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供应链风险研究

供应链风险研究供应链风险研究1、引言1.1 研究背景供应链是指从原料生产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供应链风险日益成为全球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 分析供应链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探讨供应链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方法;- 提出有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
2、供应链风险类型2.1 外部风险2.1.1 市场风险2.1.1.1 需求波动风险2.1.1.2 市场竞争风险2.1.2 天气风险2.1.2.1 自然灾害风险2.1.2.2 气候变化风险2.2 内部风险2.2.1 供应商风险2.2.1.1 供应商破产风险2.2.1.2 供应商质量风险2.2.2 生产风险2.2.2.1 设备故障风险2.2.2.2 人为失误风险3、供应链风险评估3.1 评估指标3.1.1 风险概率3.1.2 风险影响3.1.3 风险优先级3.2 评估方法3.2.1 定性评估3.2.1.1 Delphi方法3.2.1.2 专家访谈3.2.2 定量评估3.2.2.1 风险量化模型3.2.2.2 模糊综合评估法4、供应链风险管理4.1 预防措施4.1.1 多样化供应商4.1.2 库存管理4.1.3 信息技术支持4.2 应急响应4.2.1 风险识别与预警4.2.2 应急计划制定4.2.3 应急演练4.3 处理方法4.3.1 分散风险4.3.2 合作共赢4.3.3 保险与金融工具5、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 供应链风险评估表格- 供应链风险管理流程图- 相关案例分析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合同法- 合同:指双方或多方为了民事权益关系订立的协议。
6.2 劳动法- 劳动关系: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益关系。
7、结论本文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估和管理方法。
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管理策略对于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一、概述供应链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虽然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概述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意义,以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未来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供应链绩效最优化的过程。
它包括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物流配送方面,虽然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效率较低、配送时间和成本较高、质量不稳定以及网络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风险较大、融资渠道有限以及业务流程不够规范等问题。
在跨境电商物流方面,虽然已成为我国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但也存在成本较高、时间和效率难以保证以及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
针对我国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学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供应链管理的定位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加强对供应链战略、流程和关系的优化。
在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从企业内部、供应商、客户、竞争者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为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绿色供应链、智能供应链等也成为研究热点,为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研究应继续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加强供应链协调与合作、风险控制以及优化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以提升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水平。
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一个涵盖了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产品流通过程的管理理念和策略。
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LILemi g, L U n q a i n I Big u n
( col f cnmi & Maae et hn n e i f eoem,D nyn 27 6 ,Sadn ) S ho o oo c E s ngm n,C iaU i r t o t lu v sy P r ogi g 50 1 hnog
2l OO ̄
l 4期
s 脚 afT 出 n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e , e。mh m n R s。
文章 编 号 :10 79 (00 1 0 3 0 00— 6 5 2 1 ) 4— 26— 5
供应 链 中断 风 险 管理 研 究现 状 综 述
李 雷 鸣 ,刘 丙 泉
( 中国石 油大学 ( 东) 经济管理 学院,山 东东营 27 6 ) 华 50 1
供 应链 日常 运作 导 致 的 中 断风 险 ,以供 应 链 运作 风 险理 论为研 究 基 础 ,重 点探 讨 供 应链 中断 风 险 的识 从2 0世纪 8 O年 代 开 始 ,供 应 链 管 理 逐 渐 为 企 别 、评 估 、缓解及 管理策 略等方 面的问题 。 业重视并 成 为学 术 界 的研 究 重 点 和热 点 ,而 近 年 来 2 1 风 险 识 别 . 伴随企业 全 球 化 采购 、非 核 心业 务 外 包 、单 源 供 应 风 险识别 主要 是 描 述可 能发 生 的 中 断风 险 ,明 和精益供应 等 业 务 模式 的发 展 ,供 应 链 在 空 间上 越 确 中断风 险的来 源,对其进行归类。K i o e 和 hn rr df 拉越 长 ,而 在 时 间上 则 越 缩越 短 ,供 应 链 的这 种 时 Sa… 将 中断 风 险 来 源归 为 三 种 :运 营 事 故 、 自然 ad 空变 化提 高 了 中断 发 生 的可 能 ;而 自然灾 害 、恐 怖 灾害、恐怖主义及政治不稳定性,其 中运营事故包 主义 、战争 、流行 病 、计 算 机 病 毒 、经济 波 动 等 外 括机 器故 障和 系 统 性 问 题 ,如 停 电 、罢工 、关 键 供 界环境要 素扰 动的不断 加剧 ,使 得供 应链 更 加脆 弱 , 应商 的倒 闭等 ; 自然 灾 害 主要 包 括 地 震 、飓 风 和 暴 发生 中断的概率 越来越 高 。 风雪 等 。在 供 应链 中断 风 险 分类 方 面 ,根 据不 同的 在 这种 背景 下 ,许 多学 者 针对 供 应 链 中断 风 险 分类标 准有 很 多 分类 方 法 , 目前 大 多 数 学者 基 于供 进 行 了深 人 研 究 。根 据 研 究 基 础 和 研 究 方 法 的不 应链 的构 成将供 应链 中断 分为 供应 中断 、协调 中断 、 同 ,可 以将 这 些研 究大 体 分为 针对 供 应 链 日常运 作 需求 中断 三种 。 风 险 的定 性研 究 和基 于 供 应链 设计 、供应 链 应 急 协 2 2 风 险 评 估 . 调 的定量 研究 两 类 。对 上 述 两 类 研 究 的 比较 分 析 , 供应链中断风险评估 ,主要是评估 中断风险发 可 以总结 出当 前供 应链 中断 风险 管 理研 究 的特 点及 生的概 率及 对供应链 的影响 。Ke d r r Sa … 在 li of 和 ad n e 不 足并 进 一步 明确 研究 的方 向 。本 文 即在 阅 读 大量 其 研究 中指 出 评估 方 式 基 于三 个 主 要理 论 :利 用事 文 献 的基础 上 ,运 用 比较分 析 方 法对 上 述两 类 研 究 件 树的概 率 风 险评 估 、利用 针 对 目的性 代 理 活 动 的 进 行综述 分 析 。 不确 定性 评估 以及 决 策分 析 ,这 些 理论 通 过模 拟 软 件来执行 ,并 由审判评估来支持。恐怖主义对供应 2 供应链 中断风 险管理 定性研 究分析 链的影响导致概率评估方法的实效 ,而最坏情况分 当前 供应链 中断 风 险管 理 的 定性 研 究 主 要 面 对 析方法 以及应 急反应 情景方法应 运而生 。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及案例分析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及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为了降低供应商不确定性、提高供应商稳定性以及减少供应商风险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掌握供应商情况和供应链情况来降低供应链风险,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二、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方法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石。
在评估中,需要明确风险类型和风险影响等级。
通过评估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情况,发现哪些供应商存在潜在风险并给出他们的评估结果。
2、应对方案在评估完供应商风险后,需要制定相应计划应对这些风险。
具体而言,就是制定预警机制、建立响应策略、开发替代方案等。
在实施应对方案时,要确保合理性、可操作性并测试效果。
3、管理和协作供应链风险管理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
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协作实现。
例如,建立风险管理团队、改善传统信息沟通方式、优化供应链流程等。
三、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中国移动是一家大型的电信运营商,拥有数百万用户。
近年来,其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展,但也随之而来的是潜在的供应链风险。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移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正常供应和合理安排。
首先,中国移动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供应商评估机制。
这个机制涵盖了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应商的合同履行能力、供应商的技术实力以及潜在风险等方面。
通过这个机制,中国移动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中国移动还建立了早期预警机制,能够快速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风险。
例如,通过监控整个供应链流程和出现的异常情况,可以尽早发现供应链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中国移动还开展了不断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方案的完善。
通过制定全面的风险管控方案,对潜在风险进行控制,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以上就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风险管理是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涉及供应链评估、制订应对方案、管理和协作等方面。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规。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供应链管理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 过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企业
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份额。
输标02入题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 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提高供应链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01
03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未来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企 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物流业
优化运输、仓储和配送环节,降低成本,提 高物流效率。
农业
整合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确保食品 安全和可持续性。
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成功案例
Apple的全球供应链
通过紧密的供应商协调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确 保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通。
Costco的库存管理
采用精准预测和低库存策略,降低库存成本, 提高客户满意度。
ZARA的快速反应供应链
通过实时信息共享和快速生产流程,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挑战与问题
信息共享与安全
01
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
护。
风险管理
02
有效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如供应商破产、自然灾害等。
可持续性
03
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道德合
、全球供应链管理等。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供 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探索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以
更好地指导实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研 究可以更多地引入新技术和方 法,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等,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
率和准确性。
未来研究可以更加关注可持续 供应链管理,探索如何平衡经 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等方面的关系,推动供应链的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两篇论文一: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摘要: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项管理工具。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协调;效率;灵活性;研究热点1.引言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研究进展,发现研究热点,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表述为“物流系统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受到学者和企业界的重视。
在发展历程中,供应链管理经历了从单一企业内部优化到整个供应链协同优化的过程。
3.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链设计与优化、供应链协调和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供应链战略规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定供应链战略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是指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的结构和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供应链协调是指通过协调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活动,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改进。
4.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等。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和评估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应对。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应用新兴技术,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5.结论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1.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将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所有环节相互联通,以形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系统。
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量、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优化整个供应链流程。
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地管理供应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制造效率、减少废品、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供应链管理的实际案例最典型的供应链案例之一是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
沃尔玛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利用智能化排产和物流管理系统,优化采购和库存管理,进而提高了货品周转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更快更准确的配送和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4. 供应链金融随着供应链系统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融资问题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一大瓶颈。
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通过融资将资金链延至供应链,为制造和销售双方提供融资支持,实现了资金的有效流转,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5. 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供应链管理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同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供应链管理也需要更多地考虑跨境物流、海外采购和进出口贸易等因素,建立更为完整、便捷、无缝的全球化供应链网络。
6. 总结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手段。
它能够将生产和销售环节紧密衔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重要目标。
未来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智能和全球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供应链 风险识别是有效 进行 SCRM 的首要阶 段。供 应链风险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虽然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 度 进 行了 定义 ( Hallikas, 2002; Cr anfield , 2002) , 但 基本 含 意如下: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的 存 在; 牛鞭效应( bull effect) 使供应 链风险被放 大; 由 于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 的, 任何一个企 业 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 , 影响整个供应 链 的正 常运作, 甚至导致 供应链的破 裂和失 败, 因 此又可 将 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
另外, 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决 定了它能在多大程度 上 减 轻或 者 加 重 企业 风 险 事 件 的 影 响。例 如 N ewman ( 1989) , W aters-Fuller ( 1995) , Coleman ( 1998) , A ichlmay r ( 2001) 都 认为, 虽 然准 时生 产制 ( Just-in-T im e) 和单 独外
第 24 卷第 3 期( 总第 147 期) 系 统 工 程 2006 年 3 月 Systems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 1001-4098( 2006) 03-0001-07
V ol. 24, No . 3 M ar . , 2006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还有 2000 年 3 月, 位 于新墨西哥州 L os A lamos 地区的诺 基亚和爱 立信的手机 芯片供应 商—— 飞利 浦电子 半导体 工 厂 的大 火; 2001 年的 美加 边 境因 “911”恐 怖袭 击 关闭 ( 致使福特公司不能及时从其加拿大 的供应商那里得到足 够的零部件而 不得不关闭它的 5 个工厂) ; 2003 年的伊拉 克战争( 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 SA RS 危机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4098(2006)03-0001-07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周艳菊1,2,邱莞华1,王宗润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摘 要:随着供应链中断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其严重后果,供应链风险管理目前成为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评述了供应链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应加强对供应链网络风险的识别研究,定量化的风险评估研究,动态环境下具有反馈机制的风险管理过程研究等,最后给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过程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2005年初“苏丹红”事件震惊全中国,除了以“苏丹红”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商损失惨重外,以其为纽带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零售商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如肯德基中国1200家店在这一事件中4天至少损失进帐2600万元;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公司损失1460余万,用于缴纳行政罚没款、产品损失、利润损失、退还消费者货款、处理费等其他费;湖南辣椒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跌了四成左右。
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以“管理”的术语来诠释即为供应链的“脆弱性”(V ulnerability)。
所谓脆弱性,P ater(2001)将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
内部脆弱性是企业内部供应链缺乏敏捷性(A g ility)的结果;外部脆弱性则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资源和运输的复杂性;需求和预测的不确定性。
而“敏捷性”为一个组织在一个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环顾全球,许多供应链故障的发生是因为供应和需求的中断,如第三方干涉、罢工、自然灾害、人为错误、客户消费习惯的改变、技术失败、财务困境等。
例如,2001年,因为“点co m”(dot-com)的破灭,网络电子设备的销售大幅降低,导致其原材料和在制品库存大量堆积在合同制造商处。
其中,思科系统公司透露了一笔22.5亿美元的库存销账,这一期间它的股票价格下跌6%(Barr ett2001)。
此外,还有2000年3月,位于新墨西哥州L os A lamos地区的诺基亚和爱立信的手机芯片供应商——飞利浦电子半导体工厂的大火;2001年的美加边境因“911”恐怖袭击关闭(致使福特公司不能及时从其加拿大的供应商那里得到足够的零部件而不得不关闭它的5个工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石油价格大幅上涨),SA RS危机等等。
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负面事件,还有一些事件,因为它们在供应链里只是引起了一些小摩擦,缺乏戏剧性而很少被注意到。
例如,随着对外包依赖程度的增加,网络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的连接失败可能引起企业获取原料、部件,以及生产时间的延迟;或者由于关税表格的错误填制,货物包装缺陷所产生的交货延迟;或者因为气候问题导致产品的损坏,无法履行交货任务等。
因为这些事件很频繁,供应链的计划者倾向于将其内在化为“经营企业的成本”(Stauffer,2003)。
但是他们应该区分经营成本和和因风险所导致的成本,不应该将经营的可变性视为不可避免性。
事实上,企业可以以很小的代价轻松地降低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但如果忽视,将引起不同程度甚至难以估量的损失。
另外,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决定了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减轻或者加重企业风险事件的影响。
例如N ewman (1989),W aters-Fuller(1995),Coleman(1998),A ichlmay r (2001)都认为,虽然准时生产制(Just-in-T im e)和单独外第24卷第3期(总第147期) 系 统 工 程V ol.24,No.3 2006年3月 Systems Engineering M ar.,2006 收稿日期:2006-01-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2011);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30006009)作者简介:周艳菊(1972-),女,湖南湘潭人,中南大学商学院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邱莞华(194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决策理论,风险管理;王宗润(1973-),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风险管理。
包(single out sourcing)通过限制冗余的数量,降低了“浪费”,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性,对供应中断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将它们视为供应链的风险来源。
过去对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 anagement, SCM)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确定性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与协商机制、配送网络设计、运输路线设计、库存控制、供应合同设计、外包和采购策略、供应链协调机制、生产网络设计等问题上。
但是上述的种种事件说明供应链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如何度量、转移、管理供应链的风险,成为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众多SCM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如美国的先进制造全国理事会(N atio nal council for A dv anced M anufact ur ing, N ACF A M)2003年报告和Cranfield M anag ement School 2002年报告都将供应链脆弱性问题视为重要的问题来探讨。
有关供应链的风险管理(Supply Chain Risk M anagement,SCRM)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拓展到SCM中。
典型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管理行动实施、风险监控四个基本阶段,因此有关SCRM的研究也就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供应链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研究成果,由于篇幅有限,风险管理中另一个重要领域——风险决策不在此论述。
2 供应链风险识别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有效进行SCRM的首要阶段。
供应链风险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虽然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进行了定义(Hallikas,2002;Cr anfield ,2002),但基本含意如下: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牛鞭效应(bull effect)使供应链风险被放大;由于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一个企业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甚至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败,因此又可将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
在有关供应链的风险识别的文献中,供应方的风险识别在初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例如,K raljic(1983)提出一个采购组合管理框架,该框架特地将由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供应中断的问题纳入框架中。
后来,Sheffi (2001),Z sidisin(2003),Cranfield(2002),Sunil Cho pra (2004),张炳轩等(2001),马士华(2003),另外一些专门从事供应链管理或风险管理咨询的公司如P rotiviti(2004), Deloitte(2004)分别从不同角度(企业内外环境、内生外生或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角度)系统地研究供应链的风险因素。
其中Cranfield针对“911”恐怖袭击给美国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失,2002年承担了关于“供应链脆弱性”(Supply Chain V ulner ability)的大型研究项目,对风险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
表1是根据Cr anfield及上述论文的研究成果做的归纳,将供应链风险分为需求、供应、经营、环境、制度、信息技术六大风险因素。
遗憾的是以上关于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文章没有特意从供应链网络角度来识别风险因素。
毋庸置疑,在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仅仅简单地了解自身企业的风险因素是不够的,企业之间的协作必然会带来风险,那么这些因网络而生的风险是什么?值得研究。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很少有研究将风险管理应用于网络中。
L onsdale (1999)提出管理供应链垂直关系的外包风险管理模型。
Smelzer和Siferd(1998)研究了降低供应链风险的采购问题。
这些研究虽然都有涉及供应链网络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但关注的是某个特定的领域,如外包或采购等。
另外, Z ang er(1997)研究了供应链网络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各自面临的不同机会和风险,Akkermans等(1999)研究了供应链中与共同目标和信息共享不足相关的问题,但这些还算不上系统地研究供应链网络风险的文献。
鉴于SCRM 研究在网络领域的研究缺位,Hallikas等(2002,2004)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以及供应商网络风险管理过程,文章关注的焦点是网络协作产生何种风险,以及如何在网络协作中进行风险管理。
Hallikas等(2004)将供应商网络的风险来源分为四类:太低和不恰当的需求。
一般我们所考虑的需求问题是指由于经济不景气或者产品更新换代所导致的最终产品的需求降低,但在供应商网络中,也许产品的总体需求并没有降低,但O EM(Or iginal Equipment M anufactur e,原始设备制造商)失去了它在市场中的地位,导致它的供应商也因此面临需求风险。
另外即使O EM成功也不代表供应商成功,因为供应商有可能被更有竞争力的其它供应商所代替,只要竞争者提供比该供应商更好的服务。
在履行客户交货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网络中交货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每个节点企业对它下一层次的客户负责。
因此每个企业不仅要控制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要控制好它的子合同企业(Subcontractor)的工作。
网络的膨胀导致主要供应商的责任范围扩大,它们经常不得不面对新的与需求波动和供应柔性相关的管理挑战。
成本管理和定价。
供应链网络中企业责任的增加意味着投资的加大,而投资的加大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企业资源、发展和柔性中所存在的弱点。
产品和市场不断变化,新的竞争者随时可能出现。
如果企业想保留在网络内,它就必须适应潮流,开发和创造新的所需产品。
许多O EM s将发展能力视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
然2系 统 工 程 2006年 Cranfield指Cranfield M anagement School.而企业在变化或发展中所进行的投资本身携带风险。
因此企业投资应以自己的视角和目标而非OEM 的期待来进行。
虽然Hallikas 等(2004)对供应商网络的风险因素做了分类,但并没有进一步细化。
表1 供应链风险因素分类风险因素类型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因素类型风险因素的来源需求风险 ・依赖于少数大客户・难以预测因促销而引起的需求大幅 波动・运输安排不当导致重要客户的交货 期受影响・存货不足引起的重要需求满足率低・不可预测的季节性需求波动・客户财务状况的恶化・频繁快速的新产品上市・新产品市场定位的缺陷・很低的客户忠诚度 环境风险 ・工厂水污染・电力供应中断供应・自然灾害风险(风暴、洪涝、海啸、飓风、地 震等)・类似于SA RS而中断生产风险・罢工风险・产业政策风险・火灾风险・类似“911”恐怖袭击导致的物流配送风险・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 断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 ・产量低于预期・生产商质量标准低于市场可接受水 平・无法严把采购原料的质量关・原料存货不足致使生产中断・生产能力不足或闲置 制度风险 ・库存控制制度不规范・系统需求预测不可靠・采购过程控制不科学・财税和财务制度有缺陷・是否遵守环境政策法规・就业义务是否履行・所有安全义务是否已履行供应风险・依赖少数关键供应商・部分供应商财务不健全・供应商质量问题・刚性供应商信息技术风险 ・资料备份不完整・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竞争者窃取・信息基础设施故障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所识别的风险因素采取适当措施的必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