现。

获得信息的手段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尤其是相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传统考古学来应付已是力不从心。

其中物化检验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国的广泛应用,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③学科交融的特点愈发明显,一些非传统考古学学科兴起
(3)对“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思考。

①事实上,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采纳了多学科的精华,体现了边缘学科的特点,纯洁性一说似可商榷。

②其他学科和考古学是相互渗透的过程,其中考古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体现了它强大的活力,整合其他学科的考古学的独立性会会增强。

③考古学将人直接带入到历史层面去获取未知信息的特质也注定考古学的独立性不会丧失。

2.如何理解苏秉琦先生所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理论。

答:古文化、古城、古国是考古学的新概念、新课题,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

(1)三阶段理论的含义
古文化是指原始文化。

古城是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

古国是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

三者应从逻辑的、历史的、发展的关系理解,它们联系起来的新概念是:与社会分工、社会关系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村落的遗址、墓地,在原始社会后期距今四五千年间或5000年前的若干个地点已找到了线索。

苏先生提出把“古文化、古城、古国”作为当前考古工作的重点与大课题,目的是把原始文化(或史前文化)
(2)三阶段理论的核心
这个新课题的核心是文化起源,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实质上是中国国家起源研究。

在国家诞生的标准方面,苏秉琦先生提出用典型史前聚落群“都邑聚”金字塔形等级结构和原始城市的标准,探索我国国家的诞生,找到一批最早的国家,以确认我国文明史的开端。

(3)三阶段理论的应用
以山东史前聚落群为例,大汶口文化时期,莒县中南部已产生多达30余处聚落群,其中大的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伴随聚落群的产生,中心聚落出现,同时群内聚落也分化为大中小诸等级,至龙山文化时期,莒地已由一个大汶口古国发展成四个龙山古国。

3.试述长江上游地区三星堆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年代。

答:三星堆文明于1986年夏秋之季发掘,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二十世纪我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三星堆遗址内呈现出的三期考古学文化
①一期文化
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
②二期文化
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
③三期文化
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三星堆文明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由此可知,三星堆文明的年代是从龙山时代至商周。

(2)三星堆文明的主要特点
①以三星堆二期为代表,青铜文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影响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展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

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的影响,表现出古蜀国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②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的文物极神秘,至今仍有很多难以破解,以至于有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来自外国甚至“外星人”。

③三星堆青铜造像,造型夸张,形制精美,体积庞大,纹饰有羽饰和夔龙纹,有些青铜造像还杂糅了人兽特点,气势煊赫。

4.试述汉代以“黄肠题凑”为特点的埋葬方式所表现的等级观念。

答:(1)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中的“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题”是指题头,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是指向内聚合。

黄肠题凑就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外垒叠起来,全部题头向内。

到了东汉,黄肠石逐渐取代黄肠木,黄肠题凑逐渐绝迹。

(2)黄肠题凑代表的等级观念
黄肠题凑是中国春秋时期至汉朝时的墓葬型制,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汉代丧葬制度,属于“天子之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