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和社会背景。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基本工具,通过语言我们能够表达想法、情感和信息。
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领域。
语音学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探讨语音的发音、音素、音位等内容。
语音学研究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比较其异同,探讨语音的共性规律。
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组织规律的学科。
语法研究语言中词语之间的组合方式、句子的结构、语法规则等内容。
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特点,语法结构反映了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
语义学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和符号关系的学科。
语义学关注词语、句子、篇章等级别的意义和交际意图。
语义学讨论语言中词汇的意义、句子的真值条件、逻辑关系等内容。
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情境、交际行为和言语行为的学科。
语用学关注言语行为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效果,研究言语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规则和互动方式。
语言与社会
语言学也关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研究语言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功能和影响。
语言反映了社会关系、身份认同、权力结构等方面,语言使用可以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语言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还关注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言语交流和沟通的规律。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整理版)

1. “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 “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3. “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4. “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5. “传统语言学”。
答: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6. “内部语言”。
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7. “语音”。
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8. “音高”。
答: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9. “音强”。
答: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10. “音长”。
答: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11. “音质”。
答: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12. “音位”答: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3. “音位变体”。
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4. “音位的区别特征”。
自考本科语言学概论

自考本科语言学概论一、语言和语言学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基本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包括对语言的研究、理解、分析和应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旨在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演变。
二、语言的性质和类型语言的性质包括社会性、符号性、系统性等。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象征性、概括性和抽象性。
此外,语言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
语言的类型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两大类。
自然语言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自然形成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人工语言是指为了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的语言,如计算机编程语言、数学符号等。
三、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
语音由声音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因素构成,具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
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等,生理属性包括声带、口腔等器官的运动方式。
四、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
语汇包括词汇和词法两个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
词法是研究词汇的构成、变化和用法的科学,包括词的构造、词类和词义等。
五、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是研究句子结构的科学。
语法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
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包括句子的构造和变化等。
语义是研究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科学,包括词义和语境等。
语用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科学,包括言语行为和言语理解等。
六、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语义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信息。
语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
词汇意义是指词语所表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如名词表示事物,动词表示动作等。
语法意义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结构关系,如主语表示动作的主体,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等。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存在的客观形式1.1 什么是语言“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语言存在的客观形式首先表现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说话”或者说人与人之间“口头交际行为”,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互相交替着“说”和“听”的过程,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1.2口语和书面语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书面语和口语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
如果书面语跟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但是应该看到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研究语言首先应该研究口语,并且当口语和书面语在某些方面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一般以口语为主。
但是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唯一对象或主要对象。
1.3语言和民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名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多数人会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的社会群体”。
所谓“民族国家”是指这些新兴国家大多数基本上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的现象,这些国家大多数是以单一民族、单一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德国等等。
他们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就是所谓“相互理解程度”【错误】:互相能理解的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方言,互相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
实际上只能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再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
1.4语言和种族绝大多数人早已认识到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全世界从生理的角度上能确定的种族为数不多,如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哈密特人种,尼格罗人种等有限的几种,但是语言而言,即使只算“语系”而不算下属的具体“语言”至少也有一二十种语系。
1、5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语言研究语言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ppt课件

跨语言比较
通过对不同类型语言之 间的比较,揭示语言之 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 语言类型与文化、社会 等因素的关系。
类型学视角
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探讨语言的本质和演 变规律。
语言起源和演变过程探讨
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01
02
03
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形式, 包括音素、音节、声调等 要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
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体现 语言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 征。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 包括词法、句法等,使语 言具有生成和理解的能力 。
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
语言与社会
语音实验方法
通过仪器分析和实验验证,探究语 音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
发音器官与发音过程分析
发音器官
01
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以及它们的结构
和功能。
发音过程
02
分析发音时气流的通道、声带的振动、口腔和鼻腔的共鸣等作
用,揭示语音产生的机制。
发音差异与语音变化
03
探讨不同发音器官和发音过程对语音的影响,以及语音在历史
语音学定义
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包括语音 的产生、传播、感知和变化等方面。
语音四要素
音质、音高、音强和音长,它们在语 音中的表现和作用。
语音单位
音素、音节、音步等,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和组合规律。
音系学理论与方法
音系学定义
研究语言声音系统的科学,探讨 语音单位的分类、组合和变化规
则。
音位理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导论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言学(linguistics)——研究语言的科学。
(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任务: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
交际工具二、语言学的历史(代表人物、著作)语文学(公元前4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1916年)→转换生成语言学(1957年)1、语文学:中国许慎《说文解字》、希腊:迪奥尼修斯《希腊语法》、 2、历史比较语言学:先驱英国学者威廉·琼斯奠基人是德国语言学家格林、葆朴、丹麦的拉斯克发展德国施莱歇尔(AugustSchleicher)顶峰德国的青年语法学派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 普通语言学符号学4、转换生成语言学:诺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1957年《句法结构》三、语言学的分类1、应用语言学2、理论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 { 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第一章一、语言的功能(论述题)1、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基础性。
基础性指任何非语言的交际工具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2)广泛性。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最广泛,其他符号一般在特定范围表达特定的意义。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
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
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
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3、语言具有文化功能1)、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3)、语言本身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足迹4)、学习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论述题)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语言: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言语: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1、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

1、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言语具有个人性,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的惯例,言语是个人的表现(2)言语具有无限性,语言具有有限性(3)言语具有现实性,语言具有潜在性;言语是外在的表现,语言是内在的本质(4)言语具有变异性或变易性,而语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联系:语言和言语是紧密联系而且互为前提的,语言是言语的工具,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和所产生的结果。
要使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而语言能够存在,必须有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语言成分和言语成分,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语言是本质,言语是它的体现。
3、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4、语言的基本功能(1)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全民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不是思维、认知的唯一工具(3)语言是信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4)其他功能:标志、审美娱乐、心理调节、智力开发5、组合关系任何语言单位都必须出现在语流中,也就是说必须同别的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产生各种关系。
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组合体中各个单位往往可以为其他单位替换,这些可以通过联想、进行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7、语音四要素(1)音高: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震动的频率。
(2)音强:又叫音重,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取决于声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指声音延续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持续时间的长短。
(4)音质:又叫音色、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特色,是每种声音个体特征的体现,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
8、音素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之于词,正像森林之于树,水果 之于苹果,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可将 二者混淆。
• (二)词汇的构成
• 1、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人们从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 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部分词。 • 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 基本词汇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全民常用性。 (2)稳固性。 (3)构词能力强。
面。
•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 句子的语义结构是依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
的映像关系得出来的。
• 现实世界的往往是由动作过程组成的网络,
参与动作过程的有动作者、动作作用的物体
、时间场景等。人们对这些动作过程的认知
形成经验。句子的语义结构就是动程与物体
之间的抽象关系。
• 参与“动程”的“物体”往往与“动程”形 成多种多样具体关系,人们对这些关系进行 模式化抽象,就形成不同的语义角色,因此
的句子、短语、词汇的真值是否存在可推导的关系
。蕴涵和预设是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
• 蕴涵
• 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 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a 李明买了猕猴桃 李明感冒了 b 李明买了水果 李明病了
李明批评了张三
张三挨批评了
• 两个句子中相同语义角色的词如果词义有上 下位关系,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涵关 系. 具有下位义的句子蕴涵有上位义的句子,因 为上下位之间存在着一种包含关系。例如“ 小姑娘”和“人”就是上下位概念,下位概 念“小姑娘”包含了“人”的上位概念,因 此,含有这两个概念的句子具有蕴涵的关系 。“我看见了一小姑娘”蕴涵了“我看见了 一个人”。
读gōng
• 二、同义关系 同义词的各个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 同的,或基本上是相同的。
A
教室——课堂 B 鼓励——怂恿
鸡蛋——鸡子儿
西红柿——番茄 公尺——米 扩音器——麦克风
成果——后果
坚固——坚强 脑瓜子——头颅 愤慨——愤怒
• 需要把词义的“同义关系”与词义的“包含关系” 区别开来。
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 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
• 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常用的名词、专有名词
和科学术语都是单义的。 • 多义词,一个词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 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
• 1、多义词中最初产生的那项意义叫本义,在 本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 • 如“兵”有以下一些义项: (1)兵器、武器; (2)拿兵器的人,即兵士;(中心意义) (3)战争、军事。
老师讲课
(2)词语的搭配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是多方面的
• A、最重要的语义条件是要符合现实的理据。
• 例如:那个孩子在玩一个皮球 • 理据是以日常语体的语言运用为准的,而童话或幻 想小说等文学创作语体的语言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不 受限制。 • B、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场中其他成 员的制约。 • 洗——足 浴——身 澡——手
的语言有人称的变化。
– 时 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英语有时的范畴
,如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 指示 是与“说话者位臵”挂钩的范畴,许多语言 中都用专门的指示代词来表示。
• 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 几乎所有语言的句子都可以区分为“陈述、疑问、 祈使”等不同语气。
• 语气范畴大多用特定的句型和/或虚词来表达。
全文的格调。
• (5)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 去一些语义特征。
如“苹果绿”“苹果脸”等组合中,“苹果”一词凸显的 是颜色、形状等特征,而苹果的滋味、营养等特征则是
隐去的。如果说词义的形成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
简单,那么词义的组合就是从一般回到特殊,从简单回 到复杂,组合中的词义往往会突出语义特征中的某一方
(3)词语的搭配要考虑社会使用习惯,即所谓“ 惯用法”。
英语里,女孩子用“pretty‖来形容,妇女用 “beautiful‖来形容,男人用“handsome‖来形容
。
• (4)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
修辞效果。
–如带有褒义的词不能用于贬义,常用于口语的词不大和书
面语词搀和,庄重的文章钻进轻佻或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
• 二、词的词汇意义
概念意义: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 度。
词义
色彩意义:是主观评价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 彩,象征意义。 “诱导”和“诱惑”,“鼓励”与“怂恿” ,“赞
成”与“附和”。
“生日”和“诞辰” “喜鹊”
• 三、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的反映。 • 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 1、矩阵式就是把要比较的词群在矩阵上方横 向排列,把共同义素与区别义素在矩阵左边 纵向排列。+表示肯定,-表示否定。
亲属
直系 男 父亲 + + + 母亲 + + 儿子 + + + 女儿 + + -
长辈
+
+
-
-
• 2、方括号横排式 • 把词群中纵向的义素集合用横排列的形式表达, 并加上方括号。 • 父亲:[+亲属+直系+男+长辈] • 母亲:[+亲属+直系-男+长辈] • 儿子:[+亲属+直系+男-长辈] • 女儿:[+亲属+直系-男-长辈] • 练习:用矩阵式对以下两组词作义素分析。 • (1)煎、炒、烹、炸 • (2)听、说、读、写
• 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 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 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体现。例如:
– 火车开走了。
– 火车一定开走了。
– 火车可能开走了。 – 我认为火车开走了。
• 语气词也表现情态,如普通话的句末表确定、肯定 语气词“的”和疑问语气词“吧”。
• 义场 即语义场,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 形成的聚合体。 如“青菜、萝卜、西红柿、马铃薯、芋艿……‖聚合 在一起,可建立一个表示“蔬菜”的语义场。 “汉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可建立一个 “语言”的语义场。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句义
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词语的搭配规则 (1)词语的搭配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
• 如:英语的“pen‖
China
白宫 转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 3、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联系。多义词的各个意义间有 内在联系,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 如“一把刀” 、“把灯点上”; “一匹白布” 、
“白吃白喝” 。“把”、“白” 都是同音词(同
形同音词)。
• 语言中更多的是文字上不同形的同音词,例如汉语
• 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 •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可 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1)隐喻:它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
某种相似的基础上。如:
习、入门
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 (2)转喻
• 指两类现实现象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 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用 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1)一般性:把一些具体的、个别的、差异的特点舍
弃掉了,只留下本质的、共同的特点。
(2)模糊性:是指词所指称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全社会成员共同
认知的,没有阶级性。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 一、一词多义
•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第三节 句义 第四节 语用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及其构成 • (一)词汇定义 • 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该 语言的词汇。 • 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不能用来指单个词或单个固 定词语。
1、自从1996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绵羊“多利 ”以来,克隆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汇。 (《克隆人再起波澜》2002,12,29) 2、他们用刚学会的两个中文词汇高声喊道: “东方明珠!‖―中国!‖―中国,东方明珠!‖ (《长城,了不起!》)
•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
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真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
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
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 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 语义学关心句子的真值,但是要发现语义上有联系
着各种联系。语义特征就是各种有相互联系的词义
的共同特点。如“茶”“咖啡”“果汁儿”都有“
饮用的”“液态的”“食品”共同的特征。
• 语义特征(义素)分析
• 是把同一语义场的一群词集合在一起,从义 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与描写。 • 义素分析的原则,即“二元对立”。
• (1)不同层次的二元对立特征。
• (2)将二元对立分析的结果形式化:
• +表示肯定,-表示否定。
• 义素分析的程序: • 第一,确定分析对比词群的范围。一般须先确 定对比词群,且对比词群须有共同义项,这样 才能进行比较,如“女孩”与“女子”比较; “女子”与“男子”比较。 • 第二,确定共同义素。分析提取对比词群的共 同义素。 • 第三,确定区别义素。 • 第四,形式化描写。
,“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
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
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 句子表达的都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的映 像和交际要求。 • 句子表达时和“说话时空”联系。由句子 中跟“说话者-说话地-说话时”相关的某些 语义范畴及其表达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