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 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习题(含答案)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展开工业革命,引发这次革命的发明是()A.珍妮机B.火车机车C.发电机D.内燃机2.200多年前发生西欧的一场革命,通过和平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应该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工业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3.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
”文中的交通工具是()A.轮船B.火车C.马车D.汽车4.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B.蒸气时代C.电气时代D.电汽时代5.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丝纺织业D.机械制造业6.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期,你有可能()A.试乘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B.使用爱迪生发明的电灯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成两个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严重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瓦特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巨匠,他的发明改变了当时整个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瓦特及其发明(下图)(1)在工业革命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瓦特的贡献使人类从此进入什么时代?(3)瓦特没有想到的问题,今天我们仍需要预防,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12.【辉煌成果】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2)图一中机器谁发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意义?(3)图二中的人物有何成就?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4)图三中的发明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温室效应】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
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题与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题与答案浅析工业革命的影响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一、进步作用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机器的发明和蒸汽动力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显示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革命使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并掌握了世界殖民地霸权,其他国家在十九世纪中叶又落后于英国,因而英国便成为“世界工厂”。
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商品供应者,其他各国则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
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有50%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而国内消费的大部分原料又靠外国来供应。
英国不仅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者。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它广泛地排挤了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从而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即在土地贵族之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
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
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
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
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
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地积累资本,并扩充和改进机器设备,那些小工业制度过渡到工场手工业,以及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1.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D. 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说明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蒸汽动力的应用,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不散,于是有了题干“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A 项早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CD两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迟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
故选B。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A.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B.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D.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3.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体闲。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1863年,英国一家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工厂不洁空气造成疾病,失去了两个孩子,发生此事件的原因很可能是()A. 蒸汽机的使用B. 计算机的使用C. 发电机的使用D. 汽车的使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
由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所以出现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的环境,所以才会出现题干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
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故排除B。
发电机不会直接造成环境污染,故排除C。
汽车发明的时间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D。
故选A。
2.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这说明()A. 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 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 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正在进行。
工业革命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题干的“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说明人们沉醉于工业革命的成就,忘却了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
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ACD。
故选B。
3.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驾驶着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
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机车动力来源是()A. 人力B. 畜力C. 蒸汽机D. 电力【答案】C【解析】依题干和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故C正确。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2020年四川南充)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可知,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是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
B正确;A结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相结合,C错误;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之一。
D错误。
综上故选B。
2.(2020·海南二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的需要B.社会人士的呼吁C.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D.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知德、法建立学校是为了顺应工业化的发展,尽快培养一批批技术人才,故C符合题干;ABD与题干中的信息无关,故本题选C。
3.(2020·广西平桂·初三零模)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B.城市化进程C.战胜封建主义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附答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合作探究,找出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学习过程:一、纺织技术的革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完成下列问题:1.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2.纺织技术革新的表现。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材料四: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合作探究2: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95页,了解下列史实:1.瓦特改良蒸汽机;2.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
合作探究三、火车与铁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了解下列史实:1.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及其意义;2.工业革命的意义;3.工业革命的发展。
合作探究4: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课堂达标检测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C.理论因素D.劳动力因素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瓦特是发明家,发明源于需要,故促使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应该是市场因素,故选B。
答案:B2.(2012·天津高考)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A.蒸汽动力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D.机械动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克莱特发明的是水力纺纱机,再结合图片可知,他所创办的工厂建在河流边上。
因此答案选B。
答案:B3.史学家统计英国19世纪人口结构(①农民②工人③资产阶级),下列图表中合乎史实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19世纪”的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和资产阶级的数量急剧上升,农民数量下降,故选B。
答案:B4.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解析: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C项正确。
答案:C5.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英国解析:依据“19世纪中叶” “满载着原料归来”“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等信息可推断,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史实,故选D。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后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后练习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积累了大量资本C.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知识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C、蒸汽机的发展中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4、下列机器首先由美国人发明的是()A、水力织布机 B 、改良蒸汽机C、轮船 D 、蒸汽机车5、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6、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媒介是()A、炮舰B、军队C、价廉物美的商品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7、英国先于其他国家第一个在世界上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建立B、圈地运动大规模公开进行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8、1851年5月13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1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汽轮D.电话机、内燃机答案:DDBCDCD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材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解题关键:理解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思路引领:要描述世界市场的变化,能够分析原因。
答案提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原因: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解题关键:工业革命的影响
思路引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变革以及资本主义对殖民地的需求。
答案提示: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学习延伸
恩格斯把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做了比较,你如何理解。
解题关键: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比较的关键
思路引领: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及其共同处
答案提示: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
恩格斯敏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