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材内容丰富,系统介绍了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按年代编排,便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回顾人类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把握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梳理世界历史脉络,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世界历史重大事件之间联系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深入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视频:准备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课件、资料和视频,呈现世界历史重大事件,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直观的了解。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录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公开课课件_1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录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公开课课件_1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时中国社会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
开始收集资料吧, 然后汇报一下今天的收获 !
汇报的项目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
新文化运动口号(旗帜)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该项目的内容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 民主、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鲁迅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第1报导组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抨都击写着旧‘道仁义德道和德’旧几个字. 我‘仔吃细人文看’了化半夜, …满本都写着
--鲁迅《狂人日记》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
主容 五 束科常 缚是学通 人三新所常们纲文指的五以化仁思常不运、 想(能动义 。三实的、纲现倡礼指,导、君是智为者由、臣们信纲于认)、封为。父建,历为伦中代子理国统纲道所治、德者夫以的以为危此妻严亡来纲重,。束民 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 支持袁世凯称帝。
社会生活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社会生活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 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 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 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 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根本没 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故事上册教学计划【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故事上册教学计划【部编】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故事上册教学计划【部编】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引导九年级学生了解世界历史故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并培养其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希望学生能够对不同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并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将涵盖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故事和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古埃及文明的兴衰-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与雅典盛世- 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课堂讲解与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背景信息。

- 小组研究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探讨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及其影响,并通过展示的形式分享所得结论。

- 视频观看与影评:选取相关历史故事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撰写影评,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与思考。

考核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教学计划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与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 小组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研究与展示中的表现和成果。

-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如影评、历史事件的解释与评价等。

参考资源为了辅助教学和学生自主研究,本教学计划将提供以下参考资源:- 课本: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故事上册【部编】,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

-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历史故事和事件的资料,并引导他们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故事上册教学计划【部编】》的基本框架和设想。

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估方式,希望学生能够对世界历史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 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 优质课导学案_0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2001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标题是《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本课的时间跨度从14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

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确立与基本定型的历史。

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束,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归纳与整理,把世界近代史的人和事融汇贯穿,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加之九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都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对知识的了解往往仅仅浮于表面,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在学习方法上加以规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并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和独立思考等,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2.勇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 公开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 公开课教案_0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埃及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强盛古印度:前23世纪古印度出现文明,前6世纪佛教产生中国:前2070年中国出现统一国家,前221年中国秦朝建立古希腊: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开始兴起,前5世纪中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全盛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古罗马: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1世纪基督教诞生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法兰克: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阿拉伯:7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8世纪中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日本:646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中国:681年中国唐朝建立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时代13世纪:英国议会产生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开始15世纪:开辟新航路展开殖民掠夺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线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英法荷殖民争霸、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展开三角贸易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9世纪: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颁布《拿破仑法典》;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开始;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20世纪: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1920年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苏联成立1929年经济大危机开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上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1938年慕尼黑阴谋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联合国家宣言》发表1944年诺曼底登陆1945年德、日投降,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新中国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万隆会议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0年代后期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邂逅”年表—突破时空观念教学设计-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邂逅”年表—突破时空观念教学设计-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将分为两部分,以巩固学生对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部分:复习题。题目将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旨在复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古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战争等。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第二部分:研究性作业。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并撰写一篇简要的研究报告。这样的作业将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存在一些困难。有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不深刻,容易混淆不同历史事件的时间和顺序。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教学总结: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们在课堂表现出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对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的重要事件有了较好的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建立了正确的时空观念,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问题,提高了历史素养。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体验,增强学习效果。
2. 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历史知识的互动游戏、模拟场景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答案: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5. 请列举三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录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优课教案_0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录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优课教案_0

动手设计题解读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动手设计题解读》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设计者:一、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1.中学历史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充分理解和具备基本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中考历史增加动手设计题型将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具备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材料,得出初步结论的能力。

2、学生面临的问题不能真正将材料反映知识按照要求动手设计出来,缺乏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三、学习目标:1. 通过对近些年中考和二测题型的回顾总结出动手设计题的类型。

2. 通过对代表性题目的展示和分析,总结动手设计题型的做题方法。

3. 通过运用所学方法对相应题型进行练习,进一步强化知识攻克难题。

四、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动手设计题型的做题方法。

难点正确运用做题技巧解答相应题目。

六、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诱导法问题教学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比较归纳法七、课前准备课前将两道例题完成。

八、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展示近些年中考和二测动手设计题设问。

出示:2017年中考23(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4分)2016年中考22(1)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探索活动进行分类总结。

(6分)2018年二测22(1)根据材料一、二,用表格法比较两次留学活动的不同点。

(提示:可以从背景、去向、学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4分)2017年二测22(1)请用图示法对这一时期的中外大事进行简要梳理。

(5分)2017—2018年联考22(1)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出一个表格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分类总结。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精品】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精品】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科教学计划世界历史学校:姓名:班级:时间: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八个单元。

新教材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重新编排,使世界历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文并茂,历史线索清晰,符合初三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内容包括: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秦汉大一统等内容。

着重提取重要知识点,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加深七年级知识的理解,满足中考复习的相关需要。

2.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世界古代史从古代亚非文明的起源展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世界近代史及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情分析】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面临中考的人生抉择,学习压力大,其思想波动幅度也较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

从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世界历史大事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2.通过历史大事年表的试题讲解与分析,掌握中考试题中大事年表的做题方法与技巧。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的掌握和特点的归纳
难点: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做题方法。

教学流程
导入
一、自主学习
1、复习九上课本目录,了解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结合课本147页世界历史大事年表,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二、合作探究
1.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有哪几个时期?包括哪些重大事件?
2.学习制作一个大事年表。

展示教师总结的答案和制作的大事年表
三、精讲点拨
听录音讲解大事年表的特点及示例分析
1、中考试题特点:
大事年表就是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月份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中考历史往往作为材料题出现。

特点:主观性和时代性
2、答题方法步骤:
(一)“读”。

通读大事年表、明确历史脉络。

审清设问后再带着问题有目标地细读材料,划出相关信息。

(二)“审”。

审清设问,审定中心问题即题目的中心内容(主题),申请关键词、时空、人物、角度等,边审边标注,标出问题的关键词。

(三)“联”。

联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目要求、利用教材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

(四)“答”。

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规范作答。

3、示例分析讲解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
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本线索。

四、巩固练习
1、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阶段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2、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70年代电力进入生产领域
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研制成功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弹丝灯泡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1946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制成
(1)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生活至今。

请你依据大事年表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什么?
(2)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过程中,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请从大事年表中找出相关事实并加以论证。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取一例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你的生活、学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