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文档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学会 4 个生字。

2、知道“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教学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2.理解难度词语;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板书设计:1—-1苏武牧羊旄帏匈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教学难点:理解苏武身体和心理上所收到的苦难教学过程: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处境有怎样的感受?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穷苦坚贞不屈(心酸)(敬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1 个生字,学会 2 个生字。

2.知道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

作者具体叙述了解放前夕,革命前辈进行的狱中斗争。

表现了革命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监狱里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元旦。

2、在庆祝元旦联欢活动中,举行了哪些节目。

3、说一说春联的含义。

能力目标:4、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6、感受革命者迎接光明,充满乐观主义情绪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三、教材重难点:理解春联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把练习用教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作为重点。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讨论法、旁证博引法、扶放结合法。

2、学法:剖析重点词句法、导读法。

五、教学过程:合理地安排教学思路,能够达到目标要求的效果。

针对本课的教材特点和班级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1、展示目标,谈话导入。

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的标志之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导入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狱中联欢》。

狱中是地点,联欢是内容,狱中能联欢吗?谁在联欢?为什么联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会明白题目的含义。

(这样设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了本节课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变无目的的学为有目的的学。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回忆、讨论用教快速度阅读文章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

[2]、指导学生运用此种方法快速阅读课文,限定时间为五分钟。

思考:监狱里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举行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进行了详写?(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有助于理解重点内容所处的语言环境。

而带者问题进行阅读,防止学生只图快而不理解的学习文章。

)3、精读课文,分步训练。

讲读教学应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因此,在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应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教学。

[1]、快速朗读第三部分,让学生找出中心,并理解其含义。

长春版六年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想

长春版六年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想

长春版六年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想一、单元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3、结合搜集资料和自己的想象,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苏武、文天祥等任务的崇高气节,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诗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产生尊敬和向往的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二.教学设想单元导读(1课时)目标,1了解本学期学习要求(包括预习、读整本书等)2复习学诗歌方法,为一单元学习扫清障碍大致流程:(一)谈假期所见所闻,(二)提出新学期要求(三)引出有节气的人物,(结合假期里的电视电影人物)(四)背诵以前学过的描写高风亮节的诗歌比如《石竹》等。

复习学习诗歌方法(解诗题目、联系注释、结合背景、体会诗情)精读课《苏武牧羊》(2课时)目标:1、认识文中的生字,会写2生字2、借助注释理解文中的词句。

3、初步学习“联系资料,想象画面”方法,体会苏武一心为国忠贞不屈的品格,产生尊敬和向往的情感4、正确朗读,背诵诗歌大致流程:1、检查预习,扫除障碍,认字,指导会写生字2、初读故事,做到读正确(字音)3、尝试自己画出节奏,如: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4、提出问题,借助注释解决,理解诗歌大意。

再次指导朗读5、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交流搜集的苏武的资料6、说感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诗歌中的哪些词句看出苏武的品格?结合诗词中的词句说说。

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深入体会苏武所受的苦难,明白:他之所以不肯投降,忍受折磨。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1.正气歌本板块是小学生进入6年级的第一个学习板块。

本板块主题为“正气歌”,取材于《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的五言长诗《正气歌》。

本板块共有3课,内容分别是歌词《苏武牧羊》、七言律诗《过零丁洋》、七言绝句《狱中题壁》和五言绝句《绝笔诗》。

这个板块课文的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颂扬人间浩然正气、抒发胸臆、表达作者坦荡的情怀。

在情感基调上,本板块课文突出了一个“爱”字。

爱国,所以甘洒一腔热血;爱民族,所以不畏凶悍强敌。

苏武历尽苦难信念不改,文天祥面对亡国痛楚慨然赴死,谭嗣同为强国信念情愿献出生命,吉鸿昌义正词严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爱是产生信念的基础。

6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提升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的黄金时期。

本板块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两方面都有切实意义。

苏武牧羊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

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

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

过零丁洋教材分析本课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

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连称:“好人!好诗!”竟不能再相逼。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

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向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文档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文档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第一单元正气歌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结合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苏武、文天祥的崇高气节,产生对苏武、文天祥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诗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第二单元汉语家园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贴春联》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贴春联》,注意对联的读法。

4、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苦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5、朗读《对子歌》,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对子的韵味,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二、教学重点:1、了解《贴春联》中,对联简短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2、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3、表达《询问与解答》:再现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询问与解答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三单元感悟成长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13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并会用“赞不绝口、直截了当、竭尽全力”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

3、搜集、交流、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歌曲。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1、《和时间赛跑》理解“我”从爸爸的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功的。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不同的评价都饱含着爱。

第四单元异域风情一、教学目标:1、认识31个字,会写19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在朗读中能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3、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长春版_小学语文六年级_上册_教学计划 (1)

长春版_小学语文六年级_上册_教学计划 (1)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即将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根据本人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190个字,会写152个字。

2.硬笔书法要写的工整,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用毛笔写楷书,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

(二)阅读与积累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或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理解课文过程中,体会分号、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6.本学期背诵优秀诗文约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表达与交流1.养成留心观察习惯。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学写书信。

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恰当。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继续沿用板块组元的特点,共设计了11个板块,依次为:正气歌、汉语家园、感悟成长、异域风情、童年、抒怀、小英雄的故事、《西游记》与《水浒传》、饮食文化、信息与生存、推敲。

其中,共有31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2次口语交际,3次综合学习活动。

本册教材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四个主要领域,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其中。

各板块的内涵丰富,文章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2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3.理解重点句:(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2)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二)难点“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三)解决办法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

(二)加强朗读训练。

(三)前后位、同位讨论。

(四)质疑问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部分,概括各部分意思。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

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削xiāo空kòng塞sāi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

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

(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长春版六年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范本

长春版六年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范本

长春版六年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范本长春版六年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一】班级差不多情况:本班共有学生36人。

大部分学生较聪慧,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旳互相竞争意识。

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专门好旳学习适应,语文成绩比较差旳,希望本学期能提高学生旳语文成绩。

[学生状况分析]我所担任旳六年级(2)班旳学生,原有旳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

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旳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旳好奇心和强烈旳探究兴趣;让学生观看周围事物,亲躯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觉;使学生有强烈旳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旳语文素养。

【二】教学要求:(一)识与写有较强旳独立识能力。

要求会写80个。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旳速度。

(二)阅读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旳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许多于。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旳恰当意义,辨别词语旳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旳积存,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旳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旳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旳思想感情,领悟*差不多旳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旳看法,做出自己旳推断。

阅读说明性*,能抓住要点,了解*旳差不多说明方法。

学习扫瞄,扩大知识面,依照需要搜集信息。

在理解课文旳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旳不同用法。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旳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旳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三)习作养成留心观看周围事物旳适应,有意识地丰富自己旳见闻,珍视个人旳独特感受,积存习作素材。

能写简单旳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依照习作内容表达旳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能依照表达需要,使用常用旳标点符号。

(四)口语实际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旳意见。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正气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结合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苏武、文天祥的崇高气节,产生对苏武、文天祥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诗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第二单元汉语家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贴春联》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贴春联》,注意对联的读法。

4、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苦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5、朗读《对子歌》,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对子的韵味,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贴春联》中,对联简短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2、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3、表达《询问与解答》:再现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询问与解答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三单元感悟成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3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并会用“赞不绝口、直截了当、竭尽全力”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

3、搜集、交流、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歌曲。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和时间赛跑》理解“我”从爸爸的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功的。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不同的评价都饱含着爱。

第四单元异域风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字,会写19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在朗读中能表达出自己体会到
的感情。

3、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通过其作用,进一步了解建筑及风景的特色。

5、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维也纳的城市特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赞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第五板块童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和对比、衬托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文中重点语段理解课文内容。

第六版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

3、能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怀。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朗读并背诵古诗词。

3、理解诗词内容。

4、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第七板块小英雄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够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

二、教学重点: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

第八板块《西游记》《水浒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2个字。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能在充分默读之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的精彩
情节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6.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重点:
1.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石猴高登王位,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2.能在充分默读之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第九板块饮食文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0个字,会写2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赞颂豆腐,更深层次地了解豆腐。

二、教学重点:
1.《豆腐颂》第二自然段。

结合查找的相关菜肴的资料,通过图片、作法、人们吃它们时的感受,使学生产生对豆腐的喜爱之情。

2.使学生理解文中实例为什么是不文明的吃。

3.感受茶是一种文化。

第十单元信息与生存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13个字。

2.理解兔子信息传递的方式,体会破耳兔一家的信息传递与它们的生存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嗵嗵”》这则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

5、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6.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嗵嗵”》这则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第十一单元推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5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贾岛推敲》的意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5.能根据注释疏通《荆公改字》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6.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体会推敲炼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7.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读懂《欧阳定稿》课文内容。

8.体会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