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课件

合集下载

5、腹膜炎 PPT课件

5、腹膜炎 PPT课件

③腹腔内脏器炎症扩散:如急性阑 尾炎、胆管炎、重症胰腺炎、女性生殖 器官化脓性感染或产后感染等。 ④肠绞窄、坏死,细菌自坏死肠腔 进入腹腔: 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血栓形 成等。 ⑤腹部手术污染腹腔、胃肠道吻合 口渗漏等:
均可导致腹膜炎。 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主要是胃 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其中以大肠杆菌最 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杆菌、链球菌、变 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绝大多数为混合性感染,多种细菌 同时存在,可发生协同的病理作用,毒 性增强。
组织缺氧
周围血管收缩
休克 死亡
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由于致病原因的不同,腹膜炎可以 突然发生,也可以逐渐发生。 溃疡病急性穿孔、空腔脏器损伤破 裂或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发病较突然。 阑尾炎、胆囊炎等细菌感染引起的 腹膜炎,则多先有原发病的症状,然后 才逐渐出现腹膜炎表现,即原发疾病表 现+腹膜炎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
一、按发病机制分: 1、原发性腹膜炎: 又称为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性 病灶。病原菌经由血液、淋巴途径或女性生 殖道等而感染腹腔,引起腹膜炎。 临床较少见。 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或大肠杆菌。 多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并发上呼吸道 感染时发病,尤其以<10岁的女孩多见。
细菌进入腹腔的途径一般为: ①血行播散,致病菌从呼吸道或泌 尿系的感染灶,通过血行播散至腹膜。 婴儿和儿童的原发性腹膜炎大多属于这 一类。 ②上行性感染,来自女性生殖道的 细菌,通过输卵管直接向上扩散至腹腔, 如淋菌性腹膜炎。 ③直接扩散,如泌尿系感染时,细 菌可通过腹膜层直接扩散至腹膜腔。
膜炎累及整个腹 腔
【病因】
继发性腹膜炎 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腹内脏器穿孔、外伤、手术、内脏 破裂出血、腹内脏器炎症扩散等。 主要细菌为大肠杆菌、厌氧拟杆菌、 链球菌、变形杆菌等。 混合感染,毒性强。

腹膜 ppt课件

腹膜  ppt课件

腹膜外位器官:器官仅有一面被腹膜覆盖 。如胰、 肾、肾上腺、输尿管、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及空虚膀 胱等。
2017/7/24 8
2017/7/24
9
1 2 2a 2b 3 3a 4 5 5a 5b 6 7 7a 7b 7c 7d 7e 8 8a 9
2017/7/24
10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从腹、盆壁移行于脏器或在脏器与脏器 之间或脏器与腹壁之间,形成许多结构,包括:
腹膜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腹膜具有较强的修复 和愈合能力,腹膜还具有防御机能。
腹膜腔可分大、小两腔,小腹膜腔即网膜囊,称腹膜 小囊,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腔隙;大腹膜腔则为网 膜囊以外的腔隙,称腹膜大囊,两者只借网膜相互交 通。
2017/7/24
5
2017/7/24
6
男女腹膜腔的差异
男性腹膜腔为一密闭的腔。
发生系膜扭转而致肠梗阻
2017/7/24 21
2017/7/24
22
2017/7/24
23
2017/7/24
24
(三)韧带:是连接相邻脏器之间或脏器与
腹壁之间的形成物
1、肝的韧带:除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外,还有镰状韧带。。肝裸区。左、右三角韧 带。
2017/7/24
25
2017/7/24
网膜、系膜、韧带和腹膜皱襞、隐 窝与陷凹
2017/7/24 11
(一)网膜
网膜:指与胃大、小弯相连的 双层腹膜结构,包括小网膜、大
网膜、和网膜囊。
2017/7/24
12
(一)网膜
1、小网膜
概念:小网膜是自肝脏下方的肝门 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 肝胃韧带:连于肝下面和胃小弯之间的部分

外科学腹膜炎PPT课件

外科学腹膜炎PPT课件

肠杆菌 类杆菌 链球菌 乳酸菌 厌氧菌 1.5 1.5 0 1.5 0
<1 <1 <1 0 5.2-5.7 2.4-4.2 0 2.5-4.9 2.4 <1 4.2 <1 <1 2.5-5.7
回肠(远端) 2.3-5.6
盲肠
6.2
7.9
8.5-10
2.6
<1
5.2
结肠(下段) 6.0-7.6
4.0-7.0 3.6-7.4 5.6-10.5
腹膜炎的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破裂、穿孔、感染、医 源性) 细菌性(化脓性, 非化脓性) 化学性 物理性 弥漫性 局限性 急性 慢性
原发性腹膜炎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大肠杆菌
感染途径:血源性
上行性 直接扩散 透壁性 脓液稀薄无臭味
特点:感染范围大
病理生理
常见病因
急性阑尾炎 溃疡病穿孔 急性胆囊炎穿孔 急性胰腺炎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WBC N 尿常规 粪常规 液气平段 • X线:腹部平片 膈下游离气体
• B超、CT:腹腔积液
脓肿
肝脾胰损伤
• 腹腔穿刺(后穹窿穿刺):
• 腹腔灌洗:
• 直肠指诊
腹腔穿刺(1)
穿刺点:
• 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之稍外方处
• 脐与腋前线相交处
• 女性则自阴道后穹窿穿刺最为理想
腹腔穿刺(5)
注意事项
腹部疾患诊断已明确者不宜盲目地滥用腹腔穿刺术 腹内广泛粘连和重度鼓肠应列为禁忌证。 腹腔积血500ml以上的阳性率可达80%以上。但可 有10%~20%的假阳性率及20%~30%的假阴性率 ,因此在参照此项检查成果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及其它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高度疑有假阴性结 果时,可进一步作诊断性腹腔灌洗术。

《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课件

《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课件
动。
心包腔与胸膜腔和腹膜之间的相 互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心脏的血液 流动和循环系统的工作机制上。
胸膜腔、心包腔与腹膜的疾病关联
胸膜腔、心包腔和腹膜的疾病可以相 互影响和关联,如肺炎、胸膜炎等胸 部疾病可能引起胸膜腔积液,进而影 响呼吸运动。
心脏病和腹部疾病也可能相互影响, 如心包积液可能压迫心脏,影响血液 循环,而腹膜疾病也可能引起全身症 状,如发热、腹痛等。
心包腔的疾病
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 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 规检查手段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导致心包压塞,危 及生命。
胸膜腔、心包腔与腹膜的治疗方法
对于胸膜腔、心包腔和腹膜的疾病,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的 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
对于严重的胸膜腔、心包腔和腹膜疾 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 段,如胸腔穿刺术、心包穿刺术以及 腹腔手术等。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如抗生 素治疗肺炎、利尿剂治疗心包积液等 。
胸膜腔的功能
胸膜腔内的浆液润滑作用可以 减少呼吸运动时的摩擦,保持 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进行。
胸膜腔对胸腔内的器官起到支 撑和保护作用,防止器官移位 和损伤。
胸膜腔内的压力变化可以调节 胸腔内器官的功能,维持正常 的生理状态。
胸膜腔的疾病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胸膜炎
胸膜炎症引起的胸膜腔内 炎症反应,可导致胸痛、 发热等症状。
03
腹膜
腹膜的解剖结构
腹膜是覆盖在腹、盆壁和腹、盆 腔器官表面的薄膜,由单层上皮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PPT课件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PPT课件
生理功能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护腹腔内器官、维持腹腔内压力稳定、润滑腹腔内脏 器等。此外,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内的淋巴回流和静脉回流也对人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起着重 要作用。
病理状态下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变化
01
炎症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炎症可以由感染、外伤、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
炎症发生时,腹膜腹膜腔内的器官和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
02 保护和支持
腹膜腹膜腔对腹腔内的脏器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能够缓冲外力对脏器的冲击。
03 参与免疫反应
腹膜腹膜腔内的细胞和组织参与免疫反应,能够 清除病原体和坏死组织,维持腹腔内环境的稳定。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生理
02
与病理
生理状态下的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
生理状态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是人体腹部的一个重要区域,容纳着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如小肠、阑 尾、乙状结肠等。在生理状态下,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内的器官和组织正常运行,维持着人体 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 医。
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进行不恰当的治 疗,以免延误病情。
THANKS
感谢观看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 ppt课件
目录
•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概述 •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生理与病理 •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检查与诊断 •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的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保健
01
腹股沟区腹膜腹膜腔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腹股沟区是指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之间的区域,其中包含 腹膜腹膜腔。
位置
腹股沟区位于腹部和大腿之间,具体位置在髂前上棘至 耻骨结节的连线处。
实验室检查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第十章 腹膜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第十章 腹膜
目的要求
掌握: 腹膜分布,腹膜腔,腹膜与腹 盆腔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系膜、韧带、陷凹)。
Hale Waihona Puke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腹膜
潍坊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王聚信
一 概述
腹膜: 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 器表面的一层浆膜,薄而光滑,半透明。 壁腹膜(腹膜壁层)
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 脏腹膜(腹膜脏层)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四)腹膜隐窝
肝肾隐窝
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 仰卧时,是腹膜腔的最 低部位。
2.腹前壁的腹膜襞和隐窝
脐正中襞 (脐尿管) 脐内侧襞 (脐动脉) 脐外侧襞 (腹壁下动、静脉)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 腹股沟外侧窝
3.腹膜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
(Douglas腔)
直肠子宫陷凹
膀胱子宫陷凹
横结肠系膜 肠系膜
阑尾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三)韧带 1.肝的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左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前层
镰状韧带 肝裸区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后层
2.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 膈脾韧带 脾结肠韧带
胃脾韧带 脾
脾肾韧带
3.胃的韧带
肝胃韧带 胃脾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膈韧带
膈结肠韧带
胃脾韧带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一)腹膜内位器官
➢ 表面几乎全部被腹膜所覆盖 如: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 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
腹膜内位器官(小肠)
(二)腹膜间位器官
➢ 表面大部分被腹膜覆盖
如: 肝、胆囊、升结肠、 降结肠、子宫、 膀胱、直肠上段
腹膜间位器官(降结肠)
网膜囊有6个壁

腹膜透析完整ppt课件

腹膜透析完整ppt课件

需他人帮助腹膜透析患者(如儿童、盲人、老人)
需白天工作者
因操作不当导致反复发生腹膜炎的CAPD患者,可行 CCPD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腹膜溶质转运功能轻度低下,进行CAPD不能达到 充分透析的患者,可考虑改做CCPD
精品课件
46
潮式腹膜透析(TPD)
方法:灌入3L左右腹膜透析液(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灌入量)
腹膜透析机是一种自动控制透析液循环进出腹腔的机器,简称为 循环机或腹膜透析机
西方国家利用腹膜透析机进行自动腹膜透析已成为肾脏替代治疗 中增长最快的一种形式
美国新开管进行腹膜透析病人中有33%的选择自动腹膜透析; 2007年,美国腹膜透析病人中59%选择APD
比利时、丹麦、芬兰等欧洲国家约60%腹膜透析患者选择APD
精品课件
11
腹膜透析概念
腹 膜 透 析
PERITONEAL TISSUE BLOOD 腹膜组织 血液
Membrane
腹膜
PERITONEAL CAVITY
DIALYSATE 腹腔
透析液
精品课件
12
腹膜透析示意图
精品课件
13
腹膜透析周期
腹膜透析周期
入液期
停留弥散期
引流期
是指将一定量腹膜透析液灌入腹腔内,停留一段 时间后,又部分或全部引流出腹腔的过程。
精品课件
34
换液操作步骤
第六步
1
2
“Y”形管主干末端接头与 延伸短管接头分离,将碘 伏帽拧在延伸短管接头上
观察引流袋内引流液 情况,称重后弃去
精品课件
35
注意事项及评价
更换透析液时,要注意环境清洁、光线充足,交换透析液的场所要 定期打扫卫生并定期空气消毒

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58页】

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58页】

绿脓杆菌性腹膜炎: 本病易形成腹膜上微脓肿而导致腹 膜超滤功能降低,预后差。
结核性腹膜炎: 少见,传播途径可能由于血源感染。透 析液变浊,细胞数增加,分类以单核细胞增多为主,结 核菌培养阳性,一般的抗生素治疗无效。一旦确诊应尽 早拔除透析管停止CAPD
化学性腹膜炎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腹膜炎:临床表现酷
导致死亡率增加。
-
5
为什么会发生?
病原体的侵入 防御机制的破坏
-
6
腹腔病原体侵入途径
血源性 肠道
换液过程
Titaneum/连接短管
腹透管
-
7
造成病原体侵入的外在原因
占80%以上:
植管时污染 透析液过期、透析液袋破损 换液技术造成污染 护理人员更换输液管时污染 导管破裂或管路接头松脱 加药过程污染 导管出口处或隧道感染
假单孢菌(绿脓杆菌)
革兰氏阴性菌 混合感染和/或 厌氧菌
尿量 >100 ml , 头孢拉定 尿量 <100 ml , 氨基糖甙 类 或根据药敏选择药物
继续使用头孢拉定并加用: 继续使用头孢
氨基糖甙类(尿量 <100 ml) 唑啉和头孢他
环丙沙星 500mg p.o bid
定,并加用甲
(尿量 >100 ml) 氧哌嗪青霉素4 g IV q12 hrs
– 约占55% -80%,常见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上 皮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G(-)
– 约占17% -30%,常见为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真菌
– 约占2% -10%,大部份为酵母菌和念珠球菌
-
12
中山一院CAPD腹膜炎病原体调查(109例)
致病菌
例数
革兰氏阳性球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形成的结构
韧带 1.肝的韧带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肝圆韧带、 三角韧带。 2.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膈脾韧带。 3.胃的韧带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胃膈韧 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大网膜
胃脾韧带 脾肾韧带
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襞、隐窝和陷凹 1.腹膜襞 脐正中襞、脐内侧襞、脐外侧襞。 2.腹膜隐窝 肝肾隐窝等。
脐正中襞
横结肠系膜 脐内侧襞 (切缘) 脐外侧襞 肠系膜根 乙状结肠系膜 (切缘)
阑尾系膜
腹膜形成的结构
3.腹膜陷凹 女性有直肠子宫陷凹,为女性腹膜腔 最低部位;男性有直肠膀胱陷。凹,为男性腹膜 腔最低部位。
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子宫陷凹
小结
1.腹膜、腹膜腔概念 2.腹膜与脏器的位置关系 3.小网膜、大网膜 4.直肠子宫陷凹、直肠膀胱陷凹、肝肾隐窝
腹膜
腹膜概述
壁腹膜 腹膜 脏腹膜 腹、盆腔脏器表面 腹壁、盆壁内面
脏腹膜 腹膜腔
脏、壁腹膜相互移行所围成 腹膜腔 、修复、支持 男性密闭,女性通过生殖管道与外界相通
男、女性差异
腹膜与脏器的位置关系
腹膜 腹膜腔
壁腹膜
腹腔 ?
脏腹膜
腹膜间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外位器 官
练习
• 1.关于腹膜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黏膜围成 • B.由腹壁围成 • C.由腹、盆壁共同围成 √D.由浆膜围成 • • E.与外界不通
练习
• 2.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 • A.肾 • B.充盈的膀胱 • C.横结肠 • D.阑尾 • E.胃
练习
3. 关于小网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连于胃小弯与肝门之间 B.分为肝圆韧带和肝胃韧带 √ C.是双层腹膜结构 D.位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之间
练习
4.坐位或站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是 A.直肠膀胱陷凹 √ B.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 C.膀胱直肠陷凹 D.腹股沟内侧窝 E.膀胱上窝
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小网膜 双层,肝胃韧带、肝 十二指肠韧带(3个重要结构)
大网膜 网膜囊 脏腹膜
网膜孔
肝胃韧带
网膜孔
壁腹膜
腹膜腔 肝十二 指肠韧带 大网膜
腹膜形成的结构
系膜 1.肠系膜 2.阑尾系膜 3.横结肠系膜 4.乙状结肠系膜
横结肠系膜 肠系膜
横结肠系膜 (切缘) 肠系膜根 阑尾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切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