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部编)《古代印度》ppt完美课件

社3、会下雅成列员与分利古工代不印安同度文B人.明无【关的是梵( )文:âryâ】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
5.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
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象征慈悲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象征愿力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 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按佛教经典的原意:慈,即是“予乐”;悲,即是“拔苦”。拔除 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 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
经吗?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 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他 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 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的繁荣。
西汉:身毒、贤豆; 东汉:天竺; 唐朝玄奘将其改为印度
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1、两个年轻人为何不能结婚?
古代印度的成就:阿拉伯数字
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哈拉帕 文明的产生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一早期国家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雅利 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C. 独立以后对各项事业同样产生了不良影响。 ②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 D.古埃及文明 (3)说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不同的等级不能通婚普遍被认可,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5.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
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象征慈悲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象征愿力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 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按佛教经典的原意:慈,即是“予乐”;悲,即是“拔苦”。拔除 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 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
经吗?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 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他 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 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的繁荣。
西汉:身毒、贤豆; 东汉:天竺; 唐朝玄奘将其改为印度
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1、两个年轻人为何不能结婚?
古代印度的成就:阿拉伯数字
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哈拉帕 文明的产生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一早期国家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雅利 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C. 独立以后对各项事业同样产生了不良影响。 ②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 D.古埃及文明 (3)说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不同的等级不能通婚普遍被认可,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8张PPT)

有利于维护印度社会稳定,增强印度的民族认同感。
使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佛教
1.佛教创立的背景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佛教创立的概况
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前往天竺……他是谁?他为何要去天竺?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A
中考试题链接
3.(2024·江西·南昌二模)婆罗门教宣扬,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亩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臂膀,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各等级之间可通婚 B.种姓等级来源于佛教C.国王的等级最高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使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佛教
1.佛教创立的背景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佛教创立的概况
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前往天竺……他是谁?他为何要去天竺?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A
中考试题链接
3.(2024·江西·南昌二模)婆罗门教宣扬,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亩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臂膀,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各等级之间可通婚 B.种姓等级来源于佛教C.国王的等级最高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30张PPT)

2.古印度文明的沿革
约BC23世纪
出现早期城市国家
约BC16世纪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一些小国
约BC324年
孔雀王朝基本上实现了印度的统一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贰 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2.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课堂练习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3.பைடு நூலகம்姓制度的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今天的种姓制度
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另外,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 ·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虽然降幅大于全国平均的8%,但其还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国平均值27%。
约BC23世纪
出现早期城市国家
约BC16世纪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一些小国
约BC324年
孔雀王朝基本上实现了印度的统一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贰 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2.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课堂练习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3.பைடு நூலகம்姓制度的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今天的种姓制度
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另外,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 ·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虽然降幅大于全国平均的8%,但其还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国平均值27%。
《古代印度》PPT课件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_世__代__相__袭___;各等级之间_贵__贱__分__明___,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__通__婚__。 4.消极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__前__6_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创立 ___佛__教_。 2.教义:佛教反对__婆__罗__门__的特权,提出“__众__生__平__等__”;同时,佛教 宣扬“忍耐顺从”。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_前__1__世纪,佛教 经中亚传到中国_新__疆___,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 南等国;往__南__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9.释迦牟尼说:“哪个婆罗门不是和一般人一样,经由母亲怀胎而出 生的呢?怎么能说自己是最尊贵的种族呢?持这种观点的婆罗门,是 没道理和不光彩的。”释迦牟尼在此强调的是( D ) A.平民地位应高于婆罗门 B.种姓制度是佛教思想的源头 C.低等级的人是佛教主要信仰群体 D.佛教反对种姓等级差别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释迦牟尼否定婆罗门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这说明 佛教反对种姓制度,D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平民和婆罗门的关系,排除 A;B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
1.吠舍与首陀罗身份的区别在于是否为被征服居民,吠舍为雅利安 人,地位比非雅利安人首陀罗要高。 2.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 间等级森严,它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实质是等级制度。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 垂则,四十七言,佛法无边。”下列关于文中“梵天”之国的描述正确的 是( ) C A.西方海洋文明的代表 B.兴起于非洲尼罗河畔 C.建立森严的种姓制度 D.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2张PPT)

= 古代
印度
今天的 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 河流域
《《古南代亚印的度国示家意》图 》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1页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发展历程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
兴起
摩亨佐·达罗
约公元前23世纪 -前18世纪
《古代印度示意图》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1页
古代印度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 《西游记》的故事吗?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 取经,“西天”到底 在哪里呢?
天竺(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 的南亚次大陆
山西五台山 -文Βιβλιοθήκη 菩萨浙江普陀山 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早期文明的产生:
约公元前23世纪
国家的出现:
约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鼎盛:孔雀王朝时期
衰落:外来民族侵扰
本课小结
古 代 印 兴衰 度 成果 文 明
种姓制度 佛教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2、等级概况
口 手臂
腿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 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 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婆罗门编造)
脚
➢ 印度神话中用人体的不同部分
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呢?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前23世纪
前 23C
出现
城市国家
中亚的雅 利安人入 侵年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基本统一半岛
前 324
阿育王
再次 分裂
前324年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后来外族入侵,古代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代印度文明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 希腊人,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转,逝者如斯, 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数学——阿拉伯数字 文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建筑艺术——阿育王石柱 石窟——阿旃(zhān)陀石窟
一则凄美的古印度爱情故事
•
华氏城理发师的儿子大陀爱上了地主的女儿孟菲莎,
两人情投意合。有一天,大陀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期
望能和孟菲莎成婚。
•
他的父母告诉他,这件事办不到,因为他们的等级太
古代印度实行的是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下,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 需要供养第一、第二等级,而婆罗门是第一等级。种姓制度下社会各 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很难通过多纳税,得到国王授予的爵 位,更不可能跨越等级与公主结婚;武士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商人 不可能雇佣到。
三、释迦第牟三尼篇创章立:佛释教迦牟尼创立佛教
低了,不可能和地主联亲,并奉劝他死了这条心,娶奴隶
艾哈西的女儿为妻。大陀思念成疾,最终郁郁而终。
这里的等级是怎么一回事呢?
思考:为什么大陀不能娶孟菲莎,只能娶艾哈西的女儿?
1.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
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B )
第3课 古代印度(17张PPT)

当摩耶王后走到一棵葱茏茂盛的
无忧树下,伸手去抚树枝时,就 在树下生下了释迦牟尼。经考古
证明,离此地西边1000公里就
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是释迦族的古都迦毗罗卫城。
佛说: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 求不得,五阴炽盛。 基本教义:“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佛教的传播
北传佛教
兰盆节)
•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 又名腊八节,或佛成道节)
九日)
• 观音菩萨出家(九月十 九日)
重要节日:浴佛节 腊八节 、涅槃节
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 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印 度
中 亚 东南亚
南传佛教
中国
朝鲜
日本
蓝毗尼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供奉在大雄宝殿的三身佛像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佛教文化
佛教节日
• 释迦牟尼圣诞(四月初八日又 名浴佛节和佛诞节) • 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又名盂 •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 九日) •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
• • • • • •
• •
• • • • • • • • • •
• •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 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 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18、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 滋有味。 19、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20、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掌握神权
祭司贵族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梵天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 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哲学方面:
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
的逻辑学。
艺
术
方
面
四、文化之盛——灿烂的印度文化
面对与我们文化不同的印度文明, 我们该抱有怎样的心态去看待?
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就没有 文明。一个古老文明的产生就像是点燃一支蜡烛, 其光亮有限,也很容易熄灭。但如果许多文明同 时产生,许多蜡烛同时点燃,就会连成一片光明 之光……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后,西 行200公里,来到鹿野苑,随后就在这里对父亲 净饭王派来照顾他的5个随从讲解佛法,向他们 阐述人生轮回、苦海无边、善恶因果、修行超脱 之道。5人顿悟后,立即披上了袈裟,成为世界 上最早的佛教僧侣。
——选译自《大唐西域记》卷八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 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 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 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 无,逐利远近。四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 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 异路,内外宗枝,姻媾(gòu)不杂。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一、频繁的外来入侵强化了种姓制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叩问历史:种姓制度何以长存
从种姓制的另一端看,穷人和地位卑微者也有支持种
姓制二度、的互强烈相理歧由视。的除了优最越悲感惨固的和化最了边种缘的姓人制之度外,所
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些人,这是种姓制度一个并非不重要
的心理特点。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发祥地域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现今印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约BC2300-1750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摩奴法经》的根本精神是人从思想上接受和承认一
切现三存、的底社会层制民度众是丧合理失的了。反个抗人生意活识上的痛苦都是前生
所种下的“因”所致。
——雷海宗《世界古代史纲要》
佛教之源 ——佛教的起源发展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创立 活动三:请同学们讲讲佛教创立的故事。
乔答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发展
有心灵慰籍的作用
佛 四谛:苦、集、灭、道。 宣扬“众生平等”, 反
教 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
教 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 义 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受到下层人民 的欢迎。
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三、佛教的起源发展
传播
通过佛教的传
播,印度文化对 周边地区产生了 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
印度
中亚
——钱乘旦《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 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
1、监督用餐地点的食品卫生状况,保 障客人 的健康 。监督 进驻的 宾馆、 购物场 所、娱 乐场所 的消防 安全状 况,了 解知悉 其消防 疏散通 道。
•
2、做好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提示、警示 工作, 对高风 险旅游 项目要 做好特 别风险 提示, 严禁擅 自变更 旅游行 程安排 。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 的等级制?
“我想建立一个连穷人也承认的自己 国家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无高低贵贱之 分,所历史:种姓制度何以长存
种姓制度持续数千年的原因何在?
(印度)历史上较大的外来民族的征服,现在 知道的就有十多次,如雅利安人、马其顿人、 塞种人、贵霜国人、匈奴人、波斯人、土耳其 人、阿拉伯人、莫卧儿人以及近代英国人等。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追根溯源:种姓制度深探究
1、通过以上两个新闻,概括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贵贱分明
种姓内通婚
种姓界限森严
种姓职业世袭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追根溯源:种姓制度深探究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 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种姓制度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职业选择以及各阶层交流, 严重阻碍了这一文明古国发 展、革新的脚步。
——《大唐西域记》卷二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1、根据提示,阅读教材内容以及《大唐西域记》相关记载, 了解古印度种姓制度的概况。
2、每小组代表一个等级,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先在组内交 流对所代表等级的认识,经过讨论选出一名发言人,向其他小 组介绍本等级的基本状况。
提示:等级名称、人员构成、权利、义务、生活状况等。
四、文化之盛——灿烂的印度文化
2、印度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数学方面:
在文学方面: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在天文历法方面:
认识恒星星座,确定了太阳和各行 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使用阴阳历, 把一年定为360日,12个月。
四、文化之盛——灿烂的印度文化
2、印度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文化之盛 ——灿烂的印度文化
四、文化之盛——灿烂的印度文化
1、玄奘西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语言:因果、庄严、法宝、圆满、觉悟、昙花一现、 大千世界、百尺竿头、如梦幻泡影
丰富了中华文化,是中印友 好交往的一个例证。传播佛法;
带回大量书籍,包括佛 经、因明学、语言学等
在印度河发现的 哈拉帕和摩亨佐・ 达罗等早期文明遗 址,年代大约为公 元前23世纪一前18 世纪。
(二)雅利安人入侵 约BC2000-1600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 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 牧为生。
公元前2000到公元前1600年, 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 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 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