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合集下载

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后一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后一分句是‎"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和"来自清华……也参加了学‎习"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可去掉)4、古往今来。

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

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5、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6、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后一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后一分句是"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和"来自清华……也参加了学习"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可去掉〕4、古往今来。

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

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5、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6、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完整版)语义重复病句举例

(完整版)语义重复病句举例

“语义重复”病句举隅在某个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的多余而导致语义的重复,一般有如下情况:一、定语的多余1、“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即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2、这是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即当前要紧的事情或工作)3、到会的15名与会者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与会者”即出席会议的人)4、这是一种理想的卫生洁具。

(“洁具”即清洁的用具)5、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即正确而透彻的见解)6、这句话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潜台词”即不明说的言外之意)二、状语的多余8、我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苟同”即随便地同意)9、我们可不要白白虚度了此生。

(“虚度”即白白地度过)10、哥俩长得极为酷似。

(“酷似”即十分相似)11、他们在公开宣称“台独”主张。

(“宣称”即公开地说出)12、出版社免费赠送资料。

(“赠送”即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13、天气十分炎热。

(“炎热”即气温极高)14、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孑然一身”即孤独一个人)15、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即被内行人笑话)三、补语的多余16、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言表之外。

(“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17、爸爸看完小品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了起来)18、价格悬殊太大了。

(“悬殊”即相差很远)四、主语的多余17、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

18、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不知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

产生这样的错误是因为该句的主语说出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些复杂成分(状语和插入语等),说话人忘记了前面的主语,在往下说时又另外开头,再出现了一个主语。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及语义重复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1)表时间。

长达……之久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超过……以上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3)表对象对于……上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以……即可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借口……为名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本着……为原则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8)表被动被(受)……所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高达……之巨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11)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长达八年之久病句

长达八年之久病句

长达八年之久病句
长达与之久语义重复,句式杂糅。

举例: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

(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
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

最全句式杂糅 语义重复(DOC)

最全句式杂糅 语义重复(DOC)

句式杂糅一、表被动常见结构:被(受)……所。

如: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999年全国卷)说明: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说明: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二、表原因常见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之所以……的原因;借口……为名;是由于……结果;是因为……的原因。

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2001年京、蒙、皖春季卷)说明: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一个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1998年全国卷)说明:本句前分句可以说成“一个人之所以变坏”,也可以说成“一个人变坏的原因”。

3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说明: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4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说明:或说“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说“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三、表目的常见结构:防止……不再……;旨在以……为目的;供……之便;把……达到;这是由于……所决定的。

如:1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1993年全国卷)说明:本句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和“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杂糅在一起。

2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说明:或说“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3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礼,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句式杂糅解题剖析

句式杂糅解题剖析

句式杂糅解题剖析句式杂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

这一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两年病句考查的热点。

句式杂糅就是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判断的关键是找句子的主干,找到两套交叉的主干,看句式结构,句式是否杂糅;进行语法分析,把握语句的各个成分,注意各成分的搭配与照应,删除多余成分,补足缺少成分。

[句义重叠]例1 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解析句中“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表达的意思相同,却硬要组合在一起,从而造成句式杂糅。

采用其中的一种说法即可。

例2 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解析两事合说,顾此失彼。

最后一句是由“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和“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两句糅合而成,任取其一即可。

但,后一种说法似乎更佳。

例3 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解析两种说法,夹缠不清。

该句由“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禁止……”跟“纽约市颁布了一项关于禁止……的禁令”两种说法糅合而成,任选其一即可。

[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4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解析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例5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解析“文化”变“我们”,暗中换主语。

“传承”与“创新和发展”的主语不是“文化”,而是“我们”。

前面的句子陈述“文化”,后面的两句,暗换了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

高考语文试卷语病题整理

高考语文试卷语病题整理

一、病句类型1. 语序不当2. 成分残缺3. 成分赘余4. 语义重复5. 逻辑不当6. 词语搭配不当7. 句式杂糅二、常见语病例题及解析1. 语序不当例题:他看到那个陌生的人,心里感到很不安。

解析:这句话中,“看到”和“感到”的语序不当,应改为“看到那个陌生的人,心里感到不安。

”2. 成分残缺例题:这个学校的老师都很有经验。

解析:这句话中,“都”后面缺少相应的谓语动词,应改为“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3. 成分赘余例题:他因为生病,所以不能去上课。

解析:这句话中,“因为”和“所以”表达的意思重复,应去掉一个,改为“他生病了,不能去上课。

”4. 语义重复例题:他一直在那里等着,等了很久。

解析:这句话中,“等着”和“等了很久”语义重复,应改为“他一直在那里等着。

”5. 逻辑不当例题:这个苹果很大,很甜。

解析:这句话中,“很大”和“很甜”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应改为“这个苹果很大,也很甜。

”6. 词语搭配不当例题: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把那个石头搬了起来。

解析:这句话中,“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搬了起来”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用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那个石头搬了起来。

”7. 句式杂糅例题: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等。

解析:这句话中,“有苹果、香蕉、橘子等”是句式杂糅,应改为“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橘子等。

”三、总结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病句的类型,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句的病因,然后进行修改。

平时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病句类型;2. 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因;3. 根据病因,进行修改;4. 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合理。

通过以上整理,希望对大家备战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如: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后一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后一分句是"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和"来自清华……也参加了学习"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

可去掉)4、古往今来。

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

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5、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6、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句式杂糅这种语病类型往往表现: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经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前一分句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的杂糅。

)2.反客为主,指代不明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发生纠缠。

例如:A、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

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B、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

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

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3.中途易辙,暗换主语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①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②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2000全国)(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但“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只能是这家工厂的产品,而不能是“工厂”。

)③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被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4.藕断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5.前后牵连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可以简单理解为错误的兼语句:我们选他当班长。

)如:A、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句子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感觉)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

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B、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句子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补充讲解句式杂糅的种类:单句杂糅和复句杂糅:单句杂糅如:1、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2、止咳祛痰片,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复句杂糅如:1、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本句包含两对关联词,“如果……(那么)就……”和“由于……因而……”,只能保留一对)2、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或说“分外活跃而健谈”,或删掉“变得分外”说“活跃而健谈多了”。

)3、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或说“分序厅……六部分”,或说“由序厅……六部分组成”。

)判断是不是句式杂糅,最基本的做法是梳理主干,看搭配有否问题.语意重复多由误用词语造成,解题的要领就是要识辨出造成语意重复的词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1.今天是除夕之夜。

“除夕”是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已包含“晚上”之意,后再加“之夜,则构成了语意重复。

类似的说法还有“凯旋而归”,“过虑的想法”等,须注意。

2.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就重复了。

3.自从傍上李福贵后,她就暗暗窃喜:出人头地的时候终于来了。

“窃”含有了“暗暗”的意思,可改为“心中窃喜”4.马征夫妇相敬如宾,但有时在艺术创作上,不乏有唇枪舌剑的场面。

“乏”本身意思是“缺少”,含有了“有”的意思,本句可将“有”去掉。

5.有一个毛笔字写得很好的老诗人,给我写了“烈士暮年,情高趣雅”八个精神抖擞的大字,老画家李苦禅还给我写下“云烟供养,书画延年”八个大字,这两人写的字力可扛鼎,我看包世臣、沈寐叟再生,也难至臻此。

“至”、“臻”都有“达到”的意思,应改为“也难至此”或“也难臻此”或“难臻此境”。

6.陈露被人们誉为是冰上蝴蝶。

“为”和“是”都有联系两个事物,表示判断的动词,一般在一个判断句里用其中之一即可。

但“誉为”是“赞扬为”的意思,词义比“是”丰富,所以应把“是”删去。

7.群众们大清早就跑到车站,等待着志愿军的凯旋归来。

“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与后面的“归来”语意重复,应删掉“归来”。

8.听了小李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的感谢小张。

此句语意重复,“由衷”就是“发自内心”、“在心里”的意思,可删除“在心里”。

9.安秀玲和杨英是好朋友,经常俩个人在一起复习功课。

“俩”是“两个”的合音词,本身已经包含了数词和量词两种用法了,因此应该把“个”去掉。

10.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耿耿于怀”包含了“心里”的意思,应该将“心里”去掉。

11.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个衣冠禽兽的家伙,连她也不放过。

“衣冠禽兽”是指卑鄙无耻、如同禽兽的人,是名词。

这里是把它误用为形容词,修饰“家伙”,充当定语。

应删掉句中的“的家伙”。

12.它并非是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结果,有许多人为操作的因素在内。

“并非”的意思是“并不是”,表示否定判断,与“是”部分语意重复。

13.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景德镇陶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闻名遐迩”是指“远近闻名”,与“海内外”语意部分重复,可删去“海内外”。

14.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的意思,与“笑”部分语意重复,可改为“突然忍不住笑了出来”。

15.他们一起收拾东西,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分道扬镳”是“各自分开”的意思,与“各自”部分语意重复,可删去“各自”。

16.他只不过正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中的“虞”就是“想到”的意思,与“没有想到”部分语意重复,可删去“没想到”。

17.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厄运突然降临到王家的头上。

“厄运”是“不幸的运气”与前面“不幸的”语意重复,可以去掉“不幸的”。

18.我逐渐发现我与他的差别相差悬殊。

“悬殊”的意思是“相差很大”,可把“相差悬殊”换成“很大”。

类似的句子还有“这两个球队实力悬殊。

”19.1945年,在广岛附近的加山又造亲眼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

“亲眼”在句中作状语,但是和后面“目睹”部分重复,使得成分多余,应删除“亲眼”。

20.这次高考中的七个科目,他一人囊括了少年班新生中的四个单科成绩第一名。

“囊括”是“全部包罗在内”的意思,而此句中只有“四个单科成绩第一名”,可以修改为“……他一人获得了……”。

21. 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