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ppt 47页)

合集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 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48页PPT

生产与运作管理 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48页PPT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略..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生产与运作管理 企业战略与运作战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PPT课件】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PPT课件】
10
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指在规定的工作制度下,计划期内的工作时间年制度工作日数=全年日历日数365-全年节假日数114=251 年制度小时数=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f 一班制: f=8h(2008)两班制: f=15.5h(3890.5)三班制非连续设备: f=22.5h(5647.5)●有效工作时间:●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 制度工作时间扣除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后的工作时间数
大量生产类型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类型项目管理类型
26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品种

较多
很多
产量



设备
专用
部分通用
通用
生产周期

长短不一

成本



追求目标
连续性
均衡性
柔性
三种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特点
27
二 生产类型划分步骤与方法1 企业生产类型的确定步骤2 工作地生产类型的确定方法(1) 工序数目法(2) 大量系数法(3) 产量法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2.1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2.2 生产能力及其核定§2.t 生产与运作类型§2.4 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1
§2.1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一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念二 生产与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三 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四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
设备计划利用系数11
= × ×
设备年有效 年制度工 每日制度工
● 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作日数 作小时数
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产量设备的生产效率时间定额:制造单位产品耗用的设备时间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量定额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和占用时间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PPT 4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PPT 48页)
交货期 延期交货天数
A
B*
0
4
4
11
4
4+7=11
6
9
0
2
ZHM-2012
D 11 19 11+8=19 17 2
C 19 21 19+2=21 19 2
19
产品
A
生产时间
4
交货期
6
B
C
D
7
2
8
9
19
17
• 穆尔法:排序为A →D →C →B,1种产品延期交货。目的是使延 期交货的任务数最少
产品
A
• 生产作业计划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内较小空间范围 与较小时段生产任务的安排。
• 在空间上,它把主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分配给生产 与运作系统内各子系统;
• 在时间上,它把较长期的生产任务细分成较小时段; 在计划单位上,把完整的产品细分到产品的组成和 工序。
•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期量标准的制 定、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能力的核算和平衡、日 常生产派工、生产作业准备的检查。

流水线特点
小时
一班共计
续 流
1234
5
6
7
8 间断 间断 工作时
次数 时间 间(分)
水 线
装配简单制品
2
20
460




装配复杂制品

3
30
450


机械加工


(使用耐用期

长的工具)
4
40
440
机械加工
(使用耐用期 短的工具)
6
60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PPT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PPT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ppt课件
目 录
• 生产与运作管理简介 • 生产类型与运作策略 • 生产计划与控制 • 质量管理 • 供应链管理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未来发展
01 生产与运作管理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企业生产与 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 改进过程进行管理的科学。
目的
提高生产与运作效率和效益,满 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流水线生产时代
科学管理时代
以泰勒为代表,提出科学管理理 论和方法,强调工作标准化和效 率。
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采用流 水线生产方式,实现大规模生产。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代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多品种小 批量生产逐渐成为主流。
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与运作管理开始萌芽,以工 厂手工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
感谢您的观看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都需要明确自己的 职责和权限,并按照体系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
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
质量改进的方法
质量改进的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流程 图、因果图、检查表、排列图、直方 图和控制图等。
质量改进的工具
质量改进的工具包括数据分析工具、 实验设计、过程控制和六西格玛管理 等。
详细描述
在生产过程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生 产成本;需要加强进度控制,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 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质量管理的定义
可持续性发展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ppt 47页)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ppt 47页)
• 主要实施措施:供应链管理(SCM)、敏捷 制造(AM)。
基于服务的生产运作战略
• 即企业以提高企业信誉、培养顾客忠诚为 目标,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快速响应并 提供高质量、价格合适的个性化的产品和 服务,以提高企业的信誉竞争优势的一系 列决策规划、程序与方法。
• 主要实施措施:顾客定制化生产。
基于环保的生产运作战略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本章结构
1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2
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
3
生产与运作战略实施
4
生产与运作战略框架
5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一、生产与运作战略的涵义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 “战略”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是军事术语。 • 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经理的职能》最早把战略
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 • 1962年,安索夫《公司战略》:公司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生
运作竞争维度
运作 竞争
竞争 维度
权衡的 观念
• 权衡的观念
– 一个运作策略不可能在所有的维度上都做到 最好
– 管理者要确定哪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参数 – 集中企业资源实现关键参数 – 不善加利用权衡观念,将出现“骑墙”策略
第二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
一、生产与运作战略的环境分析
• 生产运作战略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对企 业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希望达到的绩效目 标之间关系的协调过程,即生产运作战略 的制定,必须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以期达到相互协调的目的。
一、制造业生产战略框架 • (一)制造业生产战略框架
生产运作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是不能独 立存在的,要把它置于企业大系统中进行考察。 – 在垂直方向上,从产品设计,物资采购,加

生产与运作产品战略概述.pptx

生产与运作产品战略概述.pptx
? 理论制定生产进出策略?
2020/10/14
董治国
17
产品寿命周期与生产进出策略
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饱和期 衰退期(产品寿命周期)
早进晚出
早进早出
晚进晚出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生产策略
➢引入期—加大投资,提高质量和技术水平
➢成长期—提高生产能力
➢成熟期—降低成本、削减产品
2020/10/14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生产与运作管理
2020/10/14
董治国
1
第二章 生产运作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 影响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主要因素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框架 产品组合和生产进出策略 竞争重点的选择与折衷平衡关系 纵向集成与虚拟集成
•生产与运作战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竞争优势
2020/10/14
董治国
4
影响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主要因素
企业外部因素(例IBM个人电脑与商用电脑)
• 宏观经济环境 • 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 技术进步 • 供应市场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经营目标与各职能部门战略 企业能力
2020/10/14
董治国
5
如何通过有效、高效的运作管 理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目标?
2020/10/14
董治国
24
服务竞争策略
服务竞争要素与产品竞争要素有什么不同?
质量
安全性
可得性
价格
声誉
方便性
个性化
速度
可靠性
2020/10/14
董治国
25
生产运作组织方式
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的含义:
–指以什么样的基本形式来组织生产运作资源、 设计生产运作系统。 –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方式

生产与运作战略管理ppt课件

生产与运作战略管理ppt课件

2.1. 2 企业战略的层次
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一般存在三个战略层次 公司战略:是指涉及企业总体和长远发展方面 的 战略。 经营战略:也称事业部战略或分公司战略。 职能战略:是指企业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研 究开发等职能领域的战略。(产品战略、 质量战略、财务战略、营销战略) 推荐: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制造流程范围 工厂规模 工厂厂址选择 车间内部布置 投资方向 设备选择 工艺装备形式 库存策略 库存量大小 质量控制 控制内容 员工专业化程度 管理人员选择 工资形式 管理监督形式 生产线规模 设计稳定性 技术风险性 流程设计形式 组织形式 人员组织 执行方式
可供选择的方法
自行制造,外包,或外购 一个大车间或几个小车间 接近市场或原材产地 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或混合原则 厂房设备,科研、技术设备,或人员培训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或数控设备等 临时性少量生产工艺装备或批量生产装备 保险库存或缓冲库存 高库存或低库存 高质量,高可靠性,或低成本 最少的劳动消耗、成本,或最大产出、利用率 高度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综合化 受过技术训练的第一线人员或非技术性的管理人员 工资等级划分详细程度,工资内容组成、形式 严格或松散 针对大量顾客或少数顾客 不做更改或根据订货更改 使用新技术或采取追随技术 集中统一自行设计,联合、委托或分包 按产品、工艺阶段或地理条件建厂或车间 按工段或班组组织生产 管理复杂程度,决策民主程度
库存 控制 决择
生产 布局 决择
计划与 控制 系统 决策
质量保 证和控 制决策 法
工资 结构 决策
生产 运作 组织 决策
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些特点
1、生产运作可成为有力的竞争武器,有时也会成为沉重负 担; 2、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应将生产运作中各项决策有机联系, 以利支持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3、生产运作管理应以公司战略导向,对生产运作管理决择 作仔细研究后,支持公司经营战略正确选择。

《生产运作战略》课件

《生产运作战略》课件
生产管理作用的质量
探讨如何提高生产管理的质量,提升生产 运作的效果。
生产运作战略核心方法
生产计划的 制定
学习如何制定合理 的生产计划,确保 产能和资源的合理 利用。
生产流程的 优化
探讨如何优化生产 流程,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
人员技能的 提升
培养和提升员工的 技术和管理能力, 提高整个团队的综 合素质。
1 通达性、可达性
确保生产流程的通畅和可行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2 灵活性、可调整性
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客户需求。
3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实现效率和成本的双重优化。
生产运作战略常见问题
1 生产计划不合理、 2 运作过程中出现
生产量偏低
的问题
探讨如何解决生产计 划方面的问题,以提 高生产效率。
《生产运作战略》PPT课 件
本PPT课件将向您介绍生产运作战略的重要性和应用。您将学习到生产运作战 略的基本原则、常见问题、关键因素以及核心方法。
简介
重要性
了解如何有效利用生产运作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目标受众群体
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包括经理、工程师和操作人员。
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原则
分析常见的生产运作 问题,并提供相应的 解决方案。
3 急需生产需要追
赶的问题
探讨如何应对突发的 生产需求,保证生产 能力和质量。
生产运作战略的关键因素
生产流程的优化
了解如何分析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
设备的升级与维护
了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策略,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行。
人员的素质
培养和提升员工的技能和专业素质,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1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2生产能力及其核定 §3生产与运作类型 §4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1
§1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一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念 二 生产与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三 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四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
2
一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念
1 企业经营战略: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根 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为求得生 存、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对 企业经营作出的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 的决策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和占用时间
总:设备与生产面积越多,工作时间越长,生产效率越高,则生产 能力越大
12
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
1 设计能力: 指企业在基建设计时,设计任务书和技 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
2 查定能力: 若企业没有设计能力;或企业有设计能 力,但在投产一段时间后,原设计水平 明显落后;或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重 大变化时,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18
• 生产能力的核算
1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 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 3 企业生产能力确定
19
1 设备组生产、精度等
分组
②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
M FS t
M FSq
M: 设备组生产能力 F: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S: 设备组设备数量 t: 产品的时间定额 q: 产品的产量定额
24
§3 生产与运作类型
• 生产类型的划分标志
二 生产类型划分步骤与方法
• 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

征分析
四 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25
一 生产类型的划分标志
1 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订货生产类型
存货生产类型
2 按产品的结构特征划分
大型复杂产品类型
简单产品生产类型
3 按生产工艺特征划分
45
• 选择移动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1) 生产类型 (2) 企业内部专业化形式 (3) 零件重量及工序劳动量大小 (4) 设备调整量大小
46
三 生产过程先进性、合理性 的主要标志
1 连续性 3 比例性 5 柔性
2 平行性 4 均衡性
47
企业内 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与各部门职能战略 部因素 企业生产运作能力
5
四 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 ●产品战略决策 ●竞争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决策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决策 ●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生产能力 ●生产技术准备与管理
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决策 ●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项目管理 ●质量管理 ●后勤管理
●有效工作时间: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 制度工作时间扣除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后的工作时间数
设备年有效 工作时间

年作制日度数工×每作日小制时度数工×
设备计划 利用系数
●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11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生产效率
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产量 时间定额:制造单位产品耗用的设备时间
计算公式:
m
m1
T平顺 n ti (n1) ti短
i1
i1
ti短 ——相邻两工序中,工时较短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160-(4-1)×(5+5+10)=100min

T 平 顺 t i ( n 1 ) (t 较 大 t 较 )小
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大的工序单件工时 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小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40+(4-1)×(10+15-5)=100min
1 工艺专业化形式
38
2 对象专业化形式
39
(1)顺序移动方式
概念:指一批零件或产品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 整批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
例: 加工批量n=4,工序数m=4,各道工序时间 t1=10min t2=5min t3=15min t4=10min 其顺序 移动方式示意图如下:
40
一种作为代表产品,以代表产品产量表示生产能力。
换算步骤: ①计算产量换算系数
Ki ti /t代
Ki:i产品产量换算系数 ti :i产品工时定额
t代:代表产品工时定额
②将i产品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Qi代Qi Ki
例:
15
代表产品法例:
某厂车床组有车床10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48小时。在车床上加 工A、B、C三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是:280台、400台、220台,单位产品 台时定额(台时/台)分别是45、50、55,试用代表产品法求车床组生产能力。 ①确定B为代表产品 ②以B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见表)
③i产品产量换算为假定产品产量
Qi假=Qi Ki
例 17
假定产品例:
某厂铣床组有铣床14台,每台铣床的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53小时, 铣床组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台时分别为200台、100台、 140台、16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100台、60台、100台、 120台。试用假定产品法计算铣床组的计划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各 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20
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组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以大多数设备组的能
力或以主要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作为车间生产
能力综合平衡的依据
②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面积(如装配车间)
M
F制 A at
M: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 F制: 计划期制度工时(h) A: 生产面积(m2)
= F制×A×q
2 生产运作战略: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 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 的分析,对生产运作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指 导原则所进行的决策
3
• 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4
三 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企业外 部环境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产业政策 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技术进步 供应市场
n Qi i1 1ri
tij
T j : j设备组生产任务所需台时 Q i : i产品计划产量 t ij : i产品在j设备组加工的台时消耗定额
r i :i产品 废品率
n : 品种数
23
七 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
1 提高设备的实际利用时间,减少设备的 停歇时间
2 提高设备的利用强度 3 改善生产面积的利用 4 增加工作班次,增添设备生产面积
29
工序数目法
根据工作地承担工序数目的多少来描述工作地专业 化程度,从而确定工作地生产类型的方法.
30
大量系数法(工作地负荷系数法)
KFi
ti r
ti N
F0S
rFe F0S
NN
K Fi :i工序大量系数
r:该工作地平均生产节拍
t i :i工序单件工时
F e :工作地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N:工件年产量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m
T平= ti (n1)t长 i1
t长:工序时间最长的工序时间
例: T平=(10+5+15+10)+(4-1)×15
=40+45=85
42
20
40
60
80 85 100
43
(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概念: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 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
44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m
T顺= n ti i 1 n——批量 m——工序数 ti ——i工序单件工时 T顺——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
例: T顺=4×(10+5+15+10)=160
41
(2) 平行移动方式
概念:指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 转到下道工序加工,使各个零件或产品在各道 工序上的加工平行地进行
(1) 工序数目法 (2) 大量系数法 (3) 产量法
28
1 企业生产类型的确定步骤
①根据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确定工作地生产类 型
②根据占比重最大的工作地的生产类型确定班 组(工段)生产类型
③根据占比重最大的工段(班组)的生产类型 确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类型
④根据占比重最大的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 确定企业生产类型
8
二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1 固定资产的数量 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9
1 固定资产的数量
●设备数量:指能用于生产的设备数,含①处于运行 的机器设备;②正在和准备安装、修理的设备;③ 因生产任务不足或其他不正常原因暂停使用的设备。 不含①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②不配套的设备; ③企业留作备用的设备;④封装待调的设备
F 0 :全年制度工作时间
s :工作地设备利用系数 一般取 0.9~0.98
31
产量法
概念:根据产品年生产量大小和产品的特征(重量) 来确定生产类型
注:不同行业划分方法不同
机床生产厂生产类型划分数据
32
三 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征分析
• 连续(流程性工艺过程)生产类型的生 产管理特征
33
6
§2 生产能力及其核定
• 生产能力的概念
•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 四 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 五 生产能力的核算 六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七 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
7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
指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 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在一 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 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它 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指标.
四 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36
§4 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