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知识点练习八十五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b45661451e79b89680226c4.png)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对酒当.歌(对着)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饱)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口中所含的食物)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 C解析 A .韵:本性、气质。
B.悠悠:长久的样子。
D.厌: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 .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忧伤..以终老 ②慷慨..(慨.当以慷.) 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A .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C .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 ②“慷慨”在诗中是“情绪激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以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鼓瑟吹笙答案 A解析A.“遗”,赠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7*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风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仰视。
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悲哀、消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们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夏的夜很是漫长,屋内有些烦闷便掩上门来到楼下。
静坐喷泉旁边,看到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很是羡慕。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不同的年龄阶段,赋予我们不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是它的向往,山林是它的家园,飞翔是它的生命,可是《归园田居》中的这只不经意间出现的“鸟”,早已远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
它久在樊笼,有翅难飞,心为形役,心为俗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每天只能靠自己的强颜欢笑、摇尾乞怜来讨得主人的欢心。
失去了山林,失去了蓝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由,只能哀哀无告地生活在主人为它量身定做的美丽而牢固的金丝笼里。
可以想见,一旦它能冲破牢笼,回归自然,那该是何等撼人心魄的兴奋和喜悦啊!其实,这只求飞不得的“羁鸟”就是“误入官场”处境艰难的陶渊明。
于是,田园成了陶渊明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性高洁,有自然和自然的美好,有自由和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陶渊明的追求,是他追求的本真,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的反映。
[运用角度]“追求”“本真”“淡泊人生”“高洁”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丝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着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
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七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概括诗歌的内容☆☆☆☆☆重点2 意象、意境、情感☆☆☆☆☆【重点详解】重点1: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解读】概括诗歌的画面要求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括找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对诗歌的画面进行简要的描述,概括诗歌创设的意境特征以及蕴含的情感。
【考向】概括诗歌内容【例题】《短歌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答案】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自己虚心纳士,竭尽诚心的态度。
诗歌的第一层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
从诗歌的后面三层的意思来看,作者想表达倾诉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对点练习】《归园田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重点2:意象、意境、情感【要点解读】1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通俗的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包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2.什么是意境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7讲 诗三首

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2.掌握相关文言诗句和文学常识;3.体味诗歌表现的作者思想情感。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诗三首《古诗十九首》: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组最重要的作品集。
从此,中国的诗歌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始了它的五七言体式。
《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的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昭明文选》最早把这十九首诗编辑在一起,并为它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
】诗作表现了动荡、和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知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后,率军南下,败于赤壁。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品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
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文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7 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荷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
C.第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解析D项,“含蓄”的说法不当,诗歌的结尾两句,是直抒胸臆。
答案D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解析对这首诗结构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正是因为这看似不连贯的结构,才造成了蒙太奇般的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前一种理解,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下列对诗歌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B.“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的“无尘杂”是说居住环境干净,“虚室”是说家境贫寒。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2单元+7 诗三首 并序+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迢.(tiáo)迢鼓瑟.(sè)绕树三匝.(zhǎ)皎.(jiǎo)洁譬.(bì)如脉.(mò)脉含情朝.(zhāo)露吐哺.(fǔ) 青青子衿.(jīn)【答案】“匝”应读为“zā”,“譬”应读为“pì”,“哺”应读为“bǔ”。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羁鸟攀笼沉吟月明星稀故渊机杼泣涕乌雀南飞暧暧嘉宾脉脉越陌渡阡【答案】“攀”应为“樊”,“雀”应为“鹊”,“渡”应为“度”。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枉用相存.(问候,怀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B.依依墟里..(集市)烟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C.绕树三匝.(周,圈)羁鸟..(笼中鸟)D.越陌度阡.(南北向田间小路)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解析】B项,“墟里”意为“村落”。
【答案】 B4.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解析】对偶句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句子。
A项,显然不符合“结构相同,意义对称”这一特点。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57】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解析】D项,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A项,代词/助词,的;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借”;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答案】 D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6~8题。
(教师用书独具)【导学号:08332058】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风俗B.桃李罗.堂前罗:排列C.虚室有余闲..余闲:空闲的时间D.天下归心..归心:人心归服【解析】韵:气质,本性。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答案:B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答案:A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答案:A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答案:D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答案:C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分析“兰泽多芳草”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案】:
【解析】: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最新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7.诗三首知识点练习八十五
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蚓无爪牙之利
D、狗吠深巷中
【答案】:
【解析】:
对“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
B、养虎遗患(留下)
C、留待作遗施(遗留)
D、小学而大遗(丢弃)
【答案】:
【解析】:
陶渊明的诗中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句中的“旧林”“故渊”与陆机的诗中“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以及王赞的诗中“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提到的“故林”“旧林”“故薮”是否相同?为什么?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答案】:
【解析】:
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D、守拙(zhuō)暧暧(ǎi)桑树颠(diān)
【答案】:
【解析】: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矫蹂造作迸(bèng)发谙(yīn)习
B、羁拌刚愎自用哺(pǔ)育稗(bài)官
C、狭隘忧心忡忡粗糙(cāo)鞭笞(chī)
D、商贾相形见拙瞠(chēn)目裨(bì)益
【答案】:
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分析画线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A、产生于西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系五言古体诗集,它吸取了《诗经》和《楚辞》的营养,达到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高峰,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B、曹操,字孟德,东汉时期杰出诗人,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歌。与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
C、南北朝时期钟嵘所著的《诗品》赞颂《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人在评价时常用“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明“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什么?并简要解说。
这是一首写在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后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其“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诗表露的情感的认识。
【解析】:
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答案】:
【解析】:
从《短行歌》中可看出,曹操忧人生短暂,因而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
【答案】:
【解析】:
阅读《短歌行》,回答下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叠词“迢迢”只是描写牵牛星,写出了牵牛星的遥远,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皎皎”只是描写织女星,写织女星的明亮、灿烂。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生情。
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情景交融。
D、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以《归园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擢素手(zhuó)机杼(zhù)皎皎(jiǎo)
B、譬如(pì)子衿(jīn)呦呦(āo)
C、吹笙(shēnɡ)契阔(qiè)吐哺(bǔ)
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
【答案】:
【解析】:
下列对诗句中的叠词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形容昏暗、模糊的样子,“依依”写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
【答案】:
【解析】:
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答案】:
【解析】:
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