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机械和功PPT课件二

合集下载

滑 轮-PPT课件

滑 轮-PPT课件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省_力_。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 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1:滑轮组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F=
1 2
G
F=
1 2
G
F=
1 3
G
n=2
n=2
n=3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
2、滑轮的分类: 根据滑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
定滑轮和动滑轮
A、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 定不动的滑轮。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绳子末端 次数 重力G/N 拉动的方向
1
2
水平
2
2
斜向下
3
2
竖直向下
4
3
竖直向下
5
4
竖直向下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2 2 2 3 4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 力的方向
F=
1 n
f
F
N
. T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滑轮组的绕法
F= 13G
F= 13G
F= 14G
F= 15G
滑轮组的绕法
F= 12G
F= 13G
F= 14G
绕绳的起点: 偶定奇动
F= 15G
1.滑轮有______种,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_______,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 运动的叫做______。 2.使用_____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 _____________;使用____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 能改变_____________。

第九章第二节《滑轮》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二节《滑轮》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N
因为
. F T A
F=
1 2
f
f 所以
f=2F=120N
综合分析得:
G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T=f=120N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2
1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 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2、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①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②力的关系:F=(G物+G动)/2 ③距离关系: S = 2h
二、滑轮的工作特点
☆ 3、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 但不能省力;
∴F1=F2=G
三、滑轮的本质
1、定滑轮的本质:
问题:当将绳子斜向下或水平慢慢拉时,F1与F2有什么关系? 两种情况小的力臂不变,仍然为R;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1L1 = F2L2
又F2 = G
L1=L2=R
∴F1=F2=G 结论: 定滑轮的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三、滑轮的本质
2、动滑轮组的本质:
∵动力臂L1 ’减小
∴F1>F2 / 2=G / 2
∴动力F增大
结论:
只有在竖直方向拉时,动滑轮的本质是一个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F 图(a)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_0 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一、基本概念

滑轮_课件

滑轮_课件

滑轮的 位置固 定不动 的叫做 定滑轮。
滑轮的 位置随 物体一 起运动 的叫做 动滑轮。
外形同样的两个滑轮,只是因为位置 是否被固定,就能产生不同的威力,为 什么呢?
1、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我们从3个方面来探究: (1)能否省力?(力的大小) (2)能否改变用力方向?(力的方向) (3)能否省距离?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 二节 滑轮
情景导入-漫画欣赏
一:认识滑轮
1.滑轮的定义:
滑轮:周边有凹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带凹槽的轮
滑轮的种类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 的叫做动滑轮。
滑轮的种类总结
使用滑轮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 将滑轮分成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讨论交流:滑轮的组合 下图中分别是两种形式滑轮的组合。和你的同学一起 分析,这样的组合各有什么特点。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F
不计动滑轮重
动滑轮有几股绳子F承担,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
G
G
2段绳子承担 F=(1/2)G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F=(1/2)G
F=(1/3)G
进行实验:
(1)能否省力?(力的大小) (2)能否改变用力方向?(力的方向) (3)能否省距离? (1) F=G,说明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2)力的方向不同,说明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3)h=s,说明定滑轮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定滑轮的实质 等臂杠杆
L2 L1 L1=L2
L2
O
O
L1=L2
2 (中考·泰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 N, 绳重及摩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 所用的拉力F是( ) A.50 N B.60 N C.70 N D.120 N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功和功率完整PPT课件

功和功率完整PPT课件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功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功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W = Fscostheta$,其中$F$为 力,$s$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theta$为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的乘积。
速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表述及物理意义
动能定理的表述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物理意义
揭示了物体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力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动能定理在力学中的应用
求解变力做功问题
通过动能定理可以将变力做功问题转 化为求解物体动能变化的问题。
计算热量传递
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发生 变化,同时伴随着动能的变化。通过 动能定理可以计算热量传递的多少。
案例分析: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动能变化
火箭发射前的准备
火箭点火升空
火箭发射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 加注燃料、检查设备等。在这个过程中,火 箭的动能没有发生变化。
当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的燃气从尾部喷出, 产生巨大的推力使火箭加速升空。在这个过 程中,火箭的动能不断增加。
功率的物理意义
01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定义
02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的分类
03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
某段时间内做功与时间的比值,反映 该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11.2滑轮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11.2滑轮

家中拉窗帘用的滑轮
点火仪式用到的简单机械是滑轮
奋力攀向主火炬
点燃主火炬的一刻
利用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按如下两种组装 方式,使用滑轮提升同一个钩码,感觉手的拉力 是否相同?
定滑轮
动滑轮
刚才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同一钩码时, 感觉手的拉力是否相同?
拉力的大小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
探究滑轮使用特点,研究下面几个问题? (1)使用滑轮是否省力? (2)使用滑轮是否改变拉力的方向?
L1 O
L2 F2
∵L1=2L2=2R
F1
F1L1=F2L2
∴F1=
1_ 2
F2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2倍的杠杆,故能省一半的力。
想一想:在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时,发现拉 力不是钩码重的1/2,为什么没有省一半的力呢? 主要原因是什么?
摩擦、动滑轮有重力
动画中揭示的物理道理有哪些?
将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使它 们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小明设计出 如图(a)、(b)两种绕绳方案。哪种方案可行呢?
2.改变钩码的个数,情况如何?
通过实验,你发现使用动 滑轮有什么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 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其 实质原因是什么呢?是否可以看成是杠杆模 型?
定滑轮的支点在轴___心__,实质是一个_等__臂__杠杆,故 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动滑轮的支点在固定的绳子与滑轮边缘的切点,随着 重物的上升,支点的位置也在不断的上升,使用动滑 轮的过程中,可将动滑轮看成无数根杠杆的组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二、滑轮
泰兴市济川中学 印吉生

二、滑轮

二、滑轮

二、滑轮
主讲教师: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段宏
一、设计思想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是在同学们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由于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而且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

为了降低坡度,分散教学难点,我们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的氛围中,去猜想、去设计实验验证,并和其他的同学交流讨论,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热烈情境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采用“问题——实验——交流”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和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简单机械和功》PPT课件

《简单机械和功》PPT课件

完整版ppt
23
例3:如何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F=_1_/2_G
G
完整版ppt
F=_1_/_3_G
G
24
例4: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A与水平面间 的摩擦力为30N,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若用该滑轮组使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 拉力F为多少? 10N
F
.
A
完整版ppt
25
例5.如图所示,若人手拉力F=50 N,则货物重_1_0_0_ N(不考虑动 滑 轮和摩擦),A钩所受的拉力为 50 N,B钩所受的拉力为 100 N.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
但省距离。
完整版ppt
10
请思考:
★ 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 用?
★作用: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因为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完整版ppt
11
人体中的杠杆
F1 O
完整版ppt
F2
12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
完整版ppt
29
(三)功 1.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 W=F×S
完整版ppt
30
3. 功的单位: 焦耳 J 1J=1N·m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 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2)本质: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2倍的杠杆。
(3)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 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2倍
完整版ppt
22
3. 滑轮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C )
7. 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 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
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 C )
A.F1=F2=F3 C.F1<F3<F2
B.F1<F2<F3 D.F3<F1<F2
8、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第九章 机械和功
滑轮
• 什么是杠杆? • 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 力臂的画法? 步骤口诀? • 杠杆平衡的原理是什么? • 杠杆的分类?各类杠杆力臂的关系?
以下是滑轮常见的几种应用:
图A
图B
图C
图D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一、认识滑轮
1、什么是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 绕轴转动的轮子。
F=
1 2
G
F=
1 2
G
F=
1 3
G
n=2
n=2
n=3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
轮被几股绳子吊Biblioteka ,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1 n
G
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段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
F=
1 2
G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
G/N
施力的 方向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F/N
1
2 竖直向上 1.2
2
3 竖直向上 1.7
3
4 竖直向上 2.2
F G0
G
思考:上表中的数据与所得结论不符,仅是由 于误差造成的吗?
分析:由于滑轮自身具有重力。 G0=0.4N 此时F= 12(G+G0)
F= 15G
滑轮组的绕法
F= 12G
F= 13G
F= 14G
绕绳的起点: 偶定奇动
F= 15G
1.滑轮有______种,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_______,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 运动的叫做______。 2.使用_____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 _____________;使用____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 能改变_____________。
(a)
(b)
(c)
(d)
11、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 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 _12_0 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N
因为
. F T A
F=
1 2
f
f 所以
f=2F=120N
G 综合分析得: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 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勇敢地迎接逆境,即使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也会打开另一扇梦想的大门。 人生道路虽很曲折,却很美丽。只要你细心观看,就能饱尝沿途美景。 穷人的苦恼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恼在于有太多选择。 如果为了安全而不和大海在一起,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实质
· 是动力臂为
L1
阻力臂2倍的 O
杠杆。
L2
F2
F1
L1 =2L2
结论:
1.定滑轮:(1)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不省力。 (3) 不省也不费距离。 (4) 实质:L1=L2,等臂杠杆, F1=F2
2.动滑轮:(1) 不改变力的方向。 (2) 省一半力。 (3) 要多移动距离 (4) 实质:L1=2L2,动力臂为阻力臂二 1
F 图(a)
图(b)
9、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 受的拉力是_10_0 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5_0 _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10、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 b_)_可省一半力, 图_( _c _) 最费力,图__(a_) _和图_(_d)__用力大小一 样。
3.就杠杆的力臂长短关系来看,定滑轮实际上就是 等__臂__杠__杆_杠杆,而动滑轮是_动_力__臂__是__阻__力__臂__2_倍_的杠 杆。
4、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吗?
F3 F2 G 图(a) F1 5、比较F1、F2、F3和物重G的关系。
6、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
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 (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
T=f=120N
你被拒绝的越多,你就成长得越快;你学的越多,就越能成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 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生命是一支织梭。 没有遇到挫折,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定滑轮的实质
L2 L1
L2
O
O
F2
F1
L1=L2
F2
L1=L2
B、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 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
G/N
施力的 方向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F/N
F
1
2 竖直向上 1
2
3 竖直向上 1.5
3
4 竖直向上 2
G
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但不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力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2:滑轮组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 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F
N
. T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滑轮组的绕法
F= 13G
F= 13G
F= 14G
倍的杠杆 F1=—2—F2,
思考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改_变_用_力_的_方_向__。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省_力_。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 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1:滑轮组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2、滑轮的分类: 根据滑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
定滑轮和动滑轮
A、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 定不动的滑轮。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绳子末端 次数 重力G/N 拉动的方向
1
2
水平
2
2
斜向下
3
2
竖直向下
4
3
竖直向下
5
4
竖直向下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2 2 2 3 4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 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