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2023年考古学概论题库

2023年考古学概论题库

名词解释文化层:文化层为考古学术语。

指古代遗迹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旳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旳堆积层。

每一层代表一定旳时期。

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对旳划出上下文化层旳叠压关系。

根据文化层旳包括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迹各层旳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文化层旳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原则是“老旳在下,新旳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旳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旳地层之下。

叠压关系就是最基本旳地层分布。

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初期人类活动旳地层上旳遗迹遗迹等,如灰坑、井等常常出现打破关系。

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区,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迹、遗迹旳关系。

)考古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旳重要构成部分。

是根据古代人类多种活动遗留下来旳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旳一门科学。

考古学中研究旳实物资料包括多种遗迹和遗物。

研究措施重要是采用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旳研究措施。

旧石器:旧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旳文化标志,使用旧石器旳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是运用天然砾石打制加工而成旳具有一定形状和功能旳工具,重要通过打制旳方式生产,用来狩获与肢解猎物、采集植物果实和根茎、防身和加工制作其他材料,以满足生产和生活旳需要。

新石器:新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旳重要用品,使用新石器旳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是在旧石器旳基础上发展出来旳,除了打制旳方式外,还使用了磨制旳方式,耗时更长,不过可以可以控制石器形状,比旧石器愈加耐用。

错金银:错金银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属金属丝镶嵌工艺旳一种,重要是用金银丝在器物旳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

错金银工艺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数年后来,即到春秋中晚期才昌盛起来旳,它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旳产物,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旳青铜器,重要用在青铜器旳多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旳装饰图案。

鎏金: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旳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旳技术。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及其遗迹的科学,通过对遗址、文物和人类活动痕迹的调查、发掘、研究来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在考古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参加考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给出一些考古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以供读者参考。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考古学是一门关于()的学科。

A. 古代建筑B. 古代文物C. 古代人类活动D. 古代社会制度2. 下面哪个古埃及法老墓葬最为著名?A. 图坦卡蒙墓B. 科夫齐耶墓C. 拉美西斯二世墓D. 螺旋墓3. 要想准确获得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时间信息,常常需要借助()技术方法。

A. 核磁共振B. 放射性碳测年C. 太阳能光伏技术D. 催化裂化4. 考古学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

A. 田野调查、发掘、清理整理、分析研究B. 出土清单、文献编目、拓片制作、学术论文C. 考古旅游、纪念品销售、地质勘探、文物修复D. 群众教育、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政策研究5. 下列哪个不属于早期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A. 钻头B. 磨盘C. 石锛D. 石锤6. 考古发掘的主要目的是()。

A. 发掘文物B. 获得名声C. 发现文化D. 揭示历史真相7. 考古学中的“层位原则”是指()。

A. 发掘过程中的安全原则B. 文物出土的顺序原则C. 遗址内不同年代地层的分层原则D. 文物的保存原则8. 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位于现今的哪个地区?A. 欧洲B. 美洲C. 非洲D. 亚洲9. 考古学中研究人类遗址内骨骼的学科称为()。

A. 古生物学B. 古人类学C. 古病理学D. 古动物学10. 下列哪个不属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A. 亚历山大灯塔B. 大金字塔C. 罗德岛巨像D. 巴比伦空中花园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要介绍考古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

考古学在19世纪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冒险家、探险家以及学者们对古埃及法老墓、亚美尼亚的古代城市遗址等进行的发掘和研究,为考古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概论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

其三大方法论是地层学、类型学和年代学,考古学的工作流程是收集资料(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室内整理、编写报告。

田野考古学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在野外实地考察挖掘、收集实物资料,从事考古活动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和编写发掘报告。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础,没有田野考古,考古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田野考古学对中国歷史的贡献巨大,使中国的信史上推至夏代、商代。

2、遗迹: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边塞烽燧、长城等也属此类。

3、遗物: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

遗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材质可分为石器、陶器、骨角器、金属器、玉石器等;按用途分则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随葬品等。

一种遗物之下则可按类型学方法分为若干型式。

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室内整理分析,对遗址、遗迹、遗物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编写出报告予以揭示。

考古报告内容分为三部分:5、考古发掘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一般发掘方法有两种,正方形的叫探方:一般取每边长5米的正方形,进行发掘,相邻两方之间要留0.5~1米的隔梁,直到发掘完成后再挖掉,是最常用的方法,优点较多;长方形的叫探沟:挖一条狭长的沟,从沟壁的垂直断面上,可以观察较长的文化层,也就是遗址的地层剖面,适合时间很短的试掘。

发掘类型可分为居住址的发掘和墓葬的发掘两类。

居住址的发掘,一般要采取开探方(或探沟)的方法,以利对各种现象的控制和记录,并可留出剖面,以观察文化层的堆积。

考古学概论考试试题

考古学概论考试试题

考古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文献资料B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C 传说故事D 现代人类活动2、以下哪项不是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A 保护为主B 抢救第一C 合理利用D 随意发掘3、碳-14 测年法常用于测定()的年代A 石器B 陶器C 有机质遗物D 金属器物4、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 陶器B 青铜器C 石器D 铁器5、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之一是()A 二里头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殷墟遗址D 秦始皇陵6、以下哪种考古学文化以黑陶为显著特征()A 仰韶文化B 龙山文化C 红山文化D 良渚文化7、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A 实用器具B 祭祀礼器C 装饰品D 货币8、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A 明器B 实用兵器C 艺术品D 祭祀用品9、汉代画像石主要分布在()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东部地区D 西部地区10、唐代最著名的陶瓷品种是()A 青瓷B 白瓷C 青花瓷D 唐三彩11、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A 定窑B 耀州窑C 磁州窑D 建窑12、元青花的主要装饰题材是()A 人物故事B 花卉C 动物D 几何图案13、明清时期皇家陵寝的代表是()A 明孝陵B 清东陵C 清西陵D 以上都是14、水下考古主要研究的对象是()A 沉船B 港口遗迹C 海底古城D 以上都是15、现代考古学诞生于()A 19 世纪B 20 世纪C 21 世纪D 古代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考古地层学是通过研究地层的()来判断相对年代的方法。

2、考古类型学是对考古遗存进行()、()和()的方法。

3、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有()、()等。

4、夏商周被称为()时代。

5、西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是()。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青瓷以()窑的产品最为著名。

7、唐代长安城的三大内是指()、()、()。

田野考古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田野考古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田野考古面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田野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是用来研究什么?A. 古代人类的生活习俗B. 古代文明的起源C. 遗址中不同地层的堆积顺序D. 古代建筑的构造答案:C2. 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哪一项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A. 保护文物B. 记录详细的发掘日志C. 快速发掘以获取更多文物D. 科学分类出土物品答案:C3. 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田野考古发掘中常用的技术?A. 地球物理勘探B. 地质雷达C. 碳-14年代测定D. 金属探测器答案:C二、多选题4.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BD)A. 遗址的发现与确认B. 文物的发掘与保护D. 遗址的年代测定5. 在田野考古中,常用的记录方法包括哪些?(ABC)A. 照相记录B. 绘图记录C. 文字描述记录D. 口头传述记录三、判断题6. 田野考古发掘中,所有的文物都应该原地保存,不应移动。

(错误)7. 田野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历史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田野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田野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发掘、记录、分析和文物保护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对遗址的观察和走访了解遗址的基本情况;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用于确定遗址的准确位置和范围;发掘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揭露和收集文物;记录包括照相、绘图和文字描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历史信息;文物保护则是确保发掘出的文物得到妥善保管和维护。

9. 为什么田野考古学中要强调文物的原址保护?答案:原址保护是田野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文物在其原始环境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至关重要。

一旦文物被移动,这些信息可能会丢失,影响对文物的深入研究和历史解读。

此外,原址保护还有助于保护文物免受不当处理和潜在损害,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大学考古学概论期末试题

大学考古学概论期末试题

大学考古学概论期末试题
考古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是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遗存。

2、如果符合、、、这三个标准,可称之为“聚落组成单位”。

3、社会考古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他的论文集《社会考古学研究》。

4、1901年斯文·赫定到新疆罗布泊考察,意外发现并大规模发掘了遗址。

5、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董作宾到安阳殷墟开展发掘工作,这是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

6、目前中国的考古发掘工作需要遵循国家文物局2009年版的。

7、汤姆森的理论被视为近代考古学“从古物学中脱胎而出的唯一指路灯”。

8、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堤坝是文化塘山堤坝遗址。

9、是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衡量古代社会复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10、聚落考古或聚落形态研究的核心是。

11、认知考古学的理论基础是。

12、和是贯穿于公共考古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3、金石学
14、区域系统调查
15、李济
16、树木年轮断代
17、裴李岗文化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8、简述考古学的作用和意义。

19、陶器制胚技术主要有哪些?
20、简答遗迹清理的原则。

2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四、论述题(20分)。

22、请结合实例论述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文物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物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物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物学:文物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物质遗存的科学,主要探讨各类文物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在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涵与价值,旨在揭示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

2. 鉴定学:鉴定学是文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对文物的年代、真伪、材质、工艺、价值等进行科学技术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以确定其真实性和艺术、历史地位的学科。

3. 田野考古: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在野外现场对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进行科学发掘、记录、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为文物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4. 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修复是对各类文物采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保养、维护、修复或复原,以防止文物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害,延长其寿命,并保持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工作。

5. 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器物的形态特征,将同类器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此推断其年代序列、发展演变过程及文化交流情况。

二、填空题1. 我国文物依据法律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和______文物两大类。

答案:不可移动2. 文物的“三性”指的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______。

答案:科学价值3. ______是文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为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答案:考古发掘4. 在我国,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文物工作的部门是国家文物局,它隶属于______部。

答案:文化和旅游部5. 《世界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______年通过的一项国际公约。

答案:1972年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物的分类?A. 古代建筑B. 石窟寺C. 现代雕塑D. 古籍善本答案:C. 现代雕塑2.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文物年代测定?A. 碳十四测年法B. X射线衍射C. 扫描电镜D. 红外光谱答案:A. 碳十四测年法3. 中国四大名窑中,以白瓷著称的是?A. 汝窑B. 定窑C. 哥窑D. 钧窑答案:B. 定窑4. 关于文物保护的国际原则,以下哪项表述正确?A. “文物保护应以经济效益为主”B. “任何文化财产都不能从其所在的原生地移走”C. “鼓励私人收藏文物并进行公开买卖”D. “文物修缮应尽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无论何时都应尊重原作”答案:D. “文物修缮应尽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无论何时都应尊重原作”5. 以下哪个遗址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A. 秦始皇陵兵马俑B. 敦煌莫高窟C. 三星堆遗址D. 马王堆汉墓答案:A. 秦始皇陵兵马俑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物的特性?A. 历史性B. 艺术性C. 科学性D. 稀有性E. 文化代表性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最小干预原则B. 可逆性原则C.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D. 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原则E. 原址保护原则答案:ABCE3. 在我国,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可以分为哪几级?A. 国家一级文物B. 国家二级文物C. 国家三级文物D. 地方珍贵文物E. 普通文物答案:ABC4. 下列哪些技术手段可用于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A. X射线探伤B. 红外光谱分析C. CT扫描D. DNA分析E. 超声波清洗答案:ABCE5. 关于中国古陶瓷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B. 明代景德镇瓷器以青花瓷和五彩瓷最为著名C. 青铜器上的绿锈(铜绿)对确定其年代具有一定参考价值D. 元代磁州窑开创了白地黑花装饰技法E. 清代粉彩瓷器工艺复杂,色彩丰富艳丽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文物鉴定主要是依据文献记载进行确认。

田野考古学概论考试范围

田野考古学概论考试范围

田野考古学概论考试范围1、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田野考古学是运用地层学或层位学原理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发掘来获取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

2、考古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1)资料。

资料是用来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全部材料,它除了包括古代人工遗存、自然遗物、实验室检测标本三大类外,还有文字、绘图、摄录像、拓片等。

(2)技术。

技术主要是获取考古资料的手段。

一般说来,考古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主要来自田野考古,但也有来自其它方面。

从田野里获取的考古资料要借助于各种手段,如田野调查、各种勘探、发掘、拼对修复文物、测量绘图、摄录像等。

其它方面主要依靠自然科学技术,如用C14方法对在遗址中采集到的花粉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进行检测的技术等。

(3)理论与方法。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聚落考古学。

考古地层学是通过对文化层堆积和各种遗迹的层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或共时关系。

是指导田野考古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考古类型学是通过考古遗存形态的比较和分析,以研究其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一般说来,类型学研究要以地层学为基础,其结论也需要用地层学检验,所以,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考古类型学的运用范围极为广泛,它不仅可以做具体遗物和遗迹的研究,也可以对遗址甚至是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析。

文化因素分析、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都可以看作是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延伸。

聚落考古学是受到地理学和民族学上的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

简单地说:“聚落考古学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来做考古资料的研究。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第86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

聚落考古学是考古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聚落遗址为研究单位,并通过聚落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研究,以探讨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亲属制度、人口、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复原古代社会历史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考古学概论[试题]
《田野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概论》(The Field Archaeology)
二、课程号:10619320
三、课程类别:核心专业课
四、学时:34 学分:2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田野考古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分析、研究田野
考古资料的基本方法等田野考古学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操作方法、学科特点、基本方法论有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对田野考古在考古学中的主要作用及其研究领域有较为完整的把握。

六、教学内容
论(4学时) 第一讲绪
一、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二、田野考古学简史
1(西方田野考古学的形成
2(中国的田野考古学
第二讲田野考古工作(6学时)
一、田野工作的性质与方案设计
二、田野考古调查
三、田野考古发掘
1(遗址发掘
2(墓葬发掘
第二讲考古地层学(8学时)
一、层学的基本概念
1(地层
2. 文化堆积
3. 叠压打破关系
4(共时关系
二、考古地层学的一般原理
1.上晚下早定律
2.同一层位的堆积其遗留形式并不一定水平
3.文化堆积厚度和深度与时间关系的几种情况
4.遗迹自身堆积具有相对早晚关系
三、地层学在田野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讲考古类型学(8学时)
一、考古类型学应用及其发展
二、类型学的研究意义
1(形态与技术
2(形态与文化
3(形态与时代
4(类型学的研究层次
三、类型学与地层学的关系
四、类型学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类别和形态特征(分类)
2.确定类型学分析的层位序列(分单位)
3.型式划分
4.组的划分与器物群
5.考古遗存的分期
第四讲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及谱系研究(4学时)
一、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分析
1.文化的构成与分解
2.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二、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
1.文化谱系与区系类型
2.中国史前文化的区域性及连续性
3.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举例
第六讲田野考古综合研究(4学时)
一、考古样品的年代测定
二、人骨与的观察与分析
三、古代环境的研究
四、遗址、遗迹的复原研究
五、人工产品的技术研究
七、教材:教师自备
八、主要参考书: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年;
《走近历史真实之道——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
《考古学——关于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年。

九、绩评定:期终考试(笔试、闭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