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us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proteus实验报告

proteus实验报告

proteus实验报告Proteus实验报告引言:Proteu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虚拟电子电路设计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通过Proteus,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和验证各种电路设计,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使用Proteus进行实验时的经验和收获。

实验一:基本电路设计与模拟在Proteus中,我们可以通过拖拽电子元件和连接它们的引脚来设计电路。

首先,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LED电路作为实验对象。

通过在Proteus中选择LED和电阻元件,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我成功地设计出了一个基本的LED电路。

接下来,我设置了电源电压和电阻值,然后点击仿真按钮进行模拟。

通过观察仿真结果,我可以清晰地看到LED是否正常工作、电流大小等信息,这对于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非常有帮助。

实验二:模块化设计与调试在电子工程中,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

通过将电路划分为多个模块,我们可以分别设计和测试每个模块,最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路。

在Proteus中,我可以使用子电路功能来实现模块化设计。

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四位二进制加法器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单独的半加器模块,并对其进行仿真和调试。

然后,我将四个半加器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加法器电路,并进行整体仿真。

通过这种模块化设计的方法,我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试和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实验三:PCB设计与布局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设计和布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Proteus提供了PCB设计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的PCB板。

在Proteus中,我可以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层数,并将电子元件放置在PCB板上,然后进行布线。

通过Proteus提供的自动布线功能,我可以自动完成电路的布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完成布线后,我可以生成PCB板的制造文件,然后将其发送给PCB制造厂家进行生产。

proteus单片机实验报告

proteus单片机实验报告

proteus单片机实验报告
Proteus单片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探索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加深对单片机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单片机编程的熟练程度。

二、实验内容
1. 搭建单片机电路
在Proteus中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模型,搭建基本的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晶振、电源等。

2. 编写程序
利用Proteus提供的编程环境,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如LED灯闪烁、数码管显示等。

3. 仿真调试
通过Proteus的仿真功能,调试程序,观察单片机在仿真环境下的运行情况,检查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Proteus软件,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模型,搭建单片机电路。

2. 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如让LED灯交替闪烁。

3. 在Proteus中进行仿真调试,观察程序运行情况。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单片机电路,并编写了简单的程序。

在Proteus的仿真环境下,LED灯按照设定的程序交替闪烁,证明程序正常运行。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单片机的理解,掌握了在Proteus中搭建单片机电路、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调试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对单片机编程的熟练程度。

总之,Proteus单片机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单片机的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第四次实验-PROTEUS虚拟仪器实验

第四次实验-PROTEUS虚拟仪器实验

SS:从模式选择端,从模式时必须为低电平才能
使终端响应;主模式时当数据正传输时此端为低电 平。 TRIG:输入端,能够把下一个存储序列放到SPI的 输出序列中。 双击SPI的原理图符号,可以打开它的属性设置对 话框,如图4-50所示。
DIN DOUT SCK SS TRIG
SPI
图4-50 SPI属性设置对话框
入,每条总线支持16位数据,主要用于接单片机的 动态输出信号。运行后,可以显示A0~A15、 B0~B3的数据输入波形。
(A0)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B0[0..7] B1[0..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B2[0..7] B3[0..7]
2. 虚拟示波器的使用 (1) 示波器的四个接线端A、B、C、D应分别接四路 输入信号,信号的另一端应接地。该虚拟示波器能 同时观看四路信号的波形。 (2) 照图4-35接线。把1kHz、1V的正弦激励信号加 到示波器的A通道。
Sine Source
A
A
B
B
C D
C D
图4-34 虚拟示波器
图4-35 正弦信号与示波器的接法
图4-33 虚拟仪器列表
4.2.1 示波器
1. 放置虚拟示波器 (1) 在Proteus ISIS环境中单击虚拟仪器模式 “Virtual Instrument Mode”按钮图标,出现如图433所示的所有虚拟仪器名称列表。 (2) 用鼠标左键单击列表区的“OSCILLOSCOPE”, 则在预览窗口出现示波器的符号。 (3) 在编辑窗口单击鼠标左键,出现示波器的拖动图 像,拖动鼠标指针到合适位置,再次单击左键,示 波器被放置到原理图编辑区中去。虚拟示波器的原 理符号如图4-34所示。

实验一Proteus软件使用

实验一Proteus软件使用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系别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班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Proteus和Keil C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计数显示器成绩实验目的: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输出应用,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绘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

实验条件:Proteus软件及Keil C软件实验内容:(1)观察Proteus ISIS模块的软件结构,熟悉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单元功能;(2)学会选择元件、画导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4)验证计数显示器功能。

1.启动ISIS模块2.选取元件单击绘图工具中的“元件模式”按钮和对象选择按钮”P”弹出“Pick Devices”元件选择窗口,如图所示为选选择的元器件图3.摆放元器件选择好元器件后对元器件进行摆放(1)需要进行调整元件摆放的位置,可单击元件图形使其选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该元件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2)调整元件摆放方位,点击岁序元件可使其处于选中状态,同时弹出“编辑菜单”,如图所示图元件编辑菜单,对元器件进行调整4.原理布线图(1)画导线两个元件只需要单击两个元件的连接点,ISIS即可自动定出走线的路径并完成两点连线操作。

单机“工具”菜单栏里的“自动连线”选线,可使走线的方式在自动或手动之间切换(2)画总线为了简化原理图,可以用一条粗蓝色导线代表数条并行的导线,这就是所谓的总线。

单击工具栏的总线按钮,可在编辑窗口中画总线。

总线分支是连接总线和远见引脚的导线。

画完分支并标上标号。

最后连接电源和接地。

如图图画总线,并连接分支5.仿真运行单击ISIS主界面左下角的仿真控制工具栏可进行仿真运行。

如图图模拟“调试”按钮仿真运行启动后,数码管默认数字为01,如图所示;单击按钮,数码管的显示数字会不断增加,如图所示图仿真运行启动图数码管的显示数字不断增加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知道了Proteus ISIS模块的软件结构,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单元功能;学会了选择元件、画导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学会了可执行文件.hex的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验证计数显示器功能。

proteus实验报告

proteus实验报告

皖西学院专业软件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 PROTUES专业软件学院 : 机械与电子工程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 : 电信1002** : ***学号 : ************** : ***二O一二年十一月目录⏹实验一:PROTUES软件的安装及其运行的环境⏹实验二:利用PROTUES绘制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实验三:基于PROTUES的仿真实验⏹实验四:利用PROTUES做PCB⏹实验小结及心得体会实验一:PROTUES软件的安装及其运行的环境一﹑实验目的1﹑熟悉PROTUES集成环境软件2﹑掌握PROTUES专业软件的安装方法3﹑熟悉PROTUES运行的环境二﹑实验设备pc机,protues集成软件安装包三﹑实验步骤>>软件的安装1. 解压安装文件,找到protues7.5SP3.exe并打开,如图所示:2.点击“YES”,进入下一步:3.点击“Next”,下一步:4.点击“Next”,下一步:5.点击“Browse For Key File”,装入刚刚解压的“完美破解”的路径,确定,将出现:6.点击“install”;7.点击“是”,然后点击“CLOSE”8.点击“next”,9.需要改安装路径就改改,然后点击“next”,不用PCB,则将第二个图标不选,然后一直点“next”到完成。

10.安装完成后需要导入钥匙,点击解压的文件如下图11.点击“browser”,将刚才的安装路径导进去12.安装路径13.导进去后,点击“update”,若失败就是路径不正确,重新导入路径,完成后点击“CLOES”,安装完成。

>>运行环境1.ISIS 7 Professional 运行的界面2.元件的拾取(1)按类别查找和拾取元件通常以英文名称或器件代号在库中存放,根据显示的元件符号﹑参数判断是否找到所需要的元件,双击找到的元件名,该元件便拾取到了编辑的界面。

(2)直接查找和拾取元件把元件名全称或部分名称输入到元件拾取对话框的Keyword中,在中间查找结果result中显示所有元件列表,双击所需要的元件进入编辑界面。

protues报告

protues报告

一、任务说明本次课程设计是使用proteus软件,利用51单片机,8个按键,8路发光二级管构成一个独立式键盘系统,按下8个按键,点亮对应的灯。

自行设计单片机程序,按照设计任务在Proteus 6 Professional中绘制电路原理图。

二、原理图绘制说明1.打开proteus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图1 初始界面2.在库中选择所需元件,可在界面上方的中查找,也可直接在界面左方的中查找。

如查找开关,界面如下:图2 查找元件3.找出元器件后,选中该元件,把元件放入原理图中,单击该元件,即可放入该元件,电源可单击左侧找到,如放入一开关如下图:图3 放入元件4.放完元件后,开始连线,普通单线直接连接即可,连接总线需先单击左侧图标,再在图中连线,连接完线路后如下图所示:图4 原理图5生成单片机程序,利用uv3软件,在此软件中新建一个“project”,并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后缀为“.asm”。

再把程序输入,进行编译,检查是否有错误,编译完后如下图所示:6.将此程序装入单片机中,双击原理图中的AT89C51元件,在弹出对话框中装入程序文件,如下图:图6 单片机装入程序7.装入程序后保存文件。

然后运行文件,点击下方图标,即可实现开始,暂停,停止等操作,若文件能正常运行,则说明原理图及单片机程序正确,不能正常运行则检查原理图哪里有错误并改正,直至能够正确运行。

三、流程图绘制以及说明流程图如图9,P1口输入,P3口输出,P1口先置1是为了防止按键输入出现混乱。

以防按键抖动等造成实验现象错误。

图7 程序流程图程序如下:org 0000hMAIN:mov p1,#0FFHmov a,p1mov p3,aretend四、proteus仿真说明根据任务要求,我的原理图中主要包含8个开关,8个LED,1个单片机及电源,地。

8个开关接入单片机的P1口,构成一个独立键盘系统。

8个LED与P3口连接,8个开关的闭合断开对应8个LED灯的亮灭。

24进制计数器proteus实验报告

24进制计数器proteus实验报告

24进制计数器proteus实验报告24进制计数器是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中经常使用的计数器,具有高速、稳定、精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各种计数相关的操作和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在Proteus软件中实现24进制计数器,并验证其计数功能和参数的准确性。

实验器材:- Proteus软件-一块PIC16F877A单片机-一个24进制数码管实验原理:24进制计数器是指计数器的基数为24,即每一次计数器加1所表示的是24进制数中的1。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采用PIC16F877A单片机来实现24进制计数器,通过单片机来对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控制和显示。

具体实现需要根据PIC16F877A的编程和控制的特点,针对24进制计数器设计适当的算法与操作。

实验过程:1.根据24进制计数器的原理,确定计数器所采用的基数为24,编写程序,对PIC16F877A进行初始化和IO口配置。

2.在Proteus软件中,添加PIC16F877A单片机和24进制数码管,并连接需要的电路。

3.编写程序,设置计数范围,并实现对计数值的加1和显示。

4.进行仿真测试,查看计数器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通过调整程序和电路参数,优化计数器的性能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次24进制计数器的实验操作成功,可以实现稳定的计数功能。

在计数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正确显示当前的计数值,并能够正常进行加1操作。

同时,在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计数范围和显示参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该计数器进行更加精确和高效率的计数操作。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操作和测试,可以有效地理解和应用24进制计数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PIC16F877A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实现技术。

该计数器具有高速、稳定和精度高等特点,在各种计数相关的操作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proteus仿真实验报告总结

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proteus仿真实验报告总结

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proteus仿真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了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片机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和延时控制器,它可以在特定时间内
产生一个周期性的信号。

单片机定时器通常由一个计数器和一个比较
器组成。

计数器会不断计数,当计数值达到设定值后,比较器会发出
一个触发信号。

通过对比较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各种延时
和周期性控制。

三、实验材料
1. Proteus仿真软件
2. 单片机模块
3. LED灯
4. 电阻
5. 电容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Proteus软件,并新建一个电路图。

2. 在电路图中添加单片机模块、LED灯、电阻和电容等元件。

3. 连接电路图中各元件之间的线路。

4. 设置单片机定时器参数,并编写程序代码。

5. 进行仿真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使用了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了单片机定
时器的应用测试。

通过设置单片机定时器参数和编写程序代码,我们
成功地实现了对LED灯的周期性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并掌握了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单片机定时器测试的技能。

这对
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电力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
班级:2009071
指导老师:赵萍
姓名:刘圣杰
学号:20091924
设计时间:19-20周
设计地点:知行楼404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
一、设计目的:
1、掌握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熟悉Proteu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分析、设计和测量方法,能熟练使用多种测仪器,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提高对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

3、熟练使用Protel DXP 进行原理图的设计及PCB版图设计。

二、项目完成指标描述
内容:1、按照实验箱接口要求,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采用Proteus软件绘制并仿真其功能;利用Protel DXP 进行布线的规划设计。

2、焊接电路;
3、测试电源模块的功能与指标。

要求: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参数,输入220V交流市电,输出+5V、+12V和-12V 三路直流电压。

(要求输出纹波电压不大于10mV,稳压系数小于0.5%,输出内阻小于0.1欧。

这一部分可在Proteus下完成。


三、Proteus仿真原理图
1、原理图
电桥: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稳压器:稳定输出电压。

陶瓷电容:滤波,陶瓷电容具有小的正电容温度系数的电容器,用于高稳定振荡回路中,作为回路电容器及垫整电容器。

电解电容:滤波,电解电容是电容的一种,金属箔为正极,与正极紧贴金属的氧化膜是电介质,阴极由导电材料、电解质和其他材料共同组成,因电解质是阴极的主要部分,电解电容因此而得名。

同时电解电容正负不可接错。

2、仿真波形图
5V:
+12V:
—12V:
3、纹波电压、稳压系数及输出电阻的计算输入纹波电压
7805输入纹波电压为80mv
7812输入纹波电压为54mv
7912输入纹波电压为73mv
输出纹波电压
7805输出纹波电压为42uv
7812输出纹波电压为70uv
7912输出纹波电压为45uv
由公式稳压系数=输出/输入X100%
得:7805稳压系数 0.0525%
7812稳压系数 0.1296%
7912稳压系数 0.0616%
等效电路:
稳压器输出相当于一个电压源与一个内阻R2
串联,外接一个负载电阻,通过负载电阻对于
等效内阻R2的分压来求出内阻阻值。

调节R3
阻值,当电压源为12V时(即7812),如果电
压波示数为6V,即R2与R3两端电压相同,此
时R3阻值就是内阻R2阻值。

输出电阻:7812与7912:rn=10欧姆;7805:rn=5欧姆。

四、Protel原理图及PCB版图Protel原理图:
PCB版图:
走线宽度:1mm
四、作品照片
五、设计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两周的课程设计,我掌握了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熟悉了Proteu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分析、设计和测量方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测仪器,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提高对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

我也更进一步的学习了使用Protel DXP 进行原理图的设计及PCB 版图设计,并使用PCB仿真设计了电路板,模拟了各个元件的位置和走线。

并按照软件的设计焊接制作了电路板。

完成整个课程设计可谓是一波三折,首先是对软件使用的淡忘,然后是对设计的迷茫,这些都困扰着我。

我通过和同学的讨论,网上查找资料才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好不容易完成了原理图的设计和制作,移植上PCB又出现了各种问题,封装大小的不同、中心点的设置、管脚的问题、排线的混乱又摆在了我的面前。

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才慢慢理清头绪,掌握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在焊接时,一开始的手法生疏导致我的进度缓慢,别人已经完成一条电路而我还在焊接原件。

但随着手法渐渐的熟悉,我最终迎头赶上,完成了焊接工作。

在测试电路板功能时,起初-12V指示灯不亮,于是我重新检查电路,才发现稳压器7912插反了。

我通过跳线等方法解决了次问题,最终成功完成了课程设计。

我觉得,要做好一件事并不难,无论是学习也好,设计也罢,只要有一颗坚毅的心,不放弃,不气馁,终究可以完成预期的目标。

正如那一个插反的稳压器问题,有些人觉得亮2个灯就及格了,就完成任务了,于是不去思考为什么第三个灯不亮,而这样的态度,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我们课程设计不仅仅需要这么一个形式,一个结果,更需要培养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那就是不遗漏一个问题,不忽略一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