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抒怀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题材解读:即事(景)抒怀诗

即事(景)抒怀诗题材解读一、题材特征(1)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
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都在“抒怀”。
(2)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3)常见意象:闲居、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阴晴、夕阳、铜镜、鬓发、夜雨、孤舟、雁鸣、落叶、芳花、流水等身边之事、眼见之景。
二、内容情感(一)内容:随意出现的身边之事、可见之景。
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宴集、登高、仕途升贬、科考、郊游、天气变化等等引发的人生感触或闲情逸致。
(二)情感:(1)寄情山水,对宁静和平、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热爱向往。
(2)生活感悟或理性思考,如伤感、偶得、诙谐自嘲。
(3)对现实哀怨不满、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4)酬赠应答之作,关心祝福、怀念同情他人,表白自己的心志情操,或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三、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虚实结合;②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③侧面描写的运用;④白描与细节描写。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直抒胸臆;②展开想象,寄托情感;③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④用典抒情。
四、鉴赏指导(一)即事抒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1.“五抓”探求作者之感怀(1)抓作者遭遇及背景一般来说,纳入高考试卷的古典诗词,熟悉的作家交待背景,不熟悉的作家一般对作者作简明介绍,再交待背景。
如此通过知人论世,诗歌中的情感就心里有数了。
(2)抓意象意境叙事诗一般也离不开写景,写景自然离不开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了的客观的物象,写进诗歌的景、物就成了意象。
比如“孤舟”“孤雁”“鹧鸪”“杜鹃”“西风”“南浦”“明月”……多个景、物也就能构建意境了。
意境就是烙印上诗人主观感情的画面。
古诗题材分类

第24页,此课件共39页哦
答案
六、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意象。意象是鉴赏思乡诗的最佳突破口,要特别留心四种意象:①月— —“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 后”,它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莫凭栏”,古人常 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④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
痛苦和灾难。
第12页,此课件共39页哦
答案
(2)试简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姚诗借描写边镇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对戍边将
士的赞扬之情。 陈诗以将士杀敌的英勇、战斗进程的激烈、伤亡程度的惨重、亲人盼望的无 期,来寄寓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第13页,此课件共39页哦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 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第5页,此课件共39页哦
练中悟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第6页,此课件共39页哦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①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 ①关月:关塞上的月亮。②矰缴(zēnɡ zhuó):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 箭。
第19页,此课件共39页哦
(1)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标题“孤雁”中“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孤”字是本诗的“诗眼”。“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
12.4满江红--秋瑾

杞人忧
幽燕烽火几时收, 闻道中洋战未休。 漆室空怀忧国恨, 难将巾帼易兜鍪。
后期创作
“责任上肩头”的女国民 意识,国破山河在的民族 忧患感,使秋瑾的人格气 质中喷射出英风豪气。于 是,在她的后期诗文中,早 期表现春愁、闲情、寂寥、 思亲、咏物等闺阁幽怨、 小桥流水的婉约诗风不见
了,代之而起的是刀光剑 影、金戈铁马等杀敌雪耻、 复兴中华、力挽乾坤、气 贯长虹的悲壮诗篇。
秋瑾,别号鉴湖女侠。祖籍浙 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 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 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 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 武,喜男装。
(1877-1907)
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 革命,先后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 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 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 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 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
词作翻译
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 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 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 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 难的! 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 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 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 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 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
满江红 • 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 若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 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
烈! 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 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 处觅知音?青衫湿!
古诗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
所以,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
常识集锦: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能够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送别贬谪诗、爱情怨女诗、思乡怀人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准确把握这些类别的特点,对我们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赏要点:怀古咏史诗一般指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其中往往不但是叙古事,而且会融入作者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的反映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代表作品有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此类诗的典范。
其思想内容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追慕评价古人,自伤身世,抒发胸怀抱负.如李商隐《贾生》全诗一方面为才华横溢的贾谊叫屈,怀才不遇.另一方面晚唐很多皇帝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深感悲叹.怜贾生实亦自怜. 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实行批评,或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仰慕古人成就,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3.在昔盛今衰(今非昔比)的对比中,抒发国家之悲,世事无常的感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
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姜夔《扬州慢》、杜牧《泊秦淮》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发表政治见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即事抒怀诗鉴赏 教学PPT

“扁舟不系”源于《庄子》中的“巧者劳而知者忧,无 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请结合庄 子中的这几句话与尾联的含意简要分析诗人的心境。
①指向他人:表达了有负同僚期待和嘱托的愧疚之情; ②指向他人:与同僚(朋友)心意相通的互勉/劝慰之情; ③指向个人际遇:以庄子之语自嘲,虽有济世之志却无能为力的 伤感; ④指向个人际遇:用“不系舟”典故,含蓄表达远离尘世、无为 无求、皈依自然的向往。
(3)指向日常理趣。此类诗本就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事入诗,所以要表达的未 必就一定是情与志,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的对日常生活的纯理性的思考,如诙谐自 嘲或偶得感悟。
(4)指向他人。特别是酬赠与应答,以及一些梦醒之作。多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祝福、怀念和同情,当然也表达自己的心志情操。 3. 怎样抒情的
分析作者的抒情技巧
认为白描就是不描。其实白描指的是不加修饰的描绘。就是把看到的景物,不着
笔墨,近乎客观展现。牢记典型例子“鸡鸣桑树颠”就能好好体会了。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特殊的通感;
出发,还有远近高低(俯仰);
(
写景,这里不赘述;
,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等等。
即事抒怀诗鉴赏方法
1. 写的什么事
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景中人的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中的景,其实都关联了诗人的某种感情。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文译文及鉴赏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文译文及鉴赏本文是关于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文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由苏轼所创作的,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秋凉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
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注释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
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新凉:一作“秋凉”。
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
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
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贱:质量低劣。
妨:遮蔽。
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琖:同“盏”,酒杯。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赏析诗词联想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应该是写于被贬黄州之时。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东坡书写儿女风情古诗解析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东坡书写儿女风情古诗解析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婉约派的古诗词。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秋凉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创作背景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
大致有如下二种不同的说法:一、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作于儋州。
二、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作于黄州。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物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
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注释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
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2018级诗歌鉴赏之即事抒怀诗学案(学生版)

2018级诗歌鉴赏之即事(景)抒怀诗学案【考点解读】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谢。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
或讴歌河山。
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
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即景、即事抒怀诗2、掌握即景、即事抒怀的鉴赏方法3、熟练运用即事感怀诗的解题步骤【学习重难点】:1、掌握即景、即事抒怀的鉴赏方法2、熟练运用即事感怀诗的解题步骤【知识链接】:一、即景、即事抒怀诗的概念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
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即事抒怀诗。
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二、即景、即事抒怀诗的鉴赏方法1.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诗人所抒之“怀”是深挚感人的。
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赠别之作,若是矫情造作,必然无从动人,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有一份真挚的感情。
我们要细加领会。
2.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引出观点。
3.分析感怀的表达技巧(怎样写事,怎样抒情,事与情怎样结合——注意:“事”与“怀”的结合是很自然、高明的)三、鉴赏方法点睛1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
正因为“即事感怀诗”常常是因一点小事而生发出来的感慨成诗的,在鉴赏这一类诗首先就必须对引发诗人灵感的事要有相对充分的了解,才可能比较准确把握准诗词的内涵。
如苏轼的词《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词前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全不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事抒怀
痛悼战友余旭上尉
飒爽英姿牵彩云,浩茫天海写忠魂。
三十青春成万古,余辉旭日耀星辰。
沈鹏
盛兵君以爱女幼发制笔见赠
秀发如云吐异芬,毛锥立管见灵根。
生花不待梦中得,铁杵磨成慧智文。
新词
怪字新词出不穷,直教仓颉叹时风。
黄钟毁弃敲‘砖’石,瓦釜雷鸣气势汹。
贺晓川兄回乡
衣锦夜行庸士语,旧时城廓少年心。
洛阳新贵词三百,邻里悠闻抱膝吟。
厉有为
武汉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诗词论坛暨聂绀弩诗词奖颁奖大会有感
梅影东湖宋韵风,长江横渡寄深情。
乾坤浪里搏今古,一曲高歌万世雄。
注:毛泽东生前住武汉东湖梅园几十次,1956年6月在汉横渡长江,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著名词章。
再访武汉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
东湖如镜映天长,梅岭情倾血一腔。
筹运图强施大策,勤思奋发著华章。
乐敲韵律雄风唱,笑踏江涛节气扬。
一代英豪随鹤去,神留桂茂满园香。
采桑子·重阳
海峡两岸亲兄弟,聚会重阳。
畅想重阳,探讨传承诗韵长。
南腔
北调浑然唱,奋勇争强。
携手争强,共扫阴霾再起航。
罗辉
采桑子·次韵厉有为
先生《丙申重阳》
屈原祠下涛声响,才咏端阳,又诵重阳,楚韵骚风千古长。
而今欲觅东坡句,回首思强,追梦图强,直挂云帆渡远航。
次韵台湾林正三先生《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
大江流韵寄心声,万里霜天楚风鸣。
黄鹤归来山水碧,白驹飞去梦魂清。
莫言铁马烟尘绝,但愿玉盘明月生。
更喜东洋南海上,高歌一曲胜沉酲。
次韵覃锡昌先生《出席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
桂花引出笔花生,韵满枝头芳满城。
明月清空寻古木,楚辞汉乐发新声。
犹呼黄鹤迎宾客,更借红枫赋性情。
纵有惊涛摧两岸,但怀屈子向前行。
张宇
加勒比海观鹰
借风方鼓翅,炊起掠苍穹。
雪爪人寰远,星眸天际空。
洪波海声壮,骤雨鸟身雄。
只影朝霞涌,前程一片红。
戴霖军
浣溪沙·广德寺听琴
禅院深深竹影摇,清香清茗月相邀。
绕梁琴韵绕梁箫。
赤壁平沙歌落雁,高山流水羡渔樵。
阳关一曲忆知交。
浣溪沙·王干山观日出
山道弯弯曙色新,王干有约倍相亲。
爱妻伴我数星辰。
几缕清啼真妙趣,一轮喷薄足销魂。
桑田沧海漫彤云。
陈森林
秋日偶得
夕阳西下晚风来,竹外篱边野菊开。
为得前贤高境界,夜深霜径独徘徊。
菩萨蛮·思亲
浮云百转千般动,心潮掀浪朝天涌。
何处是家乡,茫茫不可望。
阿翁今可好?料已垂垂老。
何况近年关,夜深不得眠。
刘庆霖
题京西古道驮马塑像
挥汗驮星月,山重水复重。
毛残力无减,骨瘦气犹雄。
踏碎蹄间铁,磨圆石上风。
如藤千古道,印有几行踪。
访潭柘寺
万象随缘恒一参,宝珠峰下拜伽蓝。
清心未碍将香上,俗念何妨入寺芟。
坐壁观尘同大彻,待僧成佛与深谈。
归途可是来途我,架月层峦尽了凡。
双清别墅忆毛泽东
大地沉浮不坐观,呼来赤子共移山。
眼中峦嶂泥丸小,掌上江河银汉宽。
踏石足痕深似臼,缝天针脚大如椽。
昆仑绝顶伸双手,扶正星空举世看。
李训寅
咏杜甫
少陵野老万年芳,犹记襄阳更洛阳。
世事苍茫多抱负,生逢离乱倍仓皇。
文章多半疾民苦,笔墨时常訴国殇。
诗史长垂风骨远,雄浑劲健韵悠长。
陶雪华
新居有感
武阳江畔置新家,渔号听时日欲斜。
熟水墨研穿铁砚,涛声阵阵透窗纱。
荷笔
银莲朵朵堪承露,玉笔枝枝直向天。
白纸如云心有句,一篇狂草半空悬。
姜彬
山居答友
近来山趣更谁同,日读溪风与岭风。
旧馆漫云门寂寞,虫声着意伴愚公。
修篁奇石每相逢,诗向壁留惭未工。
小步云亭花睡处,恐惊好梦不吟风。
郭军民
抛荒
孤零白鸟立秋风,三五牛闲老牧童。
向晚炊烟看零落,鞭声几点夕阳中。
[中吕]山坡羊·塞海湖
芳枝莺弄,清波鸥咏,几篙花色湖光动。
笑斯翁,与谁同?霞光满面春风送,一片诗舟心底涌。
云,入画中;山,入画中。
黄权衡
回归自然的遐想
何处有青岚,白云野鹤闲。
傍山建草屋,幽径植合欢。
湔服浣纱处,持竿饵线悬。
挎篮流水去,提鲤落霞还。
林静鸟纷飞,风轻散夕烟。
路滑相挽手,含笑喜并肩。
落叶无需扫,蔫花自可怜。
烹鲜宜纵酒,醁醁染酡颜。
陈仁德
蝶恋花·岁暮登摩围山
绝顶登临天地阔。
一望东南,无数山重叠。
扑面任他风凛冽,枝头寒气凝残雪。
暮去朝来销岁月。
方送归鸿,忽又听鹈。
志士不须悲白发,凭高依旧肝肠热。
蝶恋花·璧山秀湖赏雪
湖上连宵飞白雪。
楼阁生辉,胜似蓬莱阙。
路上行人齐叫绝,银光处处撩眉睫。
玉树琼枝同圣洁。
四面风来,山水都寒彻。
此际俗情宜暂灭,神思恍与虚空接。
万梅溪
临江仙·橘子洲瞻毛泽东塑像
欲挽狂澜多意气,当年携侣飞舟。
长篙一点傲王侯。
任它风浪急,我自主沉浮。
物换星移曾几度,依依难舍乡愁。
归来仍恋橘洲头。
笑看湘楚地,万舸竞风流。
刘耀南
遣怀
已知富贵等浮尘,喜有诗书不计贫。
驹隙韶华成逝水,世情霜雪寄闲身。
山川万古涵奇气,风月半楼吹旧巾。
一笑陶然舒雅韵,余霞词笔尚嶙峋。
如棋世事任周旋,直面人生每释然。
工矿韶华欣创业,诗词老境缔良缘。
乐从岁月增豪气,敢遣风云绘彩笺。
纵目郊原千里外,嫩江芳草正芊芊。
刘光辉
钓
云水茫茫世界空,老翁垂钓兴何浓!长竿落处心为饵,钩起残阳一抹红。
刘心莲
海棠
霞染云窗日影长,莺声滴翠暖炉香。
深深庭院春来早,谁在琼楼绣海棠。
秋声
霜从何处染青丝,玉影湖清摇素枝。
惹得秋风萧瑟起,一湾溪水映枫迟。
陈作耕
冬日观渔
冬日观渔
连日天飞雪,沅江一望空。
扁舟风浪里,撒网七旬翁。
大鹏湾度假
今离闹市客琼楼,门外沙滩海上鸥。
邀月烹茶闲几许,清风徐至宛如秋。
11 / 1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