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物理科目在九年级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二、考试整体情况本次期中考试共涉及九年级物理教材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和基本概念,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为闭卷形式。
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
三、考试成绩分布1. 总体成绩分布考试成绩的总体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
具体的成绩分布如下图所示:(图表省略)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考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60分至80分之间。
2. 不同性别的成绩比较男生的平均分为72分,标准差为9分,女生的平均分为68分,标准差为11分。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平均分稍微低一些。
3. 不同知识点的成绩比较根据试卷设置的不同知识点分类,对各个知识点的平均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电磁学和光学知识点的平均分较高,达到了75分和73分;而力学和热学知识点的平均分相对较低,分别为68分和66分。
可以看出,学生对电磁学和光学的理解相对较好,但在力学和热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考试中的难点和易错点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答卷的评阅,发现了一些考试中的难点和易错点。
主要包括:1.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部分学生在解答实例题时,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导致答案不准确或不完整;2. 对公式和单位的掌握不够:学生在计算题中经常容易出现单位错误或者公式使用不正确的情况,导致答案偏差较大;3. 理解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在问答题中无法准确描述物理现象的原因和特征,表述不清晰或者理解错误。
五、改进措施和建议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1. 加强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2. 强化单位和公式的训练: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单位和公式讲解,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单位和公式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3. 提升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并要求学生提供准确的解释,激发学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到17日星期二,由区教研室统一组织的全区初三摸底考试如期进行,这同时也是我校初三级部的期中考试和第二次月考。
考试后全区教师统一网上阅卷,现在已经收到初四物理的成绩,并作质量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二、存在问题:1、学得太快基础没打牢。
按照区教研室的安排,本学期初四物理学习九上课本第11-15章计5章和九下课本第16-18章计3章,合计8章。
期中考试的考试范围是从第11章考到第14章第3节,但是我已经学完了第15章,课时不比兄弟学校同事多,速度反而太快,学生基础没打牢。
2、单元过关处理不好。
为了赶进度,我虽然每章都进行了单元测试,但是单元测试之后没有跟上详细分析和讲解,只是把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订正,效果不好。
3、没有重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本学期分组实验没做,演示实验也做得不多。
只是在黑板上讲实验,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4、经验主义严重。
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上课,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5、课后辅导没有跟上。
只重视课上上课,想把所有问题在课上解决,不重视课后辅导,不重视和学生的课下交流。
6、基础训练太难。
基础训练难度太大,使用基础训练进行新课巩固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非常不利,做了许多无用功。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1、重视实验,精讲点拨。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要重视实验教学,同时讲课要抓住重点,精讲点拨。
2、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选择难易适中的题目、使于初学者掌握新知识的题目进行训练,把新知识巩固好还不至于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个性化服务。
学生之间有差别的,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上的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进步。
4、对接全市,提高效率。
市的试题与原莱芜试题差异很大,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适应济南试题的命题风格,提高教学效率。
2020/11/20。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本试卷中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试题考核的知识点分布较广。
题型分布:单项选择24分,填空20分,实验探究31分,计算25分,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6:3:1。
本套试题注重基础和灵活相结合,覆盖和延伸相统一,能够突出对这一阶段所学重要知识的考查。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其中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两个计算题则是通过对电路图的确切理解并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
2.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突出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注重对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的考核,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三、学生答题基本情况分析1、选择题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
我们班没有满分的,尤其是实验题普遍偏低,最高分才20分。
其次计算题也很糟糕,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做,大部分学生都是空的。
其中第3题、第11题和12题做得很好,第1、4、7、9、10题得分率还可以,第2、5、6、8题得分率偏低。
2、填空题13、15、16、17、18、19、20题得分率较高,有两题14题的第二空和21题的第二空错误率非常高。
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3、实验题得分率一般,主要是22题(3)、第24题得分率较低。
存在问题:22题(3)小题不能准确判定滑片的移动方向,24题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对实验的理解模棱两可,语言描述不准确,以至于大面积丢分。
4、计算题得分率不高。
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步骤不合理,运用公式时物理量对应不准确,代数出现错误,公式、单位不正确。
还是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特点,对公式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
四、从试卷中发现的问题:1、物理概念模糊不清。
尽管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也通过实例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平着感觉答。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1.9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陆军试卷分析1计算题两个热学公式是不难理解的,但得分率极低。
还有很多认为学生能掌握的,没掌握。
说明教和学出了问题。
一是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差,文字稍微绕一绕,学生就不理解了;二是学生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尽管讲了很多遍,学生不接受不消化;三是老师尽管反复讲,但不接地气,没有作为重点讲,没有讲彻底,没有练到位。
四是检查力度不够、落实不够;五是兵教兵没找对方法;六是贪快贪全,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2班内两极分化严重。
对于这种情况,分层教学是必须的。
新授课、习题课、对卷课都要先考虑优等生超前学习,一定要让这部分学生多起来,学起来。
学习基础差、主动性不强、反应迟钝的学生一定要有讲有练有查有反馈,一定要在教学中主动地学习给与鼓励,不要抓住小辫子不放,不要过于耽误时间启发。
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适时而发,比如王鑫、张新、张鹏宇、梁文斌、张乐乐等学生。
一定要充分利用兵教兵的优势,要有评比有反馈。
3成绩不理想。
这一问题反映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情在那里,教的过程中就走向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中心,以要求为中心,完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背道而驰。
授课量大,满堂灌,不能做到有讲有练有反馈,以致学生的学习振奋不起来、领会不到位、不会学习。
找对策,寻变革。
1)一定要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绝不贪多贪全,针对教材学情定好目标,设计好练习题,狠抓反馈。
一定要把重要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用适当的教学法传授。
一定要有练习、有反馈、有指导、有复习。
2)一定要在学生管理上下功夫。
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加强课堂上的面批。
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与鼓励和鞭策,不贬低和挖苦学生。
课堂教学中一些固定的做法常态化,不能总是变,如新课的自学环节(看书),每节课都有,并把这一项内容完善到效果最大化。
3)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不是一句空话,也不能以主体为名,做满堂灌之实。
口头上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调动起来,学生学习成为空谈,这本身就说明教学中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在具体做法和理念上还需要更新和挖掘。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这套试题属于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难度较大。
这套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学生基本能力的测试,突出了物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命题中充分体现了物理同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从内容上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
其一,联系实际的命题增多,各种题型的试题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
这既可以不让学生们感到陌生,又让学生们理解,要从实践中来,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二,关注考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考查,反映在试卷上,就是给考生一段信息,学生自己去阅读、分析处理信息。
其三,考查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对基本实验的探究以及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
二、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本套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试题较新颖,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从考试情况看,学生考试情况不太满意。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日常教学中的弱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物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例如:实验题不能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表述实验步骤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
2、基础概念掌握不扎实,学过的知识忘记的太多,边学边忘。
例如:第6小题对电阻概念理解不够,选择题第3、5、6对内能和比热容的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较多。
在对于理解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以及变化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不会分析,有的甚至是胡乱分析。
3、作图缺乏工整性,平时习惯较差。
第25小题画手电筒的电路时有的用钢笔画、有的用圆珠笔画,电路元件画的不规范、导线画不直且连接不紧密,并且对于按要求连接电路题意分析不清,有多余的导线。
4、考生计算能力欠缺。
尤其是九三班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弱,解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解题习惯不好,乱套公式,不写单位居多。
15、考生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
对灵活性、开放性的题目不适应,对阅读信息量大的习题存在畏难情绪,对物理情景理解不深入、不透彻。
2020年九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分析

之后的题型来设计的。具体考察章节为:力学,电学以及能量转化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往届
的高新一中考题难度降低。
二、成绩分布特点
(1)分数在 75-80 的成绩:正常水平,失分点和错误点集中,此次反映出这个分数段学生因
为审题出现的问题居多
(2)分数在 65-75 的成绩:基础知识掌握还可以,对于考试题型和考点的把握不准确,欠缺
22 热量计算
综合题
23 机械做功计算
★★★ ★★★
第(4)问很多学生可以求 出来温度,但是审题上是 8 水温升高的温度也要考虑 水的沸点,这道题的出题 思路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第(3)问 8 需要看图来获取信息
一、试卷结构及特点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考题属正态分布,中档题居多,考题类型也是按照 2020 年的中考改革
一定的做题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能力比较差
(3)分数在 65 以下的成绩: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知识点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没有进
行深入的理解,对于题型和考点的把握极其不准确
2020 年九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分析
题型 题号
考点
难度
1 杠杆分类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2 功率的物理意义
3 比热容的概念 4 半导体超导体
选择题 5 能量转换
6 太阳能电能内能 7 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8 电路图转为实物图 9 电路设计 10 动能势能的转换 11 串并联特点 12 热机
13 斜面的机械效率
填空题 14 电压表特点 作图题 15 滑动变阻器
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 16
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1)力臂的画法 17 (2)电表填空 (1)滑轮组的性质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8 (3)热值的表现形式 (4)电阻箱的读法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篇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B、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D、开水中放一块糖,整杯水都会变甜2、下列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放在炉火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B、把一杯热水房子冷水中冷却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发热D、拉弯的弓被射出去3、有L1和L2两只灯串联在某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L1很亮,L2较暗,那么()A.L1中的电流较大 B.L2中的电流较大C.L1和L2中的电流是相等的D.由于灯的亮暗不同,故无法比较电流大小4、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5、要提高热机效率必须()A、让更多的燃料燃烧B、提高热机功率C、减少各种热损失D、利用热值大的燃料6、某同学看到一条通电导线某处绝缘皮因损坏而裸露,为防止触电事故,他想临时将损坏处包起来,可是,他手边没有绝缘胶带,他可以选用下列材料中的()A.锡箔纸 B.塑料纸 C.湿布条 D.废铁片7、如图所示电路,A1的电流数是0.4A,A2的示数是0.25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A、0.4AB、0.25AC、0.65AD、0.15A8、某同学用电源、开关、导线将三个灯泡连接起来,组成如下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开关闭合,三个灯都发光,灯L1、L2先并联,再与L3串联B.将开关闭合,三个灯都发光,灯L1、L2、L3是并联C.将开关闭合,灯L1、L2被导线直接接在两端,只有灯L3发光D.将开关闭合,灯L2、L3被导线直接接在两端,只有灯L1发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9、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________;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____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________转化为内能10、甲、乙两物体由同种物质组成,体积之比为V甲∶V乙=2∶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Q甲∶Q乙=2∶1,则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设甲、乙均匀实心物体)。
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分析及措施紧张忙碌的期中考试结束了,当看到8班成绩的那一刻,我心中很不数滋味,虽然这样的成绩既是意料之中但又出乎意料,有客观事实也有主观因素,但仍然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取得这样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到位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问题,接下来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才能使成绩能有效。
根据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的期中考试情况做一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本次物理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课本的前五章内容,包括内能及内能的利用,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以及欧姆定律,偏重于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学科试卷共17道题,主观题7道,分值占比71.43% ,客观题10道,分值占比28.57%;学科总分70。
难度系数是0.51,难度比例(难:中:易)0.3:8:1.7,区分度0.47,这样的题量和难度对于我所教两个的实际情况,难度偏大,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较少。
二、学生分析从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学方面的问题较多(1)串并联电路辨别不够熟练。
(2)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不够全面彻底,尤其是对欧姆定律的拓展知识即:电阻的串联分压以及并联反比分流掌握不够灵活。
(3)对复杂的电路的分析容易出错.第一: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要与实物图一一对应,尤其是开关是靠近电源负极的,很多学生画成靠近电源正极。
电动机与其所在支路的开关位置颠倒情况也较多。
第二:在区分并联电路时,支路与干路元件弄混。
尤其是电流的分点,和汇合点区分不清。
有大部分学生画到干路上,还有很多学生把元件画到三叉路口处,或者拐角处。
第三:学生分不清串并联。
基础有点弱。
第四:小的细节问题较多。
比如,没有用直尺画图,明显划线不横平竖直。
整个电路有拐角处没有封口,出现断口情况。
元件符号没有标注。
或标错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连线时导线交叉②导线颜色太浅,扫不上③把定值电阻当成滑动变阻器,把定值电阻的腿当成下接线柱④不知道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2、计算能力、解题的规范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3、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1:期中考物理试卷主要特点:第一,题型稳定,试卷中,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实验、计算题,保持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
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
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能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3:填空题中有一个地方出错第14题后选填中(填“小灯泡”)应改为(填“电压表”)。
二、学生答卷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试卷认真、仔细的批改,对各题认真的研究分析,对成绩客观
公正的分析比较来看,整体还能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
通过这次考试真实的检测了九年级学生这半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好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这将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下阶段教学指明方向。
1:大部分学生答题时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
2:但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不够。
如第3、4、7、9题。
3:大部分学生对没见过的物理现象都感到较棘手,出错率较高。
如第5、19题。
4:答题规范性不强,计算题板书不规范,数据无单位,不写公式或符号乱用,如第18、26题。
5: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1、22题,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
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
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
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加强方法运用的意义讲解,要将所学习运用过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教会运用。
5: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的规范要求等不可放松。
6:教学的同时,较强对学生多方面指导。
指导学生审题方法;纠正物理名词中错别字;强化计算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