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1. 摇头摆尾动作描述•站直双脚并稍稍分开,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缓慢地将头向右转动,尽量使右耳贴近右肩,然后缓慢地将头向前转动,尽量将下巴贴近胸口。
•接着将头向左转动,尽量使左耳贴近左肩,最后将头向后仰,目光直视天空。
•连续做8次顺时针转头动作,然后再做8次逆时针转头动作。
功效•舒缓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疲劳。
•调节头部血液循环,提升大脑供氧能力。
2. 手握虚空动作描述•双脚并拢,微微弯膝,双手自然下垂。
•慢慢抬起双手,手掌心朝上,手腕放松。
•手臂自然下垂时,手指微微分开,展开手掌。
功效•放松手部肌肉,缓解手指关节僵硬。
•调节手臂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3. 平视远眺动作描述•直立站立,双脚稍稍分开,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抬头望远,目光注视远方一个固定点。
•深呼吸,感受胸腔膨胀。
功效•改善眼睛疲劳,预防近视。
•扩大视野,锻炼大脑观察能力。
4. 攀援群峰动作描述•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双手慢慢向上举起,掌心向上,仿佛在攀援一座高山。
•保持姿势,用力拉伸全身。
功效•伸展上肢肌肉群,提高上肢柔韧度。
•振奋精神,增强意志力。
5. 弓步托天动作描述•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右手握拳,放在胸前,左手自然下垂。
•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时右手上举,仿佛托起一片天空。
•保持姿势,用力感受腿部和上肢拉伸。
功效•加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拉伸上肢肌肉,改善肩颈疼痛。
6. 倒蹬盘根动作描述•站立,双腿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右腿向后迈出一步,脚尖着地,保持足尖与脚跟呈一线。
•上半身向前倾斜,双手放于膝盖上,保持平衡。
•保持姿势,感受身体的拉伸。
功效•强化腿部肌肉,增加腰部灵活度。
•锻炼平衡感,改善腰背问题。
7. 卧推展翅动作描述•俯卧在地面上,双脚并拢,双手贴于肩膀两侧。
•吸气,用力将上半身抬起,同时将双手向两侧展开,如展翅飞翔的鸟。
•保持姿势,用力感受加压。
功效•强化背部肌肉群,改善身姿。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八段锦

八 段 锦
第五段手摩精门
精门(肾俞)是人体 重要穴位。锻炼时,身 体端坐,气沉丹田,随 后将两手搓热,用两 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 20次左右,推摩肾俞 穴时,要以意领气, 意气相随,以加速腰 腹部产生温热 身体端坐, 两脚平伸,两手自两 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 形,象摇辘轳那样, 自后向前做数次环形 运动。随后再按相反 方向,自前向后做相 同次数的环形运动。
八 段 锦
第七段托按攀足
两手十字交叉,掌心向 下,自胸前上托于头顶 上,两手作上托劲,之 后再翻转掌心向下,紧 贴于头顶,这时头部向 上作顶劲,两手向下作 按劲。稍停顿后,即松 开两手,顺势做弯腰攀 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 脚 的 涌 泉 穴 。
八 段 锦
第八段任督慢运
任督慢运 练功时,闭目 (也可睁眼)端坐,鼓漱舌 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 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 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 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 下行。这就是古称“小周 天”的一种练法。它是在 循序渐进地锻炼内功过程 中 自 然 形 成 的 。
八 段 锦
第三段指敲玉枕
放开交叉的两手,将两手 前移,顺势以两手掩住两 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 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 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 然后将食指滑下,用食指 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 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 敲玉枕穴十数次,随后松 开掩住两耳的手掌。
八 段 锦
第四段微摆天柱
项部作左右转动以影响天 柱穴,锻炼时两手十指交 叉于小腹之前,掌心向上, 转动时以左右“头角”的 劲,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 先向左侧或先向右侧均可。 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 撼天柱穴,转动20次左右 时,即行搅舌、鼓漱,唾 液增多时,即行咽下。
八 段 锦
第一段:宁神静坐
八段锦口决及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领: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八段锦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动作:两臂慢慢向上高举过头,指尖相对,手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尽力上托,头后仰,眼看手背,继而足跟尽量上提,吸气,维持这种姿势片刻;呼气,两臂慢慢放下,足跟轻轻落地,还原到预备姿势。
作用:双手托天使三焦通达,气与水液灌注周身,上传肺,中和脾胃。
故能除胸闷、腹胀、水湿之气,增进食欲等。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预备式:双腿分开成马步,两手半握拳,平放胸前。
动作:挺直上身,向左侧转身;伸直左臂,拳眼向上,食拇指向上翘起,双目直视食指,呼气;右手半握在胸部如拉弓,缓拉至右胸前,吸气。
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左右轮替。
作用:使胸部扩张,宣降肺气,活动双臂。
三、调理脾胃举单手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臂平放胸前,两掌心向上,指尖相对。
动作:翻掌,左手上举成单臂托天状( 指尖向右) ,右手下按于右胯旁( 掌心向上,指尖向前) 。
左右姿势互换,反复进行。
上托下按时吸气,左右换式时呼气。
作用:有升有降,利于脾胃升降,以消食去积。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预备式:自然站立,双手叉腰。
动作:头慢慢向右转,眼看后方,吸气;还原成预备式,同时呼气。
如此左右轮替。
作用:使精血充盛,神气宁;五脏六脏精足,劳损则消。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预备式:马步,挺直上身,双手自然安放大腿上( 虎口对腹) 。
动作:上身前俯深屈,头部在左前方缓缓作圆环转动,同时臀部相应右摆,左腿及右臂适当展屈,以辅助摆动,呼气。
转动数圈后,还原姿势,吸气,再向右方如法进行。
作用:摇头使心火下降,摆尾使肾水上济,故可去心火。
参考"肾对心的影响" 。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预备式:直立,双臂平屈于上腹部,掌心向上。
动作:向前弯腰,翻掌下按至足背,双手攀握足尖,臂膝伸直,头略昂起;然后回复直立姿势;两手握拳,并抵及腰椎两侧。
前俯后仰时呼气,还原吸气。
作用:腰为肾之府,久练能固肾、壮腰膝。
对肾虚腰痛等有帮助。
八段锦国家标准口令

八段锦国家标准口令
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法,是一套古老的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粹”。
八段锦共有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调节呼吸、提高免疫力,对保健养生有着显著的效果。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正确学习和传承八段锦,国家制定了八段锦国家标准口令,以规范练习动作和方法,保障练习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一段,起势。
双手下垂,双目平视,双脚并拢,脚尖稍微分开,身体自然挺直,呼吸自然顺畅。
第二段,扬手。
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分开,同时深吸一口气。
第三段,开胸。
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展,与肩同高,手心向外,同时吸气,感到胸部被撑开。
第四段,托天。
双手向上抬起,手臂伸直,手心向上,同时深吸一口气,感到全身被拉长。
第五段,托腿。
双手下放,手心向下,弯腰向前,尽量触碰脚尖,同时呼气,感到腰部和腿部得到拉伸。
第六段,转身。
双手慢慢转动至腰部两侧,同时吸气,感到腰部和腹部得到按摩。
第七段,弯弓。
双手慢慢抬起至胸前,手臂微微弯曲,手心向前,同时深吸一口气,感到肩部和背部得到拉伸。
第八段,收势。
双手慢慢下放,手心向下,身体自然站直,同时呼气,感到全身得到放松。
以上就是八段锦国家标准口令的具体内容,练习时要注意动作要慢、要准、要柔,同时要配合深呼吸,保持心情愉悦。
练习八段锦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调整身心状态,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练习,享受八段锦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导言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法,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它多达八个动作,各有其特点。
每个动作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但综合起来进行锻炼效果更佳。
八段锦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下面详细介绍八段锦标准口令及其动作。
口令及动作第一段:两手攀足,助腹胀式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 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第二段:左右互摸脚,助益五脏衰口令:左右互摸脚助益,增肝胆道气益五脏。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去摸左脚脚心。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三段:右手托天理三焦,通窍助中养神力口令:右手托天助三焦,通窍助中养神魂。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贴近身体右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四段:左手托阳辅元阳,促进能量更流通口令:左手托阳辅元阳,助力益气养血气孔通。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左侧弯腰,尽量用左手贴近身体左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右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五段: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气自长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
1、学习八段锦的要点:
动作要柔和缓慢,圆活连惯;
松紧结合,动静相间;
神形结合,气寓其中。
2、八段锦口诀:(共八个动作)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需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攀足固肾腰
冲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3、预备势
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
屈膝身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
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三焦, 预防肩周炎)叉指上托抬头看,平视上撑意通天。
两臂下落沉肩肘,松腕舒指捧腹前。
第二式: 左右拉弓似射鵰(开胸理气, 强心益肺)
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
变掌外推臂伸展,并步起身往前看。
左右开弓似射雕在意识上,要屏息凝气,随时准备射箭。
预备姿势: 两腿自然直立, 两臂自然下垂, 均匀呼吸。
动作:
1). 左脚向左侧踏出一步, 两膝弯曲成马步, 上身挺直, 两臂十字交叉于胸前, 左臂在内, 右臂在外, 手指张开, 头向左转, 目视左手。
2). 左手慢慢向身左侧推出, 同时右手向右后平牵引, 如拉弓状, 眼睛注视左手指, 随左手运动。
3). 头回视正前, 左手和右手同时收回胸前, 交叉成十字, 右手在内, 左手在外。
4). 头向右转, 右手慢慢向右侧推出, 目视右手指, 左手向左后平拉。
5). 以上动作左右反复重复多次。
6). 回复到立正位。
功效: 本式主要是扩胸运动, 在左右开弓的同时配合呼吸运动, 拉弓时深吸气, 回正时慢呼气, 这样, 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 增加肺活量, 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
练习八段锦练到出微汗,全身微微发热即可。
在练习八段锦的次数要求上可以,通过练完后是否舒适,自己进行调节。
八段锦在练习的时候先掌握动作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和意识。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预防肩周炎,增强消化功能)
外旋上穿经面前,一掌上撑一掌按。
掌根用力肘微屈,舒胸拔脊全身展。
这个动作能牵拉身体两侧斜助,通过刺激肝经来调理脾胃。
要求在撑到最上面时,有大概五秒的停止和屏息的过程。
胃容易胀,消化不太好的人,建议晚上少吃饭,可以练习本动作的同时按摩腹部。
具体做法是:
1.自然站立,双腿并步,保持身体直立,抬起右手放在右腹的前面,掌心保持向上,掌指朝左。
2.右手上抬放在右胸前面,然后右手向外翻,并同时向上挺举竖直,成掌心向上掌指朝左的姿势。
在向上举右臂的同时,左手掌下按于左腿的外侧,掌心朝下掌指朝前(双臂有上下对撑之势)。
3.右掌顺着右胸前下落到身体的右侧,左掌向内翻并曲臂,放在左腹前,成掌心向上掌指朝右的姿势。
4.然后再做反式。
5.收势,左右手自然下落,放在身体两侧,恢复立正的姿势。
呼吸时,上托为呼,两掌回收时为吸,交叉时为换。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治理五劳七伤,促进血液循环)
以臂带身上抻展,转掌下按膻中前。
指顺腋下向后插,摩运脊背将足攀。
起身松腕臂外旋,转头双目往后看。
身体调正膝微屈,掌指向前往下按。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清心降火,补肾填精,强壮腰骨) 马步下蹲臀收敛,先倾后旋向足看。
颈尾伸拉头上顶,头摇尾摆对称转。
心火旺的表现多为,失眠、多梦、睡眠质量不高。
五行中心属火,肾属水。
用肾水来平衡心火。
腰为肾之府,摇动腰就是刺激肾,以达到心肾相交。
“摇头摆尾去心火”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
对于小孩子的心火旺,可以用中药贴敷于涌泉穴。
用手掌小鱼际摩擦脚底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去心火。
成年人失眠多梦往往属于虚心,而小孩子多为实火,如小便发黄。
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
1、随吸气:两臂先内旋后外旋体侧摆至肩平,掌心朝上;同时左脚向左开一大步,头向左转。
2、随呼气:两肘回屈,两掌下落分别撑于腿上,劳宫对准伏兔,同时马步下蹲。
3、随吸气:下肢不动,上体向前向左伸出,头身拉长,转头向左。
4、随呼气:下肢不动,身体向后向右返正,眼向前看。
5、随吸气:下肢不动,上体向前向右伸出,转左头向右。
6、随呼气:下肢不动,身体向后向左返正,眼向前看。
7、随吸气:重心右移,同时两臂向两侧划弧推出与肩平。
8、随呼气:左脚向右脚靠拢,继而两臂下落于胯旁,两脚伸直成并步站立式。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惟方向相反,共作两个八拍。
做完后两脚并步站立,两掌抱于腹前。
功用: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大幅度的屈身转体→刺激膀胱、肾和督脉、提高腰腿部力量→提高肾的功能、提肾水、去心实气→使心肾相交。
要求:幅度宜大,动作宜缓,身体侧伸时注意按压同侧手腕;呼吸时,以口出气鼻纳气以泻心火。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强腰壮肾,防治腰腿痛)
马步下蹲握固拳,单臂前冲瞪双眼。
拧腰顺肩趾抓地,旋腕握拳收腰间。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增强气力,强肝舒肝)
中医讲"肝开窍于木,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从眼睛、四肢、皮肤、指甲、可以体现肝功能的好坏。
怒目是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把眼睛睁大,感觉向极远放散。
攒拳怒目增气力,要求是越慢越好,拳头是握固,大拇指握于四指当中。
作用:通过握固这样镇定安神的动作,配合眼睛睁大,对肝肾起到作用。
教学动作:
1、随吸气:左脚向左开一大步,同时两臂内旋外分摆至与肩平,眼视左。
2、随呼气:下蹲成马步,身体稍左转,左掌握拳收于腰间,右臂外旋平摆于身体左前方,掌心向上,眼视右掌。
继而腰微左送,拧腰顺肩,左拳向左前方冲出,同时右掌握拳回收于右腰间,使左右拳形成争力,稍停,瞪视左拳。
3、随吸气:重心右移,两拳变掌下按,继而内旋外分两侧摆起于体侧与肩同高,掌心朝上。
4、随呼气:左脚向右脚并拢,同时两掌内收于面前,继而体前下按于体侧,眼平视前方。
5-8拍同第1-4拍,惟方向相反。
做完后两脚并立两掌抱于腹前。
功能:
舒肝理肺,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兴奋。
马步蹲起和瞪目冲拳,可增强腰腿功能和畅通肺经;而快速冲拳和转腰可兴奋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
(肝属木,喜疏泄条达,眼通肝,肝主筋,故:快速冲拳可疏通肝气,怒目瞪视可泻肝火,攒拳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
要求:
身体中正,下蹲马步时,两脚微内扣;两拳冲出时,迅速有力并怒目前瞪。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强壮脊柱,治理百病)
两脚并拢要沉肩,呼吸均匀把足颠。
脚跟抬起稍停顿,下落震地全身安。
收势
体态安详身自然,均匀呼吸鼻内旋。
两手相迭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八段锦”简单易学,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