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下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电工学复习资料电工学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学科,是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电力工程的理论基础。

在电力行业中,电工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工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学的知识。

一、电工学的基本概念1.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安培(A)表示。

2. 电压: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用伏特(V)表示。

3. 电阻: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4.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或转化速率,用瓦特(W)表示。

二、电路的基本元件1.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2. 电阻器: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

3. 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元件。

4. 电感器: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三、电路的基本定律1.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U/R。

2.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在节点和回路中守恒的原理。

3. 电压分压定律:并联电阻中电压分配的原理。

4. 电流分流定律:串联电阻中电流分配的原理。

四、电路的分析方法1. 网孔分析法: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通过建立方程组解析电路。

2. 节点电流法: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通过建立方程组解析电路。

3. 超节点法:用于分析含有电压源的电路。

五、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是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

2. 交流电的表示方法: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复数法、矢量法等。

六、电力系统1. 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络等。

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失稳性。

3. 电力系统的保护:保护装置的作用和分类。

七、电力设备1.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2. 变压器: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3. 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设备。

4.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八、电工学的应用1. 电力工程: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

电工复习资料-

电工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的概念、作用及组成2、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包括负载大小、电源的外特性、电源与负载的判断、额定值与实际值)3、电位的概念4、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5、会计算电位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理解二者之间等效关系2、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3、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解题方法和过程。

能够回答下述问题:1、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其理由是: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U=RI=0×I=0。

这种看法错在哪里?2、凡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其电压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凡是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也不起作用。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计算:1、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E =10V,I S=1A ,R1=10Ω,R2= R3= 5Ω,试求流过R2的电流I2和理想电流源两端Us。

2、求解图中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已知V U S 301=,V U S 242=, A I S 1=,Ω=61R ,Ω==1232R R 。

3、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流过Ω6的电流。

4、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电路中电流I 。

5、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电路中Ω1电阻中电流I 。

6、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电流I ,并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说明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7、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

8、图示电路中,已知5=S U V ,1=S I A ,Ω===5321R R R 。

求各支路电流。

第三章一阶电路暂态分析1、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特点2、电路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是什么?换路定则。

3、理解换路中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4、会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能够回答下述问题:1、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时,u c (0) = 0;而 t →∞ 时, i c (∞)=0,是否可以认为 t = 0时,电容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电容C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2、如果换路前 L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i L (0) = 0 ,而t →∞时, u L (∞) =0 ,因此是否可以认为 t = 0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t →∞ 时,电感相当于短路?如果换路前 L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在 RC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换路前最好将电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4、如果在线圈两端并联了电压表,开关断开前最好将其去掉,这是为什么? 计算:1、电路如图所示,试用三要素法求0≥t 时的1i 、2i 及L i 。

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导线用于连接电路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一段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 I = U / R。

4、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一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二、电路分析方法1、电阻电路的分析(1)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 R = R1 + R2 +… + Rn 。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 / R =1 / R1 + 1 / R2 +… + 1 / Rn 。

2、电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一个实际的电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内阻,或者一个理想电流源并联一个内阻。

(2)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3)诺顿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三、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初相位。

幅值表示交流电的大小,频率表示交流电变化的快慢,初相位表示交流电的起始状态。

2、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解析式:用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

(2)波形图:直观地展示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3)相量图:用复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幅值和初相位。

3、单一参数交流电路(1)纯电阻电路: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电阻消耗的功率为有功功率。

(2)纯电感电路:电压超前电流 90°,电感不消耗功率,只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电工学下册试题库及答案

电工学下册试题库及答案

电工学下册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2. 电磁感应中的问题求解- 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计算- 磁通量变化速率的计算-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换与守恒3.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的基本定律第二章交流电路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交流电压与电流的基本定律2. 交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计算- 交流电路中的复数形式计算-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3. 交流电路中的稳态分析-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的阻抗计算 - 交流电路中的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第三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性- 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电磁波的分类及应用2. 电磁波的传播与衰减-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衰减- 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3. 电磁波的频谱与调制- 电磁波的频谱分析- 电磁波的调幅、调频、调相- 电磁波的调制与解调第四章光学与激光技术1. 光的波动特性与光的粒子性- 光的波动特性与光的粒子性概述 -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光的粒子性特征及实验2. 光的偏振与光的干涉衍射- 光的偏振现象与应用-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计算-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3. 激光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激光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激光的产生与放大- 激光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五章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器件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概念- 半导体材料的掺杂与载流子-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2. 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电路- 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原理- 硅二极管与锗二极管的特性- 整流电路的设计与应用3. 半导体场效应管与放大电路- 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 增强型与耗尽型场效应管的特性-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以上是电工学下册试题库的基本内容,每章包含多个小节,涵盖了电磁感应与电磁场、交流电路、电磁波、光学与激光技术、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器件等主题。

电工学原理下复习资料

电工学原理下复习资料

电工学原理下复习资料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已知U = ф0=60°,f=50Hz,它的解析式为A.B.C.D.2、在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中,正确的表达式是A.=IRB.C.D.=R3、已知,与的相位差为A.B.C.D.4、图示正弦稳态电路,已知电流I=1∠0°A,则电压U=()A.10∠36.9°V B.10∠-36.9°VC.10∠53.1°V D.10∠-53.1°V5、图示正弦稳态电路阻抗Z吸收的有功功率P=A.360WB.C.180WD.6、对称三相电源Y连接,已知相电压=220 ∠0° V,则线电压=A.380∠-150°VB.380∠-90°VC.380∠ VD.380∠150°V7、题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中线电流为A.0B.U AZC. D.8、图示的三相电压源经电压表接成∠,每相电压有效值为U,此电压表的读数为A.3UB.UC.2UD.09、三相动力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则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A.相电压,有效值为380VB.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C.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D.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10、一台Y型连接的三相电动机的总功率为3232W,线电压为380V,相电流为6.1A,则此电动机的功率因素为A.0.9B.0.8C.0.7D.0.6二、计算题(共70分)应有计算过程,按计算关键步骤给分。

仅有计算结果无计算步骤、过程无分。

1、题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 s=20∠0°V,求电源发出的复功率S−和电路的功率因数coscϕ。

2、对称三相感性负载作△连接,负载线电压为380V,总功率为2.4KW,功率因数为0.6,求它的每相复阻抗。

电工学下册考试重点归纳

电工学下册考试重点归纳

电工学2期末复习内容14章半导体器件1.P型、N型半导体(多子和少子);PN结的单向导电性含义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应用。

u i的波形不限于正弦波形3.稳压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及接法4.晶体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三个工作区);放大电路中根据电位进行三极管类型的判别15章基本放大电路1.共发射极电路的分析:(1)静态分析:I B、I C 、U CE (2)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r be; 空载和负载下的A u; r i; r o; 输入、输出波形分析(相位关系);失真分析(失真时的输出波形)、改善失真的方法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分析:(1)静态分析:U B、I B、I C 、U CE,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2)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r be; 空载和负载下的A u; r i; r o; C E 对A u的影响3.射极输出器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低(略小于1),u i和u o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4.差分放大电路:(1)作用:抑制零点漂移;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2)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特点5.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甲类、乙类、甲乙类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运算放大器理想化的条件、分析依据(虚短和虚断)2.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在信号运算的应用中工作于线性区;在比较器应用中工作于饱和区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1)反相、同相比例运算、反相加法运算、减法运算(2)和反馈结合起来,判别反馈类型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1.负反馈类型的判别(四种:串联/并联、电压/电流)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18章直流稳压电源1.组成:四部分2.单相半波、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的电路分析:U o、I o、I D、U DRM;电容C:u o的波形3.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四部分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1.(1)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逻辑表达式、输入和输出波形(2)TTL与非门多余端的处理(3)三态门的三种输出状态2.逻辑函数化简(公式法、卡诺图法)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4.二-十进制显示译码器(1)发光二极管的接法(2)8421BCD码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1.R-S、JK、D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功能、触发方式、Q的波形2.寄存器存放数码的方式:串行、并行3.计数器进制分析:二进制计数器:加法/减法、同步/异步;输出波形、判别进制2012年6月9日。

(完整版)电工学下册考试复习重点试题资料

(完整版)电工学下册考试复习重点试题资料

《电工学》一、填空题:(27 分)1、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增大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

(填增大、减小)2、PN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___单向导电性________,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可用来进行整流、检波、限幅等。

3、三极管有 ________型和 ________型两种组合形式,其正常的电流放大条件是:发电结 ____偏、集电结 ____偏。

4、数字电路通常用 _逻辑状态表 ____________、__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和__逻辑电路图_____________等方法分析。

5、在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中,由于温度的影响将产生____零点漂移 ________现象,可采用__差动放大 __________电路来克服这种现象。

6、三极管如图,判断工作状态。

A 图_截止 _____B图__放大_____7、多级放大器有三种耦合形式: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________、_阻容耦合 _______和________。

8、根据逻辑函数表达式, F=A+AB可以表达为。

9、分析集成运放器时,通常把它看成是一个理想元件,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________,差模输入电阻 ________,共模抑制比 ________及开环输出电阻为 ________。

10、场效应管是一种 ________控制器件。

它可分为 ________型和________型两大类。

二、选择题:(20 分)1、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z ,动态内阻 rz及温度系数α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A:Iz小一些,rz、α z大一些;B:Iz大一些,小一些;C:Iz、rz大一些,、α z小一些;D;Iz一些, rz、小一些;)rz 、α z 、α z 大2、单相桥式整流加电容滤波,直流输出电压为30V,则交流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A.30V B.33V C.25V D.27V3、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利用了()A:交流电流负反馈B:交流电压负反馈C:直流电流负反馈D:直流电压负反馈4、D触发器在 D=1时,输入一个 CP脉冲,其逻辑功能是()。

电工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电工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电工学下册是一本涵盖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教材,以下是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总结:一、电路基础1.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

2.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环路电压定律。

4.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等效电路的计算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电压、电流、阻抗和功率的计算。

6.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以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电子技术基础1.半导体材料: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放大电路:共射、共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振荡电路:RC、LC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稳压电源:稳压二极管、稳压管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数字电路基础:数制转换、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三、电机与变压器1.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结构分类和应用。

2.交流电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变压器:工作原理、结构分类和应用,包括电力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等。

4.电动机的控制:启动、调速和制动方法,包括继电接触器控制、PLC控制和变频器控制等。

四、电力电子技术1.电力半导体器件:晶闸管、GTO、GTR、IGBT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整流电路:单相和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逆变电路: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PWM控制技术:PWM控制原理和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

5.交流调压和斩波电路:交流调压和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五、自动控制系统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2.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3.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

4.PID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以上是电工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下)复习资料 第十四章.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掺杂性(往纯净的半导体内参入某些杂质,导电能力明显改变)
2.热敏性(当环境温度增高时,导电能力显着增强)
3.光敏性(当受到光照时,导电能力显着增强)
2.导电机理:在共价键结构中的电子在获得一定能量(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后,即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电子受到激发),成为自由电子;在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后,共价键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在外电场作用下,有空穴的原子可以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填补空穴,不断形成递补。

因此,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会出现两部分电流:一是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子电流;二是仍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递补空穴所形成的空穴电流。

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单向导电性:P 正N 负正偏导通,P 为阳极,N 为阴极
3.PN 结:在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

4.死区电压:当正向电压超过一定数值后电流增长很快,这个一定数值的正向电压称为死区电压或开启电压;
5.共阴极接法阳极电位低的优先导通;共阳极接法阴极电位低的优先导通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在电路中与适当数值的电阻配合后起稳定电压的作用
7.晶体管正常放大条件: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内部条件: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基区最薄,掺杂浓度低,集电区面积最大
8.晶体管主要参数:电流放大系数:b c I I β=;集射极反向截止电流:B B C E I 1I I I )β(+=
+= 选择:三个级的电位分别为9v ,2.5v ,3.2v ,试判断这三个级分别为()
解法:先确定b 与e ,它两相差较近,其次按NPN 的是Vc>Vb>Ve 。

PNP 型是Ve>Vb>Vc 。

即可确定ebc 。

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
1.用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B
CC B R U I =;B C I I β=;C C CC CE I R -U U = 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C C CC CE I R -U U =
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微变等效电路法;2.图解法。

公式:r be=200+(β+1)26/I E ;r i=r be ;A u =—β(R ′L/r be )
4.射极输出器主要特点: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5.射极输出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向,具有跟随作用,故又被称为射极跟随器
6.失真:输出信号的波形不像输入信号的波形;基本类型:非线性失真(静态工作点不适合或信号太大使放大电路的工作范围超出了晶体管特性曲线上的线性范围);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Q2的位置太低,输入电压的负半周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输出电压u o 的正半周被削平,严重失真);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Q1太高,在输出电压的正半周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工作,此时u o 严重失真)调整方法:选择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输入信号u i 的幅值不能太大
第十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虚短与虚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分析依据有两条:1.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id r ,故可认为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0i i ≈=+(虚断);
2.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
放大倍数∞→uo A ,而输出电压是一个有限的数值,故0A u -u u uo
o -≈=+-+≈u u (虚短) 2.反相运算:信号从反相输入端引入的运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1F I O uf R R u u A -==,11
F O u R R -u =(其中当1F R R =时即为反相器);同向运算:输入信号从同相输入端引入的运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1F I O uf R R 1u u A +==,I 1F O u )R R 1(u +=(当∞=1R 或0R F =时即为电压跟随器) 3.平衡电阻:加法运算电路与运算放大器本身的参数无关,只要电阻阻值足够精确,就可保证加法运算的精度和稳定性,其中平衡电阻F 1312112//R //R //R R R =
4.电压比较器作用是比较输入电压和参考电压
第十七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反馈:将电子电路(或某个系统)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若引回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因而输出信号也减小的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大,因而输出信号也增大的,则称这种反馈为正反馈
2.负反馈类型:串联电压负反馈(反馈电压O 1F i F u R R R u +=
);并联电压负反馈(反馈电流F
O F R u -i =);串联电流负反馈(输出电路R u i 1=;反馈电压O F Ri u =);并联电流负反馈(输出电流1
1R O R u -R u i =;反馈电流O F F i R R R -i )(+=) 3.类型判断:(1)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R L 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2)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3)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1.降低放大倍数;2.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3.改善波形失真;4.展宽通频带;5.影响放大电路输入电阻;6.影响放大电路输出电阻
5.四种反馈类型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输出电阻的影响:串联增加输入电阻,并联减小输入电阻;电压反馈稳定输出电压uo(恒压输出),减小输出电压,反馈电压随之减小,输出电阻很低;电流反馈稳定输出电流(恒流输出),增大输出电流,反馈电压随之增大,输出电阻较高
6.四种运算放大器得出结论:1.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R L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2.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3.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7.振荡电路的特点:输入端不外接信号,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信号输出(自激振荡)。

振荡电路中必须有放大和正反馈环节;为了得到单一频率的正弦输出信号,电路中必须有选频环节;为了不让它无限增长而逐渐趋于稳定,电路中还必须有稳幅环节。

第二十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1.数制转换:略
2.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逻辑:只有决定事物结果的全部条件同时具备时,结果才会发生;或逻辑:在决定事物结果的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具备时结果就会发生;非逻辑:条件具备,结果不发生,条件不具备结果发生;基本门电路的组合: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
3.半加器:只求本位的和,暂不管低位送来的进位数;全加器:多位数相加时,第二位的相加有两个待加数Ai和Bi,还有一个来自前面低位送来的进位数Ci-1。

这三个数相加得出本位和数(全加和数)Si和进位数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