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与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与设计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与设计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与设计教案
实验名称:细胞膜的半透性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鸡蛋、盐水、糖水、水杯、玻璃容器、天平、刀具、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准备鸡蛋,并将鸡蛋浸泡在盐水、糖水和清水中,分别浸泡一段时间。

2.取出浸泡后的鸡蛋,用刀具小心切开鸡蛋,观察鸡蛋内部的变化。

3.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使用显微镜观察鸡蛋细胞的情况。

实验设计:
1.对比不同溶液对鸡蛋的影响,可以观察出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

盐水会导致鸡蛋变硬,糖水会导致鸡蛋变软,而清水则不会对鸡蛋产生影响。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总结与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细胞膜的半透性特性,即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通过。

细胞膜的半透性是细胞生存和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对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探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实验,深化对细胞膜的理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等。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正确处理实验废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进行探究,学习相关知识,准备进行实验。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等。

2.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学试剂。

3. 教学课件: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4. 参考资料: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七、教学环境1. 实验室:具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环境整洁、安全。

2. 课堂:教室环境舒适,教学设施齐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设计与操作。

3. 实验结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5.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探讨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要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实验结论的得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问法: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4.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桌子、铅笔、直尺。

2. 教学课件: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实验报告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设计(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3.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4.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教学重点: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例题讲解例1:如图下列装置为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②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理由是③使用该装置的注意事项之一是④使用该装置还可完成的另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回答(2)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②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③如何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简述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④假若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的一种原因是例2: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

请分析此实验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气泡产生,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为了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如何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4】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新课程中强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模块每项教学任务时,除了创造实验条件和参与学生讨论外,应适当补充相应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应资料,引导学生相对系统地完成有关的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完成几个互不关联的实验的操作。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为切实搞好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制订实验计划如下:一、联系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认真安排实验,按要求及时把实验通知单送达实验老师。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纪律、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五、与实验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辅导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六、本学期实验进度安排表:周次、材料、教材年级、备注;第二周、发酵瓶,纱布,榨汁机,葡萄,酵母菌,醋酸菌,恒温箱,重铬酸钾,烧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三周、小桶2个,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必修2、高一年级、演示实验第四周、豆腐,电热干燥箱,粽叶,保鲜膜,平盘,盐,广口玻璃瓶,黄酒米酒和各种香辛料,高压锅,泡菜坛,各种蔬菜1、腐乳的制作2、泡菜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八周、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室,接种仪器,MS培养基原料,培养皿,酒精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酒精灯,高压锅,枪状镊,组培用具。

菊花的组织培养胡萝卜的组织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一周、榨汁机,漏斗,滤纸,恒温箱,苹果,果胶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面布,植物油,烧杯,玻璃棒,小型洗衣机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二周、烧杯,玻璃棒,漏斗,纱布,离心机,镊子,鸡血,柠檬酸钠,二苯胺,蒸馏水,NaCl溶液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三周、烘箱,圆底烧瓶,蒸馏装置,压榨机,吹风机,萃取回流装置,大烧杯,石油醚,新鲜胡萝卜,胡萝卜素的提取、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四周、洋葱,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15﹪盐酸,95﹪酒精,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2、高一年级、学生实验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一、指导思想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如何做好实验课复习”教研活动方案.doc

“如何做好实验课复习”教研活动方案.doc

物理学科“如何做好实验课复习”教研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6年12刀20 H活动主题:如何做好实验课复习活动内容:物理学科如何进行实验课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参加人:学校领导、全体物理教师活动流程:1、赵学敏老师讲复习课《电学实验复习课》2、李丽侠组长评课研讨3、穆永申老师做《中考物理实验复习方法》的报告。

4、活动交流5、领导总结物理电学实验的复习课教案初屮电学实验有:“探究摩擦起电现象”、“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探究串并联电路屮的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探究彫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串并联电路屮电阻的特点”、“探究导体屮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安装模拟家底电路”、“探究彫响电流做功的因素”、“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快慢的因素”、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都是实验。

中考考得最多的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两个实验。

复习电学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优化实验方案,设计创新实验,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

本节课通过对“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两个实验的对比,加强电学实验的复习。

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学实验。

1、复习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1)“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公式P-ui o(2)“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2、复习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电路图3、复习这两个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1)“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个实验屮所需的器材为: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

(2)“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个实验屮所需的器材为: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

4、复习这两个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1)“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个实验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为:(a)加在待测电灯两端的电压;(b)通过待测电灯的电流。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玻璃平板
3. 盐水
4. 細胞標本
实验步骤:
1. 将一滴盐水滴在玻璃平板上。

2. 取一小块细胞标本放在盐水中。

3. 将盐水和细胞标本放在显微镜下。

4. 调节显微镜镜头,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5.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描述其形态和功能。

实验探究:
1. 你观察到的细胞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何作用?
2.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何不同之处?
3.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你能得出什么关于细胞的功能和组成的结论?
4. 你认为如何利用细胞结构的知识来解释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对细胞的生存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影响着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细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与实验专题复习
上海市元培学校 康月霞
2010-5-24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知道实验是收据证据的重要途径。

2、知道教材中典型探究实验的过程,对隐含于其中的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有所体会理解。

3、能够针对新实验情景,指出研究的问题或假设,分析获得的数据归纳实验结论。

并能够对他人的实验探究方案作出合理评价,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4、初步领悟到去伪存真是科学的本质;意识到严谨的科学方法是科学实验结论真实可靠的前提和保证。

[教学重点] 复习重点实验,反思分析隐含在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引入
教师:探究活动是科学的基本特征,在两年的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请问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括哪六个基本环节?
学生: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我们学习过的很多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收集证据。

本节课让我们复习几个重点实验的过程,体会研究者是怎样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

二、复习重点实验,反思科学方法,启迪科学思想
● 复习实验一:
为了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小帆同学把一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数日后,按照如图1所示的顺序进行了实验: ●
A
B C D E F 图1

(1)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水
( )+氧气 叶绿素
(2)小帆的实验是想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 。

为此,他设想在步骤F 用碘液来检测,这是因为这种物质遇到碘液会变 色,通过显色反应就可以判断铝箔铝箔
加热 加热 冷水
出叶片中是否产生了这种物质。

(3)试在图2相应位置写出:叶片经不同处理的两部分在滴加碘液后的变色情况;
图2
● 反思分析一:
(1)小帆在F 之前进行步骤C 、D 、E ,其中步骤D 试管中的液体是 ,目的是把
叶片中的 物质溶解出来。

不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
(2)小帆“把一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数日”的意图是利用植物的 作用,消耗掉叶片中原来就有的 。

省略这一步可以吗?为什么?
● 归纳总结一:
科学探究的本质是揭示自然万物的真相,因此,科学探究实验中必须考虑并设法排除可能对得出真实可靠结论有干扰的其他因素。

教师:在其他实验中,研究者还用哪些方法来排除对结果观察和判断有干扰的因素呢? ● 复习实验二:
甲 乙 丙 丁 戊
图3
为了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我们取等量的液体分别滴到相同的玻璃片上,并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如图3所示),进行比较。

请问:
(1)液体蒸发受到 、 和液体表面积大小三个因素的影响。

(2)若要研究液体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选其中的装置 与装置 进行对照;
(3)如果用甲与丙进行对照,则他要研究的是 因素对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 ● 反思分析二:
(1)在研究温度对蒸发的影响时,暂时保持 和 因素不变,只人为改变温度这个因素,选择装置 为实验组,装置 为对照组,观察温度高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不设置对照组有什么不好?
(2)小高同学用甲与戊进行对照,来研究液体种类对蒸发快慢影响,得出酒精比水蒸发的快的结论.她的结论可信吗?为什么?
● 归纳总结二:
遮光部分:
不遮光部分:
______________
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时,除我们要研究的那个因素改变外,其他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要保持相同,通过对照我们就可以明确地判断出研究因素是如何影响实验结果的。

设置对照实验的好处是可以消除无关因素的影响,从而确证实验结果的出现的确是我们要研究的那个因素引起的。

● 复习实验三:
七(1)班男女生两个小组的同学在做“研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老师提供了A 、B 、C 、D 、E 五个不同的物体,供两组同学选用。

(1)他们应该用 测出物体质量,用 测出物体重力。

然后分析处理数据,归纳出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女生组同学选用了五个物体,男生组的同学选用了两个物体,并获得了以下实验数据,
但是女生组负责记录的小彤同学有些数据忘记记上去了,请你帮她们填上可能的数据。

表一:女生组的数据表格 表二:男生组的数据表格 (3)两组的同学都发现不同物体的重力/质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大约为 牛/千克。

归纳出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 (正比/反比)。

● 反思分析三:
(1)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2)虽然他们的实验结论相同,但是老师看了两组的数据表格后认为女生组的研究方案更科学。

你同意吗?为什么?
● 归纳总结三:
采用归纳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通常选择多个研究对象,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来找出共同的特征或归纳出普遍的规律。

选择多个研究对象还可以排除因个别对象本身的偶然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教师:通过对上述三个典型探究活动的反思,我们发现研究者无论采取那种科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使研究结果尽可能地与真实情况相同。

下面让我们在新的实验情景中进一步体会。

三、改变实验情景,检测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迁移
1、 小刘同学在AB 两只椎形瓶中分别放入相等的一定数量的大豆种子,将它们放置在同一
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

(1)小刘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他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归纳法)
(3)请你分析实验结果,帮小刘写出研究结论
(4)小刘为什么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
2、小乐在用弹簧扩胸器锻炼时,发现用力越大,弹簧拉得越开,他就想: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于是,他在实验室借了铁架台、弹簧、钩码和____________(选
择以下器材:钩码、计时器、弹簧、量筒、刻度尺、弹簧秤) Array进行实验。

(1)小乐的研究问题是
为此,他需要增减,观察并记录的变化。

(2)根据小乐的实验数据。

请推断如果挂第6个钩码,弹簧
的伸长量大约为厘米。

(3)研究发现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大小成(正比/反比),
实验常用的_________(仪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乐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归纳),他的研
究方案(合理/不合理)
3、小婷发现她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

小婷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

小婷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一侧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小婷的猜想是导致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能正常开花.
(2)他们应该选择 (靠近马路/远离马路)一侧 (开花/未开花)的
菊花作为对照。

(3)他们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明显的不足?如何改进?
教师:组织反馈课堂练习结果
四、布置课外练习,巩固复习效果,扩大复习面。

(见学生练习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