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_中原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_中原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_中原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形影神》组诗中,“影”指的是身影、影子,同时也象征人的行为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即人的名誉、声望。

参考答案:正确2.下面诗句中,描写陶渊明贫困状况的诗句有。

参考答案: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_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_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是的观点。

参考答案:影4.《形影神》组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

参考答案:五言诗5.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是。

参考答案: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6.在钟嵘《诗品》中,陶渊明被列为。

参考答案:中品7.《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通史。

参考答案:纪传8.《史记》中主要记述帝王事迹的部分是世家。

参考答案:错误9.《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参考答案:正确10.关于“李陵之祸”对司马迁的影响,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影响了司马迁的金钱观_影响了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_影响了司马迁的生死观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

参考答案:《史记·货殖列传》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

参考答案:司马迁《报任安书》13.(),夕餐秋菊之落英。

参考答案:朝饮木兰之坠露兮14.屈原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能。

参考答案:正确15.《离骚》第一段提到屈原的()。

参考答案:身世_生辰_名和字16.关于《离骚》表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具有现实主义色彩17.“扈江离与辟芷兮”,下一句是“()”。

参考答案:纫秋兰以为佩18.《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文帝年间1000多年的历史。

参考答案:错误19.“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是的观点。

参考答案:刘熙载20.《离骚》中“昔三后之纯粹兮”中的“三后”不包括()参考答案:楚怀王21.下列关于屈原的表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姓屈,名原,字平2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文学词语文学:作家通过想象虚构,以语言为载体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名著:指在文学史上流传久远、广为人知、具有典范性的优秀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以语言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学鉴赏: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被它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感享受,领会作品思想内容的一种审美活动.诗歌:是一种情感浓烈、想像丰富、结构跳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诗人情感,语言精美、意境空灵、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意境:是诗歌所达到的一种诗中有画、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整体诗美的理想状态.文学大师:指文学造诣精深,享有盛誉的文学家.共鸣:作家通过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与欣赏者的思想感情相同或相似,激起欣赏者的思想感情的波澜,使欣赏者的思想感情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高低起伏而变化.二、文学理论1、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掌握世界、诗意审美、精神家园2、文学名著的三个必备条件.1流传时间上比较长;○2空间上传播的范围比较广;○3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典范性.既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又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蕴,让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3、确认文学名著读者的三个层次.专家型读者、作家型读者、普通型读者4、文学的性质与属性(即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是自由的精神生产, 学是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5、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1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和意象性;○2表现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丰富性;○3表现思想感情的便捷性和深刻性.○6、文学艺术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自由境界7、文学的美感魅力.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牵人情愫的感染力、动人心魄的震撼力8、文学鉴赏的过程.(1)从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开始!感受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图画和诗的意境;○2感受形象时要将“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3感受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性格和灵魂;○4感受形象要注意把握其独特之处.○(2)随着能动的再创造而深入。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B.《七月》 C.《硕鼠》D.《君子于役》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 D.荀子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B.刘向C.刘安D.王逸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3.“初唐四杰”是指( )。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智慧树 西方文学经典鉴赏章答案(DOC)

智慧树 西方文学经典鉴赏章答案(DOC)
《神曲》中贝雅特丽齐象征着:
A.
信仰
B.
智慧
C.
爱情
D.
美丽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但丁遇见弗兰采斯加和保禄这一对恋人是在:
A.
丛林
B.
地狱
C.
炼狱
D.
天堂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5
【单选题】(5分)
但丁创作《神曲》时的处境与下列哪位诗人相似:
A.
荷马
B.
歌德
C.
屈原
D.
李白
正确答案是:C
军装与教袍
D.
希望与绝望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红与黑》中于连的崇拜对象是:
A.
谢朗神甫
B.
德·雷纳市长
C.
德·拉摩尔侯爵
D.
拿破仑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5
【单选题】(5分)
《红与黑》中的于连是:
A.
个人奋斗的典型
B.
依附权贵的典型
C.
犹豫不决的典型
D.
庸庸碌碌的典型
正确答案是:A
第七章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3
【单选题】(5分)
被堂吉诃德当作是魔鬼并与之交战的是:
A.
风车
B.
旅店主
C.
苦役犯
D.
强盗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堂吉诃德》中最后被封为海岛总督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不属于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是()。

参考答案:《包公案》2.以下散文作品不属于欧阳修的是()。

参考答案:《游褒禅山记》3.《三国演义》中献连环计的是()。

参考答案:庞统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宋代散文的特色。

()参考答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5.以下不属于同一个故事序列的是()。

参考答案:晋·干宝《搜神记》“东海孝妇”故事6.鲜明地表达了“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的剧作是()。

参考答案:《西厢记》7.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以下作品不属于他的创作的是()。

参考答案:《倩女离魂》8.下列对元杂剧体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元杂剧的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

9.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如周进、范进、严监生等,它是一部()小说。

参考答案:讽刺10.宋代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参考答案:苏轼11.北宋早期词人晏殊沿袭了花间词的风格,但将词进一步典雅化、文人化。

其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2.《满井游记》的作者是(),他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袁宏道1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证了“忧劳可以兴国,”的道理。

参考答案:逸豫可以亡身14.“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出自,生动概括了王朝的短命过程。

参考答案:《桃花扇》15.下列不是关汉卿杂剧作品的是。

参考答案:《赵氏孤儿》16.苏轼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诗为词”,极大拓展了词的表现空间。

苏轼开创了词派中的“派”,但他更多的词作还是婉约词,如其名作《水龙吟》“春色三分,,。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情思细腻,语调婉转。

参考答案:豪放;豪放派###二分尘土###一分流水17.“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的诗论观点。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问答题1. 请解释古代文学的定义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是指在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艺形式。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承载历史与时代特征: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

- 以文人为主要创作者: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多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经过良好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具有丰富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

- 内容丰富多样:古代文学作品既有对自然、生活、爱情等主题的描绘,也有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 运用修辞手法较多: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如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的运用。

2. 古代文学中的“边塞风光”是什么意思,为何在古代文学中如此重要?“边塞风光”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边塞地区的描写和表达。

在古代文学中,边塞风光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原因如下:- 边塞风光是特殊地区的代表:边塞地区地处边缘,常年面临外敌侵扰,因此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背景,这使得边塞地区成为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

- 边塞风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抗争意识:古代边塞地区的居民为了保卫家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艰苦,他们的坚韧、勇敢和抗争精神在边塞风光的描写中得以体现。

- 边塞风光具有美学价值和情感共鸣:边塞地区的草原、雪山、河流等景色,以及那种奔放、豪迈、壮美的景象,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共鸣,成为文学创作中镶嵌的亮点。

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典籍,请解释为什么它如此引人注目,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引人注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神秘而深邃的言辞:道德经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对偶和修辞手法,通过简洁而深奥的言辞来表达哲学思想,给人以引人思考和解读的空间。

- 深刻而智慧的哲理:道德经集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内容包含了对人生、社会、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智慧总结,对于人的修身养性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一、古代诗文阅读(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前赤壁赋》)(2)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3)长桥卧波:?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4)弦弦掩抑声声思:。

(白居易《琵琶行》)(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

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

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

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

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

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①: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

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邪?”陆子曰:“子之辟辩矣:顾未入吾室。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③: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注释】①杪(miǎo):树梢的细枝。

②觌(dí):相见。

③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指道的精微之处。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民之病.水者。

病:生病B.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

侪:同辈、同类人C.信.乎其似巢也。

初一语文文学常识及鉴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文学常识及鉴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文学常识及鉴赏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1957年“物理学奖”获得者。

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元勋,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奥本海默。

B.《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何为。

贝多芬,美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D.《观舞记》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现当代女作家冰心先生,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答案】B【解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B错,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3分)A.《赤壁》一诗中,诗人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B.《安恩与奶牛》的作者约翰尼斯•延森是德国小说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赵丽宏的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门即指各种知识的领域。

D.鲁迅的散文《社戏》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的生活经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群纯朴、善良、友爱的农家少年。

【答案】A【解析】B中约翰尼斯•延森是丹麦小说家;C中这里的门即文学领域。

D中《社戏》应是小说。

3.下列按题目、作者、出处连线有误的的一项是:(2分)A《一面》----鲁迅---《鲁迅回忆录》 B《松鼠》---布丰---《布丰文选》C《七子之歌》--闻一多-《闻一多文选》 D《再别康桥》--徐志摩--《新月诗选》【答案】A【解析】略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一、单选题B)1.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A.《九辩》B《离骚》C《孔雀东南飞》 D 《木兰诗》)A2.宋代豪放词开山鼻祖是( A.苏轼B.辛弃疾C.陈亮柳永D.)”的诗人是李白A.杜甫B. C.白居易D.李商隐小品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B3.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作者是(B)4. 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王安石D)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乐府民歌的是(A.《陌上桑》《孔雀东南B.《木兰诗》C.《迢迢牵牛星》D.D )”包括《紫钗记》、《南柯记》、飞》《邯郸记》与(6. 汤显祖“临川四梦《长恨歌》A. B.《长生殿》C.《桃花扇》《牡丹亭》D. C)的是(提岀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欧阳修A.苏轼B. C.韩愈柳宗元D.岀自陶渊明名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 C)A. 《桃花源记》.精品文档B.《归园田居》C.《饮酒》D.《读山海经》9.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B)A.江湖诗派B.江西诗派C.西昆诗派D.永嘉四灵10.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C)A. 《笙赋》B.《柳赋》C.《七发》D.《梁王菟园赋》A.葛洪的《西京杂记》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C.郭澄之大《郭子》D.邯郸淳的《笑林》12.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D)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汤显祖13.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 )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清忠谱》14.《汉书》中突出体现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任务传记名篇是(A)A.《苏武传》B.《东方朔传》C.《朱买臣传》D.《李陵传》15.称《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C)A.王国维B.胡适C.鲁迅D.郭沫若精品文档16.提出“不平则鸣”观点的著名文人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17.名句“ 天生为材比有用” 出自李白作品(B)A. 《蜀道难》B.《将进酒》C.《行路难》D.《梁园吟》18.以下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 《老子》B 《庄子》C.《论语》D.《墨子》19.钟嵘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是(D)A. 《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古诗十九首》20.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B)A.表现民间疾苦B.表现男女之情C.表现军旅征战D.表示山水景物21.记孔子及其弟子语录、行事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 《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22.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D )A.曹丕《典论- 论文》B.陆机《文赋》C.钟嵘《视品》D.刘《文心雕龙》23.提出“陈言务去”、“因事陈词”古文文体革新观点的是(A)A.韩愈B.柳宗元精品文档C.苏轼D.欧阳修24.被称为“ 乐府双壁”的是《木兰诗》与(B)A. 《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羽林郎》D.《秦妇吟》2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 )A. 《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乐府诗选》26.“楚辞”这种新体诗的开创者是(A)A.屈原B.刘向C住逸D.宋玉27.关于《汉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A.纪传体B.断代史C.通史D.儒家正统思想28.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 当为元人第指的是(B )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王实甫29.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B)A.《老子》B.《庄子》C.《孙子》D.《墨子》30.《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A.记事为中心B.记人为中心C.记言为中心D.评论为中心31.正始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家是(C)精品文档A.王和何晏B.阮籍和向秀C.阮籍和嵇康D.嵇康和刘伶32.被鲁迅称为“ 一部名士底教科书B)的著作是(D)A. 《郭子》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D)A.岑参B.高适C.李白D.杜甫34.初唐诗人中倡导“风雅兴寄” 和“汉魏风骨” 的是(C)A.王勃B.骆宾王C.陈子昂D.张若虚35.《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B.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36.成语“自相矛盾”出自(D)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7.成为正始诗坛创作高峰的是(C)A.曹丕的《燕歌行》三首B.曹操的《短歌行》C.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D.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38.中唐时期,大力倡导创作讽喻诗的是( A )A. 元白诗派B.韩孟诗派C.柳宗元精品文档D.刘禹锡39.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A.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B.相传为苏武、李陵所写的都“苏李诗”C.《孔雀东南飞》D.张衡的《同声歌》和秦嘉的《赠妇诗》40.“ 浩然之气” 出自(B)A.《老子》B.《孟子》C.《墨子》D.《庄子》41. 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 《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陌上桑》D.《西洲曲》42.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是(C)A. 《吊屈原赋》和《鸟赋》B.《七发》和《梁王菟园赋》C.《子虚赋》和《上林赋》D.《招隐士》和《酒赋》4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作者是著名山水田园诗人(B)A. 陶渊明B.孟浩然C住维D.柳宗元44.将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等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楚辞》的是(C)A. 唐勃B王逸C.刘向D住充45.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作是(D)41. 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 《登楼赋》B.《洛神赋》C.《三都赋》D.《文赋》二、判断题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

(对)精品文档《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

(错)2. 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诗《水浒传》。

(错)3. 之一。

(错)临川四梦”4. 《桃花扇》诗汤显祖“ 《摸鱼儿》体现了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对)5. 70 列传。

(错)12 本纪、30 世家、分为6.《史记》全书共112 篇,7.曹植后期诗歌典型的代表作是《白马篇》。

(错)8.班固的《汉书》坚守儒家思想。

(对)《文心雕龙》。

(错)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是刘“9.提出10. 明代小说中代表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聊斋志异》。

(错)11. 《史记》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

(错)12. 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是李清照。

(错)中,《左传》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属今文经。

(对)13. “ 春秋三传” 《战国策》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错)14.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首诗歌。

(对)15. 三、名词解释唐宋八大家1. ”“八位作家以及文学史上的贡献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2.(中唐)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贡献倡导问题的提心”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 参加的,以“ 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3.江西诗派精品文档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风格特点:脱胎换骨,挺直坚作品时代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时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杜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绍述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 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四、简答题1.简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相同点:《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者同样具有批判精神,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

不同点:一、体例内容不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 ,“书”改曰“志” ,取消了“世家” ,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二、思想上的不同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

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

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三,风格上的不同精品文档第一《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

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

《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

第三、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第四,也大不相同。

《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语言风格《史记》与《汉书》的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简析柳永词的风格特点。

2.柳永词作的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 。

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

二、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

三、旖旎近情,尽态描绘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

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