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

合集下载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水质化验工作是指对水体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定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污染程度等数据的工作。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具体如下:1. 保障水质安全: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需求,而水质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质化验工作可以确保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是否超过标准,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2. 保护水环境:水质化验工作可以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定位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测水体的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水质化验工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 支持科学研究:水质化验工作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水质化验工作,了解水体中的微量元素、溶解气体、有机物等信息,从而研究水体的循环过程、污染传递途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推动技术创新:水质化验工作需要使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推动了分析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质化验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了水质分析的精确性、快速性和灵敏度。

在未来的发展中,水质化验工作将面临以下几个重要的方向:1. 开展多参数分析:传统的水质化验工作通常只对水体中部分污染物进行检测,而人们对于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了解更多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未来水质化验工作需要开展多参数的分析,对水体中的更多污染物、微量元素和生物指标进行全面监测。

2. 引入在线监测技术:传统的水质化验工作需要将水体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过程比较耗时且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逐渐引入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水质参数的变化,提高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与模型预测:水质化验工作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进行水质变化趋势的预测和水质管理的决策支持。

未来需要加强对水质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建模,提高水质化验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探析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发展

探析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发展

探析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发展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随着人们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如何对水质进行检测,如何保证水资源没有被污染是自古以来人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我国的水质化验研究技术从建国初期一直到现在经历个几个重要时期,也取得到一定的成就,本文就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让人们加大对水质问题的关注。

标签: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水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生产用水,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对水质进行化验研究,对水质进行净化,有利于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

本文针对我国各个时间段的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自己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水质的相关情况。

一、我国各个时间段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历程(一)建国初期到1980年间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在这个时间段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质检测化验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对水质进行有效的化验,相关的技术人员开始大力开发具有高效絮凝效果的絮凝剂和絮凝池,絮凝的形式也不断进行发展,由动态絮凝状态逐渐转变为静态的絮凝状态,并且从低效率、高耗能的状态逐渐向低耗能、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高效絮凝剂主要包含有聚硅酸制剂、绿化硫酸亚铁制剂等。

絮凝池也得到了优化,逐渐由平流沉淀的特点向具有长、狭、浅的方向发展。

絮凝池的选择种类也不断增多,不仅有纹板、栅条这样的,同时也包含有网格这种新型的类型,通过在进水和布水装置中增集水槽,从而是实现水池自动排泥的效果。

在这个时间段内,人们对水质的测定方法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观察水质的浑浊情况来判定水质好坏向通过光电浊度仪来判定水质的好坏情况。

(二)1980年间到1990年间我国的水质化验技术发展情况这个时间段是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内研究人员第一次提出采用遗传毒理的方法来对水质进行研究,在处理水的技术方面第一次采用臭氧和氯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水进行处理。

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分析

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分析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分析摘要:水是万物之源,水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日益频繁,对于水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保证水的安全性、满足人们饮用与使用的需要,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基于此,水质化验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成为现代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就主要针对水质化验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水质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pick to: water is the source of all things, water is also the human society to the source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s people life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 for water quality also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how can ensure the security of water, satisfy people drinking and use the need, become the current people attention a key problem. based on this, the water quality to test technical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lso become the modern scientists studies focus on the subject. this paper mainly for water quality to test technology on the research of simple treatise.keywords: water quality water quality to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tu99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水的安全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不断的提高供水质量、确保人们能够喝上安全的饮用水,水质化验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持续的发展。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摘要: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身体健康。

水源是生命之源,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水质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保证检查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以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活质量。

在这种大环境下,进行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历程新时代要求净水工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质检验技术,反过来,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着净水工艺、净水流程的发展。

因为净水工艺的流程,是按照水质标准的要求进行水质检验的,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水质标准的水平集中反映在水质检验技术和净水流程上。

接下来,笔者将根据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

1 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历程1.1 70年代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从我国解放到1976年这个阶段,我国的水质化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工艺上的改革进步离不开化验技术,取得了优异成绩。

比如说,积极开发新型的高效絮凝剂聚硅酸制剂、氯化硫酸亚铁以及氯化铝等;采用网格、栅条、竖流人字板以及平流折板;开发移动罩瀑池和多层滤池,并且积极采用优质的净水材料,还有部分水厂已经采用的臭氧工艺等等。

在这一时期水质检测上由比色管目视比浊发展到了光电浊度仪进行浊度测定,氯化物、硬度以及碱度的检测都以滴定法为主。

1.2 80年代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自从1983年—1985年我国相继提出了“六五”研究课题之后,我国的水质监测与化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水质研究方面,我国首次选择了遗传毒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氯与臭氧的联合实验全面应用到水工艺处理过程中。

相关的实验表明,如果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不完全氧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突变率。

在传统的处理工艺中,单纯的采用臭氧进行有机物消毒,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突变率下降的问题。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

监 测 站 不 仅 会 配备 常 规 的 检 测 设 备 , 还 会 在这 一 时 期 水 质 检 测 上 由 比 色 管 目视 配备 各 种 大 型仪 器 , 如气相色谱仪、 原 子 吸 3 结 语 比 浊发 展 到 了 光 电 浊 度 仪 进 行 浊 度 测 定 , 收 分光光度计 、 测汞仪 、 液相 色 谱 仪 、 原 子 综上所 述 , 本 文 针 对 水 质 检 验 的 重 要
物 综 合 指标 进 行 控 制 , 必 须 控 制 受 污 染 水 源的水质。 氨氮 、 耗 氧 量 这 是 两个 新 增 加 的
指标 , 全 面 反 映 了对 现 阶 段水 污 染 的 重 视 程度, 这 将 会 大 大 促 进 水 污 染 的 饮 用 水 处
到全面发展 , 在饮 用 水 方 面 , 膜 技 术也 得 到 理 质 量 。 全 面 规 定 了 城 市 供 水 单 位 的 计 算 全 面发展 。 这 些 水 质化 验 技 术 的应 用 及 发 合格 率 方 法 、 频 率 以及 项 目检 测 标 准 、 采样 展 都 促 使 我 国 的水 质 监 测 技 术快 速 进 步 。 点的选择 , 明 确 规 定 必 须 严格 按 照 相 关 部 到1 9 9 4 年, 我 国共 建 立 了3 5 个监测站, 每 个 分 出 台 的 城 市 供 水 建设 标 准 的 项 目进 行 。
准的要求进行水质检验的, 所 以说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水 质 标 准 的水 平 集 中 反 映 在 水 质 检
图峰 数 , 一 方 面 又能 促 进 阳性 原 水 的转 变 。
1 我 国水 质化验技术发展历程
1 . 1 7 0年 代 我国 水质化 验技 术 的发展 从我 国解放 到 l 9 7 6 年这 个阶 段 , 我国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水质化验工作是指对水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监测等工作。

这项工作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饮用水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1. 环境保护水质化验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环境中的污染问题。

尤其是对于水体污染问题,水质化验工作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才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

2.水资源管理水质化验工作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检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协助决策者制定出更好的水资源管理方案,保障人类用水的健康和安全。

3. 饮用水安全水质化验工作在饮用水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通过对饮用水的严格管理和检测,才能够预防和控制饮用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对人民健康的威胁。

1. 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化验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在,各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水质分析仪器不断涌现。

这些仪器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水质化验效率和精确度。

2. 多元化分析手段在水质化验中,不同的污染物质需要运用不同的分析手段。

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引进新的分析手段,建立更完善、更多元化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体系。

3. 智能化运用未来,水质化验工作将会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通过对现有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可以快速研究出水体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时,智能化的分析仪器可以自动为管理者提供细致的数据分析和指导方案,有效地提升水质化验的效率和精度。

总之,水质化验工作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饮用水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化验工作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为健康的水源、美好的环境、安全的饮用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国净水工艺与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

我国净水工艺与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

我国净水工艺与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质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净水工艺和水质检验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净水工艺和水质检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净水工艺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的净水工艺不断创新,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水污染。

一方面,传统的净水工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常用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已经通过科技进步得到了改进,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去除水中的浊物和颗粒物。

沉淀池和过滤器等设备也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提高了净水工艺的效率。

另一方面,新型的净水工艺也不断涌现。

比如,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膜分离技术,可以过滤水中微小颗粒物和溶解物,获得更高水质。

光催化、电解氧化和臭氧消毒等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和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这些新型净水工艺在提高水质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节能净水工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水处理,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同时,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水质参数,实现净水工艺的高效运行。

二、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水质检验技术在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水质检验技术不断创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一方面,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得到了改进。

例如,传统的水质监测通常采用人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周期较长。

现在,随着自动监测设备和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实现对水质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分析,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新型的水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比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同时,高光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新型分析方法,提供了更全面、精确的水质信息。

此外,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的发展也是一个趋势。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远程监测技术,水质监测可以实现无人化和远程化,减少人力成本和监测周期。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及未来发展【摘要】水质化验工作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水质化验工作以确保水质安全。

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化验精度和效率,促进水质监测的全面化和智能化。

国际合作和标准化对水质化验工作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数据互通和比对的一致性。

未来,水质化验工作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作为未来环境保护和健康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化验工作的重视和加强势在必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以解决全球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挑战。

【关键词】水质化验工作、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发展趋势、自动化、智能化、国际合作、标准化、重视、战略地位、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水质化验工作的意义水质化验工作是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水质化验工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成为全球性难题,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水质化验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有效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质化验工作对人类健康保障也至关重要。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饮用水、餐饮水、游泳水等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质化验工作可以帮助监测水质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水质化验工作不仅关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更是社会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水质化验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相信水质化验工作将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和广泛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1.2 水质化验工作的未来发展水质化验工作的未来发展将是环境监测和保护领域的重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
发表时间:2017-10-12T14:34:16.8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作者:舒建萍[导读] 水从古至今都被誉为人类的“生命之源”,水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中会受到杂质不同程度的污染。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水从古至今都被誉为人类的“生命之源”,水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中会受到杂质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身体健康。

所以,水质化验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于是,研究人员要着力于水质化验技术,只有水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本文首先阐述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的历程和水质化验的分析方法,然后对新时期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化验技术;发展历程;新时代要求
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水的安全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不断的提高供水质量、确保人们能够喝上安全的饮用水,水质化验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持续的发展[1]。

水质化验技术是净水工艺中的最根本的部分,水质化验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进净水工艺的进步。

同时,水质化验技术也会影响净水工艺,从很大程度上讲,水质标准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水质检验技术和净水流程上。

由于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水质也越来越差,而为了保障水质的健康和干净,对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1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历程 1.1初级阶段—70年代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
从我国解放到1976年这个阶段,我国的水质化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工艺上的改革进步离不开化验技术,取得了优异成绩。

比如说,积极开发新型的高效絮凝剂聚硅酸制剂、氯化硫酸亚铁以及氯化铝等;采用网格、栅条、竖流人字板以及平流折板;开发移动罩瀑池和多层滤池,并且积极采用优质的净水材料,还有部分水厂已经采用的臭氧工艺等等。

在这一时期水质检测上由比色管目视比浊发展到了光电浊度仪进行浊度测定,氯化物、硬度以及碱度的检测都以滴定法为主[2]。

1.2发展阶段—80年代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
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发展,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十年期间,可以称得上是水质研究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

自从1983年—1985年我国相继提出了“六五”研究课题之后,我国的水质监测与化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遗传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在了水质研究的问题上,这在国内是第一次,利用将氯和氧使用到水质化验工艺中的办法,水质化验技术得到了飞跃。

水中的有机物不完全氧化的现象对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这项试验对其影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到了有机物不完全氧化会造成突变率增高的试验结果,将这个理论作为指导,较好地完善了单纯使用臭氧进行消毒的理论,对水中铁、锰等微量元素进行化验的准确性也提高了。

(2)对塔式生物滤池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知道,在去除水中污染物方面塔式生物滤池的效果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取出有害的物质比如氮、氯等。

(3)具体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技术,这种相关技术对于去除三氯甲烷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减少毛细管柱总面积和谱图峰数,一方面又能促进阳性原水的转变。

1.3进步阶段—90年代至今我国水质化验技术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可以称之为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研究的飞跃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于水质化验技术的研究也列入到重点研究范围,并且建立起多个国家级监测站,除了常规的检测仪器之外,有的监测站内配备了具有先进技术的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仪、低本底放射性测量仪和测汞仪等。

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也代表了我国水质化验与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一些大的监测站的装备水平几乎可以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提并论[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大型的检测站还进行了引水调研工作,与各个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水质化验技术的不断提升。

2水质化验分析方法研究人们的生活健康和日常生活与水质有着巨大的关联,并且在某些方面水质也决定着某些区域工业化水平的高低,通过多项研究和实践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的水质化验技术在逐步的提高,下面将对在水质化验技术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分析办法做出简要的评价,并总结出这些方法适用于哪些对象,对这些分析方法的研究,为我国的工业用水的使用有很大帮助。

2.1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中可以应用,正磷酸盐和钼酸铵互相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磷钼杂多酸,此时再加入氯化亚锡这种还原剂,此时就能够生成蓝色络和物,一般在某些研究领域将其称为钼蓝。

这种方法应用上限为每升0.6毫克,最低检出浓度为每升0.025 毫克,主要应用于测定地面水中正磷酸盐。

2.2离子色谱法
一般此种方法适用于离子交换的环境中,可以对各种阴离子实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这种的测定下限一般为每升0.1毫克,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不断的对地下水、饮用水、雨水和地面水中的硝酸根离子、溴离子、氯离子等进行测定。

2.3电化学探头法
这种方法应用到的氧敏感薄膜通常是由选择性薄膜和两个金属电极组成。

这里的薄膜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可以让水和可溶解物质不能透过,可是溶于水的氧气或者别的气体却可以自由通过。

电极还原了透过薄膜的氧气,能够产生较微弱的扩散电流,如果各种条件稳定那么水样溶解氧含量与电流大小是成正比的。

这种方法所用仪器决定了其测定下限,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可应用于溶解氧含量大于每升 0.1毫克的水样。

2.4 高锰酸钾修正法
这种方法用于含有悬浊物的水样,对其进行溶解氧测定。

(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也同样适用)假如发生严重的干扰,那么就用氟化钾消除。

2.5明矾絮凝修正法
如果水样中有不透明的悬浮物以及藻类,或者是含有颜色的水样,在酸性条件下消耗碘而干扰测定,此时我们必须要应用到明矾絮凝修正法将杂质、悬浮物和杂色去除。

3新时期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的新发展
根据新国标对水质检测标准的要求来分析检测项目,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常规性的检验,二是非常规性的检验。

新国标中将关于水质标准的内容增加了 70 多项;也在一定比例上增加了毒理学传统的项目指标,例如对无机化合物的监测,增加11项[4]。

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监测指标增加了 48 项;此外,微生物的标准、消毒剂等方面都有了提高,这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水质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在传统的项目基础上,新国标项目又增加了8项修订,重新提高了浑浊度、四氯化碳、硝酸盐、砷、铅、镉等项目的限定值。

与此同时,还修改了总大肠菌群的计量单位与测定方法,但是,放宽了总放射性的要求[5]。

随着农药、化肥等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新国标中新增了大量的有机物指标标准,其中,主要有农药检测标准,有机污染物等等,并在常规性的指标上新增了耗氧量指标。

这在很大程上说明了,要想在根本上对有机物综合指标进行控制,必须控制受污染水源的水质。

氨氮、耗氧量这是两个新增加的指标,全面反映了对现阶段水污染的重视程度,这将会大大促进水污染的饮用水处理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质检验技术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已经相应地取得突破性进步,尤其是90年代至今,关于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

而对水质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对提高与完善我国的供水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雪莹.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探讨[J]. 科技传播, 2011(13):110-113.
[2]鲁淼娟, 周建强.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8).
[3]庞月霞.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浅析[J]. 化工管理, 2014(21):94-94.
[4]候月, 杨金艳. 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28).
[5]许兰瑛. 水质化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浅析[J]. 科技资讯, 2013(19):216-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