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定性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也就是碱度滴定、水的氢离子滴定、质
量滴定(定量滴定)和酸度滴定,是实验室中最基本的定性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化学分析当中不同物质的含量测定和种类鉴定。

一、碱度滴定
碱度滴定是指测定溶液的碱离子的含量,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定量
测定,是通过酸度滴定时,将酸离子与碱离子结合,反应形成盐类,消耗酸,使pH值变化,从而测定溶液中碱离子的含量的一种化学滴定方法。

碱度滴定根据反应物是否有色不同,可分为标准的无色滴定和常用的有色
滴定两种类型。

碱度滴定通常用于分析碱性物质的含量,例如碱的溶液,
如NaOH溶液、KOH溶液等。

二、水的氢离子滴定
水的氢离子滴定(也称氢离子滴定)是在水样中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
含量的一种滴定,是一种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滴定方法。

水的氢离子
滴定是通过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来评价溶液的碱度的,它是以硫酸铜
为滴定剂,采用titration程序,以滴定曲线的路径从而测定水质当中氢
离子含量的一种滴定方法。

三、质量滴定
质量滴定,也称定量滴定,是指以一定的量的容量或重量的质量,测
定溶液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的一种化学分析滴定方法。

滴定分析知识点总结

滴定分析知识点总结

滴定分析知识点总结一、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滴定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滴定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中,滴定液滴加到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质溶液中,观察反应终点出现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析出等),从而确定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时,已知滴定液的浓度与滴定量就可以确定待测物质溶液的浓度。

二、常用的滴定试剂1. 酸碱滴定试剂: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氧化还原滴定试剂:如高锰酸钾溶液、碘液、碘酸钾溶液等。

3. 络合滴定试剂:如硫氰化钾、氧氯化钠、硫化溶液等。

三、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是指滴定过程中所绘制的滴定液用量(滴定量)与pH值(或溶解度、吸光度等)的关系曲线。

滴定曲线的形状与反应类型和滴定试剂的选择有关,它可以用来确定滴定终点和等当点,从而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四、滴定终点的确定滴定终点是指反应的化学终点,它是滴定反应进行到末端时的瞬间。

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酸碱指示剂:常用的有酚酞、溴甲酚绿、甲基橙等。

2. 网状指示剂:如二茂铁、碘化钾淀粉等。

3. 特定物理方法:如测定电动势、导电度、吸收光谱等。

五、滴定分析的误差及其控制1. 等分析滴定误差:由于等分析滴定时,滴定液用量有可能接近等当点而产生误差,可以通过提高溶液浓度、减小滴定体积等来控制。

2. 可加性滴定误差:由于反应不完全或非化学反应等原因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加强搅拌、提高反应温度等来控制。

3. 测量误差:由于仪器或试剂的误差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准确校准仪器、使用新鲜试剂等来控制。

4. 应用误差:由于操作不当或实验条件不恰当等原因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来降低误差。

5. 结合误差:各种误差同时存在时的误差总和。

控制此类误差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滴定分析的应用滴定分析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工业检验等领域。

分析化学:19章四大滴定(重点整理)

分析化学:19章四大滴定(重点整理)

[HCN]+[H+]=[NH3]+[OH-]
例3. C mol/L NaNH4HPO4 + 0 NH4+
NH3 PO43OH-
HPO42-获到2个H+ 得到的产物
H2PO4-、H3PO4 H+
HPO42H2O
[H2PO4-]+2[ H3PO4]+[H+]=[NH3]+[PO43-]+[OH-] 例4. C mol/L NH4H2PO4 H2PO4-失去2个H+ + 0 得到的产物 H3PO4 H+
n元弱酸HnA HnAH++Hn-1A- … … H++HA(n+1)- H++An-
δn
[H+]n = [H+]n + [H+]n-1Ka1 +…+Ka1 Ka2..Kan [H+]n-1 Ka1 [H+]n + [H+]n-1Ka1 +…+Ka1 Ka2..Kan
Ka1 Ka2..Kan [H+]n + [H+]n-1Ka1 +…+Ka1 Ka2..Kan …
例题: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标准溶液测定 H2SO4 溶液浓度。 解: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1 H2SO4 ~ 2NaOH
c H 2SO 4
c NaOH VNaOH 2VH 2SO 4
例题: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时,称取0.2457g试样,用

pH = pKa时, (HAc) = (Ac-) = 0.5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酸碱滴定法第一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一、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既可以是酸,又可以是碱,这类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实质上是发生在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由两个酸碱半反应组成。

二、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一)分布系数: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溶质总浓度所占的比例,以δi 表示[]ci i =δ 式中:i 为某种型体(二)弱酸(弱碱)各型体的分布系一元弱酸二元弱酸(二)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弱酸(弱碱)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与溶液的酸度和酸碱的离解常数有关,而与分析浓度无关。

(三)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 1、质量平衡(物料平衡):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组分的分析浓度等于该组分各种存在型体的平衡浓度之和,称为质量平衡C mol/L Na 2CO 3溶液的质量平衡式 2、电荷平衡: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正离子电荷的总和与负离子电荷的总和相等,称为电荷平衡C mol/L Na 2CO 3 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3、质子平衡: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称为质子平衡质子参考水准:能参与质子交换的组分的初始形态以及溶剂水。

例:写出Na(NH4)H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得质子产物 参考水准 失质子产物NH 4+—→ NH 3HPO 42- —→ PO 43- H 3O +(H +) ←— H 2O —→ OH --三、酸碱溶液中pH 的计算(1)当Ca a K ≥20w K ,同时Ca/a K ≥500时,最简式: 24H PO -[][]A HA C +=[][][]a HA K H HC HA +==++δ[][]a a A K H K C A +==+δ1=+A HA δδ[][][]HA A H Ka -⋅=+[][][]AHA A H C ++=2[][][][]2112222a a a A H K K K H H H C A H ++==+++δ[][][][]21112a a a a HA K K K H H K H C HA ++==+++--δ[][][]21121222a a a a a A K K K H H K K C A ++==++--δ[][][][]C CO HCO CO H C Na =++=--+233322和[][][][][]---++++=+2332CO HCO OH H Na H 2PO 4- ←— H 3PO 4 ←—+H ++H + +2H+ -H +-H + -H +[][][][][][]---+++=++OH PO NH PO H PO H H 34343422[]aa K c H=+(2)弱酸HA (浓度为Ca mol/L )与共轭碱A -(浓度为C b mol/L )的PH 计算当Ca ≥20[H +], C b ≥20[H +]时缓冲溶液▲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酸碱指示剂 (一)变色范围HIn H + + In -酸式 碱式故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H=pK HIn ±1由于人眼对深色比浅色灵敏,实际变色范围与理论推算的的变色范围并不完全相同。

四大滴定比较与总结

四大滴定比较与总结

四大滴定比较与总结滴定是化学分析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溶液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

四大滴定是指电位滴定、自动滴定、嗅觉滴定和颜色滴定。

这四种滴定方法各有特点,下面将对它们进行比较与总结。

1.电位滴定电位滴定是通过测定电位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滴定速度快、灵敏度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电位滴定需要使用较贵的电位计仪器,因此成本较高。

2.自动滴定自动滴定是指通过电动滴定器进行滴定操作,滴定剂的滴定过程由机器自动完成。

自动滴定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机器操作所需的技术支持较高,且设备价格相对较高。

3.嗅觉滴定嗅觉滴定是通过嗅觉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简便易行。

嗅觉滴定的缺点是主观性较强,准确度较低,且对于不同人来说灵敏度差异较大。

4.颜色滴定颜色滴定是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观察到直观的颜色变化,使滴定过程更为直观。

而且,现有的颜色滴定剂相对较多,可根据不同的滴定物质选择合适的颜色指示剂。

然而,颜色滴定对于滴定终点的判断常常不够准确,需要较丰富的经验和实践。

综上所述,四大滴定方法各有优缺点。

电位滴定能够实现自动化、快速高灵敏度的滴定分析,但所需设备价格较高。

自动滴定操作简单准确,但设备价格相对较高且需要技术支持。

嗅觉滴定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高,准确度较低。

颜色滴定直观易懂,但滴定终点判断较为主观,需要经验和实践。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滴定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条件来确定。

对于要求快速高灵敏度的滴定分析,电位滴定是更合适的选择。

对于操作简便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滴定,可以考虑自动滴定方法。

对于便捷性要求较高且不需要太高准确度的滴定分析,可以使用嗅觉滴定法。

而颜色滴定方法则适用于对经验要求较高、对实验结果准确度不要求过高的分析。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即: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

一酸碱滴定1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为H+ + OH- = H2O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

[2]2滴定曲线强碱滴定弱酸滴定反应为:以NaOH液(0.1000moL/L滴定20.00ml醋酸(HAc,0.1000mol/L)用NaOH滴定HOAc的滴定曲线为例,滴定曲线如下图:滴定开始前 pH=2.88滴入NaOH 液19.98ml时 pH=7.75化学计量点时 pH=8.73滴入NaOH液20.02ml时 pH=9.70指示剂的选择(1)只能选择碱性指示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不能选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甲基红等)。

因为突跃范围较小,pH值在7.75~9.70之间;计量点在碱性区。

(2)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决是C·Ka>10-8。

因为Ka愈大,突跃范围愈大。

而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无法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另外,酸的浓度愈大,突跃范围也愈大。

3酸碱指示剂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常用类型指示剂名称范围酸色中性色碱色甲基橙 3.1-4.4 红橙黄甲基红4.4-6.2 红橙黄溴百里酚蓝 6.0-7.6 黄绿蓝酚酞 8.2-10.0 无色浅红红紫色石蕊 5.0-8.0 红紫蓝4影响滴定结果的因素⑴读数: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偏大)滴定前仰视或滴定后俯视(偏小)⑵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偏大);未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偏小)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偏大)⑷滴定前标准液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偏大)⑸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的外面(偏大)⑹指示剂(可当作弱酸)用量过多(偏小)⑺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液滴溅出(偏小)⑻开始时标准液在滴定管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偏小)⑼碱式滴定管(量待测液用)或移液管内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偏小)⑽移液管吸取待测液后,悬空放入锥形瓶,少量待测液洒在外面(偏小)⑾滴定到指示剂颜色刚变化,就是到了滴定终点(偏小)⑿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不经干燥便直接盛待测溶液(无影响)⒀滴定接近终点时,有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无影响)(14)滴定时待测液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偏小)二配位滴定2滴定曲线。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滴定分析法又称为容量分析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

这其中又有重要的四大滴定方法。

一、酸碱滴定原理: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

其基本反应为H�+OH�=H2O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

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

最常用的酸标准溶液是盐酸,有时也用硝酸和硫酸。

标定它们的基准物质是碳酸钠Na2CO3。

方法简介:最常用的碱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有时也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标定它们的基准物质是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6或草酸H2C2O・2H2O:OH+HC8H4O6ˉ→C8H4O6ˉ+H2O如果酸、碱不太弱,就可以在水溶液中用酸、碱标准溶液滴定。

离解常数 A和Kb是酸和碱的强度标志。

当酸或碱的浓度为0.1M,而且A或Kb大于10-7时,就可以准确地滴定,一般可准确至0.2%。

多元酸或多元碱是分步离解的,如果相邻的离解常数相差较大,即大于104,就可以进行分步滴定,这种情况下准精确度不高,误差约为1%。

盐酸滴定碳酸钠分两步进行:�ˉCO32-+H→HCO3HCO3ˉ+H�→CO2↑+H2O相应的滴定曲线上有两个等当点,因此可用盐酸来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先以酚酞(最好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为指示剂,用盐酸滴定碳酸钠至碳酸氢钠,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为二氧化碳,由前后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差可计算出碳酸氢钠的含量。

某些有机酸或有机碱太弱,或者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因而无法确定终点时,可选择有机溶剂为介质,情况就大为改善。

这就是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酸碱滴定。

有的非酸或非碱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可以转化为酸或碱。

然后也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之。

例如,测定有机物的含氨量时,先用浓硫酸处理有机物,生成NH��,再加浓碱并蒸出NH3,经吸收后就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这就是克氏定氮法。

最新四大滴定总结

最新四大滴定总结

四大滴定总结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即: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

一酸碱滴定1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为H+ + OH- = H2O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

[2]2滴定曲线强酸强碱的滴定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的滴定反应为:/picview/949534/949534/0/b3ba5d16c4f0350821a4e932.html?fr=lemmaNaOH与HCL的滴定曲线以NaOH液(0.1000mol/L)滴定20.00ml HCl液(0.1000mol/L)为例滴定开始前 pH=1.00滴入NaOH液19.98ml时 pH=4.30化学计量点时 pH=7.00滴入NaOH液20.02ml时 pH=9.70指示剂的选择(1)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

滴定曲线显示,滴定突跃(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范围很大,为4.30~9.70,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所以酸性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和碱性指示剂(酚酞)都可以用来指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终点。

(2)选择滴定液的浓度。

浓度大,突跃范围宽,指示剂选择范围广;但是,浓度太大,称样量也要加大,所以一般使用0.1mol/L浓度的滴度液。

强碱滴定弱酸滴定反应为:以NaOH液(0.1000moL/L滴定20.00ml醋酸(HAc,0.1000mol/L)/picview/949534/949534/0/d7c9ca3fc642de807c1e713d.html?fr=lemma用NaOH滴定HOAc的滴定曲线为例,滴定曲线如下图:滴定开始前 pH=2.88滴入NaOH 液19.98ml时 pH=7.75化学计量点时 pH=8.73滴入NaOH液20.02ml时 pH=9.70指示剂的选择(1)只能选择碱性指示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不能选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甲基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

一、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基本反应H++ OH- = H
2
O
滴定曲线与直接滴定的条件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
cK a≥10-8
cK b≥10-8
多元酸的滴

混合酸的滴

多元碱的滴定c o K a1≥10-9
c o K b1≥10-9
K b1/K b2>104





无水碳酸钠、硼酸邻苯二甲酸氢钾、苯甲酸
应用硼酸的测定、铵盐的测定、克氏定发、酸酐和醇类的测定等




p
H


一元弱酸两性物质
二元弱酸缓冲物质
理定分析方法。





M+Y=MY








酸效应αY(H)干扰离子效应αY
(N)溶液酸度越大,αY(H)越
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
越严重。

αY(H)=1+β1[H+] +β
2[H+] ²+β3[H+] ³+β4[H+]
⁴+βⁿ [H+] ⁿ
[Y]越小,αY(N)越
大,表示干扰离子效
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
重。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αM
(OH)、αM(L)及总副反应
αM
Y的总副反应αY
条件稳定常数K’MY
αM越小,αY越小,K’MY
越小,配合物稳定性越大
滴定条件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
K’MY≥10-6
分别滴定的条件
K’MY≥10-6,△lgK≥5
配位剂1.无机配位剂 2.有机配位剂:EDTA、CyDTA、EGTA、
EDTP等



铬黑T、二甲酚橙、钙指示剂、PAN等
指示剂原理
指示剂游离态与配合态颜色不同










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K’MY一定时,CM越大,Δ
pM’越大
2.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CM一定时,K’MY越大,Δ
pM’越大
3.酸度的影响:pH越小,αY(H)越大,K’MY越
小,ΔpM’越小
4.其他辅助配位剂的影响:CL越大,αM(L)越大,
K’MY越小,ΔpM’越小
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进行滴定






配位掩
蔽法
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隐
蔽法
解蔽法


测定石
灰石中
CaO、
测定Ga2+、Mg2+Bi3+、Zr4+、
Th4+的滴定
测定
Cu2+、
Zn2+、
条件电极电位
条件对电极电位的影响离子强度副反应酸度
一般忽略
离子强度
的影响,
一般用浓
度代替活

酸度变化
直接影响
电对的电
极电位
条件
平衡
常数
滴定
反应
条件
影响
反应
速率
的因

1.反应物浓度
2.温度
3.催化剂
4.诱导作用滴定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化学计量点后
曲线
与终
点的
测定
指示

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
预处理预氧化、预还原,除去有机物:干法灰化。

湿法灰

应用高锰酸钾
法重铬酸钾碘量法其他氧化还原
滴定法
过氧化氢测定,钙、铁、有机物的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铁的测定,
水样中化学
需氧量的测

硫化钠
总还原
能力的
测定,
硫酸铜
中铜的
测定,
漂白粉
中有效
氯的测
定,费
休法测
定微量
水分
硫酸铈法,溴
酸钾法、亚砷
酸钠-亚硝酸钠

四、沉淀滴定
原理利用沉淀反应,可以定量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的
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基本反

M++A-==MA(s)
溶度积
常数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的影响。

影响沉
淀纯度
的因素
与措施
共沉淀:表面吸附、混晶、吸留和包藏;后沉淀
沉淀形成的条件
晶形沉淀无定形沉淀
1.在适当稀的溶液中沉淀
2.不断搅拌并缓慢滴加稀
沉淀剂
3.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
冷却后过滤
4.在保证沉淀定量完全的
条件下,适当增高沉淀
时溶液的酸度
5.沉淀完全后,陈化一定
1.在较浓的溶液中
沉淀,较快加入
沉淀剂
2.在热溶液中进行
3.沉淀前加入适当
的电解质,通常
是易分解挥发的
铵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