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2018年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名言警句式开头
万能开头的申论作文名言名句

万能开头的申论作文名言名句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源自于点滴的积累。
在申论写作中,以此开头,能够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为后续论述奠定坚实基础!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实践出真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用它作为开头,能引出对实践在解决问题中的关键作用的探讨,为申论增添深度!3.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有了明确的志向,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以此开篇,可强调目标和志向对于成功的引领意义!4.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勤奋和思考是成功的关键,在申论开头引用,能有力地引出关于态度和思考的论述!5.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广泛地观察,然后有选择地吸收,大量地积累,然后适度地发挥。
把它放在开头,为后续论述如何做好准备、抓住机遇做好铺垫!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这句名言体现了每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以之开头,能够引发对公民责任和担当的深入思考!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强调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重要性,作为开头可以引出关于团队合作、互相学习的内容!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表达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申论开头能展现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坚定决心!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强调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活力,以此开头能引发对创新和学习的讨论!10.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礼记·大学》不断革新才能不断进步,用作开头能突出改革创新的重要性!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以此开头,能鼓舞人心,为后续论述注入积极向上的力量!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在开头引用能展现对发展和变革的乐观态度!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积累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积累
说起申论作文,很多考生头疼不已,不仅不知道怎么寻找立意,更难以下笔写作成文。
万事开头难,开头很关键。
考生在写作申论文章时可采用“引言式”开头,即列举一条与主题相关的名言开头。
为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申论的名言警句,供考生参考。
一、民生领域
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3、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
4、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5、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6、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
7、正直无私公平公正方显法律威严,情系百姓民情民心民生是法援本色。
8、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9、立党为公贵在公开公正公平,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强民生。
10、念念用之民生。
则为吉士。
念念用之套数。
则为俗吏。
念念用之身家。
则为贼臣。
11、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12、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
二、修身领域
1、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4、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5、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申论开头万能名言警句

申论开头万能名言警句1. 申论考试的经典语录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王豫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1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2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25、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27、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朱熹2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朱熹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朱熹3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3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3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3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申论开头名言警句

申论开头名言警句1、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王永彬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3、虚心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
毛泽东4、书痴者文需工,艺痴者技需良。
蒲松龄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7、爱夸海口的人,工作往往往落空。
谚语8、学需求其心得,业需贵其专精。
章学诚9、坦白是诚恳与英勇的产物。
马克吐温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12、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刘向13、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刘知几14、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朱舜水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17、最惨的破产就是丢失自己的热忱。
阿诺德18、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邵雍19、探究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珍贵。
爱因斯坦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1、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
欧阳修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3、不同的品行导致不同的爱好爱好。
西塞罗24、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金缨25、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则进行制造。
舒曼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27、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陆游28、诚恳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高尔基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30、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童铨31、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亚里士多德32、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王充3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朱熹34、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王符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36、立志宜思真品行,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37、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
当代3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39、天生我材需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40、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中名言警句的应用解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中名言警句的应用解析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19年1月份。
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逐渐逼近,申论学科的相应复习也应该进入高强度的练习阶段。
关于申论考试作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写作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之前的相关文章中提到了名言警句的应用方式,本文中公教育就通过一些范例来说明如何在文章中应用。
一、名言警句的应用方式名言警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的积累并不是难点,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通常而言,在文章中应用的名言警句类别除了包括常见的古人名言之外,生活俗语也常常在文章中应用起来十分灵活且有效。
一般来说,名言警句的出处并不需要在文章内容中展示,需要的是在解释名言警句本身含义之后,结合生活中的现状、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阐述相关现状的意义危害来达成文章的论证方式。
二、名言警句的应用范例名言警句的应用位置,通常以开头和文章分论点论证部分最为常见。
下面通过展示文章片段范例,说明名言警句的应用方法。
名言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名言出自《长歌行》,是指青年人努力的重要性。
因此,在文章写作中凡是谈到与青年人努力、拼搏等有关的文章内容,都可以应用该名言。
示例片段以青年的奋斗梦,助推中国梦实现。
古语有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在指明青年群体拥有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若在这个时期不努力,等到青春荒废之后再努力奋斗,就永远难以弥补这个损失。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作文写作:名言警句提分秘诀

名言名句对于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作文写作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很多考生在写作文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论点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往往拖沓冗赘,词不达意,但若能找到一句恰当的名言来替代,那就会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给人一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受。
因此,名言警句既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其作用之大,不可低估。
一、民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司马迁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
——王安石二、修身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学不可以已。
——《荀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苏轼三、法制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四、道德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章炳麟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
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鸠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凯洛夫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列宁五、公平公其心,万善出。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写作:名言警句集锦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写作:名言警句集锦【导读】在申论作文写作过程中,各位同学难免会遇到一时想不起名言警句的情况,从而无法增添文章亮点。
在此,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特地整理出一些最常见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道德篇:1、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2、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luan)之味,能败十世之德。
(清·唐甄)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3、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4、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重订增广》)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
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5、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孔子)释:德行浅薄而在要位上,知识少而谋划大事,力量小而负重任,没有不坏事的。
6、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宋·邓牧)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7、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句)释:贤良的品德没有磐石那样坚固,光要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二、修身篇:1、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德国·保罗)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5、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谭嗣同)6、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7、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
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季米特洛夫)8、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2018国考申论作文必备之名言警句积累

2018国考申论作文必备之名言警句积累【教育】1、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2、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
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奥斯特洛夫斯基3、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4、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5、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人生】1、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德莱赛2、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洛克3、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
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
——刘易斯4、她们把自己恋爱作为终极目标,有了爱人便什么都不要了,对社会作不了贡献,人生价值最少。
——向警予5、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暮早。
——袁中道【生活】1、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巴尔扎克2、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书摘3、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高尔基4、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洛克5、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
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
——刘易斯6、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2018年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名言警句式开头
在申论文章中应用一些名言警句可以使文章增光添彩,而在开头部分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古诗词、名言、格言、警句、谚语、俗语、甚至领导讲话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
结合实例为大家介绍名言警句在文章开头的应用。
一、名言警句法的作用
在申论议论文或综合文体中,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考生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画龙点睛等作用。
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等作用。
二、名言警句法的实例
案例一: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
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
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
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案例二:围绕“城市摊贩管理”为主题的议论文。
马路摊点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
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
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城市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案例三: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是关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
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则是这个大问题中的关键一环。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
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案例四:围绕“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议论文。
伟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能使一个人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阅读能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阅读能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富有魅力。
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案例五:围绕“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议论文。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了水,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将会断流,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将会干涸;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将会逐渐走向灭绝;如果没有了水,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也不会存在。
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正一天天的短缺,但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因此,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不难看出,名言警句法在开头的应用,足以令人眼前一亮,产生深刻的印象,更会让自己的文章升华文采,装点深度,博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