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
新冠肺炎诊疗规范(第八版)和防控方案(第七版)知识测试及答案

新冠肺炎诊疗规范(第八版)和防控方案(第七版)知识测试及答案新冠肺炎诊疗规范(第八版)和防控方案(第七版)知识测试您的姓名:每题分值 4 分 1、新冠肺炎传染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天内传染性较强, A.3 B.4 C.5 D.62、新冠病毒经呼吸道飞沫直径一般在()。
A.2-5um5um C.5-10um4um3、新冠病毒的首发症状是()。
A.发热、干咳、乏力B.鼻塞、流涕、咽南和腹泻 C 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D.呼吸因难/低氧血症4、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治疗原则包括()。
【多选题】A 多学科合作 B.尽早抗炎 C 纠正休克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D.脏器功能支持5、()的核酸阳性率最高 A 鼻咽拭子 B.咽拭子 C.血样标本 D.标本6、李某,女,2 个月,提问38.3℃,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静息状态下,血液饱和度(SP 2) 小于或等于93,出现呻吟、三凹征。
请问李某的临床分型是(), A 轻型 B.普通型C 重型D 危重型 7、成人重型、危里型临床预警指标是()。
【多选题】A.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B.外周血炎症因子进行性上升 C 乳酸进行性升高 D 肺内病变在短期内迅速进展8、儿童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A..呼吸频率浅慢;B.精神反应差、嗜睡;C 乳酸进行性降低;D.CRP、PCT、铁蛋白等炎症标记物明显下降9.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确诊病例后,应在()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2 B.4 C.6 D.12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A.防治井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C 以治疗、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D.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11、关于新冠肺炎的预防,下列正确的是()[多选题】A.定期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B.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C 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D.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诊12.新冠病人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多选题】A.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高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高治疗;B.疑似病例应在单人单间隔离治疗;C 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D.危重定病例应尽早收入 ICU 治疗.13.疑似病例的判断标准是() A.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 1 条;B.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 1 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任意 2 条;C 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 1 条,且符台临床表现中的任意 1 条; D.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 1 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任意 3 条.14、对于紧急入院、核酸结果未明确者,应该安置在()。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1. 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小时左右可在上皮细胞内发现。
[单选题] *A、24B、48C、72(正确答案)D、962. 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既有传染性,发病后()天内传染性较强 [单选题] *A、3天B、5天(正确答案)C、7天D、9天3.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单选题] *A、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正确答案)B、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C、粪口传播D、消化道传播4.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内阳性率均较低 [单选题] *A、3天B、5天C、7天(正确答案)D、9天5.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于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单选题] *A、1小时B、2小时(正确答案)C、4小时D、24小时6.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 *A、飞沫传播(正确答案)B、密切接触传播(正确答案)C、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正确答案)D、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正确答案)E、应注意粪便及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正确答案)7. 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史正确的是() *A、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社或居住史(正确答案)B、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正确答案)C、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病例报告社区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正确答案)D、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正确答案)8.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 *A、多在发病后一周内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正确答案)B、严重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正确答案)C、极少数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正确答案)D、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可为高热9. 下列关于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正确的是() *A、在门诊、急诊入口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正确答案)B、在预检分诊点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正确答案)C、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有关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正确答案)D、对于经预检分诊排除新冠肺炎,需要门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不再进行针对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和CT检查(正确答案)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临床表现有() *A、发热、干咳、乏力(正确答案)B、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症状等(正确答案)C、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正确答案)D、极少数儿童表现为发热伴皮疹、低血压或休克、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测试题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测试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比之前的新冠毒株高 [单选题] *10-20%20-30%30-40%43-90%(正确答案)2. 德尔塔毒株病毒载量高,是2020年19A/19B新冠病毒病毒载量的()倍 [单选题] *510倍1001倍1260倍(正确答案)1400倍3. 德尔塔感染患者的CT值越低,表示 [单选题] *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正确答案)转阴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明显传播力弱4. 德尔塔毒株感染后,临床特征 [单选题] *与以往新冠肺炎早期症状相同不典型,很多患者仅有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正确答案)较典型,以咳嗽、发热为主以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5.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既有传染性,发病后()天内传染性较强 [单选题] *3天5天(正确答案)7天10天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单选题]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正确答案)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在相对封闭的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经粪便、尿液传播7. 出院后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单选题] *定点医院要做好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出院后,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及健康状况监测建议在出院后第1周到医院随访、复诊(正确答案)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报告时间为() [单选题] *1小时2小时(正确答案)12小时24小时9.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单选题] *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对孕产妇患者的治疗应考虑妊娠周数,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以及考虑是否终止妊娠后再进行治疗,并知情告知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正确答案)不推荐使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正确答案)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降低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PCT)降低11. 接受HFNC或NIV的患者,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间应大于()小时。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与修订要点(试行第八版修订版)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与修订要点〔试行第八版修订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惹事件。
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根本得到控制。
由于全球疫情持续存在,我国仍面临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
当前全世界正在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多数人员在接种疫苗后产生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诊疗工作,专家对《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相关内容进展修订,形成《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
一、病原学特点新冠病毒〔2023-nCoV〕属于β 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____。
具有 5 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 4 种构造蛋白及 RNA 依赖性的RNA 聚合酶〔RdRp〕。
核蛋白〔N〕包裹 RNA 基因组构成核衣壳,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E〕,病毒包膜包埋有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等蛋白。
刺突蛋白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进入细胞。
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冠病毒 96 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 Vero 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别离培养约需 4~6 天。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一〕传染传染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病症感染者,在埋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5天内传染性较强。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亲密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别离到新冠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新冠肺炎第八版诊疗方案考试题含答案

新冠肺炎第八版诊疗方案考试题含答案1.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 天内传染性较强。
分值 3 分A、 5B、7C、10D、142.新冠病毒肺炎潜伏期( ) 天,多为( )天。
( ) 分值 3分A、1-14, 3-7B、2-10, 1-2C、4-9, 2-5D、3-10, 3-93.新冠病毒是一种以( )为主要靶器官的病毒病。
分值 3 分A、肝脏B、肾脏C、心血管D、肺脏4.新冠肺炎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病症表现为( ) 。
分值 3分A、呕吐、腹泻B、干咳、乏力C、鼻塞、流涕D、发热5.李某,女, 2 个月,体温38. 3℃,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静息状态下,血液饱和度(SP 2) S 93%,并出现呻吟、三凹征请问李某的临床分型是( ) 。
分值 3 分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危重型6.儿童重型、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 ) 。
分值 3 分A、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B、呼吸寒迫C、D-二聚体升高D、精神反应差、啫睡7.确诊病例应在发病后( )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分值 3 分A、 2B、8C、12D、24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分值 3 分A、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
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C、以治疗、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D、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9.新冠病毒在( ) 水中可以灭活。
分值 3 分A、50CB、75℃C、55℃D、56℃10.目前对新冠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时间为( )天?分值 3 分A、7天B、9天C、11 天D、14 天11.目前新冠的传染源为( )分值 3 分A、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无症状感染者B、新冠病毒感染者C、潜伏期新冠感染者D、无症状感染者12.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 。
分值 3 分A 发热、干咳、乏力为主B、发热、乏力、嗅觉、味觉减退C、发热、干咳、乏力及嗅觉味觉减退D、发热、乏力及嗅觉味觉减退13.疑似病例的判断标准是(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修订版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修订版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1.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非VOC和老病毒株相比,传播率增加。
A.1倍(正确答案)B.1.5倍C.2倍D.3倍2.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遮住口鼻。
A、双手B、单手C、纸巾或胳膊肘(正确答案)D、无需3.密切接触者是指未采取有效防护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有近距离()米内的接触的人员、A、0、5B、1(正确答案)C、2D、1.54.口罩应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正确答案)5.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每天俯卧位通气的时间为:()。
A、4小时以上B、8小时以上C、12小时以上(正确答案)D、16小时以上6.医疗废物带有警示标志及警告语边框的颜色均是:()。
A、黑色(正确答案)B、白色C、红色D、淡黄色7.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保护病人B、主要保护医护人员C、保护抵抗力差的病人D、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正确答案)8.普通病房开窗通风的频率及时间:()。
A、3-4次,每次30分钟B、1-2次,每次30分钟C、2-3次,每次30分钟(正确答案)D、4-5次,每次30分钟9.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多在发病多少天后开始出现阳性:()。
A、1-2B、2-4C、3-5(正确答案)D、4-610.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A、3天B、5天C、1周(正确答案)D、2周11.死亡的新冠肺炎病例多为:()。
A、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正确答案)B、年轻人C、儿童D、孕妇12.对于筛查新冠肺炎的病例,经院内专家会诊或主治医生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者,在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2(正确答案)B、6C、12D、2413.对于筛查新冠肺炎病例,两次咽拭子采样时间至少间隔多长时间:()。
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4小时(正确答案)14.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连续阴性,且发病几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完整版

1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源和传播途径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潜伏期内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具有较强传染性”,“接触病毒污染物品也可引起感染”2病理变化对肺、脾、肺门淋巴结和骨髓、心脏和血管、肝胆、肾、脑组织、食道、胃和肠黏膜、睾丸等器官和组织进行了大体解剖和显微观察,并分别作了描述。
组织中新的冠状病毒测试结果。
三。
临床特征(1)临床表现。
增加了“极少数儿童可能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并介绍了MIS-C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增加了“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发病1周内阳性率低”以及可能导致假阳性的情况,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
四、诊断标准将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作为疑似病例诊断的依据之一。
五、临床分型对成人和儿童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作了适当修订。
六个。
增加“重/重、高危人群”认定标准七点。
调整成人和儿童的“重危预警指标”8鉴别诊断增加“儿童皮疹或粘膜损伤应与川崎病鉴别”。
第九次发现和报告增加了“对于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上直接报告”十,治疗(1)抗病毒治疗。
对所试用的抗病毒药物作了简要总结。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一些药物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严格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还没有发现抗病毒药物有效。
建议在病程早期使用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并应用于病情严重的高危因素和有重病倾向的患者。
不建议单独使用洛比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建议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
α-干扰素、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比那韦/利托那韦联合使用)、磷酸氯喹、阿比多可继续试用,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
禁忌症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其他问题。
不建议同时使用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
(2)增加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的患者)、剂量和疗程。
(3)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治疗。
1呼吸支持:根据PaO2/FiO2分型(200~300 mmHg、150~200 mmHg和<150 mmHg),采用不同的呼吸支持措施,如鼻插管或面罩吸氧、高流量鼻插管氧疗或有创机械通气的无创机械通气,强调应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以改善病情。
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医治疗解读前言前言前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WHO将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
中国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前言临床临床症状:发热,干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肾衰竭、危及生命。
检测核酸+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氧饱和度正常,氧合指数>300mmHg等胸部CT治疗无特效药。
疫苗正在研制之中。
一般首选抗病毒、抗感染、激素、提高免疫、对症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前言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同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体质等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治疗。
中医中药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
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
吴又可在《瘟疫论》“瘟疫之为病,…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黄帝内经》“避其毒气,天牝从来”中医中药刘清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湿瘟”的范畴,其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致病。
㒰小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
刘成海,时至冬至,三九之时,寒令当至而未至,应寒而未寒,而反热。
本病病因为温热疫,热毒致疫。
中医中药病理机制以“湿”为侵,湿困脾闭肺,气机升降失司。
湿浊寒化,湿浊壅阻,正气不得升降,脾阳不足,运化失司;肾阳不足,失于气化。
湿浊化热、湿邪郁闭,化热化毒,进入阳明,腑实不通,加重肺气的郁闭。
湿毒瘀热内闭,热深厥深。
“湿毒阻遏”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核心。
中医中药发病特点1.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2.呼吸道传染。
《温疫论》“邪自口鼻而入”。
3.症状大致相同。
《素问•刺法论》“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犯及肺、脾、肾等多脏器。
4.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病死率高。
5.有潜伏期。
《瘟疫论》“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冠状病毒肺炎》(第8版)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水平。
在总结新发性冠状动脉肺炎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指南,对专家进行回顾性分析。
[1]
新的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计划(第7版)于2020年8月19日修订完成,新的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治疗计划(第8版)完成。
1病原学特征
新冠状病毒(2019 nCoV)属于冠状病毒β属。
蒴果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
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耳蛋白各有5个必需基因(S)四种结构蛋白与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
核蛋白
(N)RNA基因组的包膜形成核衣壳,核衣壳被病毒包膜(E)包围。
病毒包膜含有基质蛋白(m)和耳蛋白(s)等蛋白质。
梭形蛋白通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进入细胞。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在体外培养96小时的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中观察到。
然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株中分离和培养大约需要4-6天。
这种病毒对紫外线和热非常敏感。
在56℃、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中可有效灭活病毒30分钟,而洗必泰则不能。
2流行病学特征
(1)感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无症状感染是主要的感染源。
它们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后5天内变得更具传染性。
(2)传输方法。
呼吸道滴注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气溶胶中可能会通过气溶胶扩散。
由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从粪便和尿液中分离出来,因此应注意暴露于环境污染和气溶胶传播。
(3)易受感染的人。
人们通常是脆弱的。
感染后,一种具有一定免疫力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问世,但持续时间尚不清楚。
三个。
病理变化
以下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器官和新型冠状病毒(不包括基本疾病)的检测结果。
(1)肺。
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实变。
实变区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
渗出性肺泡炎。
不同区域的肺部病变复杂多变,新旧交错。
肺泡腔可见血清、纤维渗出物和透明膜。
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见多核巨细胞。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部分细胞脱落。
包涵体有时见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
肺泡隔充血、水肿、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少量肺泡增生,肺泡隔破裂或形成囊肿。
肺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空洞内可见渗出物和粘液。
在细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很容易看到粘液栓塞。
可见肺血管炎、血栓(混合血栓、透明血栓)和血栓
栓塞。
肺组织有局部出血、出血性脑梗死、细菌和/或真菌感染。
病程较长者可见肺泡渗出组织(结节病)和肺间质纤维化。
电镜下,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
免疫组化显示部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冠状病毒抗原免疫染色和核酸检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